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路径分析

2021-12-26 12:15冯鑫晨
南方农机 2021年15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攻坚老年人

冯鑫晨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劳动分配关系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国的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老年人的收入低微,生活质量不高,在农村的老年贫困人口,他们晚年的生活问题与发展问题让人感到十分担忧。我国实行的科学扶贫方略,即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政策保障,也是一项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伟大方略。我国的农村人口基数大,贫困地区的农村,老年贫困人口占比较大,因此,精准扶贫战略实施成效表现之一是很好地解决了农村贫困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为此,要全力做好新形势下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要持续巩固兜底保障脱贫成果,对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及早发现、及时帮扶”,不断提升各地各部门经办服务能力,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助力乡村振兴。

1 问题的提出

“共同富裕”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和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圆满收官,乡村振兴成为农村工作的重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完成的两个重大战略任务,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和承接关系。脱贫攻坚是基础,乡村振兴是深化和保障。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时代发展责任的体现。精准扶贫具体表现为“六个精准”,而且要做到扶贫任务责任到人,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接地气,承担扶贫责任;基层组织的建设要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因人施策、因地施策,对不同的贫困人群采取不同的扶贫策略[2]。因此,在脱贫攻坚胜利结束后如何更好地巩固农村老年人脱贫攻坚成果成为能否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内容。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应对社会问题制度化的专业方法,其价值体系及多样的专业方法能够为老年人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

2 农村贫困老年人的困境

据民政部统计,在“十二五”期间,农村低保中老年人数量维持在2 000万人左右,占农村低保对象总人数的1/3,这表明农村贫困老年人是国家低保政策主要的帮扶对象。大部分农村贫困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种植农作物的经济收入;二是在非农忙时期外出打工;三是子女的经济补贴;四是领取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五是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部分劳动能力弱或者有残疾的农村老年人经济来源更是有限。其单凭自己的力量脱贫,达到小康水平,是不能够实现的[3]。

多数农村老年人都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来维持正常的生活,医药费是他们经济压力的原因之一。患有重大疾病的老年人更是不愿意到医院就诊,怕给后代增加负担,有种“多活一天是一天”的想法,其生活质量非常差。有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很多贫困老年人在就医心理方面是能拖就拖的心理状态,不到万不得已不去医治,往往是自己去附近小诊所医治。

农村贫困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社会决策,因此,能获取的社会资源也非常有限。市场组织对利益的追求,使农村贫困老年人被排斥市场之外。多数农村老年人的子女都外出打工,他们与子女的接触时间往往只是春节期间,能与子女单独沟通的时间很少,看到辛苦一年的子女,不忍心把自己的困难跟子女说。因此,农村老人的倾诉对象非常有限。在农村,没有相关的组织或者个人能让老年人敞开心扉进行交谈,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其解决问题或者提升老年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社会工作介入的路径

在农村地区,老年人贫困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是与多元主体相互构建出来的问题。

社会工作这一专业的助人活动,能够连接各种资源,开发出多元主体的潜能。并且能够利用各种资源,恢复和增强贫困老年群体的社会功能[4]。社会工作将会给农村老年人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独到的视角和解决路径。

3.1 通过社会行政的方法,提升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

社会行政是通过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按照既定的行政程序,向有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提供社会服务,将社会福利的政策转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的活动,从而实现特定服务目标能够享受社会福利的过程[3]。社会工作者要在宏观上把握农村贫困老年人的问题,进而运用社会行政的工作方法,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客观准确地反映问题,并且倡导有关部门配置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健全农村贫困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村贫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维护农村贫困老年人的权益。社会工作者还要做好监督的职责,监督相关的职能单位严格贯彻落实政府颁布的保障农村贫困老年人权益的措施,严禁对农村贫困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的不公平行为,对违背相关制度与措施的工作人员严惩不贷,把习近平主席的“四个切实”讲话精神放在心间[5]。社会工作者还应调动市场资源,配合相关的社会组织与市场组织,开展对农村贫困老年人的市场资源能力培训,对所在地的市场资源进行整合,增强其再就业的能力,用这种积极的方法,促使农村老年人摆脱贫困。

3.2 通过社会政策的方法,提高农村老年人就医率

社会政策主要是指政府或相关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引导下,为了达到某种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社会工作者积极倡导政府加大对农村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特别是对重大疾病的医疗补贴。倡导相关部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简化看病报销流程,特别是异地看病的手续办理,农村老年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这一举措使他们感到看病不难。社会工作者要与医院建立联网系统,及时掌握农村贫困老年人就诊信息,对行动不便、思想压力较大的老年人,社会工作者要用专业的知识技巧及时展开一对一的服务。社会工作者通过社会政策安排权威医院的专家,深入农村给患有慢性疾病或重大疾病的农村老年人义诊,同时向他们宣传普及健康知识[6]。

3.3 通过社会工作实务的方法,提升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

社会工作者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内的问题与需求,整合并协调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帮助,有目的、有计划地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关系,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在社会工作的过程中,社区承担了提升农村老年人社会融入能力的重要责任。社会工作者组织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如以“我的好邻居”“我爱我的社区”“支持在身边”等为主题的各种社区活动,为农村贫困老年人提供物质与精神上的帮助,缓解其精神压力。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单一,其社会交往范围往往只是村子里的同龄人,这一特殊年龄的群体不利于他们的社会融入,因此,他们的精神生活普遍十分匮乏。社区工作者可以以社区既有的老年人群体为基础,展开相关活动,增强老人们之间的交流,提倡老人的后人们积极参加,创造互动机会,协调多方力量,拓展进而重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关系网。

小组工作通过有目的的团体活动,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从而有效地处理个人和社区的问题[7]。通过小组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发现农村贫困老年人存在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可开展有针对性的小组活动,帮助其走出困境,增强其社会能力。小组工作能够让贫困老年人在小组活动的交流中认识到自己认知的偏差,通过小组过程,改善或者纠正自己态度行为的偏差,达到社会化。此外,小组工作还能够提升贫困老年人的沟通能力,拓宽其交往范围,进而提高其社会参与能力。

个案工作是一种面对面、一对一的专业社工方法,是由社会工作者运用人与社会专业的工作方法为个人提供物质或者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8],为增强农村贫困老年人参与能力提供了机会。个案工作者在接案的过程中会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根据交流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力判断案主的贫困属于哪一类,针对不同种类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确定介入模式。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还应充分考虑到贫困老年人周围的资源并进行整合。

4 结语

脱贫攻坚的长远目标是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使贫困村最终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乡村振兴路上同样“一个都不能少”,只有全部乡村都实现了乡村振兴,我国的乡村才算是全面振兴。为此,各级民政部门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和对接,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上传汇总数据,构建涵盖低保户、特困户、边缘户等在内的农村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实现对低收入人口的信息汇聚、监测预警、精准救助,及时发现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人员,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有效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攻坚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角色理论下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