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平
【摘要】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班主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不仅在教学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对于家长、学生、学校,也发挥着沟通与交流的作用。对此,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状况进行监督管理,进而维持班级的稳定发展。文章对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策略作一个简单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20—0048—03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班级以最基础的形式组成。同样,它也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因此,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健康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学生管理团队,培养自我管理意识
班级管理并不都是班主任的工作内容,还需要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这就需要班干部进行有效参与。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利用民主选举的形式推举出优秀班干部,组建以班长为首的班级管理团队,进而辅助班主任对班级的出勤、秩序、日常的学习进行管理,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减轻班主任工作的压力。此外,班主任需要注意,在进行班级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应成立相应的考核监督小组,进而实现对学生管理队伍的检查,确保管理的公平和公正[1]。例如,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为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举办“班级制度提意见”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班级的管理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采取轮岗制,对参与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能力进行评比,选出各个岗位的标兵,并予以一定的奖励。这种自愿的形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二、积极开展班级活动,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通过多元化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加强沟通和引导,进而让學生在班级的活动中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进一步加强人际关系的培养。小学班主任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性格、兴趣等方面进行管理,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友好氛围,进而促使学生加强互助学习,促使整个班级变得充满活力[2]。此外,班主任除了要开展班级活动外,还需要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的形式,采用多元化的手段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发挥班级管理工作的教育成效。如,为了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温暖,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增加阅读量,拓展更多的知识内容。而且学生通过演讲的形式还能进一步锻炼自身的口才,介绍自己的喜好,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通过设置有效的活动,引导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进而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更好的教育管理。
三、定期开设班级会议,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定期召开班级会议,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引导。在班会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自由表达,分享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困惑。首先,班主任需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表达,要站在他们的角度进行思考,真正理解他们的想法,真正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3]。其次,班主任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以朋友的视角进行对话,进一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再次,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正视自己现阶段的不足,然后一步步地实现自我价值。例如,在班级会议中,班主任可引入情感教育,进一步构建德育主题、生命教育主题、青春期教育主题等多元化的主题教育,让学生通过情感教育学习,构建自己的情感基础。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中,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学。最后,班主任要积极调整好自己的教学形式和教育形象,让学生在舒适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健康成长。
四、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形成家校共育的局面
对于学生成长来讲,家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因此有效开展家校共育,能够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小学班主任并不能忽视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要利用现代化的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班主任需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念,让家长能够在班主任的配合引导下进行课下的有效教育,通过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形成合力,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4]。例如,为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家校共育的新模式,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社交软件,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比如,利用微信群、QQ群等软件进行交流。在群里,学生家长可以通过教师反馈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园中的表现情况,学生在出现问题后,家长可以与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群聊的形式,发布一些新颖的教学理念,让家长意识到自己每个教育行为背后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家校共育的合力,共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五、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
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级管理,可以通过小组竞争的形式进行。在一个班级中划分几个小组,制订在学习、纪律、出勤等几个方面的指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下产生竞争意识。班主任需要不断鼓励小组之间的竞争,可以构建一系列的奖励机制,可以设定几个荣誉称号,例如小红花、优秀小组,进而促进小组获得更好的成绩,这种形式有利于班级整体的有效发展。此外,还可以建立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构建良性的竞争模式。在小学一至六年级中,可以在相同的年级之间形成竞争,对每个班的学习、出勤、纪律进行考查,专门设定考查小组在班内进行调研,设定不同的荣誉称号以及奖项,并定期举行颁奖典礼,这种形式能够促使班级内部形成有机的整体,既能加强内部的学习,又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强化班级管理[5]。
此外,班主任在引导学生开展良性竞争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有效的互帮互助小组。学生之间既是竞争的关系,也是互助的关系,学生需要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当产生疑惑时,可以向其他同学求助。互助小组不仅能够通过问题互助的形式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还有利于整个班级的有效管理。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需要构建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促使班主任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多元化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而实现自身管理能力的强化,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下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尚博.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38):205.
[2]常秀华,杨慧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2019(03):90.
[3]王小学.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97):182.
[4]刘莎.共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班级管理实效——浅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共建师生和谐关系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7(31):263-264.
[5]杨育程.倾听心灵声音,提高沟通效能——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提升路径[J].教书育人,2020(01):77.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