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宽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
中国人历来重视学习和研究历史,重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习近平多次强调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性,曾用几个比喻来说明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如“历史是最好的老师”(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08、522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2)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7月8日。,“历史是一面镜子”(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08、522页。,等等。在2011年9月举行的中共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他在讲话中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4)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0期。,并强调学习和研究这些“百科全书”,汲取前人的思想智慧和经验教训,对于提升境界、增强能力、改进工作,是大有助益的。学习和研究历史必须掌握科学的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历史观不同,研究历史问题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习近平非常重视历史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历史观的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使用“大历史”概念和阐发“大历史”思想。举其要者,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他强调应从“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的宽广视角,观察和认识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2018年12月,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他强调从“数千年大历史”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6)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页。;2019年4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他强调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斗争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7)《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 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人民日报》2019年4月21日。。从习近平的相关论述来看,大历史观是分析和研究历史问题的科学思维和方法,旨在将事物置于历史长河中加以审视,置于世界范围内进行考察,把握事物在时空交织的综合网络中的坐标,分析事物的历史状态、现实发展和未来趋势,从而力求对事物作出客观而深刻的分析。习近平把大历史观的思维、视野和方法运用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运用大历史观分析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在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审视中国问题,以历史过程的思维研究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史”等中国问题,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提出和阐发了很多新思想和新论断,为我们深入理解相关问题提供了思想指南。
大历史观既从横向的空间纬度出发,审视事物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不同特点,以历史比较的眼光分析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平等的视野和开放包容的胸怀促进互学互鉴、彼此交流和共同发展;也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出发,审视事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位置,探究事物的过去样貌,把握事物的现在状态,合理预测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习近平所一再强调的,要“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8)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6页。。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关注的核心命题。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也需要“博采各国文明之长”(9)《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人民日报》2015年8月24日。。习近平一向注重从世界文明史的横向维度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纵向维度来审视和阐述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意义。
文明是人类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从世界文明史的历史演进来看,世界上各个地区在不同时期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习近平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不同的文明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10)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6页。。在各种文明之中,唯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一脉相承,不曾中断。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民族复兴道路是中华文明史的当代延续。在经历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曲折之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便已成为广大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夙愿。民族复兴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4、260、30页。。实现民族复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实现民族复兴之路就是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的伟大历程。
民族复兴并非封闭式的复兴,必须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文明“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4、260、30页。,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等重要特征。但从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来看,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工业蓬勃发展,中国却因闭关锁国和沉迷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而错过了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大好时机。闭关锁国、闭目塞听,导致国家积贫积弱。历史的教训说明,只有海纳百川,“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4、260、30页。,才能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中国民族复兴道路也是和平发展之路,中国不会像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通过侵略和掠夺他国资源而走向富强。中国在中外交流中发展自己,也通过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65页。,也是永远奉行的国际交往准则,而非权宜之策。
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现实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了我们必须走自己的民族复兴道路,而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发展道路。马克思晚年在研究东方社会的生产方式时指出,东方社会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特点,不能把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轨道当做一切民族和国家的一般发展道路,并用以分析东方社会。在世界历史背景下,东方国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他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15)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那种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圭臬、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已被证明是站不住脚的。国家治理模式也是如此,中国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态度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治理理念和成功治理经验,但是绝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制度模式(16)参见《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84页。。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是古老的中华文明从衰落到获得新生和走向繁荣兴盛进程中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地为中国的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和文化革命而奋斗,目的即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亦即“建立一个新中国”(17)《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强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振兴中华民族”(18)《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7页。。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多次申明,中国共产党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11—12页。。
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看,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到了19世纪中叶,以鸦片战争的失败为标志,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山河破碎,人民困苦不堪。
从鸦片战争以来近180年的奋斗史看,中国人民为了摆脱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先后开展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变革中国的行动和斗争,但是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均未能因此而得到改变。可以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大的梦想和追求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创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完成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深刻的社会革命,为当代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命运的伟大转折和飞跃(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11—12页。。
从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经过40多年的迅速发展,中国取得了震惊世界、彪炳史册的巨大成就,这使得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2、70、32页。。
在世界文明比较的纬度和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间尺度上审视同一事物,会得出更为丰富、更为连贯的理解和结论。这种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世界比较和长时段考察,凸显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基础;明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同时也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的领导作用,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和关键。这种大历史观视野的分析有助于避免单纯从某个时间节点或某个具体事件考察和分析中国问题的局限和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运用大历史观的思维、视野和方法审视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大历史观强调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把历史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主张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维度关注历史事件,通过不同层面的长时段分析对中国问题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由点、线、面组成的认识整体。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渊源的论述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薄一波在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时提出了“始于毛、成于邓”(22)薄一波:《在学习邓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4年12月23日。的论断。1956年,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上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要走自己的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毛泽东的这一阐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萌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探索是在毛泽东时期,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则是在邓小平时期。这是从中国当代史的“小历史”中去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之间的历史关联。以此为基础,习近平从大历史的角度,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文明史的视野下提出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2、70、32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2、70、32页。。上述论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中华文明史、中国近现代史、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等四个不同的历史维度和脉络中进行考察,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的当代延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丰富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流和民族特色的认识和理解,拓展了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空间,为中国道路的理论建构开拓了新的生长点。
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69页。习近平也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67页。,“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27)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0期。。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变化,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在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时,即体现了对历史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兼顾:一方面,他重视历史发展的长时段和连续性,运用大历史观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定位;另一方面,他也重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结合现代中国发展史明确我们所处的小时代和新的历史方位。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只有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2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7页。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也是500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延续和当代发展。从大历史的观点看,“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2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66页。。“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大时代,即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时代。我们当今仍然处于这样的历史时期,仍然没有超出这个历史阶段。而“大历史”是由“小历史”的有机衔接构成的,大的历史阶段又可以根据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特点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历史阶段。列宁结合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在资本主义的薄弱链条有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并科学地指明当时的时代是“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世界各国发展的新形势,依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所处的时代和阶段提出了新的认识:从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长期共存;从国际局势看,我国处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从发展阶段看,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还需要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列宁和邓小平的时代观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大历史下分析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的理论成果,指明了大历史中的“小历史”的主要特征。
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时代问题的科学方法,根据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的新国情和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所发生的变化,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看,我国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即已经不再是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矛盾,而是转变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然,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并未根本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从不同的时间维度阐释了新时代的历史意义。首先,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纬度看,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基本解决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任务后,正在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历史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其次,从500年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纬度看,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在当今世界高高举起,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最后,从世界文明史和世界现代化史的纬度看,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众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呈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发起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建设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新时代中国对于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马克思基于大历史的视角,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理性精神”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赋予世界历史理论以新的内涵。世界历史理论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资本在全球的扩张和普遍交往的扩大推动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人类社会过去封闭的状态被打破了,民族的历史转变成为世界的历史,与此同时,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遭到了资本家变本加厉的压迫和剥削。但是,无产阶级最终必将会联合起来,推翻资本家的统治,打破“资本共同体”,进入世界性的共产主义社会,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30)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22页)这是“自由人联合体”概念和思想的最早提出和阐发。后来,马克思对这一概念作了更为具体和明确的阐释,指出它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3页)。。习近平从大历史观出发,进一步发展了世界历史理论,明确提出我们正处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他根据现阶段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指出现阶段全人类面临着诸如全球贫富差距扩大、恐怖主义肆虐、毒品蔓延、生态恶化等共同的发展问题,人类需要改变仅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视野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而须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出发,追求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说来,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应该包容互鉴,尊重彼此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权利,促进各个国家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促进共商共治共建共享,推动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自由人联合体”在现阶段的具体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发展方向是“自由人联合体”。
上述新论断、新思想都是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大历史与小历史相结合,将时代问题放在长时段的历史发展中进行认识的结果。这就从新的角度发展了我们对时代问题的看法,丰富了我们对世界和中国形势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伊始就是具有明确的现代化取向的政党,始终把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在1954年9月召开的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31)《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2、439页。,这是“四个现代化”的第一次提出。20世纪60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十年之后,在1964年12月召开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进一步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32)《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2、439页。。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在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首次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审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中国现代化史,根据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擘画了新时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从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出发科学制定了新时代的发展战略,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
概而言之,习近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去审视,考察其思想渊源、历史方位和未来走向,明确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文化渊源,夯实了涵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文化土壤,同时也从历史文化角度回应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质疑,为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2010年7月,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33)《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0年7月22日。。后来他又强调,党史和国史“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34)《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在学思悟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当今时代,我们只有善于运用大历史观的思维、视野和方法研究“四史”,从不同的时间纬度进行分析,方能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
历史发展的过程由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接续而成,历史叙述和分析并不能穷尽所有历史现象,因此,研究者必须把握在历史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环节。列宁曾指出:“历史的发展是迂回曲折的”(35)《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3页。;“政治事态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它好比一条链子。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36)《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92页。。而强调大历史观,亦是要在历史长河中把握那些关键节点,在众多细节中把握主要矛盾,而不为碎片化的历史细节所左右。
习近平大历史观是分析和把握“四史”的重要方法。运用大历史观研究“四史”,就是把“四史”分别看作一个整体,置于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时空网络中考察其历史发展。近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性任务,即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目前正在阔步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中共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对此一问题的把握集中体现在习近平对以下两个问题的回答上:
首先是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习近平将其置于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予以审视,强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胜利,使中华民族全面迈向了现代化,使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使具有500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由一种思想主张变为现实,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焕发出强大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取得了巨大建设成就,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37)参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页。。这个论断赋予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以新的历史和思想内涵。
其次是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差异?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之间,特别是在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实际工作等方面的差异,是“四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作为党的领袖,习近平直面这个问题,作出了十分精辟的论断: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既“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从本质上讲,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是前一历史时期的继续发展,因而两个历史时期并非根本对立的,而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38)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2—23页。。这就将共和国的历史看作一个整体,看作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既准确地把握了共和国两个历史时期之间的差异,又科学地阐明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为正确评价共和国历史破解了理论难题。
历史是由人物和事件等为主体构成的,而人物和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存在的,都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将人物和事件置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认识、把握和评价,有助于得出更为深入的认识。习近平运用大历史观分析和研究“四史”中的历史事件,在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长征、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战争、改革开放等重大事件进行评价时,将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提出了很多新观点和新思路,赋予这些事件以新的意义,丰富和发展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如何评价改革开放是“四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邓小平将改革开放置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整个历程中来论述,指出三中全会以后,“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39)《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页。。在2018年12月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从中国数千年大历史中的变革和开放的角度审视改革开放,提出了理解改革开放的新视角,赋予改革开放以新的思想意蕴,指出“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数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缔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从改革的角度来说,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曾发生了无数次变法图强运动,“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即是这种改革精神的典型反映;从开放的角度来说,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曾长期自信大度地开展与域外民族的政治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三国孙权的遣使百国、唐代的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等,便是这种开放精神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指出:“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40)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0、4页。这就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对改革开放给予高度肯定,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改革开放既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条件和形势所作出的历史性决策,也是中国数千年改革发展历史的当代延续,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改革创新和开放包容精神的重新恢复和当代体现。可以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4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0、4页。。
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人物的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而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应将其置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之下,而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进程,不能把历史发展中的顺境和逆境简单归因于个人,更不能用今天的认识水平和时代条件去衡量和苛求前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党的第一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及重要成员的讲话中,无不是将他们置于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而对他们的活动与贡献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充分体现了大历史观。
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党史国史研究和人物评价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同样注意从大历史观出发就此加以阐述。对待这个问题,习近平没有局限于毛泽东的一生,而是基于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宏大视野,将毛泽东的事迹和思想置于近代中国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之中予以考察。他从中华民族由强盛转向衰弱的历史谈起,指出中华民族曾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到了近代,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下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各种救国方案也都相继以失败告终,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也是青年毛泽东面临的时代问题。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解放和幸福”(4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10、11、12页。,而正是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斗,建立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变成了现实。这就把对毛泽东历史贡献的评价提升到了解决时代问题的理论高度来看待,而从这个意义上进行评价,毛泽东的贡献怎么说都不过分。关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习近平指出,这一方面“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另一方面“还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43)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10、11、12页。;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44)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10、11、12页。,因而必须全面、辩证地看待和分析这些社会历史条件和主客观因素,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评价。习近平强调,对于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必须“采取郑重的态度”,既要“敢于承认”,又要“正确分析”,还要“坚决纠正”(45)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10、11、12页。,要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以为前进的动力。
概而言之,运用大历史观研究“四史”,就是要在古今中外的时空范围内审视和把握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明确“四史”在大历史中的历史方位,科学把握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理清“四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就是要将历史人物置于其所处的时代,从当时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出发,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就是要将历史事件置于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科学分析事件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主客观因素,从而科学评价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和意义。总之,运用大历史观研究“四史”,就是要以古今中外的大历史为坐标,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对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最终对“四史”作出全面、辩证的分析和研究,同时深化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认知。
综上所述,习近平大历史观强调在长时段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历史事件的源流、发展和走向,在全球范围内审视历史事件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在时空交错的历史网络中把握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习近平大历史观注重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极大拓展了我们研究中国问题的时空范围,为我们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四史”等中国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维、视野和方法,极大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对习近平大历史观的认识和研究,学会并善于运用大历史思维研究中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