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庠,刘雪
(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1949年秋季,驻扎在江南进行水上训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二十、二十七两个军的战士出现群体性发热消瘦、拉脓血便等症状,经反复检查确诊为血吸虫病,且患病率高达79%。[1]4由此,长江中下游流域血吸虫病肆虐的冰山被撕开了一角。面对血吸虫病对社会生产生活、百姓生命健康所带来的极大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就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消灭血吸虫病为目标的防治工作。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极为短缺,尤其是专业的医疗卫生人员数量很少,在此背景下,人民政府有效地动员了中医药人员参与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血吸虫病防治(以下简称血防)工作。不过,当下史学界对中医药界参与血防工作的专题研究不多,对中医药的作用关注度不够高,相关研究内容散见于其他主题的研究之中。鉴于此,本文试以20世纪50年代江苏省血防工作为例,总结中医药界参与血防工作的历史成绩,探讨中医药血防工作机制形成的内在因素及其启示。
血吸虫病是一种以钉螺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病,群众俗称“大肚子病”“水鼓胀”等,其流行如其他寄生虫病一样离不开传染源、中间宿主、最终宿主3项。我国自古就有血吸虫病。1971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女尸,以及1975年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出土的西汉男尸中检获大量血吸虫卵。[2]由于中国古代医家对血吸虫病及其发病机制不了解,所以历代医籍只能对其现象及其发病症状进行描述。据《诸病源候论》载:“江南(包括今江苏地区)有射工毒虫,一名短狐,一名蜮,常在山涧水内……夏月在水内,人行水上,其含沙射人影便病”[3]142;“山内水间有沙虱,其虫甚细,不可见,人入水浴及汲水澡浴,此虫著身,及阴雨日行草间亦著人,便钻入皮里。……自三吴已东及南,诸山郡山县,有山谷溪源处,有水毒病,春秋辄得,一名中水,一名中溪,一名中洒,一名水中病,亦名溪温。”[3]143这些记载与血吸虫病地理分布、感染季节、感染方式相似。其状“或如伤寒,或似中恶”[3]142;“或有下物如烂肝,十余日至二十日则死”[3]144。“此由水毒气结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粗黑,如似肿状,名水蛊也。”[3]126其描述与血吸虫病的初期发热,中期痢疾、肝脾肿大,晚期腹水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
现行的江苏行政区划,在1949年至1952年间曾分设为南京市、苏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3个省级行政区,1952年11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调整省区建制》的决议,规定成立江苏省人民政府,并于该省人民政府成立后撤销苏北人民行政公署、苏南人民行政公署。为便于研究,本文将原南京市、苏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视同江苏省。江苏省位于中国东中部,居长江、淮河下游,大运河纵贯南北,海岸线长达954公里。在江苏省土地总面积中,江、河、湖、库合计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6.86%;加之此地属暖湿季风气候,全省多年平均降雨量782~1 150毫升,雨量充沛。[4]全省受地形、气候、雨量等因素的影响,极其适宜本病病原体血吸虫尾蚴和中间宿主钉螺的繁殖及散布,为疫病滋生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在流行病学上,疾病流行起主要作用的是社会因素,如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一方面,江苏水系发达,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渔业以江湖捕捞为主,农渔民在劳作过程中极易感染血吸虫病;另一方面,江苏居民傍水生活,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粪便处理习惯造成人们极易接触疫水,加剧了血吸虫病的大流行。
新中国成立前后,江苏省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省份之一,其中以苏南的太湖水网地区和苏北的里下河地区尤为严重。以苏州市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累计查出有螺面积4.13亿平方米,约占流行区陆地面积的15.7%;累计查出血吸虫病人103万多人,超过流行区总人口的34%,居江苏各流行市之首。[5]1956年全省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全省有47个县(市)有钉螺分布(包括现属上海的川沙、青浦、松江、奉贤、金山和南汇6个县),有螺乡1 255个,占47个县市总乡数的48.1%;有螺乡人口1 087万,占47个县(市)总人口的45.9%。全省共查出有螺面积3.9亿平方米,血吸虫感染人数217.2万,平均感染率9.2%。血吸虫病流行类型有水网、湖沼和山丘3类,以水网型为主,其中感染人数占总感染人数的80.7%[1]15。血吸虫病的肆虐,极大地影响人民的“五生”(生长、生产、生活、生育和生命),造成户绝村灭。苏州市昆山县陆杨乡的杜家港,民国十三年,有100多户350多人,由于血吸虫病的严重流行,仅民国二十一年全村就有28人死亡。到1952年调查时,仅剩34户59人,幸存的村民中,有90%患血吸虫病,许多人骨瘦如柴,奄奄一息。茜墩乡南金星村百家荡的土马泾、竹丝浜两个自然村,民国二十八年有20户96人,10年内病亡76人,8户灭门。[6]758江苏高邮县的新民滩位于里下河地区,据历史记载和老人们回忆,清咸丰七年(1856),这里就有80多人死于血吸虫病。20世纪40年代前,钱家庄原有11户52人,到1940年,44人死于血吸虫病,绝门8户。1944和1945年,马头庄6户36人和胡家庄3户17人,都相继病亡。1950年春,新民滩血吸虫病急性大发作,全乡5 257人,急性感染4 019人,感染率76.45%。短短几个月内,死亡1 335人,绝门45户。这就是震惊全国的新民滩血吸虫急性感染事件。[7]94
针对沿江驻军和高邮县新民滩突发的血吸虫病疫情,1950年1月15日,南京医药界遵照华东军政委员会的指示,成立“南京市日本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这是全国最早的血防组织领导机构。1月29日,南京派出由13个单位349人组成的防治大队,奔赴浙江嘉兴、嘉善及江苏青浦等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军指战员查治血吸虫病,检验30万人次,治愈1.5万人,并为3万人预防性治疗,于同年5月13日完成任务返回南京。[8]新民滩大批渔民、草民的死讯传出后,从车逻区政府、高邮县政府、泰州专员公署,到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各级政府十万火急地调动中央防疫大队、苏北防疫大队疾速赶至新民滩做疫情调查,确诊此地瘟疫为急性血吸虫病。在四个半月内,防疫大队抢救了1 551个危重病人。[7]101,103至此,江苏省区域血防工作在疫情应急中起步。
20世纪50年代江苏省血防工作以 1955年全国第一次血防工作会议提出消灭血吸虫病的任务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以为恢复生产、保家卫国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为中心,侧重于查病治病、急性感染病人的抢救、血防工作体系的探索;后一个阶段将血防工作与农业合作化运动、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的血防运动,侧重于群众性灭螺、个人防护的宣教、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病)的救治等。当时,中医药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程参与了血防工作,并为消灭血吸虫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初,江苏区域连续发生的血吸虫病急性感染事件震动了中央政府。1950年4月20日,中央政府卫生部给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发出《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要求动员开业医生分批参加培训班工作,加速培养血防专业人员。为此,江苏中医开业医生响应政府的号召,投入到血防查治一线工作中。以江苏丹徒县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县有中医137人,他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建了联合诊所,走集体化的道路。1952年10月,丹徒县举办第一届血防人员培训班,为期1周,各区联合诊所中西医40人参加。受训后划分6个治疗组,赴流行区参加血吸虫病治疗工作。1953年,高桥区联合诊所组建晚血病治疗组,首次开展晚血病治疗工作,试用中药治疗30余人。1957年,县血防站治疗组对治疗晚血病的中药龙虎草、巴豆五物丸、麝香木香丸等进行总结,认为上述中药对晚血病人有消除腹水、改善症状的疗效,可继续辨证施治、推广使用。大港沙氏医派传人沙一鸥,于1956年奉调至县血防站,承担晚血病治疗工作达30余年,与同仁共同研制了平满丹、扶正固本丸、单味逐水胶囊、缓泻牵牛散、养肝丸、加味逍遥散等治疗晚血病的专方,疗效显著。他总结出25字治疗血吸虫病的经验体会:整体论虚实,证治分三期,攻补须兼顾,重点在肝脾,关键是早治。1958年底沙一鸥出席了全国农业、卫生先进代表会议,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9]
血吸虫病是近代以来才被人们认识的疾病,何时在中国出现目前尚无考证。从得病体征上分析,古代医籍记载的一些鼓胀病,多为血吸虫病的晚期患者,因而中医对鼓胀病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基础与经验。如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前后,昆山民间就有专治鼓胀病的医生和医书。玉山镇庞氏,善治鼓胀病,已200多年;淀东姚氏,四世相传,亦有130余年。[6]7561954年后,随着中医政策进一步落实,江苏中医药界人士以主动献方献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党的拥护,仅一年多就收集各地单方、验方、秘方300多种[10]。经省中医中药学术研究委员会整理,分别于1956、1958年出版了《中医秘方验方汇编》第1集和第2集,涉及血吸虫病诊治的秘方、验方仅“积聚膨胀类”就有54个。为了验证疗效,1956年江苏省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要求各专区、市、县成立中医研究小组,观察中医药的疗效[11],确定有效验方后,再推广到各地。1957年7月3日,在镇江专区召开的血吸虫病防治所中医座谈会上,各地中医交流治疗经验和教训,并将有效的血防验方由防治所编绘成册,印发各地[12]24-38。
通过对献方的研究,江苏血吸虫病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956年11月2日,《健康报》报道的《江苏省消灭血吸虫病取得初步战果》,介绍了松江专区用中药治疗2 815人中,有85.5%的血吸虫病患者体征显著好转。再如苏州市黄一峰医师根据苏州市第一康复医院用单味荜澄茄治疗血吸虫病的有效经验,拟定了复方荜澄茄处方,市卫生局抽调6名中医、1名西医、3名化验员到郊区双枫乡进行重点治疗工作,先后治疗597个病人,据调查,竹器合作社接受治疗的160个病人服药两个月后治愈率占50%以上[13]。
为提升中医药血防科学化水平,江苏省开始大范围开展中医药血防研究。1955年江苏省防治血吸虫病科学研究委员会(简称血研会)成立,下设中医中药组。血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一九五六年防治血吸虫病科学研究计划》,在中医临床治疗研究部分,南京市卫生局承担了中药(半边莲、广木香、荜澄茄、5号处方等)的疗效研究;苏州血吸虫病防治所负责进一步测定中药对血吸虫的治疗效果;苏州市卫生局负责“天平一枝香”治疗血吸虫病的疗效观察;扬州血吸虫病防治所负责针灸疗法减轻锑剂反应、缩短龙虎草治程的研究和中药特效治疗;无锡市卫生局负责处方药的临床试验;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负责晚期病例中医中药治疗和研究晚期腹水和黄疸病例治疗等项目[14]。1957年江苏确定的82个血防研究课题中,中医药血防课题近半[15]。
为加强中医药自主研究,1958年4月,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在南京中医学院内成立,隶属省卫生厅,承担全省中医药科研工作,其中中医药防治血吸虫病研究是其核心课题。[16]通过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血防成果。如1957年江苏省卫生厅在总结中医药治疗血吸虫病的工作经验过程中,结合中医特点,认为在治疗血吸虫病时,中医应对胀(腹水)、痞块(肝脾肿大)、黄疸三大主症重点研究并进行治疗,由田溥泉、王子荣、汤侠等中医师,根据医学文献有关蛊胀、块、黄疸这三方面的资料,结合各地中医在治疗血吸虫病中的临床经验,整理出《中医中药对血吸虫病三大主症的辨证论治》一文。该文广泛汲取了《景岳全书》《丹溪心法》《医门法律》等传统医著中的经验。在具体指导临床时,有条理清晰、全面系统的辨证细则,有精简可行、行之有效的理法方药,有灵活变通、随症加减的化裁方法。[17]时任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的叶橘泉与上海寄生虫病研究所所长毛守白一同撰写的《血吸虫病学》一书中有关中西医治疗两法,至今仍被奉为血吸虫病治疗的权威论证。[18]
通过努力,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医药已纳入江苏血防工作体制中,成为血防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江苏中医药之所以能在血防工作中做出成绩,是党的中医政策给予了中医药广阔的发展空间。早在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上,我国就明确了新中国卫生工作的三大方针,即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1952年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又增加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即强调社会动员等方式开展公共卫生工作指导思想。[19]中医药作为中国重要的卫生资源,其植根于基层百姓的现实,“治未病”的健康理念,“简便效廉”的特征,与党的卫生方针有着内在的契合性。
血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工作,需要大量医药专业人员。面对血吸虫病肆虐、专业人员不足的情况,1951年12月19日,华东军政委员会发出《关于大力开展农村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要求华东各地按以上指示组织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并吸收有关的卫生、文教机关和人民团体参加,组成委员会。1953年6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在《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中再次重申:应通过开办短期培训班及讲座的方式大量培养干部,同时吸收联合诊所医生和农村中的中西医及知识分子,充实血防队伍。1955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会议,确定今后的血防方针是“加强领导,全面规划,依靠互助合作,组织中西医力量,积极防治”。随后江苏省要求“血防工作必须动员一切可能的中西医力量”。为此,20世纪50年代,中医药作为重要的人力和技术资源,被充分动员起来,融入江苏血防工作中。
3.1.1 中医药专家进入血防决策机构
1955年江苏省成立的血研会是省血防工作重要的决策机构,由39位委员组成,主任委员为吕炳奎,副主任委员为盛立、王一峰、毛守白、叶橘泉、陈祖荫,普通委员有马泽人等,其中叶橘泉和马泽人为江苏省著名中医师。血研会下设预防、临床、中医中药3个组,其中中医中药组组长为叶橘泉,副组长为陶君仁,其余成员分别是吕炳奎、黄一峰、宋霖若、俞申五、马泽人、蔡敬斋、赵荣珂。[20]吕炳奎时任江苏省卫生厅长,又是血研会的主任委员,作为一名普通成员参与中医中药组,由此可见江苏对中医药血防工作的重视程度。1957年9月,省血研会召开第二届一中全会,中医药成员名额和中医研究项目比重均大幅度提高,副主任委员除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兼中医组组长叶橘泉外,增加了祖国医学研究所医师俞申五、省血防研究所蒋志伊、松江血防所李维熊、省中医院副院长邹云翔等中医师[21]。此次人员调整,加强了中医药血防力量,为中医药血防科研、临床技术推广打下基础。
3.1.2 中医药人员承担起血防工作的重任
如前所述,江苏的中医药人员作为专业人士,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就参与了血防工作,但以协助为主。1955年全国第一次血防工作会议提出消灭血吸虫病后,江苏省明确提出了6年内消灭血吸虫病规划。为实现这一目标,江苏省创新工作方式,加大中医加入血防一线力度。一是吸纳中医药人员充实血防机构,通过培训加入到治疗小组,配额病人给他们治疗;二是委托中医联合诊所和开业中医师,以中医为主组成治疗组,配西医检验员、护士。[22]通过多种方式的动员,中医药人员承担起了血防工作的重任。如1956年全省为15 000名中医安排了工作,其中1 800名进入公立医院。[23]苏州专区1955年共治疗血吸虫病患者14 000余人,其中联合诊所承担了8 300余人。[24]江苏省松江专区的青浦县全县中医师共负责治疗45 000名血吸虫病人[25]。针对中医血防人员区域分布不均衡情况,江苏采取省内调节、包教徒弟等方式相互支援,如省卫生厅派遣南通中医组至东台县血防站支援工作,后东台县血防站吸收了8名中医,组成两个中医治疗组,深入曹匹、唐洋两个重点流行区,结合当地防治组的西医力量开展工作。[12]41-44
3.2.1 运用中医药治疗血吸虫病,化解了生产与血防的矛盾
20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然而,在江苏血吸虫病流行区劳动力的感染率极高。如1958年原江苏省青浦县居民共282 789人,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有235 165人(占总人口的82.8%),根据157 510人粪检结果,查出血吸虫病患者73 076人,阳性率为49.6%。[26]针对高感染率,如何兼顾血防与生产,就成为各级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早在1951年华东区卫生部公布的《华东区血吸虫病防治计划》就规定,照顾农忙及农闲,农忙时防治小组及中心小组择地进行检验、宣教、预防或治疗不参加生产的对象(学生、儿童、妇女等),农闲时抓紧时间逐村进行集体治疗。[27]1953年6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再次强调防治工作要因时因地结合生产进行[28]。1956年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和第三次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党委必须将血防工作排入生产规划之内,严重地区生产工作和防治工作都要检查,党委工作报告也要包括血防工作,基层单位工作安排要囊括任务安排、劳动力安排、时间安排(与后期服用中药不影响工分对比)。[29]由此可见,统筹血防与生产已上升为政治任务。
当时,治疗血吸虫病的常规方案是锑剂疗法,即采用锑剂20天疗法,患者在住院期间每日静脉注射酒石酸锑钾。由于需要住院治疗,许多患病的劳动力得不到有效治疗。在此情况下,中医开创了门诊治疗和定期巡回送药到户两种治疗模式。如南京市应用培本化痞丸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病人,其中巡回和门诊治疗者547例。巡回治疗系按乡区派出中医组就地治疗,采取“送上门、跟下地、病人在哪里医生就到哪里”的办法,使生产治疗两不误。门诊治疗则采取3天一复诊的方法[12]45。再如,常州戚墅堰联合诊所中医师许伯义采用门诊治疗、定期复诊方式,选用“雷允上痧药蟾酥丸”诊治因工作、学习及其他原因不能采用住院锑剂治疗者55例,结合随访,追踪获知40例随访患者及时疗效约占70%,远隔疗效约占59.3%,复发率仅占11.7%,疗效得到肯定。后戚墅堰铁路医院谢兆卿中医师试用此“痧药蟾酥丸”治疗血吸虫病700多例,均采取工余集体住院治疗方式(即早晨照常上工,晚上住在疗养院里,由护士监督服药,记录反应),药物早、晚两次口服,结果大便(沉孵法)化验,3次阴性者约71%,血色素、红细胞治疗后有普遍降低现象,效果良好。[12]110-114此治疗方法有效节约了患者时间成本,提高了血防工作效益,化解了血防与生产之间的矛盾。
3.2.2 运用中医药,提高了灭螺与预防效果
中医药血防不仅在治疗方面有优势,在灭螺方面也发挥了作用,提高了灭螺的效果。钉螺是血吸虫的主要载体和发育场所,钉螺离开了草就不能存活,为此“土埋法”是消灭钉螺非常有效的办法。江苏省原来是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共有2 477万病人,钉螺面积逾14亿平方米。[30]江苏省在公布的《1956年防治血吸虫病计划》中要求:“在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的地区,应将土埋钉螺列入工程计划之内,既保证工程质量又达到消灭钉螺的目的。”[31]“土埋法”主要采用物理埋法,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创造了人工土埋加中药的灭螺法,当时采用较多的中药为茶子饼(一种具有杀虫功效的中药),灭尾蚴效果极好,还有巴豆、闹羊花、芫花、草乌等,灭螺效果比单纯物理灭螺方法有了一定的提高。[32]苏州防治所在孙振中教授的领导下进行中药泽漆、紫云英灭螺实验,也证明有杀灭钉螺的效果。为预防血吸虫病,1957年省血研所沈佩琳等还用茶子饼粉与凡士林配成茶子饼油膏作为个人防护药剂,在现场使用效果良好。[33]
综上所述,20世纪50年代的江苏中医药不仅在预防、临床治疗、科学研究等科技层面为血防工作作出了贡献,而且通过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门诊治疗和定期巡回的治疗方案的革新、中西医结合血防体系的创新等,为中国血防事业乃至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典范。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是与党的卫生方针和中医政策分不开的,也与中医药本身符合国情、“简便效廉”的特点分不开。
当然,20世纪50年代中医药能够参与血防工作得益于“政治庇护”,但医学本身不能“政治化”。“大跃进”期间,在江苏提出“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高指标”下,有时急于求成,留下的教训也值得后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