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冬
(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骨科,重庆沙坪坝 401331)
急性脊柱创伤为临床常见疾病,其不仅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明确患者创伤部位,并以针对性的方法为其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逐渐提升,微创手术越来越成熟,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椎弓根内固定术属于新型的手术,据相关研究表明,该手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指标[2]。基于此,本次研究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陈家桥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9.2±7.5)岁,脊髓损伤水平评分(ASIA)[3]C级患者有29例,B级患者有16例。对照组4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50.0±7.7)岁,C级患者有27例,B级患者有18例。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脊柱创伤临床诊断标准[4]并经临床确诊的患者;②有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开放手术的适应证;③ASIA量表分级为B~D级患者,评价标准为:B级,神经平面以下无运动,但是保留感觉功能,并且身体一侧运动平面以下无3个节段以上的运动功能保留;C级:神经平面以下保存运动功能,并且平面以下超过一半的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D级:神经平面以下保存运动功能,并且至少有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3级。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意识障碍患者;③全身器质性疾病患者。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CT和MRI检查,CT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基线为骶髂关节下缘,从骶髂关节开始至骶髂关节间隙处结束进行持续扫描,层距和层厚均设置为3 mm,MRI检查时取患者仰卧位,为患者实施双侧骶髂关节横断位或斜冠状位T1反转恢复扫描。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患者全麻处理后,取患者正中切口,并将椎旁肌剥离至小关节外侧,撑开肌肉,肉眼直视下植入钉棒骨折撑开复位。观察组患者实施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在伤椎棘突部位实施手术,同样采取全麻处理,取患者俯卧位,随后将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逐一切开,并将腰背筋膜剖开,紧靠棘突两侧,将小关节突部及两侧椎板充分暴露出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进钉点,并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对椎体进行定位,定位好后将椎弓根螺钉拧入,复位椎体,并实施减压处理,按顺序排列脊柱,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情况进行调查。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锥体前缘高度比、锥体Cobb角;通过站立位脊柱全长片测量Cobb角:①确定侧弯的端椎。上、下端椎是指侧弯中向脊柱侧弯凹侧倾斜度最大的椎体。脊柱侧弯凸侧的椎间隙较宽,而在凹侧椎间隙开始变宽的第一个椎体被认为不属于该弯曲的一部分,因此其相邻的一个椎体被认为是该弯曲的端椎;②在上端椎的椎体上缘划一横线,同样在下端椎椎体的下缘划一横线。对此两横线各做一垂直线;③该二垂直线的交角就是Cobb角。注:对于较大的侧弯,上述两横线的直接交角亦等同于Cobb角。侧弯的角度由此而测得此角。通过X线片计算锥体前缘高度比。②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创伤愈合时间);③并发症(肺部感染、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采用卡方表示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情况 两组患者的锥体前缘高度比、锥体Cobb角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情况(±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情况(±s)
?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44%(2/4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情况[例(%)]
脊柱创伤指的是脊柱解剖结构的任何一部分或者全部结构发生损伤,脊柱的力学结构不稳定,当脊柱鼓形结构或者韧带组织发生损伤之后,会对脊柱的力学稳定性造成影响。一旦力学稳定性不稳定,解剖结构以及执行的对应功能就会发生丧失,这就导致脊柱无法正常荷载,从而产生无法逆转的畸形,从而引发严重性疼痛,还会产生神经损伤的可能[5]。一般来说,不稳定是发生椎体骨节构骨折的结果,骨折情况可以在锥体骨结构的任何部分或者全部区域发生,但是,锥体、椎板、椎弓根是脊柱不稳定最高的组织结构[6]。脊柱不稳定后,会发生脱位、骨折,脊柱的任何区域均可发生骨折或者拖尾,同时,还会伴随严重的脊柱损伤,所以,外科治疗中,需要保证脊柱力学稳定性,从而对脊髓损伤的病情发展进行预防。
另外,急性脊柱创伤发病较急,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则会导致患者发生关节畸形、活动能力降低等严重后果,另外,急性脊柱创伤很容易出现漏诊及误诊,从而对患者的后期治疗造成严重影响[7]。CT和MRI均为骨科常用影像学诊断技术,两者各有优劣之处,CT对骨皮质缺损等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缺损部位却无法被直观的显示出来,MRI虽然能够有效的将缺损部位显示出来,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是MRI的诊断费用相对较高,因此在诊断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条件来选择合适诊断方法,以达到最好的诊断效果[8]。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少,不会导致患者发生过多的并发症,并能够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不仅能够确保患者骨折有效复位,同时能够降低骨髓受到的压力[9]。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和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创伤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
综上所述,采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