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侠 谢冬子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倡导教育创新的整体环境里,我们利用丰富多彩的绘本对幼儿开展各个领域的渗透教育活动,通过几年的尝试与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这一年多来,我们更是精选绘本内容,在阅读形式和策略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与实践,开办了“绘本剧场”这一新的阅读活动形式,不但极大提升了幼儿的阅读兴趣,而且很好促进了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
关键词:绘本剧场;幼儿;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社会性发展”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三个方面不可偏废任何一方,應齐头并进,这样才能培养健全的儿童。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幼儿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个阶段在人一生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阶段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笔者园所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也做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实际效果。其中把幼儿的社会性的发展与“绘本阅读”有机联系起来,更是一次创新之举,深受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喜爱。在绘本阅读中我们不断创新阅读形式,先后开展了“故事爸妈”“绘本三研究”“绘本剧表演”“读书会”“绘本剧场”等活动。其中“绘本剧场”活动最受幼儿欢迎,在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起到的作用比较明显。
一、深思考 巧创新—“绘本剧场”的精彩实施
“绘本剧场”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全园每个班在学期初甚至更早时间精选出自己班要讲述的绘本,以教研组为单位在集体备课中对绘本中社会性教育的点进行深刻挖掘。每个班级的两位老师以一课多研的方式,根据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同时撰写教案,在班级进行前期试教打磨直到活动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为止。同时把绘本封面拍图连同绘本内容简介一起发给社会组的海报制作者。制作者将全园的绘本及绘本简介制作成海报,海报中还包括每个绘本所在的班级及楼层,“绘本剧场”开始的时间及注意事项等。老师把电子海报发到班级微信群,再次强调“绘本剧场”举行的时间及场次(××上午,一个上午倾听两个绘本)请家长协助幼儿制作自己的专属“阅读地图”。家长根据电子海报的介绍与孩子商量讨论要听的两本书并制做出阅读地图。班级把选定的绘本制作成精美的海报提前三天张贴在教室门口最为显眼的位置,粘贴高度适合幼儿的视角。幼儿利用这三天时间在饭后或午休起来后去熟悉绘本具体所在的楼层及班级,这个环节大中班的孩子独立完成,小班幼儿则是在老师的集体带领下去熟悉。
准备就绪后,“绘本剧场”实施的那个上午,幼儿拿出自己的“绘本地图”和同伴分享、谈论,待开始的音乐响起时,各自带上地图离开教室到达要听的第一个绘本所在的教室。等音乐再次想起时,幼儿自主如厕、喝水寻找下一个场地。活动结束后再自己回到教室,在老师的组织下分享今天的收获与体会。活动每月举办一次。
每次“绘本剧场”结束后,教师会对活动进行反思,不断调整与优化绘本教案。用“一课多研”的方式让课堂趋于完整与精彩。
二、精组织 善指导—“绘本剧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绘本剧场”的开展呈常态化,深受幼儿喜爱,不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更很好培养了幼儿社会性品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筛选绘本、挖掘价值,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自我意识、自主交往、社会环境规范和社会文化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我们根据以上四大社会性教育主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各个年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绘本,投放在绘本剧场中。如《我喜欢自己》《胆小鬼威力》《排好队一个接一个》《收起来》《尿床了》等。这类绘本能在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剖析和情绪调节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提升自信心和存在感。又如《鸭子骑车记》《一封奇怪的信》《敌人派》等这些绘本潜移默化的引导幼儿乐意关心和帮助身边人,更好处理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各类人际关系。另外还有《大卫不可以》《11只猫做苦工》《蚯蚓的日记》等绘本,能巧妙引导幼儿感受规则的重要性及如何正好的遵守规则。以《11只猫做苦工》为例,作者生动有趣地描述了11只小猫的整个旅程,笔法幽默诙谐。绘本前半部分描述了11只小猫违反规则系列行为,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学习力,使孩子理解和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守秩序和规则。不要去做明确被禁止的事情,一旦做了违反规范的事情,就一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很好培养幼儿良好的准则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共研绘本、绘制海报,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
亲子关系是幼儿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对其社会性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子女和父母是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那么幼儿会获得极大的安全感、信任感,这对他们的社会性和情感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正向的作用,会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幼儿,他们较容易拥有更多的朋友,同时自尊、同情、友善等积极性情感偏高,在社会性交往中更多地以积极性情感来发动、响应、维持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同时攻击性低,对周围世界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探索,而不是消极反应,更具有社会竞争能力和社会技能。因此,我们注重利用“绘本剧场”活动来有意识创设亲子互动机会,促进亲子间的交流与互动。
每次绘本剧场开始前,家长和幼儿共同欣赏电子海报,引导幼儿观察每本书的封面,并向幼儿介绍每本绘本的大致内容,询问幼儿最想看的书是什么。幼儿则表达对活动的期待、选择自己最想听的两本绘本、向家人介绍这些绘本分别在哪间教室等等。亲子之间商商讨怎样设计绘本地图、路线怎样安排,并最终把路线图制做出来。活动开展当天,我们常常发现形式多样的地图,有的是绘制的、有的是打印的、有的是手工制做出来的。有的幼儿拿着两张地图过来,经询问得知,在制作地图中家长和幼儿的观点最终没有达成共识,于是就各自制作了一张地图。活动结束后,家长会询问幼儿活动的收获及感受,幼儿则能够敞开心扉向家人介绍自己听到的绘本内容;给家长欣赏在剧场中的手工作品;和家人玩绘本剧场中学的游戏等等。
家长们因为绘本剧场了解到更多绘本信息,捕捉到幼儿对哪类绘本更加感兴趣,从而有目的的购买绘本,增加亲子共读时光。
以上不难看出,亲子之间的交流是充分的、是深入而丰富的,这样的交流使得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使交流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家人对自己活动的重视,深切感受到父母之爱,从而更好增近亲子之间的情感。
(三)结伴而行、寻找场馆,提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同伴关系是幼儿期在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因为同伴关系为幼儿提供了与各种同龄伙伴平等和自由交往的机会。同伴关系对于幼儿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它是幼儿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友好态度形成和提升的基本前提。
幼儿在绘本剧场中往往是脱离自己熟悉的教室、熟悉的老师,独自或结伴在整个幼儿园流动,凭借手中的地图和之前的印象找寻绘本所在的位置,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有一定挑战的,每层楼的过道和楼梯口都站着一些保育和行政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对于幼儿來说相对比较陌生,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要试着和这些“陌生人”沟通,讲明自己的需求,求得他们的帮助,这个过程能够很好锻炼他们与人交往能力,大方大胆表达自己需求的能力,以及礼貌使用语言的能力等。
在一上午三次的全园大流动中,我们要求幼儿保护自己,保护同伴、帮助幼小的弟弟妹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和自己的同伴亲密的牵手同行,相互之间的询问和提醒,更有停下来帮助小班幼儿寻找教室的温馨画面。很好培养了幼儿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乐于帮助他人的可贵品质。
活动中,幼儿如厕是在公厕和他人教室完成,喝水时要自主拿取一次性口杯进行自我服务,这些生活环节不但训练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同样提升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参与互动、积极表现,锻炼幼儿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性
《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幼儿成长的“第二任教师”,发挥着隐性教育作用,在幼儿个性和谐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幼儿的思考和行动往往与独特的环境休戚相关,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更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绘本剧场”活动中我们在环境的营造与设置中深思考、巧安排,逐渐提升了幼儿在陌生环境中自处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平时的生活学习,幼儿多是在熟悉的教室、教师和同伴身边进行,相对比较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而绘本剧场活动,幼儿身处陌生的活动室、和不熟悉的小伙伴坐一起、听着陌生老师的阅读。有时还要举手回答问题,和身边的小伙伴分组讨论,认真倾听他人观点、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整个活动都打破了幼儿之前的生活学习模式,在一次次和陌生环境、陌生人的互动中慢慢训练了幼儿的胆魄,逐步增加幼儿悦纳环境和他人的能力,很好提升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性。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倡导创新的整体环境里,我们敢于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绘本阅读上进行园本化的探索和创新,在绘本阅读中寻找幼儿社会性发展这一附加值,从目前的幼儿感受、家长反应来看是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未来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们还会不断探索,锐意创新,争取给幼儿提供更好地成长软环境。
参考文献:
[1]徐彩霞.社会性主题绘本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策略[J].天津教育,2021(01):154-155.
[2]陆家燕.绘本阅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案例研究[J].科普童话,2019(09):95.
项目信息: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绘本主题活动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JK16BXQ2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