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驱动,高校思想政治课也在逐步适应新技术的变化,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扩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创新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课教学模式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借助互联网新媒介,全方位实现学生知识、情感、技能等多方面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扩展思政课教育的内涵
思政课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传承和发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尽管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数字资源,但仅限于搜集和整理能够应用到教学工作中的资源,但在资源抽取和资源共享方面面临很多困难。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不断普及,逐渐形成了一些较大规模的数据库,方便了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模式进一步得到应用,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具体课堂活动内容方面,该模式都对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起到了显著作用。
(二)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追根溯源是围绕学生做好培养学生、服务学生的教育工作。在大数据时代,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的性格特点更加突出。随着互联网发展的多元化,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由于目前我国互联网监管体系尚未形成,作为受众者的大学生在纷繁复杂信息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以及需求上得不到满足,由此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焦虑问题。对此,思政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既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能够及时回应学生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并给予正确的指导,避免学生在思想上误入歧途。因此,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应用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促进教育资源的多线程和精准化,坚定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满足学生多元化、多模块的学习需求。
(三)增强教与学之间的认同
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思政课模式,通过应用前沿技术,例如AR技术等,使教学内容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得到沉浸式和体验式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还体现在政策制定、理论教育和实践工作中,无论是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还是从线下教育到在线教育,课堂教与学的互动都十分重要。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顺应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成果,从过去作业批改和课堂讲解,到当今远程备课和网络精准推送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已经走出课堂并走进学生生活。思政课教师通过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亲和力,提升教育活动中知、情、意、行的感知度,使广大受教育者得到了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学生的获得感也明显增强。
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举措
(一)加强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
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的重视和关注不断增强,通过多元化渠道系统地梳理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核心论断和当代发展等方面进了研究。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用线上资源补充线下教学内容,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深度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逻辑问题。该教学模式的普及,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现状的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
(二)打造线上线下学术共同体
课堂教学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从小领域到大格局,把基础知识拆分细化,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此外,线上线下融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还能够在丰富思政课内容的基础上,打造线上线下学术共同体,在充盈内容的同时,重视对基础理论的研究,以不同的理论问题为牵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探讨。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中,不仅需要遵循以往的研究思路,还要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以多维度、多轨道协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使老师与学生建立起紧密联系的学术共同体,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通过实践促进教学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意识形态的引领和塑造。高校思政课利用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逐渐树立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知识本身也有属于学生个性化创造的部分,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的整体性推进,让学生认识到现代化的实践进程是复杂社会系统之间有机互动的结果,从而真正体现出实践融入学科方法论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冯春艳,陈旭远.人工智能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然角色及理性审视[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01):25-32.
[2]朱德全,马新星.新技术推动专业化:大数据时代教育评价变革的逻辑理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01):5-7.
基金项目:2021年度郑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ZZUJGLX186。
作者简介:郭慧华(1973-),女,河南虞城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