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军,孟宪平
(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揭示了我国文化发展规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年版,第138页。。我国文化发展规律是何样态、有何禀赋、如何表达,这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遵循一般规律,同时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具有层次性,既有方法论层面的,又有经验性层面的,还有哲学思考层面的。这种层次性源于对文化的认识维度和理解深度,它们之间是按递进方向转化的。
从一般规律看,文化是人的物质创造、精神创造、制度创造的过程和结果,但具体到不同国度,文化建设的路径是不完全一样的。“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4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共同轨迹和特殊进路。
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物质文明及其成果,中国古代讲“饮食男女”,指的是把物质需求作为人的本原追求。恩格斯在讲到两种生产理论时,也把物质生产摆在主要位置。人类的物质创造总是与生产力的递进发展紧密联系的,生产力的每一次飞跃都是物质文化发展的契机和动力,这个一般规律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表达中体现得最为明确。
第一,中国当下的物质文化发展不仅包含普遍性的内容创造,也包含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是将一般规律转化为特殊形式的过程。它的主体是广大群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想状态是“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这种物质文化创造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在社会发展中,我们经常看到三类包含规律内容的概念:一是直接体现实践和规律的内容;二是包含规律和价值双重特征的内容;三是人的发展规律方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综合反映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对物质生产的文化意义从来都是作为人的现实存在和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境界来理解的。物质文化发展不是纯粹的抽象过程,而是中国社会现实中文化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第二,中国当下的物质文化创造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生产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别,这是不同制度下的物质文化创造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开辟的物质文化创造路径是探索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建设更具有创新性,展示了在中国具体环境中的文化创造特色。这种创造因其特殊时代、特殊环境而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包括集中力量进行重大物质文化项目创造的优势、确保物质文化创造政治方向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的主体优势。
第三,中国当下的物质文化建设是在遵循文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物质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过程。“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衣裳之治”与“仓廪之实”都是基础保障,物质力量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文化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内蕴力,精神领域中蕴含的价值内容和物质领域包含的生活意向,构成硬实力和软实力相互辉映的精彩图景。从哲学高度看,文化力量包含着人生活的意义及人的发展潜能,是人的精神和体能的充分结合,这个一般形态的力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被赋予很多新意。
精神文化发展最能体现文化意蕴,文化的构成因素、创造方式、表现形式都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模铸自然、涵养精神方面,除了影响范围和印痕深浅不同外,在表现形式上遵循着大致相似的规律,这是精神文化发展的一般性,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形态。
第一,它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文化建设的思想性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构中最贴近上层建筑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艺理论等,都体现了文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其意义在于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突出文化对人在日常行为中的指导作用。革命理想高于天、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的要求,就是强调要增强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第二,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致的。任何社会的文化成果、内容和目标都应秉持一定的价值观,这是区别文化类型和文化性质的重要标准。马克思主义不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经济决定论,也不是唯心主义的精神决定论,它在社会发展中的规律性表现是将社会的经济与文化有机结合,使人们有能力对文化发展作出正确判断并创造性地表达出来,进而上升为社会的集体意志和社会的“理想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上的标度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涵和外延,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容和形式,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第三,它与时代发展和时代需求是一致的。追随时代、讴歌时代、书写时代是文化的重要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总是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密切联系,它以特有的形式描绘中国社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24页。,这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中的基本定位。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递进形式。时代精神、革命精神、民族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艰苦创业精神等被熔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形成了一条流淌不息的精神之河。精神涵养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色的重要方面,文化自信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意蕴,它所蕴含的深层规律在于把人民意志的表达置于比经济效益更高的地位之上。
文化发展遵循一定的规范,这是任何时代都不能否认的,这个规范的主要形式是文化制度。如果说价值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软约束”,那么制度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硬规定”,二者都包含着内在的规律性。
第一,制度文化不仅在一般规律上对文化发展作出规定,也以特定内容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制度、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等论断,构成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制度体系,是新时代实践文化制度的现实遵循。
第二,制度文化在实践层面体现的规律性,表现为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包括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完善齐抓共管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文化创作与文化生产的传播创新机制、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新兴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机制等。有关道德观、价值观、伦理观,既是制度文化规范,也是制度文化表现,它把价值观念和意义准则上升到规约的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第三,文化建设中不良现象的防范与规制,是制度文化关注的重要内容。社会习俗和风尚产生于人们将规范性方式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它着重矫正个人的文化行为偏差,其要点在于尊重规律性、克服盲目性、增强主动性,把抵制文化发展中的庸俗媚俗现象作为经常性的机制化的工作,减少文化建设中非制度化非常态化现象,真正将文化成风化人、引领风尚的品质转变为社会实践。保护文化权益和知识产权、打击黄赌毒、净化文化环境,就是要通过制度化的防范措施,为文化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治理与防范的统一。
追求良好的文化风尚是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风俗之均齐改良,传统之呈递延伸,都是文化建设的日常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约束作用,表达了社会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定。
第一,在日常文化规范上保持文化行为的连续性。继承优良文化传统而又追求“日新,又日新”的文化境界,这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过程,是经常性规律性的文化活动。《共产党宣言》所讲的工人从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从今天新时代意义的角度理解,实际上就是坚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自觉,理论素质和文化素养都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阶级意识、政治方向都同日常生活有了密切的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日常化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巨大作用,就在于推动人民进行深刻的思想变革,并经常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将蕴蓄在社会中的无限生机通过群众日常行为表达出来。
第二,抵制不良文化被作为常态化和规律化的要求,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党内不良政治文化时说:“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不仅恶化政治生态,更会严重损害党心民心”(5)《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14页。。一些文化表面上五湖四海,实际上拉帮结派,形成多个“山头”和“朋党”,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对抗党的政策和主流价值观。还有一些戏说英雄、曲解经典、贬低革命精神和创业精神等现象,是文化建设中不遵循规律、不恪守纪律的行为。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不良文化是一种恶俗,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就把杜林标榜的“具有伟大风格的历史作品”斥为“最流行的东拼西凑的教科书”和“白水似的作品”,是“老生常谈”和“施给乞丐的稀汤”,并说“他的语言教学上就只剩下一种老式的、完全按照旧的古典语文学仿造的技术语法了,这种语法由于缺乏历史的基础而带有自己的全部的诡辩性和任意性”(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09页。。马克思刚去世时,《最新集萃》杂志就发表文章,就马克思的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和写作活动等进行错误的批评。阿基尔·洛里亚极力诋毁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消极作用在当时影响很大。可见,科学社会主义自从诞生以来,以唯物主义态度反对不良文化习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史上是一般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呈现出具体的表现形式。
三是抵制文化虚无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和常态化内容。文化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将人类的创造和努力归于虚无,不仅否定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也将人们引向消极颓废和不思进取。历史虚无主义和保守主义都是文化建设的阻滞力,它们“为狭隘而僵化的概念所束缚,并在同样的程度上诉诸极微末的实践以对抗一切理论;既不满于反动,又反对进步;无力使敌手出丑,就滑稽地对他破口大骂;索洛蒙和马科尔夫,唐·吉诃德和桑科·判扎,幻想家和庸人,两者集于一身;卤莽式的愤怒,愤怒式的卤莽;庸夫俗子以自己的道德高尚而自鸣得意,这种深信无疑的意识像大气一样飘浮在这一切之上”(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23页。,其危害不言而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文化虚无主义的拒斥是旗帜鲜明和立场坚定的,这不仅是顺应文化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尊重民意的体现。
深层的文化规律体现在文化的哲学意义上,其实质是个人对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把握;外层的规律表达体现在文化的实践内容上,其形式是人在社会中的文化成果。文化建设经验层面上的规律是我们在实践中的积累和概括,包含着富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情感。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与社会的普遍运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的协调不仅是社会理想,也是人类长期不懈的追求。人们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是“仓廪实”的物质生活与“知礼节”的文化生活相互协调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论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问题时,对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再生产的“铁律”作出深刻的分析,认为文化发展路径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包含着偶然的突变型因素和必然的自律性因素,这一方面使文化在归属和意图上造成了“应时之物”,另一方面使文化在目标和对象上造成了“自觉之物”,文化发展的规律性是通过大量现实活动表现出来的,由社会关系这条主线编织起来的意义之网,成为文化规律性发展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尊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调规律,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把物质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协调作为社会发展的必要途径,达到文化发展与制度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人的发展相互协调。如果说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相互协调是表层的内容,那么这一协调的深层内涵表现为人的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包含着双重意蕴:一是文化发展规律是在双重解放中的体现,即在生产力解放和人的解放中的体现。不论是广义的文化发展还是狭义的文化发展,都与生产力的解放和人的解放有着密切的关系。同传统文化的决裂以及同传统所有制观念的决裂,首先是在思想认识上与不良传统文化的决裂,这是解放文化生产力的前提,也是提升人的品质进而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二是文化发展规律是在双重和解中的体现,即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和人与人关系的和解中的体现。人文关系、自然关系、社会关系是在血缘文化、地域文化、社会文化中维系的,这些文化是否健康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走向,社会进步的本质就体现在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文化发展的时代序列中。
“双百”“二为”“双创”这三个方面的递进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双百”是管文化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二为”是管文化的方向性和政治性的,“双创”是管文化的延续性和创新性的,三者互补规律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双百”的哲学基础是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页。可见,优秀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是整齐划一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思想多样性的反映,其表达曲直兼有、繁简并存,这正是“双百”的生命力所在。“二为”作为人民群众意志和社会主义制度性质而体现的标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主要依据,而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则是对其发展轨迹和路向的预设,这是一个特定的经验和规律,否则就难以表达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政治依靠、主体依赖和思想依托,难以表达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认同保障和社会保障。“二为”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归属问题、对象问题和理念问题,体现了文化发展规律。“双创”是文化节律中最能体现活力和活性的要素,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缺少适应当代中国社会需求的文化形式,这是对文化转化规律的现实要求;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就缺少适应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内容,这是对文化创新规律的现实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总是在同一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也是文化哲学关注的重大问题。转化与创新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人在文化发展中能动的自觉的理解和创造,显示出不断拓展的开创精神和生生不息的文化递进。“双创”尽管其中包含着生产与创造、有机和机械、模仿与改易之争,但总体上遵守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这个结合规律来之不易,经历了很长的波折和认识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以及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没有对文化发展给予应有的重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也没有对文化的内容进行区分,之后才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内容以及二者关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这标志着我们党在对文化发展形态的探索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二者的结合规律与递进规律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文化管理与生产经营的统一,以及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文化业态健康发展的有机结合上。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结合与递进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形神兼具的,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服从于社会效益。文化发展的动力在于经济效益的激励,文化的发展活力在于社会效益的展现。如果说社会效益是关涉灵魂深处的内容,是文化软实力的思想意蕴,那么经济效益则是支撑和载负思想意义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要把握经济效益之强,还要实现价值之强,不仅要把握文化建设的利益之脉,还要把握文化建设的思想主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制度文化和政治文化的比较优势上,体现在对人的存在状况、文化内涵、社会发展状态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国家发展、制度变革及价值表达的创新上。在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规律、革命文化的影响规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都是通过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紧密结合体现出来的。
源源不断的文化承传、别开天地的文化阐释、求同存异的文化创新,都给文化发展注入了活力,促使人们在经典意义上对文化的理解逐步深化。这是一个立足地域而又突破地域的过程,是一个尊重传统而又突破传统的过程,是一个守望边界而又突破边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单向性变成多维性和立体性,文化的浅表性变为隐喻性和复合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9)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这是对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规律性的深刻洞见。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上,我们走出了非此即彼的“决定论”迷局,确立了辩证的思维范式;走出了刻意求全的“一统论”迷局,确立了科学的逻辑范式;走出了盲目追风的“赶潮式”迷局,确立了稳态的实践范式。这主要体现在对文化力量有了深刻的认识,诞生了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文化动力、文化力等概念,体现在对文化力量表达规律的深层理解上,体现在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规律的深层理解上,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深层理解及对社会发展阶段的深层理解上。这是一个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理想信念不断充实、创新和巩固的过程,是传统文化不断走向现代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一开始就是以现代性的新价值观引入的,这本身就包含着一般规律在特定环境中的表达形式,它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成为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主导内容。尽管在文化市场的扩张中存在着社会动员力的复杂现象,但从总体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在递进中发展的。这种递进是全方位的,包括:文化概念精确化,从一般文化概念精确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内容精细化,把笼统的文化状态细化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文化政策精准化,从文化发展宽泛化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生产集约化,从局部文化发展变为整体文化提高。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文化活动、文化成果毫无例外地与人的存在有密切的联系,展示着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水平,在深层意义上体现着文化运行规律。在客观规律和主观行为的映照中,人以其创造性能动性将自身思想愿望刻画在自然和社会之中,形成深浅不一的文化印痕和纹理不同的文化色调。从客观规律和主观行为的联系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发展规律的全面表达。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递增是一个渐进的无限逼近的过程,它就像一条渐近线,随着实践的推进和文化发展的深入,人的发展以及对文化规律的认知越来越贴近真相和本质。
人的社会创造以何种形式呈现以及以何种内容表达,是与人的客观性创造紧密联系的。在文化创造和文化成果中,包含着人的真正本质以及衡量发展程度的合理尺度,并以自己的特色体现真正的社会发展趋势。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道路,把人民群众看成文化发展的“编剧”“导演”和“剧中人”,把由于人的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而造成的对人的生物性改造提高到首位,揭示了人在个体发展中的社会化机制,是一个文化主体的被动性递减与主动性递增相统一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坚持群众观点和走群众路线的问题,文化发展好不好、文化力量强不强,不仅由群众来评判,还要由群众来体现。在这一理念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其新颖的格调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文化建设由不自信到自信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它需要物质作基础和精神作支撑。当人们对文化规律认识还不深刻、不充分的时候,人们的文化行为是盲目的和没有明确目标的,当人们没有全面把握文化规律和灵活运用文化规律时,人们的文化行为经常遭受机械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困扰。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经历了从粗糙体验到全面把握、从东西方价值之辨和思想之争到价值自觉、从保守封闭到走向开放、从不够自信到充分自信这几个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主动性递增规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占据主动地位,越来越远离被动适应的状态,这是一个规律。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体现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先有辩证认识再有合理实践;对革命文化的自信,先有克服形而上学和机械唯物主义再有对革命精神的继承弘扬;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先有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和对不同时期文化发展的比较再有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比较优势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的形成体现了对文化认识和理解的自觉性,是对文化主体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的深层表达,这三条支脉在社会主体被动性递减和主动性递增的过程中,汇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主脉。
文化是一种动态结构,它在社会的整体运行中既具有依附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具有自身独立的运动规律。圣西门、傅立叶、孔德、康德等人在探寻社会进步规律时,都宣称要求有一个新的发展时代来延续社会的思想文化。康德曾说,发现文明运动的规律需要一个开普勒或一个牛顿,而牛顿却发现需要寻找道德世界事实的规律,就像万有引力协调物理世界的事实一样。他们不约而同地关注精神世界,绝不是偶然的灵感和臆想,而是对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自觉性认识。历史的上升之路和下降之路,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文化的沉浮之路。孔德提出的“三个阶段的规律”将人的心理选择与文化事实联系在一起,用思维引导发明、用思维进行抽象、用思维解释事实,这是心理活动规律、文化演进规律、社会运动规律的交互性表达,其中的唯心主义及形而上学特征是极其明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创建性表达,因而最能反映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它作为一个综合体系,是对人内心的自我规范和自我把握。这是理论—实践—新理论—新实践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出现矛盾—解决矛盾—出现新矛盾—解决新矛盾的过程,其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实践论、认识论。马克思认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受到社会规律的制约,思想建设规律、科技创新规律、艺术生产规律等等都是社会发展总规律的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的自发性递减和自觉性递增规律主要表现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生产和文化交流的自发性减少和自觉性增强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主要的价值指向是增强理论魅力、宣教魅力、群众魅力和社会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11)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学习时报》2011年9月5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践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文化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于“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以及如何建设文化”这个问题作出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回答。坚持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坚持人民主体性原则,是文化建设自觉性和自信心的底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服务,是文化建设自觉性和自信心的豪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自觉性递增规律还表现在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增强、自我规范力增强、对现代社会生存空间的理解力增强等方面。
不少人对文化的理解,“常常把遥远的古代当成了寄托理想的时代,在想象中寄寓了太多的理想色彩,把眼前实有的心情转化为遥远的渴慕,再把幻想中的遥远故事作为眼前世界的镜子”(1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这种思维还停留在想象的基础上,具有很多浅表性特征。但是,人类每一次重大历史转折都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都对文化变迁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一方面,可以把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理解为历史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可以把历史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前者包含着社会规律的动因,后者包含着社会规律的形式。像手推磨时代的文化、蒸汽机时代的文化、电气化时代的文化、计算机和网络数字时代的文化,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复杂性彼此间都无法同日而语,这充分说明文化不仅在内容上从浅表走向深刻,而且在形式上从简单走向复杂,在层次上从低级走向高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在内容上体现了相似的规律,只不过起点不同、基础不同、内容不同。这个起点由浅到深表现为对历史文化传统基因的传承、对革命文化精神的认识以及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不断深入;这个基础由浅到深表现为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能力不断增强、文化建设主体不断壮大、文化设施不断增多;这个内容由浅到深表现为对文化建设内容的深度、广度的认识和实践有了不断深化。如果从文化建设规律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容从浅表性到深刻性的递进,是对人的本质力量表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对人的解放规律在文化意义上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深刻性递增规律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一是对思想文化建设领导权认识的深化。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巩固思想文化阵地,是我们对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深入认识。二是对文化的社会凝聚作用认识的深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握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注重社会道德建设等,这些都体现了社会价值观的客观运动规律。三是对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认识的深化。从模糊的文化生产到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细分,再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协调;从国内文化建设到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把“对内讲”与“对外讲”结合起来等,都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规律。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论和方法论。理一分殊的文化特色、表里“山河”的文化形式、自觉自信的文化内涵,都包含着规律性内容。理性表达、制度规约、机制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法论的重点,运用科学原理、科学方法推进文化建设,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方法论的要点,这是文化建设规律在实际运作中的体现。既坚持方向又尊重创造,既统揽全局又把握态势,既尊重差异又兼取众长,既分类指导又全面协调,既为我所用又体现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文化思想的引导,文化问题的治理,文化矛盾的解决,文化事务的管理,都要遵循这些方法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规律中最关键的一条是实事求是,面向群众、面向生活、面向实践。具体表现在:一是面向文化建设新时代。这个时代是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力的时代,是凸显人民群众创造力的时代,是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世界意义的时代。马克思曾要求“更切实地加以讨论”共产主义,列宁提出“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在那个时候,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具体形式的认识犹如“隔着窗纱看晓雾”,其轮廓是模糊的,都需要从现实出发来认识。我国文化建设在经历了很多曲折后,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增强了尊重文化建设规律的自信心,对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规律的认识,对引入、继承、消化、应用规律的认识,对比较、反思、认同、创新规律的认识,对探索、总结、归纳、完善规律的认识,都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的。二是把握文化建设的新实践。建国之初我国在文化建设上借鉴了不少苏联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化,我国在文化建设上逐步克服了“全面肤浅”和“片面深刻”,从实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进入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又有了明确定位,这些都是求实的体现。三是紧跟社会发展的新态势。我国文化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在历史之维、时空之维、实践之维中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也是求实的体现。
和而不同以尊重差异为前提,目的是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来不排斥其他优秀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也从来不与伪劣文化同流合污,而是以宽广的胸怀和气度接纳文化多样性,以极大的包容和涵养尊重差异性。求同主要表现为:一是开放包容、尊重差异,形成古今文化、中外文化的合力对接;二是兼取众长、以为己善,形成自然交汇的融合局面;三是体现特色、综合创新,形成立足自身又吸纳外来的超越形式;四是内得于己、外得于人,形成利己利人的和谐局面。和而不同、尊重差异这一方法旨在改变物质文化、精神活动中的两极分化以及实际存在的把文化建设公式化、格式化现象,消除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思维。“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56页。借口文化的民族性而张扬其封闭意识和“光荣孤立”思维,是现代文化的思维悲剧。马克思曾期待人类社会的发展(当然也包括文化发展)建立在伟大的历史喜剧之上,期待各民族优秀文化变成世界性的文学,而没有求同存异的勇气显然是不能达到的。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秉持的理念。
分类指导是根据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文化内容的层次性、文化目标的结构性,进行不同形式的文化实践,以便形成有梯度、有力度、有广度的全面推进状态。在文化内涵上,注重区分主流与支脉、核心价值与外围价值、东西方文化的分界,凸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功能;在文化形式上,科学界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关系,引导社会的文化创作、文化表达、文化传承向着积极的方向运行;在文化主体的作用上,凸显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作用。这些方面的实施要依循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尊重渐进规律,做到稳中有升、好中选优,形成梯次推进的发展状态,纠正文化产业发展中非制度化、非常态化、空壳化现象。文化建设的评判也要有科学合理的维度。科学是文化的批评性、诊断性维度,意识形态是文化的辩护性、辩解性维度,社会实践是文化的评价性、检验性维度,社会主体是文化的审美性、价值性维度,这些方面都是文化积极关注社会并保持健康思想意识的基础。
通古今之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命题。事有定规和时异事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入乎其中”是把握本质、透析规律,找出事物发展的内在关系和本质规定,“出乎其外”是在认清本质的基础上,运用规律把最根本的内容以合适的外部形式表达出来,这需要对文化矛盾有全面深刻的把握。作为体现方法论的文化实践,必须把握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作为主体的人;二是作为客体的对象;三是作为媒介的工具。要借助主客体的统一实现对文化的完整表达和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法论在这些方面的体现是:突出文化行为的规范特征,在尊重文化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将文化建设目标付诸实践,在对人类思想、行为、情感、伦理、道德的建设中体现文化与法规、制度、规约的关系;突出文化的外在表达和影响,将文化内涵外化为文明之物,使文化建设与社会文明建设融为一体,对社会行为起到规范作用,达到行为主体与认知主体的统一、行为目标与认知目标的统一、人类思想与人类社会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国内交流方面,坚持增进共识、提高认同,尤其是思想文化建设,倡导并保持底线意识、政治意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凝神聚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国际交流方面,坚持对外文化传播必须保持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用真情实意体现人类社会良好的价值意向,用硬道理体现软实力。文化对内对外交流的这两条路径,以不同方式体现了我国文化建设求新求强的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1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8页。、“尊重新闻传播规律”(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1页。等都包含着文化发展的求新规律。在这个规律运行的过程中,文化意义如何表现,文化管理如何实现,唯一的答案是“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1—162页。。
总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一方面要在不削弱其特殊性的前提下揭示其常态性,另一方面要在凸显其价值性的基础上把握其一般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是一个有层次的立体阶序,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发展规律处于第一个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共性表现。经验层面的文化发展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正在完善和探索的内容;哲学层面的文化发展规律,是贴近文化本质的内容,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体现人的本质、展示人的实践能力和达到人的解放的追求;方法论层面的文化发展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施方式,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