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焱,李彩霞,时园园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磁共振室,河南 焦作 45400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T)是育龄妇女常见病,多见于卵巢,30~40岁多发,继发痛经并随月经周期加重,发生于腹壁者少见[1]。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 AWE)是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之一,属于良性病变,但具有增生、浸润、复发和转移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2]。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增高,AWE发病率亦逐年上升。AWE病灶含有不同时期血液成分,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故MRI逐步用于诊断AWE。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例AWE患者的MRI表现。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1年6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剖宫产术后AWE患者,年龄25~41岁,平均(33.4±5.0)岁,见表1;均于足月妊娠时接受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术后发现腹壁肿块或结节并接受MR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为AWE;11例有1次剖宫产史,1例(序号6)2次剖宫产史;均于剖宫产术后3~58个月发现腹壁肿块,中位发病时间26个月;11例有月经周期相关疼痛,1例(序号2)为持续性疼痛,且腹壁肿块进行性扩大;11例腹壁肿块有不同程度压痛,1例(序号9)无明显压痛;7例合并盆腔积液,6例伴宫颈囊肿,4例附件囊肿,2例子宫腺肌症。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检查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12例剖宫产术后AWE的MRI表现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HDX 1.5T超导MR机,体表线圈,自耻骨联合下缘扫描至子宫底部。采集轴位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T1WI,TR 440 ms,TE 8.1 ms;轴位快速恢复(翻转)FSE(fast recover FSE, FRFSE)T2WI,TR 3 640 ms,TE 136.4 ms;矢状位FRFSE T2WI,TR 3 200 ms,TE 132.4 ms;冠状位脂肪抑制FRFSE T2WI,TR 3 740 ms,TE 134.4 ms;矩阵512×512,层厚5 mm,层距0.5~1.0 mm。对6例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经肘静脉以流率2.5 ml/s注射Gd-DTPA 0.1 mmol/kg体质量后,行增强扫描。
1.3 图像分析 由放射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各1名分析MR图像,观察病灶部位、大小、边界、信号特征和强化情况等。
12例均见位于剖宫产手术横切口附近的腹壁单发病灶,右侧11例、左侧1例;其中10例位于腹壁切口腹直肌肌层内,2例位于皮下脂肪层和腹直肌前鞘;8例位于切口后方,4例位于切口上方;病灶下缘距手术切口中位距离6 mm(0~34 mm);11例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图1),1例病灶呈类圆形、边界清晰(图2)。
图1 序号4患者,32岁,AWE,1年前接受剖宫产术,发现腹壁肿物10月余 A.轴位脂肪抑制T2WI示右侧腹直肌内21 mm×7 mm×16 mm类圆形小囊状等/高信号; B、C.轴位(B)和矢状位增强T1WI(C)示病灶囊性部分未见明显强化,病灶周围强化,范围较平扫增大,边缘不规则,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D.病理图(HE,×40),镜下见增生的纤维组织内有子宫内膜腺体,腺体旁见不均匀内膜间质 (箭示病灶)
图2 序号1患者,25岁,AWE,1年前接受剖宫产术,发现腹部切口包块6月余 A.轴位T1WI示腹部切口右侧皮下脂肪内12 mm×18 mm×14 mm不规则囊状稍高信号; B.DWI图示病灶呈低信号; C.矢状位脂肪抑制T2WI示病灶呈等/稍高信号,周边见低信号环绕; D.病理图(HE,×40),镜下见异位子宫内膜腺体,呈囊性扩张,腔内见粉染分泌物,周围组织纤维化,见陈旧性出血及新鲜出血 (箭示病灶)
11例囊实性病变(图1)T1WI呈不均匀等/低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高低不等混杂信号,内见囊性T2WI信号,累及腹壁脂肪及肌肉,脂肪抑制T2WI可见弥漫性高信号,DWI为高低不等混杂信号,低信号多位于病灶中心。1例囊性病变(图2)信号相对均匀,T1WI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为等/稍高信号;DWI呈低信号,病变范围大于T1WI及T2WI所示。增强扫描中,囊实性病变的囊性成分及囊性病变均未见明显强化,实性成分较明显强化,病灶范围较平扫增大,边缘不光滑,与正常组织边界不清晰。见表1。
AWE属于特殊部位EMT,文献[3]报道其发生率为0.03%~0.47%;AWE组织中存在子宫内膜腺体细胞、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等,其病理特点符合异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出血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且因病灶反复出血,内部存在不同时期的出血[4]。药物等保守治疗对AWE效果欠佳,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是最佳治疗方法[5]。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不同时期出血呈现不同MRI信号特征,用于诊断EMT时,在某些情况下超声更具价值[6-8];对诊断AWE更具重要应用价值,不仅可明确病变位置、大小、数量、形态、边界及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且对显示周围组织浸润部位及深度有一定优势,可精确定位,全面显示盆腔内可能合并存在的其他病变,有助于确定手术方案和彻底切除病灶,有效预防复发[9]。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剖宫产术后AWE的MRI表现,结果表明多数AWE为囊实性病变,边界不清,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主要表现为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DWI亦呈高低不等混杂信号,一般中心呈低信号,周边呈高信号;增强后实性成分可见明显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结合既往病史、特征性腹部体征和临床症状,多能明确诊断。
既往MRI研究[10]结果显示,AWE可呈囊实性、实性和囊性,以囊实性和实性多见,囊性少见。本组12例AWE未见实性病灶而多呈囊实性(11/12,91.67%),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脂肪抑制T2WI为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低信号多位于病灶中心,考虑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及含铁血黄素沉积;DWI呈中心多发斑点状低信号,为含铁血黄素沉积表现,亦是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准确诊断AWE;病灶周边可见更高囊状T2WI信号,DWI为高信号,类似子宫腺肌症病灶内的斑点状T2WI高信号,考虑为异位的内膜腺体分泌的液体信号。1例(1/12,8.33%)为信号相对均匀的囊性病变,T1WI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为等/稍高信号,DWI为低信号,病灶范围大于T1WI、T2WI所示,提示存在出血,是较具特征性的表现。既往研究[11-12]报道,囊性AWE病灶体积相对小,考虑病灶早期出血成分较多,含铁血黄素沉积及纤维组织增生较少;囊实性病变相对较大,与病程时间长所致含铁血黄素沉积、周围炎性改变和纤维化程度增加有一定关系。增强扫描AWE病变范围大于平扫,考虑原因在于平扫时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与腹壁组织信号无明显差异,而增强后异位子宫内膜组织明显强化,提示增强MR能更准确显示AWE病变大小及位置。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AWE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有助于诊断。但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样本量小,扫描序列有限,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