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智敏
(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甘肃 定西 7481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机械的整体性能和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对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和农业生产起到了较强的助推作用。农业是民生根本,尤其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发展农业机械维修事业,能够有效确保农业机械化的顺利开展,促进农业生产健康有序地开展。
首先,由于我国属于农业大国,而且农业维修服务点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处于一种分散化的状态,因而使得农业服务站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次,由于管理力度较小,管理制度缺乏,导致农机维修服务质量不高。再次,由于管理部门缺乏完善的管理经验,而农业服务站又大都地处偏远,受地域因素影响,不可能在每一个服务站附近都设置一个专业化的农机管理部门,管理总站对服务点的管理鞭长莫及,所以,会产生对农业机械服务者管理不当的情况,这也导致农业机械维修质量下降。与此同时,还存在多部门均参与农机服务点管理的情况,权责不清晰,没事的时候多人管,而真正有事的时候又无人管。
在农业机械维修的过程中,维修方法能够对维修成果产生重要影响。结合当前农业机械维修现状进行分析,首先,我国农业机械维修服务的设备较为落后,且维修服务点的规模较小,维修人员的维修能力低下,尤其对于一些维修难度较大的疑难问题,缺乏维修方法,影响到维修质量。而且,农业机械的使用者大部分是农民,自身对农机的使用方法不够了解,对农机的内部结构等也缺乏认知,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合理化的使用理念,这也会影响农业机械的正常工作,甚至会损坏农业机械。其次,由于一部分维修点距离市中心较远,而人员又缺乏专业化的培训,导致在这部分维修点中,人员的维修能力更差。再者,由于维修人员对农业机械的内部构造不够了解,没有掌握理论层面的基本维修知识,仅凭自我摸索的方式,利用掌握的经验进行农机维修,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没有修好机械设备反而导致农机设备损坏的情况。旧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出现了新问题。这会给农机拥有者造成麻烦,尤其当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时,会因为农机故障而妨碍农业活动的开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我国是农业大国,历来都对农业工作的开展给予较高的重视,为确保农业机械能够得到有效维修和养护,以此提高农业生产总值,确保农作物的丰收增产,保证农业工作的有序实施,国家也给予了农业发展相关的优惠政策[1]。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地方农机站缺乏对帮扶农民的政策进行深度解读和广泛宣传,导致大部分优惠政策的落实缺位。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本就经济收入不高,再加上需要额外负担农机维修费用,导致农民对农业机械维修与养护的积极性并不高,而这也间接影响到农业的高产增收,甚至出现由于农业机械维修不及时而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情况,增加了农民劳作的风险,也打击了农民生产劳作的积极性。
在农业机械维修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完善农业机械维修管控体系,不仅要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化维修技能,也应注重农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并在与本服务站自身特点进行结合的模式下,制定并完善农业机械维修管控体系,以此确保在后续开展农业机械维修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也应完善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监督管控工作的制度,通过评价农业机械工作维修过程及结果,以此调动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再者,还应健全农业机械维修的法规和法律,并对维修经验进行总结,对农业机械维修管理的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进而达到从管理层面对机械维修质量和技术能力进行提升的目的。然后,需要开展农机检测工作,建立免费的农机检测体系,以此调动农民检测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并应从多元角度为农民提供多元化的检测服务,在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专门为农民制订专属检测服务。这种检测体系,能够确保农机的综合检测服务过程变得更加完善和透明。
在农机检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建立多元化的农机检测方案,调动多方的力量进行配合式检测。如地方农机推广站参与到检测过程中,在检测现场对农机开展汇集式检测。
2)对检测时间进行控制,最好将检测时间控制在农忙之前,并可以在田间地头对农机开展检测,以此使农民能够对农机的使用情况有一个更加深度的理解[2]。
3)在农机的年检中渗透检验工作,以此确保农机年度检测可以得以有效落实。而对于在检测工作中发现存在明显故障的农机,需要对这部分农机进行强化性的维护保养。
4)为农民提供一定时期的农机免费保养活动,在活动期间,农民可以享受免费维修农机的待遇,即便免费保险服务到期后,农业服务点的人员也应继续为农民提供农业机械有偿维修服务。这是由于服务点的维修人员已经对农民的农机有所了解,能更加高效地开展农机维修活动,也可以根据不同农机的型号、功能、状态等情况,制订出体系化的服务计划,为农民的农业耕种开展提高坚实的保障。
提高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不仅要有国家的先进技术进行支持,更需要维修人员自身过硬的专业化维修能力和经验进行支撑。但目前由于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发展,导致农村技术人才流失严重,也导致农业技术发展陷入阻碍期,降低了农业发展效率。基于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专业人员的维修技能。
1)定期组织农业机械维修人员进行技能学习,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部分农业机械修理过程处于不断变化和完善的阶段。因此,需要对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进行不断更新和提高,可以通过开设培训班的方式讲解农业机械维修理论与实践知识,并让人员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运用,以此检验人员的实际学习情况。
2)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也可以借助媒介的力量,对维修人员开展视频教学。可以通过视频讲解一些经典常见的农业机械维修案例,以此提高农业维修人员的农机维修基本功,更应将一些农机维修的重难点问题利用互联网进行深入、透彻的讲解。维修人员也应抓住这一良好时机,进行深度学习,从根本层面上提升自身的农业机械维修能力。
3)开展现场连线教学活动。维修人员在遇到农机维修技术难题的情况下,可以连接视频,请求农机维修专家的帮助。这不仅能够解决维修人员及农机拥有者的燃眉之急,更有效调动了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此提高农机维修的质量和效率。
4)农机维修人员在提高了自身的农机维修技能后,也应与农民保持沟通,传授农民一些农机保养的具体小常识,包括查看电路、油箱、水箱、齿轮等的状态,查看机油、燃油、水是否加满,检查连接、档位、刹车是否正常,同时,还应关注在使用过程中农机出现异常响动的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排查,以此确保机械润滑和动力系统、水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3]。而在农机使用过后,需要注意引导农民进行机械部件的清洁工作,包括检查链条、皮带等,以此防止农机的老化。服务点维修人员向农民传授这些日常的维护保养手段,可有效提高农机的使用寿命,降低农机损害程度,提高农机的利用效率。
5)注重开展农业人才引流活动,通过一些政策支持,引入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农业机械维修人员深入到服务点开展工作,以此丰富农业机械服务点的人才储备。为提高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的工作能力,还应建立奖罚机制,以奖罚分明的方式对人员的工作开展效能进行评价,以此确保建立完整的工作长效发展体系。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维持国家稳定的基础,国家对农业机械维修工作十分重视,通过农业部对农业机械维修行业拨付资金,以此促进行业的有序发展。但农业机械维修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优惠政策落实缺位和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这制约了农业机械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虽然国家给予了一部分资金支持,但从落实现状来看,这部分资金并没有完全运用于对农民的农业机械进行维修和养护的层面,也使得在农业机械维修方面出现资金缺口。同时,由于缺乏应有的经费支持,势必减少农业机械维修的次数,这又会导致维修人员获取的维修费减少,服务站也缺乏资金购买相应的维修工具,因此,这又进一步增加维修服务点开展工作的困难。所以,为改善这种情况,国家就资金政策落实缺位现象进行了管控,做出相应调整,并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了更多的资金投入,更加高效地从纵深两个角度推广农业机械,国家也推出了补贴政策,旨在维修养护农业机械的同时,也可对专门支持农业机械的专项业务提供帮助。
总而言之,对农业机械开展维护和保养工作,可以有效杜绝或减少农机出现故障的概率,并对农机使用的时间进行延长。但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维修工作的开展仍旧存在一定不足,包括维修人员维修水平较低、管理系统欠缺完善性、维修方法落后等问题[4]。因此,需要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优秀的农机维修技术人才,构建完善的农机服务管理体系,努力构建一支农业机械维修的人才队伍,确保我国的农机维修行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