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雲娟,王杏平,李慧芳,张云,许盈,,3,徐伟辉
1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长沙 410208 2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3 黄政德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湖南长沙 410021
所谓鲜药,即是指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的、未经任何干燥技术或加工而使其丧失大部分自然汁液的动、植物及菌类药物。[1]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中药鲜药与干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性味上,其含有大量的自然汁液,偏于凉润[2];在功效上,挥发油成分较多,辛香走串之性较强;在使用方面,药汁的获取简便,临床吸收快。在中医学的历史上,有关鲜药的临床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本文通过古籍文献和现代实验的研究,根据湖南省常见病的特征,找出临床疗效佳、客观需求大、分布范围广的鲜药,有利于提炼总结用药规律,服务人民健康。
“生者尤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干地黄的条目下便提出鲜地黄的功效优于干地黄。[3]所谓干地黄即是现在临床上常使用的生地黄,而古籍所指的“生”字本意为“鲜”,为刚从地里挖出、含有大量生物活性及自然汁液的地黄,其清热养阴生津之功更佳[4]。古人称其为上品,久服轻身。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应用鲜药治病,方药证一一对应,记载详备,展现了鲜药应用的特色和效果。《伤寒杂病论》用于治疗“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以四两鲜生姜为君药;用于治疗阴盛格阳疑难杂症的白通加猪胆汁汤方以鲜药葱白等组方而成;用于治疗百合病的百合地黄汤以鲜药生地汁一升为主药。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鲜药记载更为普遍,该书使用鲜药多达198种,占全书总收录药物439种药物的45%。[5]该书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及其团队由此受到启发,成功从鲜品中提取了青蒿素,可以有效地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破解了全球医学的重大难题。青蒿素的成功提取便是鲜药使用的典型范例,亦是人类在“抗疟”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
唐宋医家也十分重视鲜药的使用。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千金苇茎汤用鲜芦根二升,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中用生葛根汁、生地黄汁等治疗小儿伤寒鼻衄心神烦闷诸症,无不展现了鲜药优越的临床疗效。
明清时期,瘟疫横行,无数无辜的生灵死于瘟疫。为此许多医家尤其是温病学派对鲜药的研究和应用达到了顶峰。如薛雪薛氏所著《湿热论》中多加用西瓜白汁、银花露、鲜菖蒲、鲜荷叶等鲜药用于清热养阴生津、化湿醒脾开窍,在治疗湿热病症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又如吴瑭吴氏所创的由鲜芦苇根汁、鲜麦冬汁、鲜荸荠汁、鲜藕汁、鲜梨汁组成的五汁饮,用于治疗温热病,有《温病条辨》引证:“太阴温病,口渴甚者,雪梨浆沃之;吐白沫黏滞不快者,五汁饮沃之”。[6]
近现代名家,如丁甘仁、孔伯华等人辨证施治,在温病加用鲜药的基础上,扩大了鲜药的使用范围。丁氏尤善于在外感伤寒或温病辨证用药中应用鲜药。《丁甘仁医案》有载:丁氏在治疗伤寒引起的“热深厥亦深”阳盛格阴的证型时,喜欢在自己辨证得出的方药的基础上再加上几味鲜药,如清热生津的鲜石斛和鲜生地等;在治疗风温燥痰伤阴的病症中则又喜欢加具有清肺润燥、化痰止咳功效的丝瓜络、枇杷叶露等鲜药,且均具能收获不错的疗效[7]。北京四大名医亦喜使用鲜药,以孔伯华特为推崇。孔氏用新鲜西瓜汁溶化安宫牛黄对一位昏迷好几天的脑炎患者进行灌胃,当病人有了明显的好转征象后继以新鲜的九节菖蒲根等中药进行后续治疗,后患者痊愈且未留任何后遗症。其处方汲取了开窍药和鲜药的优势,将芳香开窍与清热解毒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8]
中药是一个复合体,其功效的产生是复杂多样的有效成分同时作用于一个或多个靶点所起的综合效应[9]。鲜药含有丰富的自然汁液,有效的生物活性物质丰富,在对某些疾病的疗效往往高于干品。
从化学成分来看,一般情况下,鲜药再经过干燥后,水分大量丧失,其化学成分会有所改变。实验研究对干姜和鲜姜进行比较比较,表明:在挥发油的总量上,生姜高于干姜;挥发油的气相色谱分析中,二者均存在有差异;姜酚含量上,生姜高于干姜;氨基酸形式上,生姜以游离氨基酸为主而干姜以结合氨基酸为主。[10]相关实验对鲜石斛与石斛干品进行比较,表明:生物碱含量鲜石斛高于石斛干品,还原糖含量鲜石斛明显高于石斛干品,水溶性 TCL 鲜品与干品有明显的区别。[11]在鲜地黄与干地黄中的梓醇、糖类等成分的分析中显示:若按干品计算,地黄鲜品中所含的梓醇比干品高近一倍,而还原糖与多糖的测定结果为鲜品均比干品高[12]。马齿苋具有清热利湿,消肿利尿等功效,陈莉萍等[13]通过鲜、干马齿苋的TCL比较,发现鲜、干马齿苋均呈现不同的斑点;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鲜、干马齿苋总黄酮含量,发现鲜马齿苋中总黄酮的质量浓度是0.075 mg·mL~(-1),是干品的1.83倍,表明鲜马齿苋的抗菌作用明显优于干品。
从药理活性物质比较来看,鲜品所含的活性物质要比干品的多。王金华等[14]进行动物实验,对生姜和干姜在药理学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表明:在镇吐方面,生姜汁明显抑制鸽子的呕吐次数,具有明显的镇吐作用;解热作用方面,生姜水煎剂对酵母致热大鼠有显著的退热作用;在半夏悬浊液诱发家兔眼结膜刺激的实验观察中,生姜汁具有良好的拮抗半夏的刺激性。梁爱华等[15]进行了鲜地黄与干地黄的部分药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鲜地黄在对于拮抗阿司匹林引起的出血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提高低下小鼠的免疫力。
从临床使用上来看,不少中药鲜药的中成药制剂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使用。临床试验表明,扶正荡邪合剂在临床试验治疗组118例银屑病中显效92.38%[16],治疗125例疑难杂症总有效率95%,治疗3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总有效率达78.79%[17],治疗40例恶性肿瘤有效率为82.5%[18]。金龙胶囊在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时[19],通过观察150例患者,发现两者联合治疗,其具有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优于单纯治疗组,改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通过观察5913例临床病例,数据显示鲜益母草胶囊用于药物流产总有效率达98.11%。[20]
现代社会的临床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杂病在临床中呈逐年高发的趋势,其防治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亟待解决的临床实际问题。为此,基于《湖南药物志》等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书籍、《中医智库——中医药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库等发掘湖南省常用中药鲜药的药性及其独特的临床疗效,根据湖南省疾病谱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常见病如肺炎、外感伤寒、温病、细菌性腹泻等疾病为突破点,设定“鲜” “汁”“生”等检索词广泛检索古今文献,全面获取与鲜药应用相关的直接或间接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系统总结鲜药的药性功效等数据,经纳入、排除筛选,纳入确定常用的鲜药为鲜银花、鲜木贼、鲜麦冬、鲜马齿苋、鲜老鹳草等221味中药鲜药。
根据本次所建的鲜药四气子数据库数据显示,湖南地区所具有的鲜药的四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鲜药药性大多为寒性,占36%,鲜植物药83味,如:鲜大青、鲜青蒿、鲜金银花、鲜丹参等。第二为温性或微温药物,其总数62味,占比为27%,鲜植物药如鲜青木香、鲜石菖蒲、鲜杜蘅、鲜红辣蓼等。第三为平性药占23%,如:鲜石韦、鲜地锦、鲜萹蓄、鲜凌霄花等。第四为凉性鲜药占14%,如鲜一枝黄花、鲜蒲公英、鲜野菊花、鲜过路黄等。此外,根据此次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鲜药少有热性,占比为0%。见图1。
图1
根据本次所建的鲜药五味子数据库数据显示,湖南地区所具有的鲜药的五味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鲜药大多味苦,占比43%,居第一,其中鲜药植物有鲜青蒿、鲜竹叶菜、鲜田边菊等131味。第二为甘味或甘淡味,占27%,如鲜谷精草、鲜淡竹叶、鲜白茅根等。第三为辛味,占25%,如鲜水蜈蚣、鲜南蛇藤、鲜鱼腥草、鲜鹅不食草等。第四为酸味或酸涩味占5%,如鲜牛膝、鲜马齿苋、鲜山莓、鲜野山楂等。见图2。
图2
此次整理的数据库显示,大多数鲜药具有多个功效。鲜药的功效主要集中为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跌打损伤、活血、消肿、止血等功效,部分药物还具有除四害的功效,如鲜打破碗花花、鲜号筒梗、鲜黄藤、鲜闹羊花、鲜黄檀5味。清热解毒位居鲜药功效的第一位,占13%,如:鲜白花蛇舌草、鲜龙胆、鲜败酱、鲜蒲公英等29种。第二为治疗痈疽疮癣药,占11%,如:鲜千里光、鲜夏枯草、鲜虎耳草、鲜犁头草等。第三为祛风除湿药,占9%,如鲜豨莶草、鲜威灵仙、鲜石楠藤、鲜络石藤等。第四为治疗跌打损伤和滋补强壮,占8%,如鲜八棱麻、鲜接骨草、鲜骨碎补、鲜吉祥草等多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如鲜玉竹、鲜山药、鲜淫羊藿等为滋补强壮要。第五的为化痰止咳药和治疗虫蛇咬伤,均占比为6%。第六的为活血调经、利尿通淋、行气止痛、治痢止泻,均占比5%。此外还有一部分功效如生肌止血、除四害等功效占有小比例。见图3。
图3
从本次整理的数据中不难发现临床上鲜药的使用中烧烫伤、跌打损伤、湿疹、癣病及疮疡肿毒等外科疾病最多,可使用于这些外科疾病的鲜药有169种,占46%,如鲜石韦、鲜接骨木、鲜马齿苋等。第二是用于肺炎、肺痈、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肺系疾病,占15%,如鲜竹叶菜、鲜半枝莲、鲜百部等。第三为用于急性细菌性腹泻,占比13%,如鲜败酱、鲜金银花、鲜青蒿等。第四是用于腮腺炎、乳腺炎、扁桃体炎等各种发热性炎症疾病,占12%,如鲜大青叶、鲜蒲公英、鲜野菊花等。第五为咯血、衄血、吐血等诸血证,占8%,如鲜朱砂根、鲜茜草、鲜丹参等。第六为外感伤寒、温病、伤暑等疾病,占6%,如鲜紫苏、鲜金银花、鲜百部等。见图4。
图4
鲜药的应用在中医药数千年的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现代药理研究分析表明鲜药中有效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种类及浓度均高于干品,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具有特殊效果,在目前多种场景的医疗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通过梳理湖南省常用鲜药古今应用经验,佐以现代药理研究实验,从中医药理论探究湖南省鲜药的四气、五味、功效及临床应用,表明湖南省常用鲜药资源以苦、寒的鲜药居多,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使用范围广泛,多用于烧烫伤、疮疡肿毒等外科疾病,也有部分用于外感风寒、伤暑、温病及咳血、衄血等血证,为进行湖南省鲜药数据挖掘提供必要性,也给临床使用鲜药提供有力的依据与数据参考。但由于鲜药有新鲜度的要求,相应的保鲜技术单一且保鲜费用昂贵,鲜药尚未能在医疗机构普及,保鲜技术的多样化和高质量化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