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兴华
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南通 226006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船舶制造国,船舶制造已经实现了从做大到做强的转变,但是船舶制造是高度依赖供应链体系的,需要整合全球的供应链才能够持续进行船舶制造的创新。但是在当前的后疫情时代,全球贸易不断萎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虽然变得更为紧密,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不断出现贸易壁垒,给当前的全球化供应链体系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因此船舶行业加强对于全球供应链体系的把控能力势在必行[1]。信息化是不可逆的,全球所有的行业都在朝信息化方向大步向前,因此造船厂与船舶零件供应企业应当同心同德,运用信息化技术打造良好的交易环境和交易平台,共同构建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中国造船业在全球造船行业中的地位。
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船舶制造业采购供应链的特点是非常突出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需求拉动、扁平化、跨国界,通过对这些特点的分析就能够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做好对于供应链的掌控,对于提升船舶制造企业的掌控力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在分析船舶制造业采购供应链的具体特点之前,应当首先对船舶制造业的特点进行简单阐述[2]。船舶制造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在造船的过程中需要占据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的投入与造船的工期、零件的购买、造船厂工人的工资等多个方面挂钩,因此在于船东确定需求关系之后,应当尽量的进行零件的供应链采购,并且进行快速的组装和调试,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减少资金带来的压力,从而提高盈利的能力。
船舶行业的需求一般都是根据传动的要求来进行拉动的。从目前来看,除了军工行业以及旅游行业的船舶具有一定的标准进行生产之外,大部分的船舶制造都是个性化的定制,造船厂需要根据船东提出的要求进行船舶的设计,然后根据设计的要求去采购各种各样的零件,在这个过程中船东的需求是拉动零件采购的动力,也就是说船东的需求是拉动供应链体系发展的动力。
船舶行业的供应链体系具有一定的扁平化特征。在其他行业中,零件的购买和产品的交付都会存在一定的中间商,但是对于船舶行业来说是不存在中间商的[3]。一般来说,造船厂会直接向供应链企业提出定制化的需求,然后采购供应链企业的零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中间商,这种扁平化的交易模式能够节省时间和人力,从而大大提高船舶行业的效率。在造船厂与船东之间也存在着扁平化的现象,一般来说船东直接向造船厂提出船舶建造的要求,并提出个性化的需求,在造船厂完成船舶建造之后会直接向船东进行交付,从而实现交付过程的扁平化。船舶行业的这种特征没有零售环节,做到了零件和产品的直接交付,减少了很多烦琐的流程,因此被称为扁平化的供应链。
跨国界的特征主要是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零件是来自于全球各国。即使我国有完备的工业制造体系,但是一些特殊的材料和零件还需要从国外的公司进行进口,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了跨国界的途中[4]。其次,我国的造船厂所承接的造船订单大部分是来自于国外,这种外国订单也体现了跨国界的特征。船舶行业的跨国界特征能够更好地去应用信息化,从而提升船舶行业的运营效率。
船舶制造业所涉及的种类及行业是非常多的,因此影响船舶制造业的因素也是比较多,不仅会影响船舶制造业的工作效率,还会影响制造出的船舶的质量,对于我国的船舶制造业发展会有不利的影响,其中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在一艘船舶生产的过程中,设计方案是重中之重,然后是实际生产过程,如果设计方案和实际生产过程出现严重的不符,就会出现停工或者返工的现象,这对于船舶制造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比较低[5]。然而,船舶制造的规模是比较大的,总体的进度不仅受船舶制造厂的工人的工作素质的影响,也受各种自然环境和配套厂家的影响。船舶制造一般是在靠近海岸的地方来进行,经常会遇到暴风雨、台风等各种恶劣天气,配套厂家提供零件不及时等各种因素会对造船厂的装配环境和生产进度有很大的影响。其次,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不同的部门是独立分开作业,大部分没有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数据的沟通和传递,导致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沟通不及时,使得矛盾不断增加,对于供应链的长期稳定运行有着极大的影响。然后,造船厂生产不了绝大多数船舶零件,需要向供应链企业进行购买,需要向供应链企业提供零件的数据,如果在提供数据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会导致零件不可用,会白白的浪费精力和资金。另外,虽然造船厂建立起了专业的部门和供应链企业进行沟通,但是在长期的沟通过程中造船厂还是无法实时的掌握零件供应方的生产性质,导致零件采购与船舶制造出现了严重脱节。最后,船舶制造企业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外部价值,也就是说没有对自己的内部资源进行充分的优化和配置,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不及时,这会严重地影响生产的进度和周期。
信息无法对接主要出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造船厂内部信息对接与造船厂和供应链信息对接。在做船厂内部信息进行对接目前已经基本解决,很多造船厂都在开发自己的内部管理系统,以便于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提高造船的速度和进度。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很多的内部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采购零件的数量没有及时上报系统,导致生产部门在提出需求的系统当中重复添加相同的零件,从而使得内部的分工协作不协调。在造船厂与供应链信息对接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比较严重的问题[6-7]。比如,造船厂供应链体系上的每一个企业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导向去选择会不会帮助造船厂进行零件的加工;在物资运输与保管的过程中,各个企业的信息无法及时的有效对接,导致物资运输和对接存在迟缓和管理不当的情况;在物资供应的过程中,造船厂如果只选择一个或者几个供应商,当这些供应商的财务出现风险时,就可能出现零件断供的情况;在采购信息的核对中,零件的总量和数量是非常繁多的,如果仅仅依靠人工的核对或者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辅助人工核对都可以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全国制造业的财务管理中,信息化程度比较低,财务报告所形成的内容不具有事实性,使得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等[8]。
当前,造船厂和供应链的企业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双方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9]。信息化的特征就是数据传输更加的便捷,多方协作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因此对于造船厂来说,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来更好的掌控供应链企业是一条可以行得通的道路,那么就需要造船厂牵头来打造信息化的船舶行业,让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的方便和高效。同时,造船厂内多个部分需要和供应链企业对接,但是造船厂内部门之间的沟通也会有不畅的情况,信息化背景下就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来提高各部门与供应链企业对接的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良好的采购环境对于船舶制造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采购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造船厂与供应链企业的对接,另一方面是造船厂具有丰富的供应链企业可供选择[10]。首先,造船厂与供应链企业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做好采购环境的构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对所采购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和调试,从而形成一艘建造好的轮船。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造船厂必须和供应链企业构建起良好的关系,在数据共享、数据传输等方面做好对接,而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这种对接就非常容易。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造船厂可以牵头去构建出一个信息化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进行零部件的交易、数据对接、仓储、运输和管理,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升采购环境,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好处。另一方面,信息化背景下,造船厂可以实现和多个供应链企业的对接,在以往的对接过程中,需要双方企业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这无疑会极大地降低工作的效率,而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双方企业只需要进行网络的谈判,当所有达成以后,甚至可以使用网络合同来达成合作意向,这对于降低双方的成本,做强船厂的供应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11-12]。
创建网络化的信息平台不仅能够帮助造船厂更好地去掌控供应链企业,更能够打通造船厂内部的各部门,从而实现更加高效运转[13-14]。首先,网络化的信息平台对零件的采购、技术的采购、零件的仓储运输等方面都有着促进的作用。比如,在采购一款零件的时候,造船厂就可以在网络信息平台中发布需求,然后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进行对接,从这些企业当中选择出既经济,质量又好的企业进行对接。在完成对接之后,造船厂可以将零部件的准确数据通过信息平台传输给供应链企业,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动化的程序对企业生产的进程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样造船厂就能够提前预知供应链企业可能带来的风险,从而能够提前预防一些不好的商业行为[15]。总之,在信息化背景下造船厂对于供应链企业的掌控能力能够进一步增强,能够进一步降低船舶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对于造船厂内部来说,网络信息平台能够有效打通各个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的现状,从而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运行的成本,还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所得的利润。
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能够实现造船厂和供应链企业双赢。从造船厂方面来说,良好的伙伴关系就意味着稳定的伙伴关系,一艘船舶在建造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零件数量之多、技术之广、建造的周期之长都是无法估量的,拥有稳定的伙伴关系能够解决造船厂的后顾之忧,这样能够有效抵御各种风险,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在建立良好伙伴关系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合作模式的创新[16-17]。供应商在合作的过程中要做好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项工作,甚至可以建立售后服务体系与站点,通过信息技术来完成上下游的沟通和联系,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的来说,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的传输和数据的交换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造船厂以及供应链企业来说,双方之间的密切配合和构建稳定的伙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就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将双方进行紧密的捆绑,实现利益共同体,从而保证双方都能够有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以此来保障生产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