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鸣杰 汪沅
摘要:“四保临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战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战略转折点,有着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集中表现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依靠群众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守永不放弃的革命信心等方面,今天仍然极具价值。
关键词:解放战争时期;“四保临江”战役;革命精神
中图分类号:E297.4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1.06.009
回顧中国共产党百年非凡奋斗历程,几代人前赴后继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不懈努力、视死如归、忘我奋斗,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吉林省有着丰厚的红色资源,其中蕴含着宝贵的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7月22日至24日在吉林考察时指出:“吉林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事迹震撼人心。解放战争时期,‘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围困长春,党领导人民军队在这里奏响一曲曲胜利凯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吉林人民也作出了重大贡献。”[1]
在吉林省的解放历程中,“四保临江”战役有着关键地位。这场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局势发生扭转的重要节点,对解放战争的胜利有着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74年后的今天,“四保临江”战役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尽,但其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仍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吉林人。
一、“四保临江”战役经过及其蕴含的革命精神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的和平呼声日益高涨,国民党在共产党和爱国民主人士的压力下,于1946年1月10日被迫接受并签订了停战协定。但蒋介石不久之后就单方面撕毁停战协定,在美国的支持下不断向东北增兵。1946年10月,蒋介石集结重兵对我南满根据地展开大举进攻,迫使我军退入位于长白山腹地的临江、长白、抚松、靖宇四县,形势对于我军十分不利。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东北局报经中央批准后,决定成立中共南满分局,并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肖劲光到南满以加强对这一地区党的领导力量。彼时,国民党军逐步压缩我南满根据地的面积,在军事上占有优势地位。在险恶的战局面前,辽东军区领导甚为焦虑,难以作出抉择。1946年12月11日,在临江县七道江村召开了由肖劲光和肖华同志主持的辽东军区师以上干部会议。会议的前半程形成了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一部分同志认为应该在南满地区坚持斗争;另一部分同志则试图向北转移并放弃南满根据地。两种主张截然不同,难以达成共识。正在临江养病的陈云听闻会议情况后,连夜赶赴会场并亲自主持了会议的后半程。基于对局势的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陈云同志果断做出“坚持南满”的英明决策并得到了参会同志们的支持,解决了这一关系着南满前途与命运的根本问题。在“七道江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我军部队不畏艰险、英勇奋战,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从1946年12月17日起,我南满军民在北满部队的紧密配合下,与国民党军进行了长达107天、多达223次的艰苦奋战,敌人对以临江为中心的根据地所发动的四次进攻均被我军击退,战役取得了辉煌胜利。
“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拯救了处于危机之中的南满根据地,使得蒋介石所谓“先南后北”的战略企图成为泡影,国民党妄图霸占东北的美梦也宣告破灭。这是一场扭转了东北敌我形势的重要胜利,我军实现了从防守到进攻的战略转换,锻炼了人民军队,为我军攻坚战、运动战、步炮兵联合作战和军事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增强了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胜利的信心,加速了东北地区的解放进程,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东北民主联军在白山黑水间的英勇战斗,彰显出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回顾“四保临江”这段灿烂而光辉的历史时,必然要深入研究其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全面汲取其中所包含的宝贵精神财富。
●听党指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四保临江”战役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在强敌压境的险恶形势前,广大指战员们思想复杂,甚至有了开进北满和上长白山的打算。指战员们不能做到团结统一,是很难取得战争胜利的,而要想统一思想,就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但党的领导又恰恰在当时南满地区十分薄弱。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早已认识到了南满地区的问题所在,在1946年11月4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东北局电报中就说到:“陈云去南满任书记兼政委,很好,望速去。”[2]党中央及时派陈云等同志赶赴南满加强领导,并在其领导下于危急时刻召开了“七道江会议”,做出了坚守南满的正确决定。
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是探讨相关问题,当然是党员拥有的权利,但服从组织决定,更是每个党员都应履行的义务。陈云曾经说过,“遵守纪律的重要,恰恰是在自己意见不被通过的时候,或者是有关自己的问题的时候”[3]。“七道江会议”之所以能够统一起全体干部的思想,进而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所在,正是因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陈云等同志仍然能够为了加强党的领导,赶赴南满;正是因为南满分局的党员干部们,在极其严峻的局面下、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个人服从组织,遵循“七道江会议”上所做出的决定,坚守南满,终获胜利。
“四保临江”战役的伟大胜利向我们证明,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能始终拥有不竭的动力,就能够使我们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赢得新胜利、搏得新局面。
●依靠群众,坚持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四保临江”战役,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的生动范例,是东北地区人民群众对于我党我军的拥护,才使得我们最后取得了这场战役的伟大胜利。
陈云同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946年12月2日,陈云在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依靠人民,第一条就是领导群众翻身,做群众工作”[4]。1947年6月6日,他在中共中央辽东分局、中共辽宁省委召开的各直属机关干部会议上讲到:“我们下乡的同志要摧毁农村封建地主钢骨水泥的堡垒!让广大受压迫的农民真正翻身!真正满足百分之九十的基本农民的土地要求。”[4]在“四保临江”战役进行前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百姓放在心间,充分维护了东北地区人民群众的利益,不仅减租减息,剿灭土匪,保护了人民安全,而且还使广大农民群众分到了土地与生产资料,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共产党这种充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做法,使得南满人民在“四保临江”战役中由衷地拥护我党,热烈地支持我军战斗,使得我军在战役过程中获得了敌人难以想象的力量。南满根据地的人民群众积极参军拥军,组建了支前爬犁队和担架队,顶风冒雪为前线运送粮草、转运伤员。战后的统计数据表明,仅临江一县就为前线提供了2004架担架,支前民工人数总计多达1.0045万人次,2704名车夫为前线运送了2.5万公斤的粮食、6500公斤的干菜和4万公斤的饲草,全县总计接受伤员达5100余名。人民群众对于我军的支持是广泛的,对于我党的拥护是真心的。
陈云同志曾在战役胜利后说:“我们在东北所以能打胜仗,就在于我们发动了群众,大批农民参军。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工农群众服务。有了老百姓就能打胜仗,反之就要打败仗。”[4]陈云同志的话充分说明,我军所取得的胜利与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而我军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团结一致,具有顾全大局的思想境界
从东北的全局来看,南满地区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东北工业的中心,也是东北交通的枢纽。从中国的全局出发来看,东北地区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早在1945年6月10日,毛泽东同志就曾在党的七大上指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占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巩固的基础。”[5]这充分说明东北形势对于全国局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南满根据地的巩固,能够使得我党我军在东北地区的对敌斗争中赢得优势,而东北地区的巩固,能够使得我党我军在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局中占得先机,因此南满地区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四保临江”战役中,陈云等领导同志也认为,坚守南满,并不是为了某一地区的得失,而是为了北满乃至整个东北全局所做出的抉择。1947年3月31日,陈云、肖劲光等南满分局领导在回复林彪等东北局及北满根据地领导的电文中指明:“我们下定决心,不惜将三纵、四纵队打掉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以争取较完整的长白山。从全局来看,这种决心十分必要……如无此决心,则必然这样也不便打,那样也不便打,其结果必然部队拖垮,山头失守,贻害全局。”[3]可以看出,正因为南满我军顾全大局,从整体、大局、全局上考虑问题并做出关键性行动,才最终获得“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
“四保临江”战役中,我军从敌人手中收复城镇达10余座,显著扩大了东北解放区的面积,使得身处北满根据地的我军部队拥有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得到巩固与发展。如果没有“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我军在东北地区很难做到由攻转守,东北解放战争也不容易获得彻底胜利。“四保临江”战役光辉而伟大的胜利,充分展现出了我东北民主联军团结一致、顾全大局的思想境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陈云同志领导“四保临江”战役前,从未有过指挥作战的经历,但是他之所以能够在复杂的军事形势前果断作出正确决策,是因为他在思考与军事有关的问题时,都运用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陈云、肖劲光到达临江后,就投入到对实际情况的调研之中,切实掌握了干部群众与指战员们的所思所想。1947年2月7日,陈云同志在中共中央辽东分局会议上讲话指出:“实事求是既容易做到,也难以做到。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从具体分析实际情况中找出对策。人之所以犯错误,都是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就匆忙地决定对策,主观与客观相脱离。当然,我们过去所以犯错误,也不是对实际情况一点都不了解,只是了解的情况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误把局部当成了全面。片面的情况不是真正的实际,也就是说,它并不合乎实际。”[3]这充分说明陈云在临江工作期间,一直都将实事求是作为他的思想方法。
在“四保临江”战役中,我党南满地区的领导人着力于应對敌强我弱、环境艰苦的实际问题,在深入考察与分析的基础上,从做出坚持南满的决定起就秉承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基于敌我力量的实际态势,认为东西南北满配合行动才能使南满得以坚守。在实际作战中,东北民主联军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具体的战术策略。与敌军的战斗使我军指战员发现,在正面对阵等以硬碰硬的战斗中,我军往往都没有优势,想要真正地歼灭国民党军队,“运动战”是最好的办法。东北民主联军的指战员们积极捕捉有利战机,逐步改变战场局势,这是实事求是地分析敌我形势所带来的主要收获。尤其是在第四次临江保卫战中,辽东军区领导干部们洞悉战局实际,运用优势兵力全歼了蒋介石嫡系第13军第89师以及第54师第162团共1.4万人,取得了一场足以载入战争史册的光辉胜利。
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我军能够从实际出发,分析战争局势并实事求是地制定战术策略,才使得国民党军疲于奔命,进而被我军逐个击破。这是我党我军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成功实践。
●坚守理想信念,保持永不放弃的革命信心
70余年前,当南满根据地面临强敌进攻时,一些缺乏信心的干部想要放弃南满,在这关键时刻,陈云同志向广大官兵展现了他的坚定信念。1946年12月2日他在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直属队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是翻天覆地的大事业。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便能战胜困难,快点爬过山顶,转入反攻,争取胜利。”[4]他指出:“四亿五千万人的翻身,就在我们这一辈人的手里,这是历史已经注定了的。”[4]陈云同志的革命信念,使得那些本有所动摇的同志们重拾信心,认同了坚守南满的正确抉择。
“七道江会议”结束后第二天,中共中央东北局给南满分局转来党中央的指示:“望你们提高干部信心,密切结合人民群众,采取灵活坚决的斗争方法,坚决争取自己的存在和发展,促使敌人被消耗与歼灭……”[6]这一指示也充分说明,坚守永不放弃的革命信心,是南满地区对敌战斗取胜的重要精神支柱。
“四保临江”战役打响时,东北地区正值寒冬,冬季战场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温度常常低于零下40摄氏度。当时我军的后勤保障能力还很薄弱,许多指战员只能穿着单鞋行进在齐膝的积雪之中,顶着寒风战斗。在新开岭战役开始时,天气还不算太冷,第四纵队为了能够轻装奔袭,所有指战员都甩掉了棉衣,但在战役结束后,部队持续向山区转移时,天气也开始渐渐转冷,部队所面临的气候条件日趋严酷。在寒冷的气温与满天的大雪中,指战员们的避寒衣物严重不足,食物供给也十分短缺,但没有战士退缩放弃,大家始终都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心,在恶劣的条件下艰苦奋斗,最终成功击退了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赢得了“四保临江”战役的最终胜利,为吉林地区乃至全东北、全中国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四保临江”战役的现实启示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虽然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与条件和革命先辈们相比已然完全不同,但要在开启加快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上展现作为,我们所要克服的困难、所要面临的问题、所要应对的局面并不一定就亚于曾经的革命年代。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从革命年代的经验中汲取营养仍然有着必要性。从“四保临江”战役历史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来看,对今天的我们至少有着以下五方面的启示。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保证干部群众的团结统一
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7]要把听党指挥作为军队建设的首要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强军必须强政治、强军魂的内在要求,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方向。
在“四保临江”战役中,敌我局势瞬息万变,南满分局的干部们产生分歧是难免的事。陈云深知加强党的领导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这种情况更需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曾讲过,“个人意见不被采纳,不能生气,也不能不尊重集中的决定”[3]。陈云充分利用战争间隙,召开会议加强党的领导力。东北民主联军能够克服冰天雪地的困难环境,应对强敌压境的紧张局面并取得历史性胜利,坚持了党的领导是根本原因。历史昭示我们,只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能够克服前行道路上的一切困苦,不断赢取新的光辉胜利,这是“四保临江”战役留给当代最可宝贵的思想财富。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如今,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达五分之一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有目共睹。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光辉历史和如今的美好现实生活都能够证明,正因为有党的领导,全国各项事业才能稳健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持续地改善,人民的幸福感、归属感才能不断地提高。
作为共产党员,就是要同“四保临江”战役中的东北民主联军干部一样,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努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吉林省当前发展需要,为实现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只有顾全大局的思想意识才可能作出合乎实际的决策部署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全党要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其中,大局意识强调的是从整体、从全局出发对事态进行综合考量和谋划,要求做到认清大局、看透大局、服务大局、贡献大局。实践证明,只有牢牢树立起自觉服务大局的意识,将工作置于大局之中去谋划部署,才能够做出成绩,有所收获。如果不能在大局中思考筹划,不能使工作紧紧围绕于中心,就不能把握住正确的工作方向,更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在“四保临江”战役中,广大官兵能够克服种种艰险,应对重重困境,最终战胜具有优势之敌,关键就在于我军将士有着团结一致、顾全大局的思想境界,在于我军官兵能够从整体、从全局出发,没有将视野仅仅放在南满地区的敌我斗争之上,而是着眼于东北乃至全中国的解放事业之中,顾全了大局,凝聚了合力,为东北直至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巨大力量。
回望建党一百年的光辉历程,在异常复杂的形勢与不曾面对的困难面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支撑我们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尤其应大力弘扬“四保临江”战役中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大局意识,激发出吉林人民的强烈斗志,凝聚起吉林人民的强大力量。
●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四保临江”战役的最后胜利,与我党在对敌斗争中坚持维护人民利益、深入广泛开展群众工作密不可分。虽然现在所处的实际环境与当时不尽相同,但在革命战争时期依托群众取得胜利的经验,仍然能够启示我们,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如何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不同的现实条件下自然也有着不同的形式与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他曾表示,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这说明,虽然形势与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我们党的宗旨不曾改变。只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人民谋利益的优良传统,人民群众就会团结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
●只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
74年前,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万分紧急的情势之下战胜强敌,是因为我党我军始终坚持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不仅使我们坚守住了南满地区的根据地,更彻底扭转了战争局面。“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启示着我们,只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才可能满足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9]他十分重视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曾在不同场合强调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把握正确的思想方法,求真务实,才能够使得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正确的轨道与方向之上,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更好适应现实需要。
当我们为实现建设幸福美好吉林的宏伟蓝图而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时,我们更应该注重把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学习革命先辈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吉林省当前发展需要,为实现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只有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心才可能取得一切斗争的最终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9]陈云在“四保临江”战役中,常常鼓舞大家要下定决心战胜敌人的进攻,他曾说过,“敌人的进攻是能够粉碎的,敌我力量是能够改变的,形势是能够改善的,南满是能够坚持的”[3]。他还常常提醒大家,想要“减少牺牲,保存自己,壮大自己”[3],就必须要进行“反复、长期、艰苦的斗争”[4]。“四保临江”战役的伟大胜利,启示着我们只有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心才能取得一切斗争的最终胜利。
如今,在金钱、美色等种种诱惑之下,有的党员没有能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自甘堕落,甚至最终走进铁窗之中。这不但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还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想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要深入学习与体会“四保临江”战役中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远大的革命理想与坚定的革命信念,向革命先辈们看齐,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永恒不变的信仰,将共产主义信念作为永远秉承的信念,自觉抵御种种不良诱惑,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走在人生道路之上,为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砥砺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重新学习回顾这段光辉历史,深入领会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四保临江”战役中的核心作用,学习我东北民主联军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光荣历程,感悟共产党员们顾全大局的思想境界,掌握革命先辈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会我军将士们永不放弃的革命信心,有利于吉林省广大党员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强化“四个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坚守理想信念,为开启加快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10).
[2]文世芳.陈云谈党内生活“三原则”[N].人民日报,2017-04-25.
[3]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8,334,343,348,336,337.
[4]陈云文集(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59,601,614,560,513,567.
[5]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25.
[6]刘品荣.论七道江会议的历史作用——兼论陈云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运用和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20.
[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
[9]習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作者简介
贾鸣杰,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汪沅,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 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