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食育,健康成长

2021-12-23 09:31陈丽华
幸福家庭 2021年14期
关键词:菌菇食育笔者

陈丽华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理念,强调教师的教学过程应与幼儿实际生活相结合。食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教育方式,易于幼儿接受。教师要结合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开展食育,以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生活能力。笔者所在班级以“生活区里的食育”为课题,开展了以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以此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和节约意识,激发幼儿爱惜粮食的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笔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探究开展食育的方法,创设了富有吸引力的活动环境。

(一)种植区:亲手培植,学习食品知识

教师要经常带领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儿接触大自然的途径之一就是开发种植地。笔者所在园的每个活动室里都有阳台种植区,笔者可以指导幼儿带上自己亲手打造的花盆以及种植工具到种植区自主选择一块空地,用小铲子铲去地面上的杂草,让幼儿在亲手挖土、埋土、浇水的过程中体验种植的快乐与成就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种植活动结束后,笔者要引导幼儿养护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让幼儿以画图的形式记录植物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工作的具体事项如浇水、拔草、松土等。这种图文并茂的记录形式深受幼儿喜爱,能促使幼儿养成坚持记录的好习惯。在照顾植物的过程中,幼儿还主动探究了身边植物的生长过程,总结了植物的生长规律。种植区成为幼儿的“活”教材,让幼儿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

除了室内种植,笔者还组织幼儿开展了户外种植活动,带领幼儿将园内的空地打造成蔬果种植园,让幼儿根据节气选择适宜种植的蔬菜,如春季种瓜果,秋季种白菜、萝卜等,让幼儿学习有关蔬菜的常识。

在一次中班种植活动中,笔者在生活区开设了“与菌同行”培育区,网购了许多菌包,让幼儿跟着教学视频学种菌菇,了解不同种类菌菇的种植方法。对于大部分市面上常见的菌菇,幼儿只需要打开袋子,盖上湿毛巾,注意及时喷水即可,但鸡腿菇的培育方法相对复杂,需要幼儿掌握土培法。在种植和养护过程中,为了明确各自的任务,幼儿还制定了分工表,详细记录了各自的工作,如浇水、收菇等。

在培育菌菇的过程中,幼儿遇上了一些问题,如菌菇生长慢、菌菇的表面发黄等。面对困难,幼儿没有退缩,探究的热情只增不减,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寻找问题的原因,并尝试调整种植方法。一番探索后,幼儿意识到菌菇不能长时间接受光照,需要在光照强烈的时候用毛巾遮盖。

菌菇成熟后,笔者引导幼儿制作邀请函,邀请小班幼儿参加美食品鉴会,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笔者还和幼儿一起打包剩余的菌菇,装进礼品袋,将其赠送给园所的其他教师。为了让其他班的幼儿也感受到种植菌菇的乐趣,笔者组织了分享活动,让班上的幼儿向全园的小朋友分享种植经验,激发更多的幼儿参与,让更多的幼儿感受种植活动带来的快乐。

种植活動让幼儿明白了遇到困难不放弃、坚持付出就会有收获的道理,提升了幼儿的综合能力。

(二)四季展台:陈列蔬果,体会劳动意义

为了让幼儿了解当季的食材,笔者在班级一角创设了“四季展台”。笔者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以及不同节日的风俗习惯在展示桌上放置不同种类的蔬果,并结合班上幼儿的喜好和能力水平确定展示活动的主题。这种方式能促使幼儿学习不同季节蔬菜的特点。同时,笔者还引导幼儿定期维护“四季展台”,指导幼儿用软布擦拭桌上的物品,让他们小心翼翼地给花换水,捡起植物掉落的叶子。维护“四季展台”的过程能培养幼儿爱护生命的意识,促使他们体会劳动的意义。

(三)自助餐点区:快乐自助,践行节俭美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幼儿养成节约、爱惜粮食的习惯,笔者在生活区一角创设了自助餐点区。在餐点区里,笔者会指导幼儿文明进餐,引导他们有序排队,按需拿取,杜绝浪费情况。自主取餐的形式让幼儿懂得了食物的来之不易,帮助幼儿树立了以“光盘”为荣、以“节约”为荣的正确思想观念。餐点区的自助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文明的进餐礼仪习惯,还让幼儿懂得了节约粮食、爱惜粮食。

生活是幼儿的课堂,体验生活是教师进行幼儿教育的有效方法。笔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了体验式食育课程,将德育渗透到食育活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积极的影响。

(一)食育与区域活动相结合

在生活区中,笔者经常会开展“娃娃家”“生活馆”等游戏,帮助幼儿丰富生活经验。笔者还利用这些区域开展食育活动,如秋天到来的时候,笔者会给幼儿准备一些应季果蔬如南瓜等,让幼儿独立洗南瓜、掏瓜瓤、刷蜂蜜,制作香甜的焗南瓜。从亲自备料到成品出炉的所有环节,都能训练幼儿协作、配合、分工等方面的能力。每次从“小厨房”出来,幼儿都会和教师、同伴分享亲手烹制的香甜可口的食物。整个学期下来,幼儿不仅掌握了许多生活技能,而且懂得了珍惜食物、感恩自然。

(二)食育与户外活动相结合

为了提升幼儿参与食育课程的积极性,笔者将食育课程与户外实践相结合,让幼儿走出教室,走向生活。

以“豆豆旅行记”实践活动为例,笔者带领幼儿一起讨论“豆豆从哪里来”“怎么种豆豆,种在哪里”等问题,引导幼儿投票选择种植方式,并进行实践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渐渐懂得了唯有坚持才能胜利以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春天,笔者带领幼儿参观农民播种,学农民撒谷子,种植各种各样的菜籽;夏天,笔者带领幼儿到田野附近的农家参观他们的自留地,认识一些不知名的庄稼;秋天,笔者带领幼儿到田野里用不同的农具挖番薯,指导他们烧番薯,让幼儿享受劳动过程中的无限乐趣。

在田野里,幼儿追逐嬉闹、打滚撒欢、跑跑跳跳,舒展自己的筋骨,活动兴趣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三)食育与节日活动相结合

在节日活动中,笔者充分发挥食育课程的教育意义,开展了一系列与节日相关的活动。如三八节临近时,笔者开展了“我为妈妈献美食”活动,在活动期间,让幼儿和爸爸讨论妈妈喜欢吃的食物,将讨论结果记录在采购单上,并对照清单上的食物去超市完成采购任务。幼儿放学回到家后,会帮爸爸择菜、洗菜,给辛苦一天的妈妈奉上一顿美味的晚餐。这样的活动让幼儿懂得了感恩,形成了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的意识。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的积极配合,教师要对家长进行积极的宣传和引导,如邀请家长参与“健康小达人”“我的食谱我作主”“食育大讲堂”“体验式实践地参观”等活动,促使家长参与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这种方式既能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又能锻炼其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教师要呼吁家长尊重幼儿的独立意识,避免过度保护幼儿,让家长从日常小事着手,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龙信幼儿园)

猜你喜欢
菌菇食育笔者
我是“食育”小画家
董帅:大棚里的菌菇王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韦禾菌菇飘香 健康美味护航
老师,别走……
谢凤英 菌菇追梦 抱团脱贫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