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穿天节与七夕节的节俗文化内涵及传承发展现状

2021-12-23 06:14李跃忠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穿针襄阳习俗

张 浩 李跃忠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是记载和保存传统文化的特殊符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节日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日渐衰落,但在21世纪初期随着国家的重视,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世界的建设,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政府和学者多是着眼于一些重要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七夕节等的保护和研究,而对于一些同样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性传统节日,如湖北襄阳的穿天节等的研究和保护力度明显不足。本文将对流布于襄阳地区的地域性节日穿天节和七夕节做一比较研究,以期引起学界对地域性民俗节日的重视。

一、节日习俗比较

可以说,穿天节和七夕节都是古代女子的节日,因二者的参与者都是女性。穿天节起源于“郑交甫会汉水女神”“神女解佩”的神话故事,就目前发现的史料而言,最早明确记载“穿天节”这一节日的是两宋之际。而七夕节形成与织女、牵牛星有关,源起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其历史较之于穿天节更为久远,而其流传范围也更大。

钟敬文认为:“在中国,不管哪一个岁时节日,他们的形成,都有两项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一是相对固定的节期;二是节期中有特定的民俗活动。这种民俗活动年年重复、代代相传。”[1]据宋代《鸡肋编》的记载,穿天节的习俗主要是泛彩舟和沿河滩拾取带孔白色小石头。其文曰:“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之穿天节,云交甫解佩之日,郡中移会汉水滨,倾城自万山泛绿舟而下。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色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之祥。”[2]这种小石头又叫做穿天石,是汉江流域襄阳地区一种特有的石头,在正月二十一日这一天,女子拾取穿天石,用彩线穿过悬挂头上,以祈多子多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穿天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异,除了这上述两项习俗外,还增加了其他不少仪式,如:花轿表演、舞蹈表演、喊彩歌表演等。如其中的喊彩歌表演颇具地方色彩,届时,参与的俗民一起串唱《穿天节喊彩歌》:

新年对新节呀!——有哇!门神对子两边贴呀!——有哇!……汉江自古有女神呀!——有哇!……江那边来了个二杆子呀!——有哇!……捧上穿天石送女神呀!——有哇!女神有点难为情呀!——有哇!女神送回穿天石呀!——有哇!请二杆子穿根红丝绳呀!——有哇![3]245

喊彩歌的语言,以“呀”和“哇”字结尾,我们可以想象,当成千上万的俗民一起喊唱时,其场面会是何等的震撼。

七夕节的习俗相较于穿天节,更加的丰富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斗巧”,而斗巧又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投针应巧”等形式。“穿针应巧”主要是女子之间速度上的较量,即比赛穿针引线,谁穿针引线的速度越快则谁获胜。这一活动,在葛洪《西京杂记》中有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初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4]“喜蛛应巧”的起源,至南朝梁宗檩的《荆楚岁时记》中才有记载:“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5]“对月穿针”和“穿针乞巧”比较相似,是指夜间女子在七月七日这一晚的月光照射下进行穿针引线,以此来证明自己心灵手巧。“投针应巧”依然沿用了“针”作为乞巧这一活动的载体,但是又不同于“穿针乞巧”。明代刘侗、于奕正所写的《帝京景物略》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6]除了这些活动外,七夕节在流布地域还有一些颇有地方色彩的习俗。如在广州地区有“拜七娘”和“祭康王”的活动,而在东南沿海地区,七月七日被认为是魁星生日,因此当地的人们有在这一天拜魁星的风俗。[7]

综上所论,可见在习俗仪式上,二者的习俗符号有着差异:穿天节则为彩舟和穿天石,而七夕节则为针、线、水等。但在动态习俗符号方面,两者有着相似性,“穿石”与“穿针”这两者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穿天节拾取穿天石这一习俗,从语言学看,石子——采拾石子——拾子谐音[8];从符号上来看,石头不是其他颜色的石头,而是白色的石头,和动物社会中人们对于卵的认知是一致的;同时,就古代传说而言,女娲造人所用之物也是石头,从远古时期,人们就认为石头和生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除此之外,古时的人们对于生殖的崇拜也会联系到植物上去,例如石榴、花生等,而襄阳所特产的这种带孔穿天石,其形状和多子植物果实薏苡比较相似,多子的植物在人们看来也会为自己带来多子多福的好运。七夕节中也具有求子之意义。如“月下穿针”:“穿针之所以在月下,并不单是因为能在月下穿针意味着更加手巧,也有生殖崇拜的意蕴,太阳称阳,而月亮称阴,是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物。”[9]又,七夕节的“种生求子”之俗,也体现出了这一崇拜。古代女子在七夕节前几天将谷类例如绿豆、小豆等买回家中,细心照顾发芽,取嫩芽用红绳缠绕。“种豆”这一过程就与人类社会中“受孕”这一过程相同,而种豆发芽后取走就有着顺利生产的象征。可见七夕节和穿天节,无论是从习俗内容,还是节日符号的象征上,均为先民生殖崇拜的遗留。

二、传承状况比较

穿天节和七夕节虽然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两者在节日习俗和文化内涵上都有着相似性,甚至还有人认为:“‘牛郎织女’‘七夕节’的母体应该是产生于襄阳万山一带的‘郑交甫会江妃二女’的故事和‘穿天节’;‘七夕节’的起源当始于楚国的汉水流域。”[10]但穿天节相比于七夕节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一部分人对这个节日毫不知情。两者相似节日却有着不同的受重视程度,其背后原因值得去探究。

穿天节起源于汉水女神的传说,汉水女神和郑交甫的故事发生在襄阳一带,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更多的是襄阳地区人民的地方性神灵崇拜,类似于福建地区的妈祖文化,在产生之初就带有浓重的地方色彩。这应当是穿天节没有七夕节传播范围大,只在襄阳地区流传的原因之一。

七夕节则不一样,其流布范围广,参与民众多,其影响远远超过穿天节。其原因除了其为远古生殖崇拜之遗留,表达人们求子之意愿外,应还有以下诸因素:

首先,迎合了政治统治的需要。七夕节的形成则于织女、牵牛星有关。尤其至东晋时,拜祀牵牛织女二星的民俗活动最受时人重视,穿针乞巧、乞子、乞寿诸多民俗活动均与牵牛织女神话传说相关联。这显示,在时人的观念当中,拜祀牵牛、织女二星已成为七月七日民俗活动的主要内容,其他的民俗活动的重要性则逐渐淡化,退居次要地位。[11]因此七夕节背后折射出的,是古人的星象崇拜。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统治者会以“通天”作为巩固政权的思想之一,引发以星象指导军政大事、天文知识垄断、寻中定都等政治行为,通过天学以掌控“时空”为至高权力,提高统治地位,得到民众的崇拜与认可。[12]

其次,满足了农民生产的需要。我国古代是“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大国,古代人民的耕作主要靠的就是天象和时令。在《全后汉文》中记载:“作干糗,采葸耳,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筳上,祈请于河鼓、织女。”[13]说的便是在七夕节这一天,古代劳动人民摆上贡品,祈求牵牛星和织女星保佑五谷丰登。

再者,受到了统治阶级的追捧。在唐代,唐玄宗就十分喜爱过七夕节,《开元天宝遗事》载:“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遊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民间效之。”[14]可见七夕节在当时是宫廷盛事,也侧面推动了七夕节在民间的传播。

二者的影响程度,也可从历代文人对其记载看出。关于穿天节的记载大多是关于“郑交甫会汉江女神”这一神话故事。如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记道:“昭王不能宏远业,垂声教,南游荆楚,义乖巡狩,溺精灵于江汉,且极于幸由。……故江汉之人,到今思之,立祀于江湄。”[15]其中的二妃就是汉水女神的雏形。宋朝祝穆《方舆胜览》中也有记载:“晋郑交甫南游汉江,遇二女,佩两珠。”[16]最早也是明确以“穿天节”这一名称记载的,就目前史料来看,是宋代《鸡肋编》中的记载。当然在此之前,北宋范仲淹的诗中也有“彩丝穿石节,罗袜踏青期”[17]这样的描写。但这些记录均为片言只语,对其仪式过程均没有作详细描述。还令人费解的是,这个在唐宋时期已盛行了数百年的节俗,在元代突然“断片儿”,连明清时期洋洋数十万言的地方志里也难觅踪影。[3]1

相比穿天节,七夕节可谓是文人的“宠儿”了,历代文人吟咏颇多,又以唐宋为甚。在唐代,七夕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交织得以广为流传;到了宋代,受到程朱理学的压迫,文人除了承袭前人借七夕歌咏爱情的主题之外,也增添了讽世之意以及对牛女爱情的批判,让七夕诗歌题材得到了创新和发展。据欧阳询《艺文类聚》所录,自《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以下至唐,七夕诗有24位作者25首作品;《全唐诗》以七夕为题者,有54位作者82首诗(无题者未计入内);《全宋词》中以七夕为题者有62位作者108首词,若计入无题者,则在300首以上。[18]

历史进入21世纪,二者的传承状况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七夕节,在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研究方面,产生的成果也颇为丰硕:有从节日起源角度的,如《“牛郎织女”“七夕节”源考》(杜汉华、王碧涛、余海鹏,2004)、《七夕探源》(张君,1993)等;从文化内涵角度,例如《七夕节的民俗文化阐释》(王天鹏,2006)、《七夕诗歌中的民俗文化意义》(刘贵生,2010)等;也有进行中外对比研究如《中日两国岁时习俗比较研究——祓褉·端午·七夕》(马兴国,1995)。在节日改造方面: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使得以七夕为题材的电影电视作品也涌现出来,不仅仅是在大陆地区,例如TVB的《牛郎织女》在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播放,提高了节日的影响力;七夕节的“爱情”文化内涵也形成了一股经济热潮,如玫瑰花、巧克力、商场的各种打折活动等。此外,在文化交流方面:西方情人节的传入给七夕节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2006年七夕前,全国许多的媒体都举办各种活动来大力宣传“中国情人节”,如江苏卫视和红豆集团合作打造的“七夕红豆·东方情人节”;黑龙江媒体也打造了“冰城中国情人节”,[19]在与西方情人节对抗过程中也促进了自身的传播和发展。

相较于七夕节,穿天节的境遇就“凄惨”多了。穿天节,2012年被列为襄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究方面,获得了一定成果,但研究者依然不多。其研究有的追溯节日起源,如《穿天节属于襄阳考》(唐明生,2013);有的从文化内涵探讨,如《襄阳民俗穿天节研究》(胡珊珊,2014)、《试论襄阳穿天节的文化内涵》(唐明生,2015);也有的从节日保护角度出发,如《襄阳穿天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周红萍、苏家福,2012)。在节日改造方面:如今的穿天节除了保留传统习俗项目之外,也增加了春节祈福、走亲访友、相亲交友、放风筝比赛、民俗表演等节日活动,但依旧没有打开节日的视野,没有靠近并吸收现代优秀文化,内容单一。

综上所论,可见七夕节从古至今得以传承和保留,除了自身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民俗活动之外,也因自身在传承过程中所兼具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而穿天节则由于地域性限制,历史上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传衍到今天,更由于现代文化的碰撞,其生存与发展空间变得更为艰难。

三、反思与启示

穿天节与七夕节都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但为何发展至今日,两者的传承现状却出现了如此大的差异,这其中既有穿天节节日历史缺失与研究不足的问题,也有节日流布地区湖北襄阳政府部门重视不够,以及节日影响力、节日内涵创新力不强的问题。为更好地保护、传承穿天节这一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浓厚的节日,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将穿天节作为湖北民俗旅游重要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建立保护基地、博物馆,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并和其他旅游资源统一规划。襄阳本土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如古隆中、唐城影视基地等,他们均可统筹规划、制定合理的旅游线路,形成“抱团取暖”的局面,以助推穿天节的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

2.由政府部门出面,建立专门保护穿天节的组织机构,负责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宣传节日习俗文化;提高人们对节日的认同感;举办各种有关穿天节的活动;收集、整理、保管有关文献史料的组织机构。以此,来更好地保护穿天节,推动节日的发展。

3.加强节日宣传,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线下,隆重举办一年一度的穿天节,届时可以邀请名人参加,借助“名人效应”提升节日影响力;线上,可以借助现代传媒,在活动前期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造势”,在活动当天通过电视直播、网络直播等方式来加大节日的宣传力和影响力。

4.加强穿天节文化的文创产品研发。除继续宣传,扩大影响,力争将家庭活动变成襄阳市乃至周边地区的全民性踏春、交友的户外活动,还可以将节日文化符号进行文创产品研发。如将独具襄阳本土特色的穿天石进行加工变成精美的礼物。

5.加强穿天节节日研究,一方面是加强文献保护和发掘力度,另一方面是就其起源、文化内涵、开发利用等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

猜你喜欢
穿针襄阳习俗
穿针引线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神秘的包裹
张英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谱写时代新篇——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穿针的母亲
细节描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