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庖丁解牛”与工匠精神①

2021-12-27 12:13
劳动哲学研究 2021年0期
关键词:庖丁解牛弘扬工匠

2017 年12 月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市考察时强调,广大企业职工要增强新时代工人阶级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爱岗敬业,拼搏奉献,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争取人人出彩。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发展的新时代,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做深入的挖掘和探讨。

一、从“庖丁解牛”看中国传统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是向西方习得的,早在2300 年前,我国就有关于工匠精神的记载。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是先秦庄周记载在《庄子·养生主》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讲述的是庖丁历经三年时间熟知牛的全身生理构造,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学会运用刀子在整头牛的全身空隙的地方来回自如地穿梭,并且庖丁很享受宰牛的整个过程,怡然自得,心满意足。这则故事颂扬了一种工匠精神,指一个人能够静下心来,长时间地投入精力去钻研某领域或行业中的一门技术。在当下喧嚣浮躁的社会背景下,我们正缺少像庖丁拥有的这种精益求精、悠然自得的工匠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谈及工匠精神,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工匠,也就是生活中人们习称的“手艺人”。所谓手艺人就是指以手工技能或其他技艺为业的人,包括陶工、瓦工、铁匠、织工、木匠、厨师等,也包括一些文化艺术巨匠。这些工匠是有工艺专长的人,他们通常专注于某一领域,全身心地投入某一产品的研发或加工过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环节。

中国古代的工匠都有既定的习俗,如他们都定期供奉祖师爷。据说,木匠、石匠和泥水匠的祖师爷是战国初期的鲁班。鲁班曾经发明了很多工具,如云梯和石砣,还有钻、刨子、铲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当今,鲁班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劳动人民创造力和智慧的象征。上海某高校就有一个学院命名为鲁班学院,旨在继承、弘扬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不断钻研、乐于奉献和精益求精的传统“工匠精神”。

笔者以为,传统工匠精神就是对工作的专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一种责任、精神和理念,也包括对工作的热爱与专注、一丝不苟的态度、创新创造的匠人意识以及对道技合一的追求。这种精神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气质。传统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四个方面。敬业是基础,精益是保障,专注是前提,创新是核心。以上四个元素缺一不可,联系紧密。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传统工匠精神的回归。这种精神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踏实工作、善于学习和钻研的钉子精神。在传统社会中,匠人遵守规矩,重视规则,重视细节,不投机取巧,以此追求卓越。这正是“庖丁解牛”这则寓言故事所要传达的一种坚韧精神。

二、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意蕴

1.弘扬工匠精神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坚实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倡工匠精神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应该是主打“中国装备”。李克强总理对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也做出过重要批示:要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真正实现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高档数控机床发展、机器人发展、航空装备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都需要一大批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劳动者的双手,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劳动者具备的工匠精神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坚实支撑,也是实现中国智造的重要基础。

2.弘扬工匠精神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

最早在《说文解字》中,“匠”字被解释为“木工也”,后来“匠”字特指具有专门技术和技艺的人。古代关于工匠精神的有趣说法很多。陆游也曾作诗表达对工匠精神的赞叹:“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从公元前200 年到公元1700 多年,中国就一直往国外输出丝绸、瓷器、茶叶等。丝绸细腻、瓷器精巧、茶叶飘香等无不展示着独有的东方意蕴。在古代,中华文明赢得了世界各族人民的尊重,中国产品被世界各族人民欢迎和接纳,都是源于中国产品的一种精致。这种精致也来自古人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

3.弘扬工匠精神才能造就大国重器

大国重器指的就是一个国家的装备制造业。大国重器的主要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机床、工程机械、电气装备、重型装备、通用装备、港机装备、船舶、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节能装备等。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装备制造业之间的竞争。高端装备之争已上升为大国之间博弈的核心和不可或缺的利器。正是一代代的大国工匠才造就了中国的大国重器。

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被称为心平手稳、火箭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给火箭焊接心脏的误差只有0.1 秒;中国著名宣纸高级技师周东红30 年始终保持着成品率为100%的纪录,他制作出的宣纸,每张纸的重量误差不超过1 克;等等。像这样默默无闻的大国工匠有很多,他们用聪明才智和钻研勤勉书写了大国工匠的风采。精湛的技术加上敬业奉献和创新,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

4.弘扬工匠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岗、敬业、诚信是不谋而合的。工匠也是劳动者,推崇工匠精神会增强劳动者对劳动的专注及对劳动者的尊重。弘扬工匠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意识形态范畴。意识形态的功能就是引领功能。工匠精神就强化了这种功能。工匠精神通过引领社会的价值观念,引导社会成员认同和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弘扬工匠精神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具体实践。其中,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取向形成和确定的关键阶段。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从人才培养目标上看,应用型人才尤其需要工匠精神。

三、探索在应用型高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

对于应用型高校的大学生,如何培育其工匠精神呢? 笔者拟从思想认识和宣传、就业职业规划、专业课程改革、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做一些探讨。

1.高度重视工匠精神,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明确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情况下,加强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引领,营造全校尊重工匠、尊重劳动、倡导劳动幸福的工匠精神文化氛围。在学校层面,应制定有关工匠精神的价值激励机制;在班团建设、校园网阵地、学生园区、思想文化宣传、新媒体建设等方面,应积极开展有关工匠精神的引领和推广。此外,要不断推出劳动者的光荣事迹,尤其是探索挖掘出学校有关方面的工匠精神,加强榜样教育和朋辈教育。

2.探索人才成长规律,实现文化制度育人

要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在营造一种热烈的气氛后,务必明确最终目标是为了让工匠精神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正如马克斯·韦伯强调的,要以学术为业,也就是决定把生命献身于学术。要培养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敬畏的态度,始终保持一颗虔诚的心。这也是对工匠精神的一种诠释。如果工匠精神能够从文化和制度上培育,即有足够的土壤和环境,那么工匠精神将会在高校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3.挖掘专业培养中有关工匠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如果在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中,能够将工匠精神这样的育人元素融入相关的专业教学中,那么专业课程所取得的育人效果会更好。从教材编写到教师的备课环节,要加强对工匠精神的由点到面的对接。通过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工匠精神内涵,如在机械专业的课程中引入鲁班精神,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认真严谨、坚持不懈的精神。

4.结合传统文化将工匠精神贯穿于育人全过程

在应用型高校中,要将工匠精神注入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从大学一年级的入学教育到大学二年级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方面)的引导,再到大学三年级职业就业规划的指导教育,然后到大学四年级的毕业生教育环节,都要进行工匠精神的点滴渗透、层层指导和环环相扣。通过宣传传统文化中关于工匠精神的真实案例,在大学生中营造一种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将更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5.坚持协同育人,与市场实现无缝对接

首先,在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要加强工匠精神的教育,让毕业生真正明白市场需要的人才类型,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这样,学生们才会真正地感受到工匠精神的价值所在。其次,要邀请企业一起制定实现大学完整教育的育人目标和培养方案。最后,要多做市场调研,挖掘相关的案例,采用校友会的形式邀请学长学姐与大学生一起谈匠心,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

猜你喜欢
庖丁解牛弘扬工匠
弘扬爱国精神
90后大工匠
对《庖丁解牛》一文几处细节的解读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弘扬《国风·秦韵》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视阈下的“解牛之美”
工匠赞
从《庖丁解牛》看当代职业教育的技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