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霞 张爱科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信息技术通识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论述云物大智基础课程科学传授与思政引领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线上自学与线下面授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建设策略,并从教学分析、教学实施过程两方面介绍云物大智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关键词】信息技术 通识课 课程思政 云物大智基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5-0083-03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明确公共基础、专业教育、实践类3种课程类型的“课程思政”建设重点和要求。各高职院校应将“课程思政”充分融入各专业各阶段的课程教学中,实现专业课程教育与德育同向同行。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通识课程—云物大智基础,课程内容涉及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课程团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在传授云物大智技术应用知识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将课程教学目标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政治素养、职业素养和公民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云物大智基础课程为例,探讨高职信息技术通识课“课程思政”建设策略。
一、信息技术通识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通识课是高职院校面向大一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内容涵盖计算机软件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应用、办公软件使用、信息检索、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等,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通识课传统教学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学生品德修养的塑造,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高职院校相关教师已对信息技术通识课程“课程思政”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实践。如王一军提出计算机基础课程实现“课程思政”的若干条策略,包括“加入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教师的思政能力”等;李嘉认为,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不是另搞创新,而是在原来的职业素养教育中发挥课程本身的特色,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教学中;王寅峰指出,为自然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还要实施系列保障措施。
以上学者阐述了在高职信息技术通识课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成功案例和具体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他们的研究大多还是基于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涉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教学内容较少,与信息技术发展脱节,忽视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时效性,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生活更加便利,同时对社会提出了更多挑战,如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社会监管等,在此背景下人才培养不仅要关注新技能培养,更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步跨入智能时代,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为适应新技术、新产业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审时度势,重新定位信息技术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修订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程建设中,增强學生迎接未来社会挑战的能力。
二、云物大智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策略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云物大智基础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紧紧围绕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寻找信息技术通识课程知识体系与思政知识体系的融合点,坚持科学传授与思政引领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线上自学与线下面授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理念,向学生介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让学生通晓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非专业、零基础的学生介绍技术基础知识,不深挖原理,而是侧重知识背后的创新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这些新兴技术在智能家居、智慧零售和智能工厂等场景的应用做详细介绍,结合学生所在的专业,将科学技术落地于具体的行业应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利用丰富的数字资源、网络化手段以及各种教学平台等,实现学生随时学、随处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政治素养、职业素养和公民素养,使学生成为“三了解、三能够、三具备”的高技能人才。该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一)教书育人:科学传授与思政引领相结合
云物大智基础课程属于自然科学技术领域范畴。科学技术在推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社会学科问题,这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发掘并利用这些社会学科问题来实现育人功能。例如,教师在讲授“大数据”模块时,在介绍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基础技术后,以“人口普查数据”为实例,让学生通过观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片《大国点名,没你不行》,进一步掌握大数据规模大的特点、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决策应用的全流程,对比大数据技术较传统数据收集方法的优势,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意义,体会国家的强大,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此后以“戴头盔看房”事件作为反面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数据的风险控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认识到在工作中应遵守国家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规范数据收集使用,作为个人也应保护好隐私数据。
(二)有的放矢:通识教育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云物大智基础课程是在全校范围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涉及全校所有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特点,根据各技术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选取不同的案例来进行讲解,挖掘不同的思政教育切入点,以学生常感知、易领会的主题将通识、专业和思政自然融合,让学生在专业背景下更加精准地使用云物大智技术来解决专业问题。例如,在对汽车工程类专业学生讲授“人工智能”模块时,可选取汽车无人驾驶案例展示人工智能技术与汽车专业的融合应用,从无人驾驶是否会全面替代人工驾驶的角度切入思政主题,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在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授课时,通过播放《京东物流黑科技》视频,展示机器人对物流行业效率的提升作用,从我国仓储由手工时代跃进智能化时代的角度切入思政主题,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全程育人:线上自学与线下面授相结合
学校制作教学资源,打造云物大智基础课程的在线开放课程,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在本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学生课前自学、课堂知识内化和课后升华三个阶段实现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拓展。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课前任务自主学习在线课程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在课程网站讨论区分享交流,教师完成在线辅导、课前学习总结分析;针对课前学习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确定共性的探究任务,并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和学习成果评价;课后学生完成在线测试、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完成教学总结并安排新的课前学习任务。以“物联网”模块无线传输技术为例,教师布置课前任务“我国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与欧美国家的对比”,学生观看此单元的在线学习资源,了解无线传输技术的分类、各自特点及应用场合,并通过网络查找无线传输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发展状况,形成课前学习报告;在线下课堂教学中,首先是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如不同的应用场景如何选择合适的传输技术)进行答疑解惑,组织学生从传输距离、速度、功耗、成本等方面具体分析讨论各种无线传输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并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无线通信技术从3G落后、4G同步到5G超越的奋勇直追历程,鼓励学生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云物大智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本文以对2020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讲授《模块三:大数据与云计算》中“02大数据概述”教学单元为案例,说明“课程思政”教学过程。
(一)教学分析
“02大数据概述”教学单元的学习内容为大数据概念、特征和应用,本单元教学内容有三个特点,一是应用广:大数据目前已渗透于社会的很多领域,交通大数据、医疗大数据、零售大数据等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二是概念深:表面上看大数据现已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但是很多人对大数据的内涵、原理、工作方式等还一无所知;三是价值高:大数据的应用发展情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源。
授课对象为2020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单招生多、高考生少,文科生多、理科生少。在专业能力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商务营销专业知识,对大数据技术有所耳闻,但不具备挖掘客流数据、竞品数据、经营数据等数据进而优化营销策略的能力。在学习能力方面,对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比较感兴趣,对复杂的理论知识不容易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但普遍缺乏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学以致用。在思想意识方面,普遍具有爱国情怀,但国家建设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待加强,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方面认识不够深入。
笔者结合授课内容、学生特点,明确教学重难点,精选教学素材,以实现课程教学和思政育人目標,如图2所示。
(二)教学实施过程
根据以上教学分析,利用中国大学MOOC在线课程和慕课堂平台等技术手段,设计了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如表1所示。
综上所述,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团队在云物大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构建在线开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参与“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比赛、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通过多途径进行信息技术通识课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云物大智基础课程于2019年在中国大学MOOC和智慧职教MOOC上线,共接收了7261名校内外学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7所区内外院校以及2个柳州市党群共建社区免费推出了教师建课服务、社会学员选课服务,被认定为自治区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课程团队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学习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在线开放课程实际情况,更新完善云物大智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为在线开放信息技术通识教育提供“课程思政”思路和模范样本。
【参考文献】
[1]王一军.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课程思政探索[J].南方农机,2020(22).
[2]李嘉.高职通识课程思政改革教学实践效果分析:以《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为例[J].科技风,2019(23).
[3]王寅峰,黄国辉,于晓琳,等.基于新职教理念的人工智能类“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与方法探微[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
[4]李小斌,谢春丽,王书芹,等.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计算机教育,2021(3).
[5]夏林.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10).
注: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基建背景下高职《云物大智基础》通识课程‘三教改革探索与实践”(GXGZJG2020B177);2020年度柳州市职业教育一般课题“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技术通识课程‘三教改革探索与实践”(LZZJS2020C007)
【作者简介】阳明霞(1984— ),女,广西灵川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应用;张爱科(1973— ),女,广西贵港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