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甲
[中图分类号]G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596(2021)09—0050—05
全域科普是新时代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和升级版本,是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有力抓手,是破解基层科普难题的“灵丹妙药”。深入持续推进全域科普,对于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平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实施全域科普的重要性
全域科普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将科普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对各类科普资源、理论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公共服务、相关产业、防疫避灾等进行全方位、体系化的有机整合和优化提升,推动科普服务全领域、全地域、全媒体、全人群覆盖,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科普工作理念和模式。全域科普立足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等角度,旨在建立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工作体系。
(一)全域科普是增进科普工作成效的必要手段
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提出,“科普是公益事业,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科普事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普体系,具有比较完备的组织架构、政策理论、工作机制和人员队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普形势不断变化,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科普相关法规出台较早,实施办法和细则体系性配套性不足,难以保证科普工作在基层特别是农村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科普功能实现约束力不强,社会缺乏对科普功能实现的活力,科技传播的内容与方式不能更好地贴近大众等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妨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因素。由于科学技术普及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科普工作更具系统性,要有明确而广泛的工作体系,有全方位的统筹、协调与合作,有多角度的支撑保障和强有力的社会资源动员能力。为适应新使命、符合新要求,科学技术普及必须向全域科普升级、向全域目标迈进,应改变点对点、点对面的传统科普模式,有效聚合政府、企业、院校、媒体、农技和经合组织等科普资源,形成面对面、网对网的矩阵式科普局面。
(二)全域科普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伴随着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科学素质建设走向更为综合性的素养、文化和基层参与层面。正是由于科学素质具有全面性、综合性、普适性、多元性等特征,科普工作走向“全域”、向“全域”升级尤为重要。通过领域的加大覆盖、地域的拓展增长、媒介的逐步融合、受众的不断扩容,公民对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将更加全面和深刻,对科学理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掌握将更加自如、有效。
(三)全域科普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抓手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素质、国家政策导向等因素。人文素质因素,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方面。中国科普研究所2018年组织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具备公民科学素质比例为10.77%,中部地区比例为7.96%,西部地区比例为6.49%,不同区域的公民科学素质发展呈现出与其經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特征。一定意义上来看,全域科普是解决人这个主体的素质不均等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一种高效的理念和方法。加入全域科普这个“催化剂”“罗盘仪”,各领域、各地区和各群体的平衡协调发展也将步入快车道。
二、陕西省全域科普工作现状和困境
全域科普在天津、陕西等地先期探索推进,内涵外延、工作思路、发展目标、模式举措、具体内容、评价体系等正在逐步确立和明晰,在提升新时代科普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陕西全域科普实践来看,如何认识“全”、做到“全”、实现“全”,容易出现认识混淆、把握不准、机制不畅等问题。
(一)理解认识有偏差,想法思路有局限
在对陕西省200名长期从事科普筹划组织人员的调查统计中,16%的人员对全域科普相关概念、内容、原则、受众范围、工作重点及要求等认识不够清晰明确;15%的工作者将全域科普与一般性、例行性科普工作画等号,不能及时引入新科普资源、开辟新科普阵地、运用新科普模式、增加新受众群体,全域科普的内容、要素和服务对象等难以完全覆盖;30%的工作者把全地域延伸、全领域拓展作为工作重点,忽视了全民积极参与、广泛乐享科普、提升科学素质的内生性和自觉性;40.5%的人表示全域科普顶层筹划较难、末端落实较难、效果难以保证。
(二)构想筹划系统性不足,工作部署零散滞后
基于以上调查,在筹划设计、安排部署全域科普工作时,16%的筹划组织者未基于翔实的调查研究和数据支持,工作的全面性、整体性、科学性打了折扣。全领域行动中,近30%(在一些地区超过半数)的人认为科协、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发挥较好,教育、卫健、农业、水利、气象、地震等部门和学会、协会、研究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的协同联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在全地域覆盖上,47%的人表示各区域进度不一、效果不等,地域差距明显。全媒体传播中,超过92%的人更看重、更愿意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的传播形式,主动运用传统媒体传播科学知识的不足8%。全民参与共享中,68%的人更乐意在城镇社区开展科普,84.5%的人更注重青少年、大学生等受众,在农村和中老年群体中开展科普还不够深入。
(三)方式方法灵活性不足,落地实施略显被动
基于以上调查,全域科普推动的主体一般集中在各级科协组织身上,近半数群众对全域科普、科学素质等知之甚少,激发群众认识科普、接受科普、参与科普的热情和动力等方面的手段还不够实用、灵活。全域科普一个重要建设和努力的方向就是联动、融合,但在现实中诸多方面还难以实现。场馆设施建设、品牌活动开展、科技知识培训、科技志愿服务、科技传媒建设、科普项目研究、科普人才评选等方面的活动依旧各自为战,难以做到在全域科普这个大框架下、大坐标系中的有机统一。
(四)载体运用融合性不足,传播渠道不够多元
中国科普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参观过动物园、水族馆或植物园的公民比例为58.1%,参观过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的比例为31.9%,参观过自然博物馆比例为29.5%。科普场馆颇受公众欢迎,是公众接受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渠道。但在一项针对公众期望强化的科普传播方式和渠道的调查中,公众期望强化科技类场馆(如科技馆、博物馆)的占42%,期望强化网上科技馆的占44.7%,这也表明科普场馆的共建共享和开发利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目前,一些地方传统固定,独立建设的科技馆、博物馆等场馆使用得多,民营的、社会资本建设的场馆,包括院校、科创园区、科技企业、社会组织等建设的展览馆、研发中心、科技成果展示区、试验室等场所未纳入全域科普教育场馆体系。科普课题研究中,大学生科普、青少年科普等研究较多,引导院校专家、科技工作者、科技服务志愿者研究全域科普的建设模式、评估方式、融合形式的力度不够,支持有限。对纸质传媒重视程度较高,对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移动媒体重视程度不够,转发的信息多,原创信息少。
三、提升全域科普工作成效的建议
(一)深化全域科普课题研究,切实从思想意识上唤醒自觉
我國的公民科学素质研究大多仍基于国外研究的译介或基础性的探讨,相比国外公民科学素质概念探讨的“合法化”时期到“深化期”的研究历程,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研究还处于其中间阶段的“阐释期”。为拓展公民科学素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需要以大学、科研院所等为主,广泛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全域科普)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探索构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充分融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科普综合研究平台。在综合类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中,增加科学传播、全域科学、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等研究专业、方向和岗位,设立全域科普课题小组,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科协组织和科技职能部门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域科普、公众科学素质研究计划项目支持,保证研究的延续性。开展科普、全域科普和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相关征文活动,在期刊中适当增加科普、全域科普等文章刊登比重。在报纸中开辟全域科普基础研究、经验做法、成果展示、典型事迹专栏,营造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公众切实接受全域科普、参与全域科普。
(二)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在实施主体上形成合力
以《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为依据,研究制定科学普及、科技创新等配套制度,出台全域科普工作规定办法和全域科普的准备、实施、检查、评估等细则和措施,为全域科普提供全流程、全过程、闭回路的理论指导和依据。树立大联合、大协作理念,探索实行“科普+”新模式,融合各类政府资源,推动科普与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体育、气象、地震、文物、旅游等共建共享。在具备条件的领域、群体中组建多样化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如全域科普协同发展联盟、大数据融媒体科学传播联盟等,融合资源,步调一致地推动全域科普工作。建立全域科普协商联席机制,统一共识,解决矛盾,推动工作。
(三)紧盯重点难点发力,在末端落实上见到实效
针对全域科普“举旗困难”、影响有限的问题,科学设计、严密组织“科技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品牌科普活动,动员组织各行各业、各级政府、各地区举办主题鲜明、富有地域特色、普适性强的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集中举办科学报告会、科普讲座、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实验室参观、科普场馆开放等活动,打造精品科普品牌,发挥牵引带动和导向引领作用。针对科普场馆数量不足、功能单一、高技术展品更新滞后且耗费大的情况,按照“因陋就简、一主多分、融于群众、展示人文”的原则,多层次推动科普场馆阵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加强管理和增加投入等多种措施,推动亮牌子、创阵地、建体系工作,因地制宜建设科技场馆;优化整合行业企业、公办民办等资源,形成以科技馆为主、特色馆为辅的“一主多分”科普教育阵地体系,推动跨地区、跨领域科普服务的联动推进和科普资源的共用共享。针对科技志愿服务城乡遍布难、全民参与难、服务全民难等问题,围绕发展大局和地方实际,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开展优秀科技志愿服务典型推选和项目支持,形成县域试点为重、试验区示范先行的服务框架,以科技志愿服务为支点,因势利导布局科普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大型活动为重点,以网络直播、线下服务、视频培训、远程指导为主要形式,常态化服务乡村振兴。针对全域科普信息发布人员分布零散、不成体系、协同组织困难的问题,建立国家、省、市、县(区)、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多级科普信息员体系,广泛进行科普中国App文章流转、短信群发、微信转发、微博分享,通过对信息员的身份认定、项目支持、能力培育、表彰奖励、交流互学等,稳定信息员架构和队伍,持续激发下科普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四)建设媒体融合矩阵,在宣传推广上发挥作用
坚持科普媒体与大众媒体并举,借助多样化的媒体传播手段,构建协同联动、资源共享的全媒体传播系统。探索成立不同层级融媒体科学传播联盟,统一调配运用媒体资源。整合现有资源,统一规划设计,发挥科技传媒、科普期刊、科普网站等专业科普媒介作用,优化官方科普信息制作发布传播渠道,打造包括广播、电视、门户网站、新媒体、手机App、平面媒体等终端融合的多维科普平台。灵活科普信息传播方式,引导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知乎等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广泛推送科普类精选爆文、热门视频,有针对性地增加科学精神宣扬、科学知识普及、高精技术前瞻等栏目和内容,扩大受众量和点击率。拓展与大众媒体的合作模式,合理制定、稳步实施科学媒体传播计划,在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直播间等播放专题科普节目。在机场、车站、地铁站、社区服务中心、村级党群活动中心以及旅游景点、游乐场所设置科普知识宣传栏、展示屏,优先刊登游客关注、喜闻乐见的科普信息。创新与影视传媒公司、影视制作工作室等合作模式,筹备制作科技人物微电影和科普宣传片。采取网络直播授课,高校实验室向公众开放,科技(创)公司分时段、选择性开放等措施,邀请知名科学家、科普大咖及相关领域专家和基层科技工作者,采取互动交流方式,解读舆论焦点、民生热点和科学奥秘,使公众与知名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零距离接触。
总之,全域科普是新时代科普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发展方向,对于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围绕全域科普这一全新的科普升级版本,应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全维度地深化理论研究,丰富实践探索,建立涵盖认识、筹划、组织、融合、评估、表彰等在内的工作机制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