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2-22 07:16程玥溪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心理健康

程玥溪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进一步扩招,大学生数量逐年攀升,这在无形中增大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让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就业心理问题。本文以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00后”大学生存在的就业焦虑,盲目攀比和从众等心理问题,提出了构建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开展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讲座,家校合作育人等策略,以期提升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鼓励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就业,进一步提升高校育人质量。

关键词: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青年大学生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重担,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后备力量,大学生就业是攸关民生的大事,因此,高校要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关注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随着我国大学生数量飞速增长,大学生就业难度也逐年提升,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学生或多或少出现了就业焦虑、盲目扎堆前往一线城市、过分自负等心理问题。河北省高校要优化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就业心理健康讲座,端正学生择业观和就业观;积极推动家校合作,转变家长理念,让家长支持孩子参与基层农村建设、创业,帮助学生顺利就业;開辟多元化就业渠道,寻求优秀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积极建立青年群体就业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成立就业心理咨询服务站,解决青年就业群体心理问题,营造良好的就业服务氛围,帮助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问题,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一、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

(一)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

大学生社会阅历比较浅,工作经验比较少,很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从众和攀比心理,这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心态,不利于学生就业。例如很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比较淡薄,只是盲目跟随其他同学扎堆前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业,这些城市就业竞争压力大,对应届毕业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还有部分学生自我定位不清,片面追求高工资,同学之间盲目攀比工资、福利待遇等,也会影响学生就业态度。

(二)焦虑与依赖情绪并存

很多高校毕业生都存在就业焦虑情绪,担心自己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无法实现经济独立,一旦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很容易产生悲观、抑郁和暴躁等心理问题。还有部分学生独立能力比较差,渴望父母帮助自己安排工作,或是渴望学校推荐工作岗位,不愿意独立寻找工作,这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无法独立面对社会锤炼,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自负与自卑情绪交织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很多学生产生了自我怀疑情绪,质疑自己专业能力、就业优势等,认为自身不够优秀,找不到工作,如果这种自卑情绪得不到疏导,很容易诱发抑郁症。部分学生过于自信,认为应届毕业生就业优势比较大,把就业目标聚集在知名企业、大城市上,不愿意前往二三线城市就业,更不愿意参与大学生支教和大学生村官考核,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

二、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困境成因

(一)主观因素

1.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大学生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严峻的就业形势并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很多学生都是临近毕业季才开始着手找工作,存在“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没有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虽然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但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不太配合教师教学,对个人就业竞争力、就业岗位和职业规划都比较迷茫,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2.耐挫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高

“00后”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娇惯,性格比较叛逆、自负、敏感,过度保护让他们很少遇到挫折,抗挫折能力比较差,一旦遭遇求职打击,很容易产生焦虑、暴躁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此外,本次调研中还发现很多大学生表示求职不太顺利,面试通过率不高,对未来就业比较悲观,感觉毕业证含金量不高,这说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一旦遭遇挫折,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容易沉溺在过度悲观的情绪中。

(二)客观因素

1.就业形式逐年严峻

随着高校扩招、企业招聘要求提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大学生数量剧增导致学生之间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一个高薪工作常常是几百甚至上千人竞争,这让很多大学生倍感焦虑。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在企业招聘要求逐年提高,除了基本的学历,还会对应聘者工作经验、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健康状况和团队精神等进行考核,对应聘者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高校毕业生在这些方面并不占优势,就业竞争力比较低。

2.家庭不合理的“期待”

很多父母会插手孩子就业,个别家长认为花费巨资供孩子上大学,孩子应该前往北上广等大城市就业,找到一份高薪资工作,满足父母的“虚荣心”,忽略了孩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容易和孩子在就业问题上产生矛盾。部分家长还一味要求孩子前往大型、知名企业就业,渴望孩子成为人人羡慕的白领,把高薪资、社会地位作为评判工作质量的标准,不支持孩子回乡自主创业、前往基层农村就业,家长的过度期待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三、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优化就业指导工作,转变学生就业心态

高校要立足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当前就业形势,避免学生出现过度焦虑和盲目自信等心理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争取就业机会,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首先,高校辅导员要自觉肩负起就业指导工作,定期举办就业指导主题班会和讲座,结合所带班级专业开展指导,为学生介绍本校一些优秀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故事,让同学们了解自身就业定位和方向。例如优秀学长回乡创业励志故事,利用专业知识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既实现了个人理想,又履行了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这些励志故事可以督促学生合理规划自己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朝着正确的就业方向努力,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此外,辅导员要积极开展职场生存技巧讲座,讲解面试、简历制作、同事相处和团队配合等技巧,对学生进行专业职业能力测试,让学生明确自己性格特点和就业优势,端正学生自我认知,帮助学生梳理出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明确学生就业目标,提升学生面试通过率,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待遇。

(二)家校合作联动培养,助力学生顺利就业

很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很高,部分家长过度干涉孩子择业和就业,希望孩子能够留在大城市就业、去大公司就业,这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就业压力,很多毕业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就业,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就业焦虑和自卑情绪。高校要积极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设立毕业生家长讲座模块,举办线上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方便家长了解当前孩子就读专业就业形势,由学校就业指导教师、优秀毕业生解答家长疑问,让更多家长尊重孩子就业意愿、支持和鼓励孩子投身基层乡村建设、支持孩子自主创业,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就业讲座可以引导家长参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转变家长对孩子就业的态度,并缓解学生的就业焦虑情緒。此外,高校可以定期在微信公众号或官网上分享一些招聘会、就业信息,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帮助孩子留意就业机会,让家长支持孩子投身自己热爱的职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为孩子提供自主就业空间,最大限度缓解学生就业压力,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三)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为学生争取就业岗位

高校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立足本校各个专业特点,积极寻求政府帮助,一方面可以联合政府举办大型毕业生招聘会,吸引更多省内外优质企业前来高校招聘,另一方面则是和省内优秀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高校可以联合当地政府举办大型招聘会,吸引一些省外企业前来招聘,尤其是一些优秀大型企业,为应届毕业生、青年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学生通过招聘会可以了解企业招聘标准,意识到自己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自己职业规划,积累更多面试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真正实现自主就业、自主创业。此外,高校还要寻求当地大型企业合作,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和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提前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提升学生岗位胜任能力,让学生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高校不断丰富校企合作形式,拓宽校企合作渠道,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真正缓解学生就业压力,让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迎刃而解。

(四)建立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高校要重视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积极构建毕业生及青年群体就业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组织本校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和辅导员负责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定期举办就业心理健康讲座,解决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创办就业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面对面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就业焦虑、自卑、自大和盲从等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要把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定期邀请本校心理健康教师举办讲座,现场为学生解决在求职、面试和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职场礼仪、上下级相处之道、团队配合等技巧,进一步提升学生职场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问题,让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

四、结语

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作为就业指导工作重点,组织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研讨,制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危机干预机制,定期为学生举办就业心理问题讲座,创办就业心理问题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化、人性化心理咨询服务,塑造“00后”大学生阳光乐观、积极向上、敢于挑战的心理,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智莹.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1):59-61.

[2]谷家川.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1):39-41.

[3]黄伟庆.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与心理健康水平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9):88-89.

本文系《河北省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结项成果,课题编号JRS-2021-1124。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