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提升途径研究

2021-12-28 06:12吐马里斯艾尼瓦
关键词:亲和力理论课思政课

吐马里斯·艾尼瓦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亲和力是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常被用于人际关系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思政课教师具有良好的亲和力,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亲近感和接受度,打破学生对思政课固有的偏见,还可以促进思政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现状

为深入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笔者精心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现状调查》问卷,采用“腾讯问卷”软件网上调查的方式进行并做了数据分析。此调研主要采用网上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问卷收回了344份。参与调研的学生涵盖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此外在这次调研中,男生所占比例为45.6%,女生所占比例为54.4%。所有学生中本科生占52.9%,硕士研究生占29.1%,博士研究生占0.6%,其他占17.4%。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一)思政课教师情感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在“您认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需要提高的素养是?”这一道多选题中,75%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提高情感心理素质。可见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目前思政课教师缺少情怀与情感。高校思政课“05”方案实施以来,课程和教材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改善,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思政课建设尚存在很多不足,高校思政课仍然出现大学生“人在心不在”的情况。

(二)缺乏师生之间有效交流

在回答“您认为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这道多选题时,回答“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人数占81.4%,回答“人格魅力”人数占58.4%。可以发现,大部分同学心目中,思政课亲和力的缺乏往往是由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的不足造成的。回答“您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是?”这一问题时,有82.2%的同学希望思政课教师可以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进而使双方体验到愉快的感觉。可见,相对于理论讲授,交流式授课这一教学方法是学生心目中较为理想的上课方式。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如果思政课教师不能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那么一定会影响融洽的师生关系,无法使师生双方体验到愉快的感觉,则会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难以提高学生热情

在“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授课方式如何评价?”这一题中,占比最高的为“照本宣科,没意思”这一选项,占50.6%。如果在学生心目中思政课等于“没意思”,那么这是否很大程度上受课程本身特点的影响?或者是否因为教学内容的政治性和理论性太强又难以贴合实际生活,导致学生对思政课提不起兴趣?笔者认为,思政课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本身缺乏趣味性,再加上教师刻板教学“唱独角戏”,且语言缺乏活力和生动性,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亲和力的原因

(一)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程度不够

教师与学生课堂下的交流次数,将直接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亲密程度。“一般来说,交往的次数越多,相互了解也越多,共同语言和感受越多,人际吸引力越大。……思想工作者要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必须提高交往的频率,高高在上或孤芳自赏都是不行的。”〔2〕课堂上的交流更多的是侧重于教学或学术研讨,只有课下的师生互动才更能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新时代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唱新曲”,而不是唱“独角戏”,真正实现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入行”,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

(二)部分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

部分思政课教师单纯把自身定位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专业课的教师,是传授专业知识的能手,只关注传道授业而导致教学目标偏离。对于任何一名教师而言,教书育人都是本职工作,但思政课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是“心灵导师”的角色,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使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困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如果“育人”这项任务被教师忽略,仅仅以传授理论知识为目的,将导致培养的大学生有才而无德,知书而不达理。

(三)课程本身特点制约着教师亲和力的充分展现

高校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政治性。思政课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应该与国家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坚定不移地坚持其不可动摇的基调和政治立场。“幸福感”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倍增器”。受教育者无法获得“幸福感”的主要原因在于,主体觉得客体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用”,而“没有用”是受教育者不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因。教师要让学生们感觉到思政课的“有用”和魅力,让学生们心目中的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意义”,再到“有用”,为学生创造“幸福”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去获得幸福,获得快乐。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的途径

(一)思政课堂一定要注重情感参与

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怀最打动人,所以需要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是个有情怀、有内涵的人。教育者的情怀最外观的表现是温暖的内心,其次就是出于在乎学生的感受,而且不时地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1.思政课教学要实事求是,避免“双形”

思政课要着力挖掘课程的思想内容,让授课内容更具理论深度,更具思辨精神。首先,思政课要与时代接轨、与生活接轨、与实践接轨,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想需求,才会有活力、有张力,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可敬。其次,要避免“这是重点,考试要考”等不管教学效果、敷衍了事,只管拿高分的形式主义。

2.思政课堂要既有“大气”又有“人气”

思政课教师讲课要“大气”,这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自由探索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是实现教师高素质的要求。教师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要表现出运筹帷幄、不急不躁、充满自信的良好素养。而“人气”就是“接地气”,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学生心理,注意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思政课有人气。

3.思政课堂要注重话语的转换,表现出理论的力量和魅力

根据思政课“05方案”编写的新教材,体系更加严密,结构更加严谨,语言更加简洁。教材话语主要以概念原理为主体,构建起严密的理论体系,当它的话语体系进入具体的教育教学,就面临着如何被具体化的过程。不管是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还是运用口头及肢体语言,教师都可以把教材语言转换为课堂语言。在运用更贴近学生的教学语言的同时,要把握“度”,要防止为了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而导致教课娱乐化、空虚化、庸俗化。

(二)拉近距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理论与生活距离远,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距离远,这些距离往往阻碍和减弱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热情。要把思政课打造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把“距离”拉近,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里面,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人。

1.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实现角色的转换

尊重学生就是要拿出思政课教师的“诚意”,对学生用心、用情,真正关心。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的同时,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体现为学为人的表率,也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形式。颠倒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在“教”中更好地掌握相关课程内容,更好地融入教学环境,从内心喜欢思政课。

2.少一点“灌输”式教学,多一点情感式教育

思政课教师要以“爱”为轴心,实施情感教育。如果将教育目标仅仅停留在认知阶段,不上升到情意目标,其最终结果可能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从心理学角度看,民主、和谐、宽松、安全、互信的环境氛围有利于思维的激活。思政课不但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要传递信念、价值、追求,而情感教育比起理论讲述更能将信仰点燃。

3.完善教育模式,优化考核方法

思政课教师要注重用“润泽”来代替“浇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的是“养成”而不是“速成”。考核方法也应该由期末考试和考勤相结合的方法改为“30%期末考试成绩+60%课堂表现+10%小组讨论”,并且考勤的方法也可以以“小组考勤”的方式进行,让小组学生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三)打破思政课“先天的”难度,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思政课确实有一种“先天的”难度,许多学生认为思政课是“说教课”,对其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思政课应该对学生的生活和人生是有帮助的,所以要增强学生们的“幸福感”就要从“有用”入手。

1.实现思政课教学方式“有温度”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受教育者产生幸福感、快乐感,尊重感,才会产生思想接受的愉悦心理,进而真正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因为感到亲切而喜欢听这门课,从而喜欢并从中受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思政课是“政治课”,也是“人生课”,不能抱着一种冷眼旁观的“路人心态”,而要积极地做他们情感的倾听者和思想的塑造者,如此思政课才会恢复本该有的温度。

2.增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3〕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只有学生发自内心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也只有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当有了学习的需求和责任感时,思政课教学就会有良好的收获。

3.思政课内容要贴近现实

思政课不是干巴巴的说理,也不是死沉沉的教导,更不是句句不离马列,而是让学生们学会用辩证的目光看问题、看世界。所以,思政课要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更深刻也更认同。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视野宽广、知识面宽广,要会放眼看世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教师可以从注重情感参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和学生的“幸福感”出发,达到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目的,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亲和力理论课思政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