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杭,张向葵,闻明晶
家庭教育研究
特约主持人 张向葵
(东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人生教育的起点。2021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正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家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家庭教育立法让“家事”不再仅仅是家事,而是成为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的大事。家庭教育如何护航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值得当下教育者思考并行动。为此,本刊先后从家庭教育理论、家庭教育的影响路径、自我观与儿童行为发展视角策划相关论文主题,组织三篇相关论文,包括《家庭环境影响青少年发展的路径模型图》(见本刊2021年第3期)、《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特性与价值追求》《自我观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对策——基于父母评价的视角》进行家庭教育理论层次的探讨,以飨读者。
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特性与价值追求
冯晓杭1,张向葵2*,闻明晶3
(1. 长春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2. 东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3. 北华大学 教育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新时代背景下解读家庭教育的现代内涵,以道德价值观教育为根本内容,培养良好个性与健康人格为核心,开展多维家庭教育。新时代家庭教育特性为:教育资源无时空界限与多样性;教育方式融合自我教育与终生教育;教育过程注重互动与尊重;教育地位趋向国家战略性;教育理念是面向未来、共同成长。家庭教育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是实现自我的重要途径;助推“家庭、学校、政府、社区”合作共育机制形成;实现家庭幸福,构建和谐社会;助力中国人才强国战略。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特性;价值追求
教育始于家庭,家庭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细胞,是个体获得幸福生活的源泉,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根基,家庭教育是培养社会建设者的重要教育渠道。为推动我国家庭教育创新发展,2010年5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发布《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通知,用以指导家庭教育科学而全面有效地开展。2015年10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21年1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进行审议。可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家庭教育在我国已经逐步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1]那么,什么是家庭教育,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家庭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表现出怎样的时代特性与价值追求,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家庭教育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尽管学者对家庭教育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概括起来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阐释。就前者而言,家庭教育是指所有家庭成员在共同生活中有意识或无意识、自觉或非自觉的彼此之间相互施加影响的教育的活动,既包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同时,又包含在教育互动过程中,孩子对家长的影响,甚至包括双亲之间,子女与子女之间、孙辈与祖辈之间相互产生的教育影响。[2]就后者而言,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和影响。人们通常所说的家庭教育往往是指狭义层面的家庭教育,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所产生的教育影响。[3]
分析家庭教育概念发现,它呈现了四种可审视的视角,一是从教育的性质看,家庭教育存在与家庭,以及家庭内部成员之间;二是从教育互动的人员关系来看,主要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互动教育;三是从教育方式来看,有自觉和不自觉、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四是从教育的范围来看,既有父母或年长者对子女、后代的教育,更又有家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
简而言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不是单向的教育过程,而是注重家庭成员之间有效互动、互相促进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当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家庭教育担负起特殊的教育使命。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子女共同成长,共同面对不断发生变化的社会环境,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和教育子女,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中华美德。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要不断地自我反思,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更重要是具有国际文化的视野。
家庭每位成员都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是新时代赋予家庭教育的重大使命。
家庭教育从面向儿童的教育转变为面向所有家庭成员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4]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生存性知识教育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当下社会发展对家庭教育的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面对无限可能的未来,从发展的视角,新时代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孝悌,次见闻”,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以道德伦理为出发点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我国家庭教育近来的迅猛发展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实现的,把家庭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根本支柱是当代家庭教育发展的根本认识基础。[5]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道德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前提。作为炎黄子孙,始终把道德的养育放在人的发展首位,尤其在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不容忽视。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咿呀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6]。道德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立德树人,从小做起。“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每个家庭成员的德行表现,是家庭教育中最直接的体现,家庭不仅教给儿童基础的知识,所属的社会价值标准,规范、道德意识,还包括对道德行为、正确的价值观的建立,尤其父母、长辈是孩子最好的道德楷模,家庭中的每一位成人要遵守社会规则,为孩子树立值得学习的榜样。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可见,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家庭教育迫切需要凸显道德情感教育,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否则人类将失去作为人的意义与价值。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环境,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部分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更多的是教育孩子为竞争而学,为出人头地而学,不仅仅是忽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忘记了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培养良好人性、健康人格。当前现实情况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重智轻德”,忽视对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健康人格的培养,[7]尤其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掌握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父母在教育儿童过程中,要把个性、人格健康发展放在首位。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认识,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具有善良、慈爱、有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有良好人际沟通,让自己保持快乐和积极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性的竞争观,这样的儿童才能对国家、人类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8]
同时,在当下的家庭教育中,良好人性与健康人格教育的对象不仅是指儿童,对于实施教育的主导者父母或者长辈更要关注自身的人性修养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家庭教育需要培养核心人格品质,如,勇气与节制、仁义与正义、智慧与知识、精神卓越,这些积极品质是个体获得持续成功和幸福的源泉。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家庭教育需要受教育对象不仅指儿童,更有主要教育者,如父母,尤其需要掌握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
1. 针对主要教育者父母开展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主要成员作为父母必须具备足够,且必要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知识,乃至作为人毕生发展的心理学知识。人,在一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发展关键期,一旦错过,很难弥补。掌握儿童发展过程中认知发展规律,如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注意、思维的发展特点,情绪情感、与个性特征,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上,明确每个发展阶段的家庭教育的重点任务,如儿童早期的发展主要任务是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良好情感的健康发展为主要任务等。只有掌握符合儿童个体成长的规律,注重科学养育,才会培养出心智健康的儿童。同时,进行必要的婚姻教育,家庭伦理教育,家庭沟通、家庭资源管理、单亲家庭教育、婚前教育等也是作为父母或者准父母需要掌握的必备知识。
2. 针对家庭成员开展的教育内容
这些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安全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等。
心理健康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之一。当前社会转型期,家庭结构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家庭结构的小型化,隔代教育参与家庭教育中,难免在隔代祖父母与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等方面造成家庭教育的矛盾与冲突[9];另一方面离婚率攀升,失衡的家庭结构往往导致子女性格偏差,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家长过分重视智力教育,忽略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心理健康出现危机,精神健康教育急需关注与解决。家庭教育中缺少必要的法律常识教育,缺少对生命敬畏。
因此,家庭教育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和睦的生长空间,为其心理健康成长提供足够的心理资本,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同时,也要关注父母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要注重公共安全的教育。随着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日趋复杂,家庭教育对公共安全教育的需求愈发迫切。作为家庭教育中的主要教育者,掌握必要的公共安全常识,当面临公共安全危机时,如火灾、地震、流行疾病发生时,父母要掌握必要的知识并传递给孩子。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考验。作为父母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正规的渠道掌握公共安全的知识,并用正确的行为保护好孩子,既要做到自身安全,又要把公共安全的知识传递给家庭每一个成员。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增强安全常识的同时,全员提高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能力。
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迫在眉睫。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但也面临诸多共同挑战,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因此,作为社会基本单位——家庭,要时刻提醒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尊重自然,尊重万物生长的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保护人类本身,保护全人类的共同家园。
新时代呼唤具有时代特性的家庭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在社会中的价值主体地位,既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目的,也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手段。[10]当前人们生活在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各种发达的现代化通讯和交通工具,已经将人们生活时空、地域变得不再遥远,人类越来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全球化发展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与思考家庭教育的时代特性。
现代科学技术、网络技术普及与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引发了教育方式的深刻变革,同时教育理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为开展新时代家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并且这些资源已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一方面,无时空界限的家庭教育学习。在互联网、大数据、智联网和认知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变化与冲击,人们生活世界已由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拓展到信息空间,在快速的信息空间内,人们可以跨越地域和时空的限制,进行穿越时空的交流、沟通与学习,为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当代家庭教育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在何时、何地开展家庭教育,已经不再受到地域和空间的界限。家庭成员可以进行多重角色、多重身份和多空间自主学习。[11]
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进入新媒体时代。目前互联网在家庭教育领域的作用日趋强大。以往父母可以通过图书、报刊、电视、电脑了解和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现在家庭教育融合网络技术,网上课堂、公众号、微课堂、视频讲座,普及应用程序,网络直播等,家庭教育的知识内容可以用通过不同的媒体及时而有效的获得。面对多样的、不断更新变化的新媒体时代,家庭教育要注意优质资源的合理选择,融合现代认知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为家庭教育实现自由、自主学习提供可能。
自我教育是家庭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现代家庭中不论是父母、孩子,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要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与意识,学会选择合适自我教育的资源。
作为父母,要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教育方法,全面科学认识家庭教育的意义和内涵,提升养育能力,帮助儿童实现体能、智能、心理能力的综合发展,帮助其健康成长成才。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用正确的行动、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同时,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孩子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和思维习惯,培养孩子自主性为目标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伴随终生教育。“学不可以已”,家庭教育中要时刻倡导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成为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一种生活方式,当前人类生存的环境无时不刻在发生变化,唯有终身学习,才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始终秉承终身学习的态度,与时俱进,能够用最有效的方式处理和应对不同时期家庭教育所面对的挑战。
新时代的家庭教育需要家庭成员之间建立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教育生态环境。从传统的家长制教育转为家庭民主制教育,这种转变需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为指导,需要家长或者长辈放下居高临下的权威,在家庭教育中增加更多的平等、尊重、发展与互教互学的和谐风尚。家庭教育活动的互动性,基于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人类最初的人际关系,是建立情感链接的纽带。
在以往传统的亲子关系中,父母权威性最为突出,它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表现为,父母为子女提供生活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是子女依靠的对象,父母的经验成为子女社会学习的资源,同时父母也是子女行为的效仿对象;那些善于协调亲子关系的父母在子女心目中有较高的威望,父母的话容易被子女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这种权威性,父母往往会以长者、权威自居,无意间忽视孩子独立的人格,忽视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很容易造成亲子间的矛盾和冲突,甚至是观念的明显对立,进而导致家庭教育问题重重。
事实上,现代社会的父母更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是孩子一生最亲密伙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坚实后盾和最有力的支持者。作为家长,只有不断的更新知识,与孩子建立接近同步的社会认知,与孩子勤沟通,双方相互了解彼此感受和思想,弱化我国家庭教育“父母权威领导”的传统风气,这是新时代发展变化的需求,也是当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12]
中国教育要走向现代化、国际化,家庭教育地位越显重要,家庭教育需要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才能保障家庭教育的有效实施。家庭教育既是家情,也是国事,古语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庭是构成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细胞,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无法不立,家无法不兴。
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把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当作政府的责任和义务,美国、德国等过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成立“家庭问题委员会”等形式,建立完备家庭教育体系。目前我国台湾地区于2003年颁行了《家庭教育法》,并于2004年公布实施《家庭教育方法实施细则》。当前随着社会转型、家庭变迁、教育变革等复杂的外部环境,家庭教育面临许多突出问题,如家庭教育过程中,因为父母的教育理念陈旧,父母与孩子的矛盾冲突不断,家庭教育内容单一,同时家庭教育缺乏社会体系的指导和支持,专业从事家庭教育的人才匮乏等等,都迫切需要国家通过专门立法进行规范和引导。
2018年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等部门启动并开展家庭教育立法调研,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交了立法立项报告和法律草案,按照立法相关要求,深入调研论证,充分吸收建议,修改完善草案文本。
2021年1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在进行审议。总之,我国家庭教育的立法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家庭教育的地位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
“教育要面向未来”,家庭教育更需要面向未来。近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地改变了各经济体、社会和自然环境,整个世界前所未有地互联互通。可以预见未来社会变革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以往是以知识驱动的科技革命,未来不仅仅知识的驱动,未来更是智慧驱动,数据驱动,因此家庭教育的理念要具有前瞻性,具有对未来的指向性。
家庭教育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立足未来。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肩负着指向未来的特殊教育使命。在开展家庭教育的互动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把握家庭教育开展的方向,不要苟且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导致家庭教育方向的迷失。
家庭教育的开展是基于科学理论的指导,基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儿童自身心理认知发展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引导与促进其潜能的开发,帮助其找到符合自身个性和爱好的人生发展目标。
家庭成员共同成长的家庭教育原则。家庭成员内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来自人的思维,思维决定人的行为。放眼未来,这个世界充满机遇与挑战,每一位家庭成员,不论是儿童,还是父母或长辈,都要看到世界的发展和未来的变化。
21世纪中国社会转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日益明显,家庭结构小型化、老龄化特点更加凸显,新时代家庭教育理论研究需要紧密结合当今家庭发展特点和趋势,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13]
在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下,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能有信心面对未知的变化,具备抗挫折,挑战未知的勇气,能够与世界、自我温柔相处,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拥有改造社会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共同成长。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位个体都有实现自我的需要,家庭教育为家庭成员实现自我提供了可能。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这一颗扣子,需要从家庭教育开始。从中国传统方式来看,家庭教育的实质是家长对子女开展的教育,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环境日益复杂、多样,当代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在互动中,不仅有对子女进行教育,同时父母也在这个过程提升自我修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家庭教育,使得每个生命个体能够自我实现,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是家庭教育有益的价值体现。家庭成员的和谐成长、发展,是基于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的实质基于家庭成员间相互影响而实现的成长。
根据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其自身的发展特征,如顺序性、差异性和阶段性。因此,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家长首先应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孩子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兴趣,进行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内容,帮助孩子找到并发现自身独特的价值,作为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孩子创造能够发现孩子自身价值的机会,结合孩子的个性特征,认识自己和认识社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体验不同的领域,并最终发现自我的特长所在。同时,父母在帮助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作为家长,也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不断学习,在家庭教育互动的过程中,提升对自我认知修养,完成作为父母的人生的自我实现。
总之,在家庭教育互动过程中有助于每一位家庭成员探寻自我生命的意义,发现自我,实现个体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不论是孩子,还是为人父母,家庭教育的价值追求是让每一位家庭成员,成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人,成为具有国视野和世界格局的人。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11]多方合作协同育人,促进共育机制有效形成。这个过程保持教育的目标一致,措施一致,以达到效果一致,给孩子创造符合其发展的学习和成长氛围,是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全社会共育时代新人,家庭教育是起点,学校教育是核心,家庭和学校,是对个体发展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两大教育系统。进行家校共育制度设计,实现两种教育资源最优整合与效益最大化,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14]社区影响家庭与学校教育,政府监督、支持与指导,在未来家庭教育管理体系中,教育部门、妇联等部门需要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通过家庭教育的互动实现家庭幸福,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重要的社会基础。家庭,这一社会细胞成为传播新时代社会传统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也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国家安定团结,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家庭成员,父母、孩子都能在家庭中感受到家庭的力量支持,才会在各自的工作、学习环境中孜孜以求,不拍困难,不断进取。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中国的家庭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要从发展中大国进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核心竞争力,家庭教育在其中具有独有的价值,其他任何形式教育都无法替代。家庭和睦,成员之间互相接纳、互助,有效沟通,更有包容,才有拥有家庭的幸福,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之一,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是前后相继的关系。社会不稳定,就谈不上和谐,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的更高阶段。提升一个民族的家庭教育水平,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处事态度和勇气,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教育、家风建设,这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更是强国战略。“子不教,父之过”,中国人启蒙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然后有“以天下为己任”,因此,家庭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薪火相传的根基,更是国家发展、民族强大的重要基点。家庭教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它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梦想。正如马克思明确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5]
家庭教育中把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作为家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社会目标和人的发展目标的总要求,家庭每一成员怀揣梦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社会创造美好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把个体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紧密编织成一体,家庭教育不仅要适应这个要求,而且还要立足当今,影响未来;家庭是人类社会文化与文明的载体,家庭教育不仅承载着文化与文明的传承,更要与时俱进,不忘初心。因此,只有清楚把握家庭教育自身的特性与价值追求,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家庭教育的历史使命。
[1] 翟博. 家庭建设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N]. 中国教育报, 2015-02-27(001).
[2] 谬建东. 家庭教育社会学[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16.
[3] 闻明晶, 滕树元, 冯晓杭, 等.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母子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影响: 祖孙依恋的中介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 18(2): 208 -213.
[4] 罗莎莎, 靳玉乐. 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点与使命[J]. 教师教育学报, 2019, 6(2): 1-7.
[5] 张广斌. 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教育: 挑战、机遇与策略[J]. 当代教育科学, 2019(9): 15-18.
[6] 习近平. 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12-12.
[7] 李飞. 从危机到转机: 对家庭教育现代化的再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 2021(3): 19-22, 28.
[8] 张林, 赵凯莉, 朱婷婷, 等. 家庭环境影响青少年发展的模式与对策[J].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21, 43(2): 124-132.
[9] 高书国. 新时代家庭教育趋势与特点[J]. 中国国情国力, 2018(9): 10-12.
[10]高书国. 中国家庭教育研究的理论缺失与自信重 构[J]. 教育发展研究, 2020, 40(2): 9-17.
[1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 (2018-09-10) http://www. xinhuanet. com /video/2018-09/10/c_129950774. htm.
[12]单志艳. 少子化时代家校共育的制度设计[J]. 教育研究, 2021, 42(1): 22-26.
[13]陈宝生. 乘势而上 狠抓落实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2021-02-04)http://www.moe.gov. cn/ jyb _xwfb/moe_176/202102/t20210203_512420. html.
[14]翟博. 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价值观[J]. 教育研究, 2016 (3): 92-98.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649.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Pursuit of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FENG Xiao-hang1, ZHANG Xiang-kui2, WEN Ming-jing3
( 1. Dept. of Education,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32, China; 2. College of Psycholog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3. Dept. of Education, Beihua University, Jilin 132013, China )
Family education, vital to one’s overall upbringing, is a social activity in which family members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for lif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amily education must be reinterpreted in line with its modern connotations around value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pursuit for the core development of sound personality and temperament in multidimensional education. It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five aspects: boundless and diverse family educ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of self-education and lifelong education, focus on interaction and respect, family education for national strategy, and future tense and collective growth. Its value pursui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ur aspects of self-fulfilment, operative education of families, schools, governments and communities, family happiness and harmonious society, and service to China’s talent power strategy.
family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education; value pursuit
G44
A
1008-0627(2021)04-0026-08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3-6岁幼儿道德情绪的发生心理机制研究”(JJKH20170672SK);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2021jqy-003);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培育项目“家庭教育的理性思考与问题解决途径”(17ZD004)
张向葵(1958-),女,黑龙江伊春人,教授,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E-mail: zhangxk@nenu.edu.cn
(责任编辑 赵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