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团制”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探究

2021-12-23 00:54李进辉周燕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整体素质骨干教师导师

李进辉 周燕

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扩展,对教师知识储备的完整性与体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学习型的教师团队,成为时代的呼唤。在新时代,每个学校都应该就如何进行教师队伍的建设展开思考。本文从“导师团制”入手,探讨“导师团制”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旨在通过讨论,为学校教师团队的建设提供思路。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必要性

1.教育改革的需求

“双减”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进入了新阶段,这与新时代的每个教育者都息息相关。过去的十年,是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十年,家长对学生的期待越来越高。而如今,“双减”政策的落实,在结束家长“内卷”的同时,也给学校教师带来了挑战,它要求教师群体要不断增强专业素养,以适应国家发展的各种改革政策。

2.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

教育行業本身就需要教师自身不断进步和发展。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他们生活在新时代,总能快速感知到一个时代最前沿的事物,因此,教师是否具有与学生进行无障碍交流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从教师自身的发展需求来看,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自身不断进步,不断参与到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当中。

二、“导师团制”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1.搭建导师团队,建立伙伴间的信任感

基于“导师团制”来搭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首要环节便是对教师结构进行整合,并且基于现实情况对教师团队作出合理分配,以确保整个团队的有序性。首先,可以将学校的副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在职在编教师、工龄较短的临聘教师等进行梳理,按照教师教学科目进行划分。其次,学校要确定是否还拥有多元的教师资源,如区域的专家资源等,将其纳入到整个“导师团制”的建设当中。最后,将成长期的年轻教师与经验老到的高级教师或骨干教师进行组团,搭建有效的学习平台。在此基础上,制订团体的学习策略。在互帮互助中,建立信任感,为之后的学习活动提供组织基础。

2.利用多种手段,激发教师的学习潜能

教师的学习潜能并不是基于一种方法便可得到持续激发的,它需要学校在方法上不断创新,从多种角度激发教师的潜能,并且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共同愿景。例如,首先,学校可以聘请区域内教师发展中心的导师为学校“导师团制”中的教师成员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和专业提升指导,使教师能够从全方位看待自身的职业发展;其次,学校可以让校内骨干教师与新教师师徒结对,点对点全方位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最后,还可以定期举办主题讲座,由同年级导师带领其他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有针对性地对经验不足的教师进行指导。

3.组建多种形式的活动,建立共同文化

在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当中,学校要组建多种形式的活动,建立共同的文化。如组织阅读会,促进导师团队的学习结合,也可以进行相关的职业比赛,通过教师间的友好切磋,建立团队中的文化感,促进共同文化的建立。

三、“导师团制”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的反思

“导师团制”的合理运用,必然可以使教师团队有长足的进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在构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的领导者或者“导师团制”的管理者要不断地观察团队成员的发展,在团体的方向有误差时,及时进行调控,使“导师团制”始终保持初心,得以持久运行。

四、结语

“导师团制”可以切实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素质,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搭建。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在整体把控上做出相应的努力,通过实践完善“导师团制”的细节,加强总结,形成有效的理论基础,为之后学校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良性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长沙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资助课题“基于‘导师团制’促进农村青年教师发展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整体素质骨干教师导师
论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如何提升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教官的整体素质能力
导师的猫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大学生跨栏常见错误技术现象分析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质量
铁路职工在职培训教育原则论述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