作业新样态的探索与思考

2021-12-28 07:03刘红英
辽宁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布置作业教师

刘红英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路小学)

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作业的形式、内容和角度也应有所创新。好的作业告别传统“抄、背、做”的形式,以“轻盈、跨界、多元、有趣”的面貌,探索新的样态,促进学生从现有水平走向更高水平。一线的教师需要以新的视角来理解作业、对待作业,让作业变得新鲜有趣,能引导学生获得实质性提高,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加强作业管理,树立正确的作业观

长期以来,多数教师将布置作业视为学生课后巩固训练的重要形式,偏重于通过完成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顾及作业的长远教育价值。然而,在关注“教”转向关注“学”的今天,作业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品,而是教书育人的延续和重要载体。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习功能的视角认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做好“加减法”,考虑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能否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否实现个性发展。

(一)减去重复性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具有启发和思考价值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展视野、提高能力的实践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越学生能力、需要家长完成或家长代劳的作业。教师应明确,家长在学生作业中的参与角色是督促者、支持者与鼓励者。

(二)缩短写作业时间

1.推行“周三无作业日”

在严格控制作业量的同时,推行低年级“周三无作业日”是一项可行性措施。以我校为例,周三下午两节课后是学生校本活动时间,这一天教师不留任何书面作业,就是让学生放学后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读喜欢的书籍、发展兴趣特长、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加强体育锻炼等。周三减免的是书面作业,带给学生的却是快乐的体验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2.超过21点可不做作业

在作业总量控制方面,教师可适量布置预习型、分层型、社会实践型、探究型、游戏型等作业,学生每天完成书面作业时间平均不超过一小时。如果学生做作业时间超过21点,在家长的证明下,可选择不做完剩余的作业。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保证学生享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二、创新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作业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它根植于日常教学中。好的作业设计是课程设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学习的自然延伸,能拓展学生学习内容的边界和深度,引导学生像研究者一样去学习。

(一)实行创意作业,让作业“活”起来

创意作业与传统作业相比,有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可以开放作业的情境,把实际生活场景搬到课堂上;也可以开放作业的内容,让学生离开课堂,走向校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把作业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作业类型可以是自主设计型、操作表演型、调查研究型、创编型、鉴赏型,等等;作业取材可以是单学科,也可以是跨学科;作业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表演的、制作的,等等;作业主体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生生互助和小组合作的。

以语文学科为例。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是重点,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识字,课后需要复习巩固,怎样才能达到有效识字的目的呢?这就需要教师把枯燥的学习任务变得丰富有趣。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寻宝”主题的作业,让孩子以家为学习场所,寻找家里的“宝贝”,即认识、了解和使用家里的物品。孩子成功寻找了“宝贝”后,还会有一个小小的项目活动。例如:在书房寻找到书本后,给老师和同学们推荐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在厨房里寻找到各种调料后,和家长一起认识调料,并通过烹饪美食了解到各种调料的用途。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通关主题的作业,每一篇课文学完以后设计“课后识字通关卡”。识字通关卡包括词语的出处、通关路径、通关秘技、词语宝库、自我评价等板块。通关路径和通关秘技告诉孩子学习的方法;词语宝库把需要认识的字以词语的方式呈现,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涵义,在理解涵义的基础上学生更容易识记。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式作业,如小学3~6年级的英语学习中涉及很多的节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节日主题制作贺卡,并写上英语祝福语,启发学生正确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英语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喜欢文本中的卡通板块,教师可以借“题”发挥,利用教学文本中的卡通人物创编新的卡通故事,让学生在想一想、编一编、画一画、写一写的过程中,将内心的想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出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

高品质的作业一般有两个特性:一是有底线,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巩固知识技能的“底线”;二是空间大,有比较大的表现空间,可以个性化地呈现学生自主思考的内容。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以增加作业完成的互动性,突破作业类型的单一性,关注作业的挑战性。这样设计的作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知识的及时内化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可以说,作业不是学习的最终结果,而是学习的反馈。从作业中教师首先要看到学生做作业的习惯,他们是认真抑或敷衍,书写整洁抑或潦草,甚至能从作业用时中看到学生答题的速度;其次看到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正确率能反映学生对题型及知识点的把握水平;另外如果是探究性的作业,还能看到学生的独创性,看到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二)优化作业设计,让作业“精”起来

1.分层布置作业

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也不应该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给学生选择作业的“弹性权”,可以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训练、发展,从而使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在体验自己选择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增强学生对作业的选择性,作业可实施分层布置,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进而达到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比如,分为一般基础层和拓展提高层两类,简单的作业要求所有学生做,有难度的作业要求学生选做。

2.布置项目作业

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倡导“项目化学习”,就是把一个知识点作为一个项目,引导学生学习与之相关的各种内容,最后把获得的知识织成一张立体网络。比如,江苏省特级语文教师郭学萍设计了四份寒假项目式作业菜单。菜单一:读文、读人、读新闻;菜单二:读城、读门、读人文;菜单三:会写、会算、会过年;菜单四:练脑、练体、老游戏。菜单三中的“会写”就是要求学生在过年时,尝试根据不同的对象编写几条原创微信,发给对方,送去祝福。“会算”就是要求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经历购置年货的过程,并随时记录购置清单,最后算出总数据。“会过年”就是引导孩子收集春节图片,制作精美的小画册、剪刻窗花、制作灯谜灯笼、了解春节的传统食品,等等。

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会经历社会性的互动,身体和智力上都积极行动,自主利用多种资源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个知识点带出一个知识面。低年级的学生尤其如此,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获得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改革假期作业,让学生“动”起来

周末或假期,班主任可以联合体育教师,针对本班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属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运动”作业,这些作业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内容,分固定作业和自主选择作业两方面,包括跳绳、踢毽、踢足球、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登山、远足等。自主选择作业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这项作业鼓励家长陪同,增强亲子锻炼的机会。

三、改进作业评价,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作业评价是作业改革中的重要环节。评价学生的作业时,教师既要关注作业结果,又要关注作业过程与作业习惯,发挥作业的多方面教育效应,引导学生在作业中感受学习的价值,让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活动历程,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分层评价作业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也就是对不同层次的作业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中等生有被肯定的机会,优等生有被欣赏的机会,他们才能同时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对背诵作业的检查,优等生要求流畅、有感情、不添加字;中等生要求流畅、不添加字;学困生要求能够背下来即可。英语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星级评价。其他作业的评价也是一样,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合理评价,给学生试一试的勇气和决心,让每个学生都有“够得着”的成就感。

教师还可以尝试着在学生中发放作业免写卡,奖励给上课发言积极、作业准确率高、测试成绩进步大的学生。学生每得到一张作业免写卡可以免写一次家庭作业,时间自主选择,如果不用,积攒到一定的张数,期末可获得一张奖状或实现一个愿望。

作业的改革不是颠覆式的,一方面教师不能全部否定传统作业,比如基础的、必要的、记忆背诵的、运算的,这些作业依然有价值;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认识非传统作业的独特价值,其对培养孩子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等都存在积极作用。

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赋予了作业新的内涵,教师应大胆探索实践,推行作业管理改革,建设作业管理制度,更好地落实“精心设计作业,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猜你喜欢
布置作业教师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特别号都有了
作业
圆我教师梦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