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立
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山东 东营 257000
在医院方面,通过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传统医疗体制下“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是,随着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升级与发展,对医院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为了使现代医院实现精细化管理,则有必要重视现代化科学技术在其中合理、科学地应用。由此可见,从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工作效益成果角度考虑,本文围绕“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价值意义显著。
实行精细化管理,其目的是实现科学管理、精益生产。而对于现代医院来说,实施精细化管理,则需对科学的组织架构进行构建,对医院现有的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对相关业务流程加以规范,然后严格按照制定的规则及流程,使医院各项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顺利进行,保证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温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2]。
然而,在传统医院管理模式下,由于人工管理的精力有限,且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而使传统医院管理工作带来较为明显的“看病贵”与“看病难”等现实问题。在此背景下,需认识到的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价值作用显著。因此,医院在实行精细化管理期间,便可以合理科学地借鉴及应用“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在构建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使患者就医的便捷性提高,进而提高患者医疗服务的效率及质量。
医院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且业务内容繁多,要想使医院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合理科学地应用“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非常重要。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可知,“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具体作用如下:
基于传统医疗模式下,医嘱的开具采取手工方式完成,易发生医嘱潦草、书写随意等不规范问题,进而使药房发药错误、护士用药错误,进而会对患者的用药疗效及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3]。而通过“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医院信息系统的完善构建,进一步基于管理员维护系统当中将医嘱知识库构建好,医生在医生站便可进行电子医嘱的开具,使医护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更加规范,从而使传统手写医嘱引发的医疗安全事故问题避免出现。例如: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使医嘱单当中“开嘱/停嘱时间”直接读取服务器时间得到有效保证,必填“药品用法”、“剂量”、“频次”等内容,且医嘱只允许选择“输入”等,以此使医嘱开具的质量控制效果得到全面强化。
通过“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构建患者关系管理系统,该系统对服务中心、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短信平台进行统一调度,能够使就诊流程当中医院和患者相互沟通与评价体系体现出完善的特点。其中,在诊前,患者可以利用手机进行二维码的扫描,并在手机下载“掌上医院”App软件,或者添加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可实现手机预约挂号,还可以对医院专科、专家信息、院内地图等情况充分了解[4]。在诊中,通过自助服务系统的应用,可使诊疗卡的自助发放、充值以及缴费等功能得到有效实现,还可以使检查报告单自助查询及打印等功能得到有效实现,使患者排队的时间缩短,进而促进诊中服务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此外,在诊后,可在医院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模块,进行留言、咨询及评价,加强患者与医院相关客服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疑惑、需求,然后耐心解答和患者的疑惑,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从而使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医院方面,通过医院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模块等终端,汇总患者意见或建议,对患者对就诊环境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然后改进不足之处,从而使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持续改进及提升。
如前所述,对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及“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均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从医院精细化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角度考虑,还有必要重视“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具体应用要点的把控。总结起来,其具体应用要点如下: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电子挂号系统的应用,可使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就医更加便捷。其中,患者到医院看病可通过预约的形式,比如电话预约、诊间预约、住院复诊预约以及网络预约等。对于当中的网络预约挂号来说,可进一步分为掌上App预约、微信预约等。患者或患者家属预约成功之后,会接收到相应的推送短信,对患者告知就诊期间需注意的一些基本事项。值得注意的是,预约挂号使患者过去的传统就医习惯被改变,患者可结合自身的时间,合理规划就诊时间段,使患者的时间安排更加合理。
从现状来看,大部分医院具备公众微信号与服务号,用户量数量较大,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年轻群体倾向于使用手机端进行在线预约、在线挂号以及在线支付。与此同时,利用手机App还可以实现在线报告查询、三维导诊服务等,以此使医患双方的就诊时间得到有效缩短[5]。并且,随着医院与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密切协作,医院开通了银行卡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功能,使患者及家属就医付费的便捷性得到有效提升,时间得到有效缩短。
此外,在数字化医院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电子挂号系统融合“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可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对预约的患者发出信息提醒,包括:就诊时间提醒、就诊等候人数短信提醒等,使就诊服务的数字化服务效率及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当然,还可以医技系统集成,根据预先定义好的模式,完成结果与指导处方方式短信通知,以此使电子挂号的服务效率及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考虑到患者在医院就诊等候的时间能够得到有效缩短,使就诊期间由于检验发生若干次往返、排队问题得到有效避免,有必要合理科学地应用“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对医院的就医流程进行优化处理,具体做法为:
针对发热及后续需进行复查的相关患者,在诊断之前进行血常规检查。针对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患者,同时在消化道、呼吸道症状不具典型性的情况下,在诊断之前进行尿常规检查。针对腹泻患者,在诊断之前需进行粪便常规检查。
期间,对于门诊预检及护士服务台相关工作人员,需严把诊疗医护服务质量关卡,通过规范科学的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对服务的满意程度提升[6]。相关医护工作人员则将诊前检验单提供出来,由患者或家属付费后,到相对应的检验窗口进行常规化验,然后获取相应的化验结果。
此外,在就诊过程中,由患者或家属把获取的化验结果交递给医生,为后续诊疗提供有效参考凭据,以此使患者诊疗的时间得到有效节约。
通过“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构建门急诊管理查询系统,利用该系统提高门急诊信息化管理效率及质量。结合实践管理工作经验,涉及的主要管理内容包括:
科室挂号时间分析。以每天挂号流量为依据,采取分时间段的方式,对自助机的志愿者挂号收费窗口等工作人员数量进行弹性安排。
候诊患者监控。门急诊管理办公室,对门诊各候诊区域实施预警监控措施,以患者流量为依据,对医院增援人数进行合理调配,使患者就诊的时间得到有效缩短。
信息互联互通。一方面,在患者诊断检查、治疗方面,可以实现“一院两区”互联互通,其中两院区门诊病历可以实现相互调阅[7]。另一方面,对于相关功能科室,比如放射科、脑电图科、TCD科,可采取信息传输的方式,实现跨院区出具诊断报告。
处方用药监管。利用门急诊管理查询系统,对医生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监管,并对医生每日工作量进行实时掌握,针对不合理处方用药情况,提出整改意见,保证医生处方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的提高。
对于电子病历来说,涵盖了患者的完整信息,且可实现共享。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快速检索,与此同时可接受多个终端的访问,使患者信息的即时共享及获取更加便利,进一步促进就医服务效率及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通过电子病历的构建及应用,能够使不同医院、不同地区的医院机构实现病历资源的共享利用,以此使患者就医更加便利,使重复检查花费的时间及经济成本得到有效节约,并使公共卫生及医学科研效益得到有效提升[8-9]。此外,需认识到电子病历在法律、技术等方面尚且还不够完善,所以在构建及应用电子病历过程中,需由多方共同努力,合理应用“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相关技术人员需遵纪守法,保护好电子病历信息的私密性及安全性,从而使电子病历的价值功效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医院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的充分支持。并且,在合理科学应用“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构建医院信息系统、患者关系管理系统等条件下,可使“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的价值作用非常有效地发挥出来。此外,可将“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应用到医院电子挂号系统、诊前化验流程、信息化管理、电子病历构建等环节,以此有效提升“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进一步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