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温宿县农副产品加工业现状、模式与发展措施

2021-12-23 20:46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29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产业园园区

邓 寒

(新疆阿克苏温宿县农业局,新疆 阿克苏 843000)

温宿县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距阿克苏机场仅3 km,南疆铁路、国道314 线、G320 高速公路等自东向西穿境而过,温昭公路自南向北穿境而过,距地域性中心城市阿克苏市12 km,500 km 半径辐射喀什、和田、克州、巴州、伊犁,是新疆南北交通大动脉的枢纽部位。温宿县是传统农牧业大县,近年来,先后被列为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核桃品牌创建基地,誉为“中国林果第一强县”“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冰糖心苹果之乡”“新疆林果第一大县”。

一、温宿县农副产品加工业现状

1、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温宿县依希来木其乡西北侧3 km,自建设以来,已累计投资40 亿元,入驻企业54 家,包括国家级龙头企业1 家、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 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6 家。企业产值增长率89%,企业发展潜力161.8%,融资能力30%;农产品注册商标65 个,其中,中国著名品牌2 个,新疆著名商标2 个,新疆农业名牌产品3 个;修建园区核心区道路11 km,新建提升泵站1 座,铺设排水管网约15 km,通讯光缆改迁3 km,目前初具“七通一平”。园区核心区果品加工能力16 万吨,保鲜贮藏能力10 万吨。

温宿县以加工园建设为抓手,以产品、科技和服务为纽带,利用自身优势,有选择地发展现代农业。通过试验示范把新品种、新技术、新生产方式,特别是新科学技术成果逐级放大,并向园区周边温宿县乃至阿克苏地区农村农户示范传授,带动县域乃至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同时,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贫困人口培训转移就业,实现稳定脱贫。探索“龙头企业+股份合作”“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合”和“龙头企业+订单种植”等新带动模式,依托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和品牌优势,吸纳农户就业,将有劳动能力的人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实现县域、区域农村产业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构建起新型高效的技术推广应用模式。以科技创新支撑、以技术突破引领、以示范基地带动温宿县特色林果业提质增效,辐射带动阿克苏地区乃至南疆地区林果业技术进步。

2、农副产品加工园区

农副产品加工园区规划面积468.9 km2,发展布局为“一核五区”。一核为园区核心区,具有综合管理、农产品精深加工、高新技术园、农业科技孵化、信息交易等功能;五区为核桃种植示范区、苹果种植示范区、红枣种植示范区、水稻种植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1]。

创建农产品加工园区,“红旗坡冰糖心”优质苹果为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全疆及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产业集中度、上下游连接度、产业间关联度都高达90%以上,产值占产业园总值的86.8%,占县域总产值的67%左右。

加工园区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了“生产+加工+科技”发展模式,种植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全产业链开发格局已基本形成,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园

拥有入园经营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 家,其中国家级1 家、自治区级4 家。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了涵盖苹果标准化种植、采后初加工、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质量管控、品牌营销等构成的全产业链产业发展大集群。物流园区涉及1 镇1 乡1农场,园内总人口31724 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30224 人。

2019 年园区总产值63.78 亿元,农业总产值16.59 亿元。产业园以“冰糖心”苹果为主导产业,2019 年苹果一二三产业产值48.24 亿元,占产业园总产值的75.6%。其中,苹果一产产值10.72 亿元,占产业园农业总产值的64.6%;二产产值29.86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79:1。产业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00 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49.8%。

二、科学空间布局

秉承“城乡统筹、产村互动、果旅结合”的发展理念,主动对接温宿县农副产品加工相关规划,进一步与《温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温宿县城乡总体规划》《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布局紧密衔接,整体形成农产品规模生产、加工转化、品牌营销、科技示范、文化旅游等互动融合发展、关联配套、资源高效共享的产业新格局,激发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构和功能升级,促进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价值创新,推动产业园发展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三、温宿县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模式

1、产业化联合体模式

以阿克苏红旗坡集团公司-金物联电子商务公司、阿克苏恒通果汁有限公司、阿克苏塞外红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成立农产品产业化协会,吸收涉及种植、营销、加工、文化等多家单位和个人为成员,建立“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种植大户+农户”产业联合体,创建集区域种植、技术服务体系、生产加工企业、品牌策划机构和市场营销网络为一体的集团化产业化发展格局。

同时,以产品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保障,加大生产企业技改与研发投入力度,有效促进了全县农产品加工业由分散向集中、由单一向系列、由作坊向企业的转型,进而形成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股份合作模式

农民、集体资产入股分红。园区与第三方评估机构合作,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机械设备以及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等进行评估,确定资产价格。评估后的资产入股到园区新型经营主体,由新型经营主体统一经营。利益分配采取“保底+分红”模式[2]。保底收益不低于当地土地流转租赁平均价格;分红收益由产业园、群众代表、公司(合作社)确定专业会计事务所对入股公司盈利情况进行评估,盈利部分按股份分红。入股农户优先到新型经营主体处务工,获得工资收益。

四、温宿县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措施

1、财政支持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投入,适当调整财政投资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扶持产业发展。将良种培育、规范化生产、病虫害防治、精深产品研发、质量标准和检验检疫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纳入重点扶持计划,给予重点扶持;对采后商品化加工、运输和批发市场等方面的经营性项目给予贷款贴息等支持。

2、用地保障政策

将产业园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产业园建设需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用地指标优先安排产业园建设项目。

3、金融保险支持

鼓励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合作,采取财政资金担保、贴息、奖补、风险补偿、设立基金等办法,撬动金融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3]。探索完善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林果精深加工业发展的融资模式,推动园区特色林果业精深加工业发展。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将产业园建设作为信贷政策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支持内容。

4、引进科技人才

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园与高新技术园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高新技术孵化中心,实现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同步;加大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强化“研究型+推广型”人才培养;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培养科技创新创业和精深加工技术领军人才。

阿克苏地区设立新疆温宿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新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用于科技类重点项目、科技平台建设、科技成果引进、人才引进,以及对优秀人才、创新型企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科技特派员产业创新链建设、重大科技成果的奖励或补助。

5、培育农业主体

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引导、支持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多形式的经营联合体,倡导“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组织模式,进一步扩大产业化发展的成果。

出台奖励政策。当年被评选为地区级示范专业大户,一次性奖励1 万元;当年被评选为自治区级示范专业大户,一次性奖励2 万元;当年被评选为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次性奖励3 万元;当年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一次性奖励5 万元。

6、品牌扶持

围绕园区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型企业培育,整合现有优势资源,着力提升专利、品牌和标准服务能力,辅导申报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相关专利,择优支持一批区域特色创新品牌培育,建设完善品牌产品标准化体系,提升品牌效益和质量效益。鼓励创建企业品牌,支持中小微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申请商标注册。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申请“三品一标”认证。产业园内新取得绿色、有机食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时,一次性奖励5000 元;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时,奖励5 万元。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产业园园区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广东“5+1”全链条给农业龙头企业“点睛”
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