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二级院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经验探讨
——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2021-12-27 03:53孙学会武坚坚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人员申报

孙学会,武坚坚,王 英,聂 明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438)

0 引言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创立于1986年,是我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生命科学学院之一,也是全国比较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二级学院。其前身为1926年成立的复旦大学生物学系,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以来,始终围绕生命科学的基础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学院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也被列为复旦大学“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学院面向国际生命科学领域前沿和国家在人口与健康、生物医药及现代农业等方面的重大需求,集一流教育、一流科研和一流社会服务为一体,坚持宏观和微观并举发展,发挥学院学科门类齐全的特点,通过多点布局,协同数理科学、医学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学科,以学科交叉带动生物和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命科学向系统、动态、定量、实时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出成绩,为我国的生物学科和生态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1986年设立以来,作为支持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国家超前部署和稳定发展基础研究,为创新型国家夯实根基的重要途径,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学科建设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本文通过分析2010-2020年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资助项目数和资助经费等方面的情况,探讨高校二级学院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期望能够为促进科研项目管理效益的提升提供参考。

1 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与资助情况

1.1 总体情况

2010-2020年,学院共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10项,获得资助434项,资助经费总额约3.62亿元(2015年以后不包含间接经费)。获资助项目数量总体呈平稳趋势,重大重点项目数量平稳增加,年均获得资助经费3288万元,总体项目资助率为35.87%(见表1)。

表1 学院2010-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与资助情况

1.2 项目类型情况

近年来,学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杰青”)项目、重点项目等重大项目数量较多,项目总体资助率略有下滑,但仍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2)。从获资助项目类型和数量来看,学院仍以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主。虽然近5年学院在杰青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优青”)项目获资助方面已经有大幅好转,重点项目获资助情况也较为理想,但仍需看到,随着科研队伍体量的增长,人员新老更替,在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申请基金项目意识和积极性的同时,必须继续有组织地开展科研和项目申请辅导,通过加强专家辅导和科研交流,不断提升申请基金的项目质量。

表2 学院2010-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资助情况 单位:项

1.3 各学部资助项目情况

2010-2020年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学部申请和获资助项目情况如表3所示。从整体来看,学院申请的项目覆盖了8个学部,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部和医学科学部,分别申报了923项和227项,分别占申报总数的76.28%和18.76%;获资助项目也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部和医学科学部,分别获资助344项和72项,分别占获资助总数的79.26%和16.59%。学院在信息科学部和管理学科部尚未有项目获得资助。学院在传统的生命科学领域保持发展优势的同时,与医学科学的结合与交叉融合已经越来越深入;同时,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遗传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等与环境、大气、计算等地球科学、化学、数学物理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表3 学院2010-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学部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 单位:项

1.4 学科获资助项目情况

2010-2020年学院各学科申请和获资助项目情况见表4。从整体来看,学院申请项目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部和医学科学部。学院现有8个学科系(由于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于2020年独立成系,因此不在本次分析中单列),其中,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系、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系是申报和获资助前3位的主要学科系,这3个系本身历史悠久,科研人员数量占比较高;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系、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系处在第二梯队,其本身在体量上也处在第二梯队,但从承担项目类型和申报数量来看,其科研水平和实力与排名前3位的学科系并无显著差异;生物统计学与计算生物学系处在第三梯队,在申报项目类型和数量上均与其他学科系有较大差距,是学院需要重点关注和扶持的学科系。

表4 学院2010-2020年各学科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 单位:项

1.5 项目负责人年龄职称情况

2010-2020年,学院共有214位科研人员承担了434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教授、研究员等正高级职称的104人承担268项,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副高级职称的56人承担108项,讲师、助理研究员、工程师、实验师等中级职称的14人承担18项,科研助理7人承担7项,博士后33人承担33项(见表5)。可以看出,学院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科研人员是申报和承担自然科学基金的主力,副高级职称人员能够承担杰青、优青项目和重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有一定的科研活力和科研实力基础。学院科研助理和博士后虽然承担的项目较少,但基础也相对较好,申报面上青年项目的实力和潜力仍有巨大的发掘空间。

表5 学院2010-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职称结构

2 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与资助特点

2.1 涉及学科面广、项目种类多

学院2010-2020年申请与获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具有涉及学科面广、项目种类多的特点。学院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生命科学学院之一,学科门类齐全,宏观微观平衡发展,各类各级人才队伍完备,在传统的遗传学、生物化学、生态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中具有较大的传统优势,近年来也在着力发展细胞与发育生物学、人类学与人类遗传学、生理与神经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等学科,不断加强基于各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的青年科研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夯实长期申报各类项目的基础;同时筹建和参建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现代语言学研究院等,坚持宏观和微观研究平衡发展,致力于建立强强合作的大生命科学学科群。

2.2 重大重点项目比例较高

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类型来看,学院申请与获资助项目的总数并不高,但申请和获资助的杰青、优青等项目的比例相对较高。2010-2020年,学院申报项目总计1210项,年均110项,其中杰青等项目310项,年均28项;获资助项目总计434项,年均39项,其中杰青等项目77项,年均7项;总资助金额为36171万元,年均3288万元,其中杰青等项目16382万元,年均1489万元。

2.3 对优秀青年人才支持培育作用明显

学院始终高度重视青年科研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在“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支持下,引进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培育了一批高素质的首席科学家后备力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在这其中的基础培育作用至关重要。学院近年获得杰青、优青等项目资助的54位项目负责人中,有31人前期都曾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或青年项目支持,占比为57.4%,其中有4人还实现了从承担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到承担优青项目,再到承担杰青项目的样板式人才发展路线,另有2人已经成长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由此可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经体现出并将长期发挥对优秀青年人才的支持和培育作用。

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基金申请总量不高,总体增长速度平缓

2010-2020年,学院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呈现较平稳、略增长的态势,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基金申请的总量仍然不高,且增长趋势越来越缓慢,去除每年申请的杰青项目后,近年项目申报数量基本没有增长。而这其中的关键原因有两点:一是现有科研人员申请量基本饱和,受到新的申请限项规定等影响,现有人员申请量已经无法明显提升。根据2020年复旦大学统计数据,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57人,其中高级职称138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约7.9%,截至2020年在研项目141项,总体趋于饱和。二是科研人员体量难以提升。经过多年调整、引进和培育,学院现有科研人员年龄结构已经大为改善,中青年科研人员是主力军,但受限于学院科研空间、科研平台等条件,学院科研人员体量相对国内其他一流高校生命科学学院虽然还有差距,却难以进一步扩大规模。

3.2 基金总体资助率仍待提升,学科差异大

2010-2020年,学院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体资助率相对较好,为35.87%,然而按照项目类别来看,部分类别项目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2010-2020年获得面上项目资助与申请比为267∶656,资助率为40.7%;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与申请比为68∶204,资助率为33.3%;杰青项目资助与申请比为8∶89,资助率为8.99%。在学院各学科、系之间申请资助情况更是差异巨大,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在杰青、优青项目仍未取得突破,作为一级学科仍需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对人才的培育;生物统计学与计算生物学系处在第三梯队,需要学院重点关注并予以全面支持。总体资助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申报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主力已经转变为博士后,且部分学科系正值新老人员交替的阵痛期,新的学科领军团队正在形成,因此亟须继续强化以学科系为单元对青年科研人员的辅导培训,同时注意在学院范围内依托专家委员会进行统筹辅导,抵消抹平各学科系之间的基金申报辅导水平差异。

3.3 人才计划培育储备项目不足,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申报潜力仍待发掘

2010-2020年,学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优青和重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支持情况较好,这部分归功于学院相对成熟的申报辅导制度和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包括学院人才培养及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资深专家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悉心指导,学院学科科研办公室对各项申报要求的解读和相关交流会议的有效组织,以及学院全年有序的基金申报辅导、立项后过程管理等工作机制。然而,也必须要注意到学院近年来优青项目申报数量连年走低,杰青项目适龄科研人员储备出现断档,亟须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领军人才凝聚优秀青年人才形成创新团队。此外,学院和科研人员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项目的重视程度不足,亟须加强与云南、山东等地相关单位的科研合作,创造便利支撑条件,挖掘联合申报项目潜力,争取承担更多的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为国家和区域发展创新能力的提升作贡献。

4 未来管理措施和建议

4.1 适度扩充科研体量,提升学院和各学科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辅导水平

学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申请增量主要依靠青年教师和博士后,因此,需要继续重视和加快引进优秀青年科研骨干,聚焦学科重点发展方向,持续引进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支持其尽快开展科研工作和科研交流,积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或面上项目承担者进行重点培育,依托学院“资深导师指导青年教师(MENTOR)”计划,加强资深教授对青年科研人才的一对一传帮带,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快速成长为优青和杰青项目承担者;持续加强对学院“谈家桢生命科学论坛““生命科学前沿学术报告”等品牌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和支持,依托各学科系组织和开展各类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学术质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增加投入、拓展渠道,积极构建优势条件,依靠和发展学院人才培养及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并积极争取外部专家支持,加强对青年教师和博士后的培训和辅导,提升学院和各学科系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辅导水平。

4.2 加强学科交叉研究,促进重大基金项目的培育

基于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趋于交叉融合的前沿动态,学院在不断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和研究方向的同时,在学校的支持下,依托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研究平台,不断拓展做实学院与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脑科学研究院、各附属医院的学科和科研合作,积极推动复旦大学大生命科学布局,并通过多点布局,努力协同数理、化学、材料、医学和人文等学科相关优势资源,瞄准国际学科前沿,支持学科交叉合作创新,推动生命科学向系统、动态、定量、实时发展。近年来,学院开拓发展了人类表型组学、复杂体系多尺度成像、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等新的交叉领域和学科增长点,协助学校新建了大生命科学相关的研究院等。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推动复旦大学大生命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聚焦遗传与变异、生殖与发育、稳态维持等生命核心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借助学校“双一流”建设支持,设立院内基金,夯实科研基础[3],集中优势资源,凝聚锤炼科研队伍,通过大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解析生命宏观过程的微观机制,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实现生物学科和生态学科高质量发展,争取重大基础原创成果的突破,促进重大基金项目的培育。

4.3 继续做好科研服务,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

提升项目申请数量和质量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两个着力点[4]。在提升项目申请数量方面,通过加强基础状况调研,摸清学院研究现状和人才潜力,梳理形成培养增长点的基础数据,为提升申报数量找准努力方向;在提升项目申请质量方面,通过对基金申报组织和管理的制度化及精细化建设,努力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首先,为进一步统筹提升学院科研整体服务水平,学院需要全方位整合、规划、布局,完善和拓展公共仪器服务平台体系,集中管理提升效能,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提供专业服务,建立并高效运行信息化管理体系,实行预约和全天候开放共享制度,为科研提供高质量平台服务。同时,重视和强化学院科研文化建设,用校友捐赠建设教工之家,举办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活动,重视谈家桢、盛祖嘉、钟扬等老一辈优秀学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不断激发学院和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平台建设、队伍建设与文化建设,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科研团队。第二,进一步拓展与校内院系和附属医院的协同合作,鼓励科研骨干与粤港澳、长三角和西部地区兄弟院校及企业等单位合作,创造便利条件,在保持高水平的跨学科、国际化学术交流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和争取多渠道支持,立足于大生命科学视角,致力于解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基础科研问题,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服务相关领域、行业、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任务。第三,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鼓励科研管理人员注重自我能力提升,积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各类管理培训会议和科研管理交流活动,加强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交流联动。科研管理人员要熟悉学院专家委员会成员和申报管理制度、科研人员的申请和资助情况、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优秀人才的发展情况等,以及当年基金项目申报编写规范等格式要求、改革主要措施及影响、限项规定和经费预算等相关政策和指南解读,争取在不同类型项目申报上给予科研人员更具专业性和参考价值的支持。

5 结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于我国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基础研究的长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促进基础研究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对高校的基础学科发展至关重要。学院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比较有代表性的二级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提升了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实力,培养了一支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人才队伍,提高了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经过多年深耕发展,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与资助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下一步,学院学科骨干和科研管理部门要深刻认识到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和战略支撑的重大战略意义,坚持“四个面向”,不断深化凝练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牢牢把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新机遇,理解顺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化改革政策;要继续保持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高度重视,全方位做好基金项目申报辅导和支撑服务工作,更加注重项目申报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努力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和突破,加快建设综合性大学国际一流生物学科、生态学科和国际一流生命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人员申报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我校喜获五项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校获得一项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