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爽,孙晓娟,王 洁
自我观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对策——基于父母评价的视角
高 爽1,孙晓娟2,王 洁3
(1. 广州医科大学 应用心理学系,广东 广州 511436;2. 东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3. 台州市教育监测与科学研究院,浙江 台州 312000)
自我观与攻击行为密不可分,本研究首先介绍自恋与自尊——作为自我观的主要表现形式的区别与联系。其次,介绍攻击行为的概念与发展趋势。深入对攻击行为进行理论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父母评价方式对儿童自我观形成的重要作用。最后,据此提出改善攻击行为有效的教育对策,以期为日后儿童不良行为的发生起到良好的预测作用并能把握最佳干预时机。
自我观;攻击行为;父母评价方式
攻击是旨在伤害或损害他人的行为,攻击行为是儿童世界中普遍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攻击不仅对攻击者自身的适应具有长期的消极影响,而且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重要指标。[1]其中童年中期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该阶段表现出攻击行为的个体差异在整个一生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该时期的攻击行为亦具有预测性作用,对日后的攻击及犯罪等不良社会行为具有较强的预测性。[2][3]自我观与攻击行为领域的研究都是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自我观的形成除了受先天生理因素的制约,深受社会化经验的影响,尤其父母的评价方式是儿童形成自我观的重要因素。
自我观(self-views)指的是人们怎样看待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观常常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 自己的行为以及自己相对于他人的表现得来。[4]自我观在心理和人际交往功能中起到重要的核心作用,存在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自我评价中主要包括安全的和真实的自我观以及脆弱的和防御性的自我观,即对应自尊和自恋这两种形式。[5]《儿童心理学手册》第三卷社会、情绪与人格发展——自我一章中强调,自尊与自恋作为两种不同的结构,不仅体现在两种量表所测量的概念层面,而且也体现在经验层面。自恋需要个体具有一种权利感、优越感,喜好表现自我,而高自尊的定义是喜欢并尊重自我,因此有必要从概念、方法和经验上区别这两个概念。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整体性评价,隶属于自我概念系统中的评价成分,[6]两因素理论强调自尊是个体能力与价值的整合。[7]自恋所传递的核心信念是“我比别人优越(I am superior to others.)”,自尊所表达的核心信念是“我是有价值的(I am worthy)”。[8]
自恋与自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区具体分:
首先,在表型上,自恋是指认为自己优越于他人,并享有特权,获得他人赞美。值得强调的是,自恋的夸大性更注重对自我的评价要优越于他人,是积极但不切实际的扭曲自我观。而高自尊却与此相反,是指对自己感到满意并非优越。Rosenberg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感的感知,并非是否要优越于他人。因此,自恋和自尊都是对自我的积极感觉,受表型的影响,二者仅具有微弱的相关,[9-11]亦有研究发现自恋与自尊相关不显著,为自恋与自尊是两种不同的结构提供了证据。[12]
其次,在后果上,自恋和自尊往往会对社会行为产生影响。自恋个体往往过分关注自我,过高评估自己的重要性,很难真正去关注他人,因而,没有与他人建立深厚联结的愿望,反之,他们总是表现出超越他人并对他人进行利用支配以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13]当他人不符合自我的期望或者受到负面反馈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愤怒的情绪,进而产生排斥、孤立的敌意,甚至产生报复的想法。自恋的个体会将羞耻反应外化到攻击行为,导致自恋性攻击发生。与此相反,高自尊个体并不具有这些特征。
最后,在发展上,自恋与自尊均在童年晚期出现,大约7岁左右。[14]尽管自恋与自尊的起点相似,但二者的发展轨迹却存在差异,自恋在青春期时达到顶峰至成人期趋于下降。[15]与此相反,自尊在青春期时处于谷底至成人期逐渐增高。[16]因此,在整个进程中,自恋与自尊的发展趋势此消彼长。
自恋与自尊存在一定的联系,一方面,根据米德的社会符号互动理论,自恋与自尊皆起源于儿童将社会化评价的内化过程,易受外在评价影响;[17]另外在自我层面,自恋与自尊皆涉及到自我评价的成分;[18]无限度地追求提高自尊,易导致自恋人格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自恋人格被看做高自尊的一个亚型。[19]
在关于攻击行为的各种界定中,研究者们目前较为认可的是第四版《儿童心理学手册》中所提出的攻击定义,即攻击是旨在伤害或损害他人(包括个体,也可是群体)的行为。[20]Dodge等人沿用了该定义,认为攻击是个体做出的意在伤害他人的行为,并指出该定义强调了攻击的意图。[21]本文从攻击行为的功能角度探析攻击行为的表现、理论基础及各年龄阶段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Dodge和Coie将攻击分为主动性攻击(proactive aggression)和反应性攻击(reactive aggression)。主动性攻击是指个体在未受挑衅的情况下所实施的故意的、有目的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物品的获取、欺负和控制同伴等,反应性攻击则以挫折攻击理论为基础,是指个体面对挑衅或挫折时愤怒的防御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愤怒、发脾气或失去控制等。[22]主动性攻击因其攻击行为常常不会伴随着负面情绪的唤醒,甚至会为攻击达成的目标而开心,因而被描述为“冷血”(cold blooded);反应性攻击因其攻击行为是冲动的、快速的,常常伴随负面情绪,因此常被描述“头脑发热”(hot-headed)。[23]
两种不同的攻击行为模型分别针对两种攻击行为,主动性和反应性攻击进行了对应的区分。其中主动性攻击建立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之上。攻击是一种受结果预期控制和影响的行为,可以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或是通过榜样的替代性学习的方式习得。其中诱发攻击的主要因素是对行为结果的积极预期,主动性攻击的个体通常预期实施攻击后可实现自己的目的或愿望,并非是惩罚。反应性攻击以挫折攻击理论为基础,认为攻击是个体对所感知到的挫折、威胁或挑衅所产生的愤怒或防御性反应,而挫折为攻击的发生提供了一种唤醒状态,而诱发反应性攻击的影响因素包括愤怒、感知到的威胁或目标阻断等;并且当受阻目标越重要时,个体会产生更强烈的受挫感,其发生反应性攻击的冲动性就越多。已有多项追踪研究发现,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这两种攻击类型,具有不同的发展轨迹并且二者在类型上具有区分性。
在学龄前时期(2-6岁),相比于反应性攻击或敌意性攻击,主动性攻击行为会表现的更为频繁,被动攻击逐渐开始出现。此外,言语攻击逐渐显现并变得频繁,但由于父母的干预作用,言语攻击出现下降的趋势。[21]研究发现,儿童的身体攻击行为在学龄期前有一个明显的降低,根据母亲的报告,从2-3岁到4-5岁,儿童身体攻击比例下降了20%。这一攻击行为的降低与儿童自我控制和延迟满足能力的增长密切相关,儿童通过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并忽略挫折信息而具有更好的愤怒控制能力,并表现出更少的攻击行为。[24]小学期间(6-10岁),攻击行为的频率逐渐降低,但攻击的形式和功能却在发生变化。[21]在这一年龄段,儿童已经能够在不适用攻击策略的情况下实现多数目标。由于在生理上前额叶皮层的发展,个体的执行功能能力也相应提高,该阶段的个体已经能够设定目标,相应地制定行动计划,并对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监测。[25]因此,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攻击行为也逐渐由主动性攻击占主导,而转为反应性攻击。攻击行为不再被用来获得或维持对玩具和领地的控制,而更多被用于当自认为存在威胁和人身侮辱时,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提升人际关系指数。与此同时,导致反应性攻击逐渐增多。
综上,儿童的反应性攻击与控制冲动的能力有关,也与自我和自尊受到威胁和诋毁有关。随着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提高,如果他们领悟了他人对自己挑衅行为背后的动机时,就会开始报复性还击。在青少年时期,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大多数个体的身体攻击行为出现持续减少的趋势,相应地,关系攻击行为变得更加复杂,如拉帮结派,建立联盟等。在此时期,少数青少年会出现较严重的攻击行为,这可能是青少年的前额叶皮层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表现。并且,相对于女孩而言,男孩的攻击行为频率要高于女孩,这是由于生理原因所导致的,生理上激素的变化影响男孩的反应性攻击,而个体在激素水平上的差异也是影响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自我与攻击行为密不可分,以下将从个体的自我与人格角度来探析攻击行为的理论机制。
Baumeister等人提出自我威胁理论(Threatened Egotism Model),认为一个自我概念膨胀或过分积极的人,在遇到自我概念受到威胁时会表现出攻击行为,该种情境下攻击行为产生的机制是,当消极的社会反馈威胁到个体积极的自我观时,由于这种对积极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威胁,会导致个体产生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6]自我威胁是指个体受到质疑、反驳、责难、嘲弄、挑战,或处于危险之境时的心理反应,由此个体会产生攻击行为,尤其将攻击行为指向威胁来源。当个体面对消极反馈对积极自我的评价时,个体通常会产生两种反应可能,一种假设是如果个体接受这种消极反馈,这将导致威胁会降低个体积极的自我评价;另一种假设是如果个体拒绝这种消极反馈,以通过拒绝来维持个体内在的高自尊。
尽管两个假设不一致,但都强调自恋个体强烈地拒绝消极反馈以避免自我价值感受到损失,同时预期自我评价过于积极的个体受到自我威胁时,经常对这种评价产生非常强烈的消极反应,即为了避免其内部要维持的自尊,导致个体将愤怒情绪外导,从而引发攻击行为。
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由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提出,认为挫折是产生攻击的重要原因,个体的受挫感引发了攻击驱力的觉醒,这种驱力指向引起挫折的原因,从而引起攻击或破坏的行为。贝科维兹修正了挫折—攻击理论,他认为由挫折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是引起攻击倾向的最初原因,但消极情绪并非决定性因素,一般情况下,个体对攻击线索的认知是决定攻击行为产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综上所述,挫折在攻击行为发生时,提供了一种唤醒的激发状态,攻击行为是由于对所感知到的挫折、威胁,或挑衅产生的愤怒或防御性反应。并且,如果对个体而言受阻目标越重要,由此产生的受挫感就越强,从而发生反应性攻击行为的冲动就更高。
Anderson和Bushman提出一般攻击模型(General Aggression Model),认为个人因素(如人格特质、态度、性别等)和情境因素(如激起、攻击性线索、挫折水平等)的共同作用能影响各种作用于攻击性行为的认知、情绪和唤醒机制。[26]即攻击行为的发生要通过个体或诱发情境,激发个体内在状态,引发个体认知、情绪和唤醒的过程,这三个过程通过即时评价或重新评价,再决定表现出的行为模式。该模型认为内在状态的过程既可以单一影响评价,也可以一起影响评价,这些过程是相互影响的。该模型对攻击行为的解释从一元走向多元整合的观点,更重视不同因素间交互作用对攻击行为产生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用来阐明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攻击行为习得。班杜拉将人的学习行为分为由行为后果引起的直接学习和通过示范过程所引起的观察学习两种形式,并强调观察学习在个体行为形成的重要性。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是一种受结果预期控制和影响的行为,可以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或是通过榜样的替代性学习的方式习得。而对行为结果的积极预期是诱发攻击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往往,主动性攻击的个体通常预期在实施攻击之后,即可实现自己的目的或愿望,而并非会因此获得惩罚。[27]
在对自我观的研究中,社会性的影响是塑造自我观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在儿童自我的形成过程中,来自于父母的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换言之,父母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对自我的认识与接受程度。[28]7岁左右是儿童自我发展观形成的关键期,然而这一时期由于受到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特别是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儿童还不能对自我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因而往往依赖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对自我的看法和评价形成自我认识。父母作为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者和监护人,父母的评价和往往是儿童获得反馈的重要来源和形成自我观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学习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从个体发展过程中儿童与父母交往互动视角阐释自恋型自我观的形成机制。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认为,自恋是由儿童期父母的高估导致的。溺爱型的父母评价方式,往往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待,抑制不住地高估评价自家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儿童更特殊和更有资格,溺爱型的评价方式下儿童更易具有高度膨胀的、积极但是不切实际的自我观,认为自己优越于他人,执迷于个人成就,孩子长大后更易成为自恋人格;与之不同,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tic theory)则认为不是父母的过度评价,而是父母的对孩子缺乏基本的关注,对孩子的行为缺乏积极反馈,较少对儿童流露出积极的、欣赏的情感,且容易流露出厌烦、不愿意搭理的态度,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导致个体形成自恋型自我观。[29]
在实证领域,不同的横断研究结果发现,在对自恋型个体采用追溯式方法要求他们回忆童年期父母教养方式时,自恋个体较多汇报他们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具有超人的才能,过度表扬且较少批评他们;最近一项该领域的纵向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提高了优势,该研究通过交叉滞后分析发现个体的自恋人格是由童年期父母过度评价造成的[8]。随着时间的迁移,这些社会化经验会导致儿童将这种优越性内化为对自己的看法,进而成为自恋的核心。一项关于父母评价方式对自恋人格影响的研究发现,父母溺爱、纵容、过度评价、拒绝、冷漠和控制等都对儿童自恋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24]
自尊型自我观是儿童在与以成人为主体的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如果儿童从成人那里感知到自己的行为被肯定与支持,儿童自身能够担负一些责任,那么,儿童的自尊需要就会得到充分而又适当的满足。自尊是由童年期父母温暖的、积极的评价方式导致,父母经常对孩子表达积极情绪,积极且正面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和情感,当儿童感受到爱与安全感后,会更加勇于探索和接受挑战。当孩子经历成功后,将来做事情会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参与意愿更强,儿童将此内化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个体。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自尊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父母的温暖与理解有利于促进儿童自尊的发展,反之,父母的惩罚、拒绝与否认不利于儿童自尊的发展。相比于低控制的评价方式,父母高温暖、低控制的评价方式更能够更好地预测儿童的自尊发展。父母支持和鼓励孩子去探索和接受挑战,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儿童往往感受到强烈的自我价值和价值观,自信心和接受度,逐渐内化为自我认识,从而形成自尊。
个体的自我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他人的评价、看法和反馈逐渐内化到自我的认知中,逐步形成对自我的认识。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第一驿站,是儿童社会化最初的和最重要的场所。父母了解儿童自我观的类型和特点,掌握一些恰当的评价方式和教养方式,有助于抓住关键期,促使儿童形成合理的自我观,有效防范儿童攻击等不良行为的产生。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在教育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如前所述,自尊与自恋二者之间既有联系亦有区别,为更好地让父母将二者区分开来,以便更好地运用在家庭教育和教育实践中,父母要明确自恋所传递的核心信念是“我比别人优越”,自尊所表达的核心信念是“我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说,自恋是指认为自己优越于他人,并享有特权,获得他人赞美。自恋的夸大性更强调对自我的评价优越于他人,儿童的自恋往往与童年期父母的教养方式息息相关。父母要警惕灌输给孩子“我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特别”的想法,对孩子不切实际、膨胀式的评价和信念,儿童会内化这些信念,并且认为自己是特别的,理应得到特殊对待,当儿童遭到否认或者失败时,他们可能会愤怒进而激发攻击性行为。基于此,父母更需注意儿童的自我评价是基于比较具有夸大性和脆弱性,还是内在自我价值的肯定,在这一点上非常重要。只有对自尊与自恋进行更好的甄别,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恰当使用评价方式,促进儿童更多的积极行为和优化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表扬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性策略,教师使用表扬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父母使用表扬鼓励孩子的积极行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对表扬具有强大的信念并强调表扬的重要作用,认为通过表扬可以影响儿童的内在动机和自尊。近年来,受积极性评价理念的影响,赏识教育和鼓励教育等模式不断在国内涌现,这些模式都强调“积极评价”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父母评价对孩子的掌控动机具有重要影响,有效的表扬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成功与否是可以掌控在自己手中,有助于儿童形成恰当的自我观。因此,父母在使用表扬时,更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内容和对象,让评价方式对儿童自我观起到促进作用。
自我肯定能够缓冲高自恋儿童在高威胁情境下的攻击行为, 这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并且,也有从自我肯定时机进行探讨发现,自我肯定发生在威胁之前对个体亦具有较好的积极效果。如果在自我威胁发生之前进行自我肯定的练习,也能够对儿童在面对威胁时的不良行为形成缓冲作用。此外,具体到自我肯定的方式,父母可以如下具体操作:给孩子提供自我价值清单。通过自我肯定的反复练习,能够帮助儿童培养和认识正确的自我认识,降低威胁感,从而降低不良行为父母可以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儿童的重要核心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据此进行调整干预,为儿童在面对威胁时的不良行为起到更好的预防作用。
[1] TIMMERMANS M, VAN LIER P A C, KOOT H M. Which forms of child/ adolescent externalizing behaviors account for late adolescent risky sexual behavior and substance use?[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08, 49(4): 386-394.
[2] BROIDY L M, NAGIN D S, TREMBLAY R E, et al.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childhood disruptive behaviors and adolescent delinquency: a six-site, cross-national study[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3, 39(2): 222-245.
[3] THOMAES S, STEGGE H, OLTHOF T. Externalizing shame responses in children: The role of fragile-positive self-esteem[J].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7, 25(4): 559-577.
[4] SWANN JR W B, CHANG-SCHNEIDER C, LARSEN MCClARTY K. Do people's self-views matter? Self-concept and self-esteem in everyday lif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7, 62(2): 84-94.
[5] BRUMMELMAN E, THOMAES S, SEDIKIDES C. Separating narcissism from self-esteem[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6, 25(1): 8- 13.
[6] BAUMEISTER R F, SMART L, BODEN J M. 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6, 103(1): 5-33.
[7] 张向葵, 刘双. 西方自尊两因素理论研究回顾及其展望[J]. 心理科学, 2008, 31(2): 494-499.
[8] BRUMMELMAN E, THOMAES S, NELEMANS S A, et al. Origins of narcissism in childre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 112(12): 3659-3662.
[9] BARRY C T, FRICK P J, KILLIAN A L. The relation of narcissism and self-esteem to conduct problems in children: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2003, 32(1): 139-152.
[10]FANTI K A, HENRICH C C. Effects of 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 on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J].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2015, 35(1): 5-29.
[11]THOMAES S, BRUMMELMAN E, REIJNTJES A, et al. When Narcissus was a boy: Origins, nature, and consequences of childhood narcissism[J].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2013, 7(1): 22-26.
[12]BARRY C T, FRICK P J, ADLER K K, et al. The predictive utility of narcissism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vidence for a distinction between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Narcissism[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007, 16(4): 508-521.
[13]CAMPBELL W K, RUDICH E A, SEDIKIDES C. Narcissism, self-esteem, and the positivity of self-views: Two portraits of self-love[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2, 28(3): 358-368.
[14]THOMAES S, STEGGE H, BUSHMAN B J,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hildhood Narcissism Scal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2008, 90(4): 382-391.
[15]FOSTER J D, CAMPBELL W K, TWENGE J M.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narcissism: Inflated self-views across the lifespan and around the world[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3, 37(6): 469-486.
[16]ROBINS R W, TRZESNIEWSKI K H, TRACY J L, et al. Global self-esteem across the life span[J]. Psychology and Aging, 2002, 17(3): 423-434.
[17]DAMON W, LERNER R M.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M]. John Wiley & Sons, 2006: 505-570.
[18]BOSSON J K, LAKEY C E, CAMPBELL W K, et al. Untangling the links between narcissism and self‐esteem: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J].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2008, 2(3): 1415-1439.
[19]TWENGE J M, KONRATH S, FOSTER J D, et al. Further evidence of an increase in narcissism among college student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8, 76(4): 919-928.
[20]PARKE R D, SLABY R G. The development of aggression[J].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1983, 4: 547-641.
[21]DODGE K A, COIE J D, LYNAM D. Aggress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youth[J].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2006, 3: 719-788.
[22]XU Y, FARVER J A M, ZHANG Z. Temperament, Harsh and Indulgent Parenting, and Chinese Children’s Proactive and Reactive Aggression[J]. Child Development, 2009, 80(1): 244-258.
[23]周广东, 冯丽姝. 区分两类攻击行为: 反应性与主动性攻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1): 107-113.
[24]GILLIOM M, SHAW D S, BECK J E, et al. Anger regulation in disadvantaged preschool boys: Strategies, anteced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lf-control[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2, 38(2): 222-235.
[25]BARKLEY R A, SHELTON T L, CROSSWAIT C, et al.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disruptive behavior: Three-year outcome as a function of adaptive disability[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002, 14(1): 45-67.
[26]ANDERSON C A, BUSHMAN B J. Human aggression[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2, 53(19): 27-51.
[27]BANDURA A. Aggr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26(5): 1101-1109.
[28]FROME P M, ECCLES J S. Parents' influence on children's achievement-related percep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2): 435-452.
[29]高爽, 张向葵. 儿童期自恋人格的形成、发展及展望[J]. 应用心理学, 2017, 24(2): 123-131.
Influence of Self-views on Aggressive Behavior in the Perspective of Parent Evaluation
GAO Shuang1, SUN Xiao-juan2, WANG Jie3
( 1. School of Health Management,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1436, China; 2. Dept. of Psycholog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3. Taizhou Academy of Education Sciences, Taizhou 312000, China )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is a quintessential problem to modern society, which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elf-views. This paper examin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arcissism and self-esteem, significant manifestations of children’s self-views, and it then expounded the concept of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ories. It thus explored the measures for effective education to rectify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hopefully as predictors of children’s misconducts in order to intervene in time.
self-views; aggressive behavior; parent evaluation
G612
A
1008-0627(2021)04-0034-07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儿童自恋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GD196XL04);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童年中期儿童自恋人格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2018WQNCX013);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培育项目“家庭教育的理性思考与问题解决途径”(17ZD004)
高爽(1989-),女,黑龙江绥化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儿童自我与社会性发展。E-mail: gaoshuang@gzhmu.edu.cn
(责任编辑 周 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