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栋
摘要:本文通过我校学生进行“塌落度实验”的教学和学生实验情况分析,得出结论即,普通高职院校应该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准,进行合理教学定位来引导实际教学,同时加强实验的体系化和系统化建设作为高职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塌落度;課堂;教学;教学质量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高职院校的大门,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新主题。因此如何确定实习和教学学时分配比例成为教学改革探讨的主要方向。这一方向正确吗?我们都知道如果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都是浪费时间。实习和教学学时分配比例的另一个表示形式就是“学生接受实践教学快还是理论教学快”的问题。当然众多高职院校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对于生源优秀的学校,探讨这一问题的方向也许是正确的。但对于生源较差的院校是否也同样适用呢?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观察和统计了我校8个班的实验课的学习情况。这个实验就是建筑材料实验中的一个常规实验“混凝土塌落度试验”。
实验目的:主要考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实验工具:塌落桶、铁板、铁锹、拌和板、捣棒、镘刀、钢尺。
实验过程:1.用湿抹布将所有工具擦干净。2.按混凝土配合比称重材料。水泥、沙子和石子。3.用铁锹将水泥、沙子和石子在铁板上搅拌均匀,并加入适量的水。4.混凝土分三次装填到塌落筒内,每次装填为坍落桶三分之一,每次装填完成以后,都要用捣棒由边缘向中心振捣25次。震捣深度为贯穿上一层。5.装填完成后用镘刀刮去坍落桶上多余的混凝土。6.垂直提起坍落桶。7.用钢尺测量塌落筒和混凝土的高度。
从表2实验结果的这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方案1,教师在花费1个学时教授实验的必备知识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1个学时的实验,实验结果并不理想只有7--8个人通过测试。通过率为16%。于是我们分别增加教学和实验学时,同时增加了一名教师,结果是否得到改观呢?方案2结果发现学生单独能够完成实验的学生虽然有所增加(如表1测试通过人数达到了25%),也就是说学生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通过了考试,距离60%的目标差距显而易见。方案3还是1名教师不过我们增加了授课课时,学生单独能够完成实验的学生比率达到77%加过很理想。方案4实验教师增加到2名,课时为4学时。学生单独能够完成实验的学生比率达到65%结果不理想。从以上实验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提高学生实验的通过率最好的办法增加课堂教学时间,也就是在课堂上反复练习,然后在实验室一次成功。
对大部分从事理论教育的人来说,他们都会认为,高职的学生是非常喜爱实际动手的学习项目的。因为他们可以“做中学”“学中做”“既提高了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如表1,我们做了三个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验。从上表(表1)可以看到18级的1、2班在1名教师的指导下,大部分同学不能积极参与,甚至做完实验后都不知道实验的过程。能独立完成功能试验的学生基本维持在2%左右。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2点分析:1.要有适应市场的教学定位:教学定位要明确,要让学生的素质、技能和知识符合工作岗位需求和市场需求。真正走出一条合理的培养技术性人才之路;2.实践教学体系化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实践教学应该有自己的体系,是多个实验实习系列化和多环节的教育过程。实验的系列化和多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学习手段。让实验除了证明和验证以外还要能表述结果。
参考文献:
[1]冷发光丁威,韦庆东,等.《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简介[J].混凝土世界,2011(009):76-80.
[2]张耀武.对于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