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问题学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2021-12-23 00:47鲍莹莹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24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心理过程

鲍莹莹

摘要:现阶段的小学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较为多的“问题学生”的现象,这里的“问题学生”主要指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表现与同龄的其他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所以,老师需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实现“问题学生”的转化。故本篇文章就小学“问题学生”成因及转化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出一些相应的意见和看法。

引言: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问题学生的出现,问题学生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小学整体的教学环境及氛围,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小学教育过程中针对“问题学生”实施相应的转化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对于提高小学生身心健康程度,促进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不足

小学“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许多的农村父母都外出打工,将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照顾,而老一辈人对于孩子心理教育问题的认知度几乎为零,且大多数在家的家长认识学习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务,甚至认为自己花钱把孩子放在学校读书,学校就应该对孩子的所有教育负责,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及意义。而对于城市家庭来说,父母都忙于工作,也没时间照顾孩子,也缺乏家庭教育,而导致“问题学生”的出现。

(二)小学生的行为问题

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由于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对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其出现逃课现象,有的学生甚至打架、与老师、父母顶嘴等,并成为教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但在交流中发现学生自身渴望得到教师以及家长的肯定与关注,但在实际学习中由于教师及家长只关注其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致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学校教育的脱节

许多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对于学生性格、心理的关注程度并不十分在意,教师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教师对于学生心理疏导重视程度不重视导致学生日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继而是社会教育的失衡,现阶段由于经济、地域的差异,乡村及城市居民在思维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差距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较大,有些乡村教育中社会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学生们接触的不良风气较多,导致行为、心理上难以纠正。

二、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

(一)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完善学生的人格及心灵

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联系教学实际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认识到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课程开展过程中通过转变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观念、纠正学生看到问题的方式。找出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及心理问题,针对性的找出原因后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做好学生们的心理辅导工作。

(二)结合家庭教育

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定期举办家长会,提高学生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及爱护,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感受到安全感及幸福感,在生活过程中发现孩子存在性格、心理方面的问题后应及时告知教师,共同联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引导及纠正,告知小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提高学生对于行为、道德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三)教师言传身教,平等对待学生,与学生们形成融洽的关系

对于多数乡村小学生而言,教师是神圣一般的存在,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模仿老师的行为,因此教师应在要求学生做到之前首先自己应以身示范,注重平常教学工作过程中行为、语言、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状态,做到说话文明、举止修养,不对学生进行三六九等的分层,重视每一位学生,针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应给予关注及重视,倾注更多的心血将存在问题学生倾向的学生纠正过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视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平衡状态。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应保持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但在课后应积极主动融入学生们中去,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学生,引导学生向自己倾诉烦恼,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建议及疏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学生”最突出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好好学习,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学习成绩也比较差。而在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受到落后的教学观念影响,在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会选择不断向我们的学生灌输知识,不仅没有以我们的学生自己作为中心,没有给我们营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还容易导致让我们的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抵触和分歧,使本来就学习困难的“问题学生”学起来更加吃力,在上课时就会干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有的甚至还会捣乱课堂教学。所以,在进行小学各科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积极地更新落后的教育理念,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让“问题学生”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主体,让其能够活跃自己的思维,积极主动地進行探究分析。不仅可以有助于培养和激发“问题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其核心素养培育。

例如:为了提高“问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各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们播放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有趣的视频、音乐,来吸引学生。还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另外,“问题学生”学习习惯和基础都比较差,一定要耐心引导,多鼓励、表扬学生,不能因为他们是“问题学生”就有“歧视”。

总结:综上所述,“问题学生”的出现,不仅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个人、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而为了使“问题学生”得到转化,小学老师首先应该结合家长进行教育,然后开设一些相关的心理辅导课,并且还应该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付洪波. 问题学生的成因及对策[J].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 000(008):116-117.

[2] 王红莉. 小学\”问题学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个案探究[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08):330.

[3] 李留英. 小学”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及转化对策[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23.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心理过程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心理感受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雪花的形成过程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