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林
(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西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鹤庆 671507)
鹤庆县处于云南省西北部,境内海拔在1300~1700 m,年均气温13.5℃,年均日照时数2300 h 左右,年均降雨量966 mm左右,较为适宜水稻生长。近年来,鹤庆县水稻种植规模显著扩大,水稻产量直接影响农民增收致富。病虫害是威胁水稻生长的主要因素,为高效防控水稻病虫害,需深入了解各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适期开展防治工作,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技术,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基础上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1)病害发生情况
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在鹤庆县坝区乡镇发生,发生面积约1.2万亩。病原为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由灰飞虱传播。苗期发病后,水稻心叶基部会出现褪绿黄白斑,之后发展为黄色条纹。分蘖期发病后,心叶下一叶基部出现褪绿黄斑,然后逐步发展为不规则黄白色条斑。拔节期发病后,剑叶下部会出现黄绿色条纹[1]。感染病害后,水稻容易发生抽穗畸形,会降低水稻产量。水稻苗期至分蘖期染病几率较高,受生育期、气温因素影响,病害潜伏期在半个月左右。
(2)适期防治技术
详细调查田间虫源,准确把握灰飞虱与条纹叶枯病发生的消长动态,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
秧田期要将灰飞虱一代若虫与一代成虫作为防治重点。移栽水稻可在立针期内田间喷施5%锐劲特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兑水药液,直播稻则利用吡虫啉或锐劲特药物在一叶一心期开展防治工作。通常情况下,秧苗期内需进行3 次防治,可以保证防治效果。
水稻大田期,病毒主要由二代灰飞虱传播,需将灰飞虱二代若虫与成虫作为防治重点。在若虫孵化盛期喷施吡虫啉、锐劲特等药物防治,连续用药2~3 次,间隔保持在5 天左右。
优化栽培管理模式。播种前,彻底清除田边与沟边的杂草,破坏灰飞虱繁殖场所。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晒垄,杀灭灰飞虱成虫、若虫。适当增施磷钾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1)病害发生情况
水稻稻曲病主要出现在高肥力田块,全县发生面积约0.9 万亩。稻曲病主要在水稻穗部发生,对部分谷粒造成危害。谷粒受害后,菌丝块会逐渐膨大,裂开内外颖后,有淡黄色块状物露出,之后对内外颖两侧进行包裹,一般呈现黑绿色。水稻稻曲病不仅使水稻减产,还会显著降低稻米品质,严重影响水稻种植效益。
(2)适期防治技术
精选抗病性较强水稻品种,如扬稻3 号、滇粳40 号等,降低病害发生率。禁止病田留种,需将病粒摘除并销毁。播种前,可将种子浸泡在2%福尔马林或0.5%硫酸铜溶液中5 h 左右。抽穗前,可向田间喷施18%多菌酮粉剂兑水药液。孕穗末期,可田间喷施14%络氨铜水剂药液或5%井冈霉素兑水药液[2]。
(1)病害发生情况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与传播受菌源、水稻品种、气候条件以及栽培管理等因素共同影响,全县境内均有发生,发生面积约1.1万亩。叶片、叶鞘是主要发病部位,受发病条件、侵染时期等因素影响,呈现出不同症状,叶缘型较为常见。叶尖、叶缘部位最先发病,初期有暗绿色水渍状短侵染线出现,之后向暗褐色转变,且侵染线的周围逐渐产生淡黄色白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步延伸到叶缘两侧。
(2)适期防治技术
水稻白叶枯病病菌来源和传播途径较多,需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合理选择秧田,保证具有较高地势与便捷排灌条件。禁止带病稻草直接还田,要将病谷壳、病米糠等病残组织彻底清理,减少致病原。优化施肥结构,搭配施用氮磷钾肥。基肥主要选用有机肥,后期尽量不要施用氮肥。施用绿肥或其他有机肥过多时,可适量施用石灰、草木灰等。落实浅水勤灌原则,适时搁田,及时铲除田边杂草。
化学防治。水稻进入到三叶期与移栽前,可喷施10%三氯异氰脲酸500 倍液,预防本田发病。大田零星发病后需及时施用药物,消灭发病中心,避免病害进一步蔓延。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1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等药物应用较为广泛。
(1)虫害发生情况
稻飞虱主要在坝区乡镇发生,发生面积约1.8 万亩,成虫、若虫吸取水稻汁液,排泄物会滋生大量霉菌,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正常呼吸。同时,稻飞虱会传播多种病毒,导致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丛矮缩病等病害的发生。
(2)适期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选用抗虫性较强品种,降低虫害发生几率。科学布局水稻种植区域,落实连片种植模式,避免稻飞虱来回迁移。做好肥水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钾肥与磷肥。贯彻浅水勤灌原则,适时烤田,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掉田边杂草,有效减少虫源。
生物防治。蜘蛛等生物是稻飞虱的天敌,田间管理中需对施药方法、用药时间等进行调整,避免影响害虫天敌的生存和繁衍。也可在害虫高发时期引入一些鸭子,减少害虫数量。
化学防治。防治中贯彻压前控后原则,2 龄若虫盛发期为防治最佳时期。2~3 龄若虫在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内大量出现,可田间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辛硫磷乳油等药物。进入水稻孕穗末期时,可使用30%敌敌畏乳油、20%异丙威乳油兑水药液进行防治[3]。
(1)虫害发生情况
水稻粘虫在全县均有发生,发生面积约2.4 万亩。该害虫具有明显的暴食性与群聚性特征,极大程度影响水稻产量。若田间害虫基数较大,幼虫可以全部吃光水稻叶片。温湿度对粘虫发生影响较大,温度10~25℃、相对湿度超过85%时易发生虫害。
(2)适期防治技术
利用成虫的产卵习性,在田间设置适当数量的稻草把、谷草把等,5 天更换1 次,换下的草把集中烧毁。田间设置糖醋盘、黑光灯等,可高效诱杀害虫成虫。化学防治时,幼虫3 龄前是关键时期,可田间喷撒2.5%敌百虫粉、5%杀虫畏粉等,或喷施5%卡死克乳油4000 倍液、40%菊马乳油2000 倍液等。
(1)虫害发生情况
水稻螟虫在全县均有发生,发生面积约0.7 万亩。二化螟与三化螟对水稻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虫害出现后易发生枯鞘、枯穗、白穗等问题,降低水稻产量。
(2)适期防治技术
播种或插秧前,可向田间水面施入3%呋喃丹颗粒剂与细土拌和药物。插秧时,可将秧苗浸泡在90%晶体敌百虫兑水药液中10 min 左右。移栽前3 天,对秧苗浇施20%氯虫苯甲酰胺药液。进入拔节期后,茎叶喷施20%氯虫苯甲酰胺药液。防治中,需将一代害虫作为防治重点,不仅可以保护稻苗,还可压低下一代虫口密度。此外,也可利用水稻螟虫的趋光性特征,在害虫高发期田间设置黑光灯,诱杀害虫成虫。
要全面总结鹤庆县水稻生长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以及发生时期,科学确定病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期。同时,贯彻绿色农业发展要求,积极推广与应用无污染防治技术,持续降低化学农药施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