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模型的构建及优化

2021-12-27 03:53商惠敏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政务信息产学研协同

商惠敏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033)

0 引言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产学研各方投入各自的创新资源,共同开展技术研发、转移转化、试点示范、推广应用,进行知识创造、整合、传递,从而形成知识优势的过程[1]。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攀升,信息数据成为信息化社会中极为重要的资源之一,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对信息数据的需求也日渐增长,然而,信息化社会中还存在着信息数据泛滥、有效分析缺失、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探究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中使用新的、更加合适的理论方法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产学研协同创新所处的环境、知识协同过程及相关协同主体与“信息生态链”的概念有较强的可类比性,这就为运用信息生态链相关理论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模型的构建和优化方法,旨在促进产学研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

1 信息生态理论概述

20世纪90年代,学界开始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人与信息环境的关系,并使用“信息生态”一词阐述生态学和信息环境之间的联系。学界认为,信息生态是指在一定的信息空间中,相关信息人及信息环境之间使用信息技术方法开展信息资源的交流、互动和循环,描述了信息人和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2]。信息人及其所在的信息环境之间产生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组成了信息生态这个完整的系统[3]。

1.1 信息人

信息人是指一切有信息需求、具备一定的信息使用能力并能参与信息活动的个人或组织[4]。信息化社会中,每个人或组织都有一定的信息需求并参与信息活动,因此可以认为,所有的人和社会组织都是信息人。信息人主要包括4种类型,即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监管者和信息消费者[5]。其中,信息生产者是指创造、产出新信息的个人或组织机构,如高校、科研院所、管理决策机构等;信息传递者是指进行信息交流和传输的各种渠道及媒介,如电视、网络、报刊、书籍、中介机构等;信息监管者是指对信息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个人或组织机构,如政府职能部门、各类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等;信息消费者是指有信息需求且能通过信息活动获取和使用信息的个人或组织机构,如企业、研究人员等。

1.2 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是指一切与人类信息活动相关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时空与信息制度等基本要素。其中,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一定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的集合,是信息环境运行和发展的基础要素;信息技术是指创造、处理、传输及使用信息资源的技能方法和相关设备等;信息时空是指信息人开展信息活动所消耗的时间和所占用的空间;信息制度是指用于约束、规范信息人开展信息活动的标准和规则。

1.3 信息生态链

随着信息生态理论的发展,学界又产生了“信息生态链”这一概念。部分学者提出,在信息生态系统中,各类信息人之间形成了以链式传播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紧密依存关系[6],即为信息生态链(见图1)。信息生态链中主要有3种类型的信息人:信息生产者、传递者及消费者。其中,信息生产者是整个信息生态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制造出新的信息数据等资源的个人或组织机构;信息传递者是信息生态链的中间节点,是将信息数据等资源进行传播的个人或组织机构;信息消费者是信息生态链的终点,是所有对信息数据有需求并且有能力获取并处理信息的信息使用者。

图1 信息生态链基本结构

2 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模型的构建

2.1 内涵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过程往往涉及多个主体和环节,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信息流转和链式依存关系,我们可以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是由各类信息人、信息数据资源及其所处的信息环境所构成的,一个具有自我调整优化能力的复杂、多样信息生态系统,系统中各主体之间产生紧密的联系并相互影响。借鉴信息生态理论和信息生态链的相关概念,本文认为,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系统中,各类信息人由于开展信息传播和交流而形成的链式结构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即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中的各主体可类比成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产者、传递者和消费者。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产者是信息生态链的起点,主要包括高校、科研院所、技术研发机构、管理决策部门及其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传递者是信息生态链的渠道和媒介,主要包括信息咨询机构、科技中介机构、科技服务平台及相关科技服务人员等;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消费者是信息生态链的终点,主要包括各类科技企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等。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的一般模式是信息生产者产出的信息资源,并通过信息传递者传递至信息消费者,信息消费者获得并使用信息之后,把相关处理意见通过信息传递者反馈至信息生产者,由此构成一个双向互动的链式结构(见图2)。

图2 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

可以看出,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是信息生态链的实际表现形式之一。产学研协同创新环境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形成及运行的环境,也是构成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的基础要素。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中各类信息人主体对于信息的需求、重要程度、发挥的作用和所具有的功能各不相同,其中,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部门及其相关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等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上最主要的信息人和重要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主要产出各类技术创新信息,以此满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需要。

从本质上看,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是一种在技术创新信息传播过程中形成的紧密的链式依存关系,体现在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高校和企业之间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双向互动中。如果产学研协同创新各主体之间没有形成这种链式关系,则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就是无关的、零散的、杂乱无章的,就无法形成完整有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

2.2 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的主要类型及结构

一般而言,一个信息生态系统中存在多条信息生态链,生态链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按信息生态链中信息的传播方向、传播内容以及信息人的组成结构等差异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7]。映射到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按参与协同创新活动的信息人主体的不同,本文将其分为3种主要类型:一是政府部门内部形成的协同创新政务信息生态链;二是高校院所、企业之间形成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三是“政、产、学、研、金、介”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

2.2.1 协同创新政务信息生态链

我国政府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体系中的重要主体,政府部门之间的产学研政务活动信息发生传播形成了协同创新政务信息生态链,各级政府机关、各个职能部门及各级公务人员由此成为该信息生态链的信息人主体。由于政府内部存在多维立体的等级结构,形成的协同创新政务信息生态链又可以分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两种主要类型。

(1)垂直结构协同创新政务信息生态链。在垂直结构的信息生态链中,每一层级的信息人主体向上一层级汇报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情况,并接受上一层级的行政指令,同时又向下一层级下达行政指令并接受其汇报,因此,该信息生态链最顶端是最高层级的行政机构或领导,最底端是最低层级的行政机构或相关工作人员。上级信息人主体以政策文件、领导指示、通知公告等形式向下级下达协同创新相关工作指令,下级信息人主体则以汇报稿、请示、研究报告等形式向上级传递本级机构协同创新工作开展情况、项目运行状况、资金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工作建议等信息。对于产学研工作来说,常见的信息生态链结构表现为“科技部-省级科技管理部门-市级科技管理部门-区(县)级科技管理部门-镇级科技管理部门”(见图3),各级政府中的科技主管部门及相关科技管理人员是协同创新政务信息生态链的核心节点,维系并影响着整条信息生态链的运行。

图3 垂直结构协同创新政务信息生态链

(2)横向结构协同创新政务信息生态链。产学研工作往往涉及科技、教育、财政、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不能仅由科技部门单独完成,需要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除了有上下级之间纵向的政务信息交流之外,同级政府部门之间也会有横向交流,由此形成横向结构的协同创新政务信息生态链。以市一级的政府部门为例,常见的信息生态链结构表现为“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经信局-市知识产权局-市财政局-……”(见图4)。各部门围绕工作需求在各自业务范围进行信息交换、协同配合等活动时,有时会由科技部门来牵头开展,但总体来说信息人主体之间是平等的。横向结构协同创新政务信息生态链的主要功能是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产学研政务信息的顺畅流转,使各个部门的优势创新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图4 横向结构协同创新政务信息生态链

2.2.2 “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

“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中最常见的结构,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这三类传统的产学研主体组成。其中,“产”是指企业;“学研”是指高校和科研院所(见图5)。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是主要的信息生产者,产出教育效应和科技成果;而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能够把获取的技术创新信息转化为经济效益,是主要的信息消费者,同时企业也会投入资金开展科研工作,因此企业也可以成为信息生产者。在传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中,信息传递者这类信息人主体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消费者之间可以直接开展信息交流,也可以由技术创新平台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承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把高校和科研院所创造的技术创新资源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整合起来,并传递给有需求的企业。

图5 “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

2.2.3 多主体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

多主体协同创新是多个创新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实现创新目标的创新行为,是产学研合作更深入、更广泛、更持久的高级阶段,参与主体不仅仅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这三类传统的产学研合作主体,还包括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其他有能力参与协同创新活动的个人或组织机构,因此,多主体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由企业及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多个信息人主体开展协同创新活动而形成。其中,高校、科研院所是主要的信息生产者,负责产出各类科研成果;各类技术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行业协会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主要的信息传递者,负责把信息生产者产出的科研成果进行有机整合,通过有效的传播机制传递给需要这些成果的企业;企业是主要的信息消费者,将获取的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创造出经济效益,并向信息传递者和生产者反馈信息;各级政府主要担任信息传递者的角色,通过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织产学研对接会等形式,把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消费者联系起来,使得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资源充分流动(见图6)。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环境的影响下,多主体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上的信息人主体以协同创新为手段,综合运用各类创新资源,推动多主体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的顺畅运转。

图6 多主体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

3 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的优化

3.1 结构优化

(1)提高信息人主体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认识。随着技术创新的复杂性日益凸显,由单个技术创新主体独立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这一传统模式已无法适应技术创新的发展需求,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各方力量,各主体分工合作,形成跨行业、跨区域、开放型、多主体联合协作的全新组织模式已成为各区域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建议通过宣传培训,使信息人主体认识到自己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中所处的位置与作用,充分了解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明确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目标,形成正确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思维。

(2)提升信息人主体的信息处理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环境下,信息人主体经常需要处理技术创新信息的创造、收集、整理、发布和利用等工作,最终工作成效主要取决于各个环节信息人处理信息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提升信息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可以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资源的生产效率和信息流通程度。一方面,信息人要不断拓展知识面,在深钻专业研究的同时了解更多相关领域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学习信息分析的相关技巧和方法,使得信息能够充分地吸收利用。

(3)提高信息人主体的信息开放共享程度。从当前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的现状来看,“政、产、学、研、金、介”等信息人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交流不畅,市场信息、科研成果、技术需求、融资信息分布不对称,彼此的私有信息无法在各主体间均衡掌握等问题,因此,要不断探索完善产学研对接的渠道,提高信息开放和共享水平,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以及信息共享的意识。

3.2 功能优化

(1)优化节点组合关系,提升信息传递效率。根据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的实际情况,不同功能信息人主体的数量应保持在一个较为适当的水平[8]。一般而言,信息生态链中不同功能的信息人主体分工越细、数量越多、生态链越长,则传递的信息量越大,对信息的加工与转化就越充分,但也可能会因为环节过多、结构过于复杂,造成信息流转缓慢、信息失真等问题;而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人主体越少、生态链越短,则流转信息量较小,这样虽然减少了信息传递环节,但也可能造成分工粗糙、信息处理不充分等问题。因此,要综合考量可能会对产学研信息流转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合理安排不同功能的信息人数量。

(2)适当调节信息人主体间的信息供给量,使得供需相互匹配。各信息人主体之间传递的信息量应该相对适中,如果信息量过大,超出了下游信息人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造成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流转不畅;如果信息量过少,信息消费者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会导致信息消费者数量减少,从而引发信息生态链的断裂。因此,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中,技术创新信息的供给和需求要上下游匹配,使得信息生态链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顺畅运转。

3.3 所处环境的优化

(1)从立法和行政角度建立相关信息制度。信息制度是信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对维持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顺畅运转有重要影响。应建立和健全信息人主体行为约束制度,规范信息人主体的信息行为,由信息监管者对信息人主体进行监督和管理,使每个信息人主体对自己的信息行为负责,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氛围。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信息人主体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观。

(2)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推进产学研信息资源整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的健康发展需要以信息人主体的能力、制度、环境等为支撑,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要不断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技术的研发,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生态链提供可靠的支持。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信息数据中心[9],强化各类创新资源的整合共享,形成资源统筹协调的多元化、网络化、生态化协同创新发展格局,实现跨领域、跨层级、跨部门协同创新信息资源共享和协作共赢。

猜你喜欢
政务信息产学研协同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河南省人社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座谈暨培训会在信阳举办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形成动态更新的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