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榕
(锦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堤坝是抵御洪水的人造构筑物,这些构筑物年久失修以及遭到洪水的多次浸蚀之后,抵御洪水的能力就将逐渐下降[1]。一旦面临较大的洪水,可能会产生裂缝、滑塌甚至决口[2]。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处置,就会造成国家财产以及人民生命的严重威胁和损失[3]。因此,我们必须创新和优化封堵决口技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目前在决口封堵方面主要有立堵法、平堵法以及混合堵法三大类封堵方法[4]。其中,针对中小型堤防决口的封堵方法主要是打桩进堵,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封堵施工难度,减少物料损失,但是施工的难度相对较大,不仅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也不利于封堵效率的提升[5]。因此,针对堤防中小型决口,提出一种物料损失小、效率高的封堵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方法采用的正四面体钢架,使用的钢管为建筑工地常用的脚手架钢管,直径为50 mm,长度为1.20 m,由6根同规格的钢管通过螺栓连接成镂空正四面体结构。螺栓的连接部位和钢管端头的距离为20 cm。鉴于正四面体钢架本身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无论在水流中如何翻滚,仍旧可以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由于钢管密度较大,在入水之后可以迅速下沉,钢管突出的20 cm部分可以凭借重力作用插入土层,进一步增加钢架本身的稳定性。在决口部位投入一定数量的钢架可以形成有效的支撑,然后再投入土石、草捆等辅助封堵物料,实现溃口的迅速封堵。在具体的决口封堵过程中,可以在堤防决口的轴线部位投入钢架,形成两排或三排支撑性骨架,然后再进行封堵物料的抛投,钢架的材料为建筑工程用脚手架,运输和现场组装十分方便,同时其质量和体积均相对较小,可以通过人工抛投的方式施工,可以大幅提升施工效率。
堤防溃口的基本特征会显著影响封堵方法的效果,换言之,不同的封堵方法均有其适应对象[6]。基于不同特征的堤防中小溃口,提出了三种正四面体钢架溃口封堵方法。
由于手工抛投钢架或其他封堵物料的距离一般约为3~4 m。因此直接封堵法适用于宽度在8 m 及以下,且水深和流速不大的溃口。具体的封堵方法为:在堤坝溃决口的两岸堤头上同时施工。首先沿着堤坝的中轴线向溃口中抛投2排或3排正四面体钢架,并保证钢架的间距和排距尽量小,以实现钢架之间的相互交叉嵌入,提高支撑体的整体稳定性。然后,在钢架的上方抛投一定数量起压重作用的小土石袋,在钢架前抛投土石草捆,在水流基本被截断之后,再在钢架前后抛投土石袋,直至完全截断水流[7]。之后需要在钢架内填充黏土闭气,并和老堤防有机结合,解决漏水问题。该方法的施工如图1。
图1 直接封堵法施工方法示意
如果决口的宽度在8 m以上,将无法实现包括钢架在内的封堵物料的人工抛投。针对这一情况,在封堵过程中可以在右左岸进占3~4 m,构建起新的堤头,以达到减小决口宽度的目的。由于剩余的决口宽度需要满足人工抛投需要,因此该方法主要适用于8~12 m宽度的决口封堵施工。在具体的施工作业过程中,首先按照上节的方法在右左岸抛投正四面体钢架以及相应的土石料,实现长度为3~4 m的进占,并建立新的堤头,然后再重复上节的方法,直到决口完全被封堵。该方法的进占施工如图2。
图2 堤头进占施工方法示意
如果决口处水流流速过大或决口宽度超过12 m,上述两种方法均失去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缆绳输送的方法进行决口封堵[8]。其基本思路是采用打桩系引导缆绳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单个钢架的稳定性,亦可以提升钢架组合的整体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向人工抛投难以达到的中心区域输送钢架,大幅提升抛投距离。因此,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流速较大、溃口较宽的堤防中小型决口。施工的具体方法为:首先在决口的两侧堤头打固定桩,然后布置间隔1.0 m的三根引导缆绳,并将左岸的引导绳牢系在固定桩上,在右岸的引导绳上以三个为一组串钢架,并滑入决口区,在右半区钢架串满之后,缓慢松绳将钢架沉入决口底部,然后在左岸重复上述操作,完成钢架的布置,在钢架布置完成之后,再抛投封堵物料。如果决口的宽度较窄,则直接抛投即可,如果决口的宽度较宽,则需要采用进占施工的方式进行抛投,在物料抛投完毕之后,在钢架内部填充黏土闭气。该方法的施工如图3。
图3 缆绳输送施工方法示意
针对不同特征的堤防决口提出的三种正四面体钢架决口封堵方法,与传统的决口封堵方法不同,正四面体决口封堵方法在小型堤防决口封堵过程中,可以有效解决施工工序复杂、以及对专业队伍要求较高的问题。对方法本身进行深入分析,其主要特点如下:
该方法的主要优势有:施工方法相对简单,不需要烦琐、复杂的施工程序,比较容易掌握。因此,该方法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较低,简单讲解培训即可操作,便于推广应用;所有的封堵物质量相对较小,全部可以进行人工搬运和抛投,对施工机械的依赖度较低,特别适用于交通不便部位的决口封堵作业;该方法对封堵物料的要求较低,特别是不需要大粒径的石料,物料来源广泛可靠。
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有:在利用正四面体钢架进行决口封堵时,必须要形成完整的框架体系,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在决口的宽度较大时,需要进行进占施工缩短抛投距离,但是进占施工的距离也不可过长,如果决口的宽度远大于 15 m时,即使采用缆绳输送,在决口的中间部位布置钢架也将十分困难,因此该方法并不适合较宽的溃口封堵作业。此外,该方法对钢管等物资的依赖性较大,必须要有充足的备料。
2019年7月,受到强降雨的影响,辽宁省某小河流堤防出现决口险情,决口的形状近似梯形,底宽和顶宽分别为5.5 m和8.1 m,水深2.4 m。采用上述封堵方法中的方法1进行封堵作业。在抛投两排正四面体钢架之后,现场观察钢架在水流冲击作用下仍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在向钢架前抛投草捆之后,正四面体钢架上游面出现明显的雍水现象,通过钢架的水流明显紊乱,但是钢架本身仍旧稳定在水流之中。在进一步抛投土草混合袋之后,决口部位的宣泄水流基本被阻断,正四面体钢架的支撑脚完全楔入决口部位的土层之中,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支撑作用,稳定性良好。
在整个决口封堵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正四面体钢架,还是土草袋或草捆,均采用的是人工抛投的方式,相关施工人员经过短暂的技术讲解培训,即可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作业。从决口的封堵时间上来看,从向决口内抛投正四面体钢架算起,全部封堵作业历时45 min,封堵十分迅速。
(1)针对不同宽度和流速的决口,提出了直接封堵法、堤头进占法以及缆绳传送法等三种具体的封堵方案,并对其适用条件以及具体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2)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验证了封堵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议在小型堤坝决口封堵作业中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