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转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思考

2021-12-28 06:12周爱军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堂教学

周爱军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建设教育强国是重要目标之一。高等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师资队伍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主体力量。如何建设一支德馨技专的师资队伍,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和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转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势在必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努力实现从专业课程向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观念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首先,它以综合贯通为教育理念,引领我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体现我国教育目标与方向的总体性和连续性;其次,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我国教育性质与宗旨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再次,它以思政教育为主体主线,实现思想政治显课程与各类专业隐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协同发展,体现我国教育课程体系与结构的同构性和构建性;最后,它以“三全时空”为基调格局,实施人人、时时、处处的育人局面,体现我国教育社会职责与义务的普遍性和普及性。由此,可以引申出三个要点:第一,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教育者。既要教师受教在先,又要言传身教;第二,实施“课程思政”的主题在于“四个自信”。既要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三,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在于践行。既要潜移默化地“润物细无声”,又要身体力行地“实践出真知”。

作为新时代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中发挥作用时,要将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合,而不是简单地相加。“课程思政”教育事业,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发展的事业,不是一生一次而是一生一世的事业,不是有终有结而是生生不息的事业。它必将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而不断壮大,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二、努力实现从准备课程向准备课程+注重课堂观念转变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在诸多不完全适应中,教师在课堂教学,应首先从以“我”为中心向以“他”为中心转变。课堂教学是反映教学过程最基本体现和最前沿阵地,是检验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大学教育应该是创新教育,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通过一定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变让学生学为学生要学,逐渐向优质课程课堂迈进。

注重课堂教学,就是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如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以课堂教学“人头率、抬头率、点头率”为突破口,并将课堂学生“点头率”升级为“家长点头”“企业点头”“社会点头”,进而从理念、制度、技术上最终实现家长、企业、社会“三全育人”。

注重课堂教学效应是一个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主题,是一个大道至简的主题。

(一)对教师来讲,切实从思想观念向行为规范转化

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就是使更多的教师树立教师是“教练”,教练学生与学习互通互联;教师是“蜡烛”,点燃学生与自我学习热情;教师是“耗油”,融合学生与兴趣美味大餐。实现学生灵魂深处的自我革命。

转变教师的行为取向。就是使更多的教师真正成为“运动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教师是“演员”,以身作则,做比成样;教师是“工程师”,既能设计,又能操作。实现教师从思想观念向行为规范转化。

转变教师的绩效取向。就是使更多的教师真正成为能拿“金牌”的教练员,能拿“金奖”的导演,能拿“大奖”的工程师。实现教师人生价值和争先创优双丰收。

(二)对学校来讲,切实从追求多数量向高质量转化

向舆论导向高质量转化。就是“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大力宣传“四有教师”标准,认真树立“四有教师”典型,积极营造“四有老师”氛围,逐渐形成“想法有目标”“说法有样板”“做法有激情”的教育教学风尚。

向政策约束高质量转化。就是“用德治和法治约束人”。要想不想干事不一样,能不能干事不一样,干成不干成事不一样。激励创先争优的教师,约束混吃撞钟的教师。逐渐形成绩效对称的人才考评“金字塔”。

向基础设施高质量转化。就是不断加强教师课堂教学所需要提供的必需和够用的物质设施和工程条件。随着一年又一年国家政策倾斜和投资力度的加大,应该说,这方面环境条件的改善程度一年比一年力度大。我们学院也随着国家大环境的改善而不断在改善,而且,学院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投入,每年都有争取专项拨款,来不断改进院内实习实训条件,这也是有目共睹的。只是需要学院在细节细微之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出更加细致的工作,力求锦上添花。

(三)对学生来讲,切实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

加强学生自主意识,发挥学生主观新动能。就是学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影响做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或回答。是通过道与术的结合,说法与做法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自觉自愿地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

加强学生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绩效新水平。“以评促学”是提高其成绩达标率的一个好方法。学生关注成绩,利用这一指挥棒就会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达标率。“以评促学”形式多种多样。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能使学生在宽松教学氛围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与能力。

加强学生技术能力,提高学生职业新能力。一方面,让道应用在术中,让说法应用在做法中,让理论应用在实践中,使二者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能动性地、灵活性地、创造性地将学生学习理论应用到社会生产实践第一线。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知行合一、融会贯通、创新创造,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新目标。

三、努力实现从线下教学向线下教学+线上教学观念转变

科技变革推动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互联网催生线上下混合教育教学改革,新冠疫情加速线上下混合教育教学改革。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是以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加速度呈现在我们面前,势在必行,不可阻挡。任何抵触和畏难情绪,对于线上下混合教学改革都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一发展趋势已经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新常态下的一种应用手段,唯有转变观念,才能大有作为。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其实,真正实施做法后,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是将线上现代教学和线下传统教学优势相融合的一种新教学模式——“互联网+教学行动计划”。借助一定的平台,既可以选用已经建设完成的,比如慕课平台、超星优质课程平台,也可以选用学校自己建设的课程平台。当然,线上下混合教学改革一定要有新基建建设基础作保障,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硬件建设作基础,软件开发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线上运行速度和质量只有通畅、通顺、通达,才能保障教学交流内容的通畅、通顺、通达。同时,在具体操作中,需要作适当的“加法”和“减法”,即“加”上线上的优质资源,开阔教学眼界和视野;“减”下线下的劣质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师根据实地的教与学的需要和特点可以不断调整和创新,充分发挥线上优势与学生实施互动,把握节奏与进度。大体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课前学生情况数据化。比如,公开课、直播带课、课前资料预习、录播课学习和课前小测等等;二是多种教学功能自由组合。比如,电脑投屏演示、多人互动直播、随堂智能测验、独立提问板块、课堂激励互动等等;三是课后服务个性化。比如,作业打卡、课后测试、课堂讲义回看、课后辅导预约、闯关练习题等等。每一教学链条都由这三个环节构成并有效地开展课前设计、课中实施、课后服务。每一章节的循环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千篇一律,要灵活穿插。按着课前、课中、课后分步骤、分阶段有效实施。每一环节的任务量要合理适中适度,切不可满堂灌输,又做到留有余地。要充分考虑学情的实际状况和需要,既要有原则地精准施策专业内容要求,又要有灵活地有的放矢具体学情的特点。每次课前,都要将课程内容和实施要求告诉学生,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常言道:预则立,不预则废。线上下实现有效翻转很有必要,也就是说,线上时重点做什么?线下时重点做什么?实现线上下有效互动与衔接,真正实现线上下混合一体教学改革之目的与目标。

线上教学的优势在于:第一,网课教学资源丰富。既有利于教师调动、整合、利用,使教学丰富多彩,又有利于学生预习、互动、复习,使学习生动活泼;第二,借助网络数字系统。既有利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动向,如测试、抢答、讨论等,又有利于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如积分、成绩、缺席等。其劣势在于:第一,由于网课教学师生背对背,教师难以随时随地根据教学动态灵活地做出适当调整;第二,由于硬件条件师生不对称,单一操作,手机难以有效及时根据教学内容真实地进入学习状态。

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努力做到:第一,立规矩:明确学习要求,严格奖惩措施;第二,重监督:通过作业批阅和每周测试,及时反馈作业完成情况,让学生知道教师一直在监督每人的学习进度。对学生的提问及时回答。公示成绩,提高学习紧迫感。第三,“学习通”要实现电脑版和手机版功能统一;第四,网课只是一个平台,不能过于依赖,只看漂亮的数据;第五,课程性质不同,对网课要求不能千篇一律;第六,对一线教师监管的同时也应给予充分的信任。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课堂教学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