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防治策略研究

2021-12-26 11:55:22赵印涛贾丽荣麻晓慧李静华高占华方惠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治未病高尿酸血尿酸

赵印涛 贾丽荣 麻晓慧 李静华 高占华 方惠敏

(1.承德医学院 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河北·承德 067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痛风的发病率已逐年增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1]。在痛风病防治过程中,由于患者缺乏痛风相关知识及正确的健康指导,使之不能及时发现血尿酸异常,提早进行防治,血尿酸水平下降或疼痛缓解后就不再坚持治疗,治疗依从性偏低,经常出现痛风复发加重的情况。中医治未病兼顾治疗周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痛风病的防治过程中有显著的指导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工作者运用治未病理论在防治痛风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本研究立足于当前慢病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旨在通过开展痛风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调查,制定中医治未病视角下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防治策略。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取承德市辖区范围内的常住居民(年龄18周岁以上,性别无差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对调查知情同意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8份。

1.2 诊断标准

痛风诊断标准:参照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及欧洲抗风湿联盟发布制订的急性痛风关节炎诊断标准[2]:(1)关节液中有特征性尿酸盐结晶;(2)有痛风石;(3)具备下列中的6项: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到高峰;单关节炎发作可见关节发红;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单侧第一跖趾关节炎发作;单侧跗骨关节炎发作;高尿酸血症;有可疑的痛风石;不对称性关节内肿胀;不伴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并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痛风。高尿酸血症临床诊断标准:男性血尿酸≥420 mol/L;女性血尿酸≥360 mol/L。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有痛风家族史者;高尿酸血症者;痛风处于发作期或间歇期者。排除标准:具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不能理解调查问卷的内容与问题者;未获得知情同意者;不能配合完成调查问卷者。

2 调查方法

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和中华风湿病学会制定的流行病学调查提纲,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设计调查表[2],调查内容:(1)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健康情况;(2)影响认知和治疗的相关因素。调查员统一培训,调查中统一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定义、诊断标准以及检查方法,以减少由调查员带来的偏差,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统计学方法

运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双人核对录入,进行逻辑检错,以控制录入质量。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特征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对于痛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认知情况

378名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年龄范围在18岁~70岁,平均年龄 (41.37±12.54)岁,其中男性患者297人(78.57%),女性患者81人(21.43%)。结果显示,不同特征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关于痛风的知晓率、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不同特征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对于痛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认知情况[n(%)]

4.2 不同特征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病程、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方法比较

调查显示,患者平均病程为 6.25±3.24年,90例(23.81%)未采取任何治疗,182例(48.14%)采取间断治疗,治疗依从性较差。从调查问卷条目进行分析,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认知度、痛风影响程度、药物治疗满意度和服药信念等因素;病程与治疗率成正相关,中医药治疗的比重有显著提升,表明患者对痛风相关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入,对中医药治疗效果的认可度有所提高(见表2)。

表2:不同特征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病程、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方法比较[n(%)]

4.3 讨论与建议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是对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其梯次治疗的防治理念与西医三级预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病的防治[3]。目前,中医药在防治痛风方面已显示出一定的成效。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从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四个阶段着手,对痛风高危人群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指导和临床干预,提高其认知度,降低患病率和复发率,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1)未病先防。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前,对健康或亚健康人群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增加其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认知度,加强自我调养,提高预防措施,防止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2)欲病救萌。此阶段对应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即痛风发病的初始阶段,患者仅有血尿酸升高而多无临床症状。此时应合理饮食,保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生活习惯,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3)既病防变。痛风发作期,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患者给予对症治疗。此阶段应将健康教育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落实养治结合,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降低痛风急性发作,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4)愈后防复。愈后防复是治未病防治痛风梯次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痛风急性发作后的间歇期,患者多无任何不适或仅有轻微症状,治疗依从性低,不规范的自我管理经常延误治疗而造成病情反复。此阶段医护应共同制定中西医结合的防控策略,使患者由被动治疗提高到主动预防,躲避并发症的加重诱因,谨防疾病复发。

猜你喜欢
治未病高尿酸血尿酸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52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36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警惕这些药物导致高尿酸血症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益寿宝典(2018年5期)2018-01-28 09:59:49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