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传统,锻造精品
——阿菩作品论

2021-12-22 22:09汪晶晶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网络小说小说历史

汪晶晶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

阿菩是一名“80后”优秀网络作家,以创作网络历史小说而知名。他是网络作家中少有的高学历作家,不仅是历史硕士,而且还是文学博士,具备丰厚的学识储备、专业的知识技能、严谨的创作态度和特殊的文学情怀。阿菩文学科班的出身,导致他的网络小说创作从一开始就与一般网络小说的“网感”相疏离,向传统文学靠拢。他所创作的网络历史小说根植于传统,将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传统、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优秀文化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历史认知,在不违背以“爽”为前提的创作机制基础上,与类型化的故事模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呈现出精品化的小说品质。

以读者群体来划分的话,阿菩创作的是“小众文”,区别于以“小白文”为主的“大众文”,读来并不轻松。因为作品不是纯粹的情节有趣,而是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文学传统。“大众文撑起了网络文学的金字塔底座,小众文未必就是金字塔的尖端,但肯定属于金字塔上端的部分。”[1]

面对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金字塔上端”的这一部分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它不仅是网络文学寻找经典化之路的方向,也是放在文学史视野下可以代表网络时代文学的坐标。研究阿菩的小说,可以令我们正视网络时代的传统归属问题,网络文学如何面对传统?

一、历史书写:实录精神与传统历史观

中国文学有着深厚的史传传统,史书对小说的影响不仅在于创作目的、叙事模式和美学风格上,而且其本身也为小说创作提供题材,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层出不穷。书写历史的传统,一直随着小说史进程而不断发展,历久弥新。

从书写历史的方式来看,以演义历史小说为代表的传统历史小说主要依据正史,展开历史想象,进行借鉴演义。这种历史小说书写的往往是断代史,写一个或几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主要人物大多是帝王将相,延续了正史的宏大叙事传统,以一种实录的精神接近史书记载的史实。《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的写法基本上可以概括这类历史小说创作。五四以来,历史小说有了新的变化,鲁迅《故事新编》提供了与“博考文献,言必有据”的传统历史小说所不同的历史书写思路,即“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2]354,不再拘泥于史实,在历史的空白处增加了具有现代意味的细节和语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的新历史小说,在受到西方现代理论思潮的影响下,对历史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与解构。“传统历史小说与革命历史小说所强调的历史真实及历史本质的真实被新历史小说从历史客体与历史观念两方面双重颠覆。”[3]在这里,每个作家所书写的是他心中的历史,其历史观是对正史的质疑,充满着不确定性。

进入网络时代,在新媒介催生的文学样式中,网络历史小说带来一种新的历史书写方式,以架空历史小说为主。架空历史小说指主人公活动的主要时空是虚构的,这种时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存在于正史记载的时空,但与其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琅琊榜》《后宫甄嬛传》等。另一种是正史记载的时空,主人公或者本来就生活在这个时空中,但他所参与的历史与正史有很大差别,比如阿菩的《东海屠》;主人公或者本来生活在现代,通过各种方式穿越进这个时空,见证甚至改变历史进程,后者又称之为“历史穿越小说”。阿菩的作品大多属于“历史穿越小说”,有《唐骑》《边戎》《陆海巨宦》《大清首富》。网络历史小说书写历史的方式,一般是通过想象虚构历史,从而对传统历史观念进行解构,历史不再是书写的客体,历史书写本身也不再成为目的,书写的是个人的故事,追求的是读者代入“YY”的阅读“爽”感,表达的是作者的主观意图。很多架空历史小说中的主人公穿越到历史现场,凭借自己的现代知识理念、专业技能以及对历史走向的提前把握,成功“改变”了“历史进程”,登上权力巅峰。这种对历史的想象虚构,具有游戏性质和消费历史的特点。“历史在这里不仅仅是解构的对象或一堆消费的符号,更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现代人依照自己设定的一系列游戏规则进入其中,尽情娱乐。”[4]因此,大部分架空历史小说呈现出来的历史观是娱乐性、游戏性的。

阿菩的历史小说也遵循了网络历史小说的游戏规则,穿越、架空各种幻想元素参与到小说的故事模式中,主人公带着个人的社会理念和历史认知,回到过去“重写历史”,在实现国家与民族强盛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成功。《唐骑》写的是现代人张迈在沙漠中误入千年前的西域,带领安西唐军一步步重建大唐;《边戎》以游戏的形式让拥有现代思想和技能的杨应麒“穿越”到北宋末年,搅动风云以改变天下战局;而《大清首富》则以清朝首富伍秉鉴为人物原型,讲述了具有现代思想的吴承鉴为挽救家族危机,斡旋于商场与官场之间,最终成为清朝首富的故事。这种形成类型和模式的书写方式是市场的选择。阿菩曾在《边戎》后记里提到,因为《桐宫之囚》(后名《山海经密码》)不符合读者的阅读口味而被迫在《边戎》中加入了“穿越”元素,这也是网络作家受制于市场的局限所在。

然而,阿菩在历史书写上进行了突破,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来玩这场“游戏”。这种严肃体现在其继承传统历史小说还原史实的实录精神上。他的小说历史感非常强,常常令人忘记主人公穿越者的身份或者这段历史的架空性质,这既源于作者本来有意降低主人公现代人身份的存在感,又因为密集的历史知识和信息造成的错觉——读者仿佛也跟随主人公回到真实历史的现场。阿菩小说里有很多严谨的历史细节,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设定时代的真实政治文化生活、社会思想以及民风民俗等。

这种严肃还体现在阿菩小说所呈现的传统、客观和温情的历史观上。这种历史观不同于新历史小说怀疑的、模糊的、主观的历史观,也与架空历史小说的历史观相区别。但阿菩在肯定现代人具有的历史优势,对古代的政治政策和文化观念进行批判的同时,尊重历史,认同古人所作的历史贡献和智慧见识,认同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曾说过:“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这种温情与敬意体现在“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5]1。这应是当代历史小说所应该表达的基本历史观念,对于数量庞大、影响范围广、面向青少年读者输出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网络历史小说而言尤为重要。

阿菩以穿越、架空的叙事模式书写历史,秉持这种严肃的态度写架空历史小说,是以一种网络时代的读者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了对“言必有据”的传统历史小说的某种回归,以及对五四以来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历史小说主观化历史观念的回拨,更是在架空历史小说这一类型上指出了精品化和经典化的可能与方向。

二、文学性:叙事、人物和语言

网络小说是依托新媒介发展起来的,其“网络性”的媒介属性不可忽视。但网络小说的本质是一种文学样式,文学性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的内在本质要求,在网络小说评价体系中是难以回避的问题。网络小说相对于文学性普遍较高的纯文学来说,最受诟病之处就是文学性的缺失,套路化、模式化、粗糙平面的作品多,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独创性的作品少。

阿菩创作的“小众文”属于网络小说中追求文学性的那一部分,代表网络小说精品化的方向。他创作的网络历史小说,细致地描摹历史,充分发挥想象,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相结合,并继承了古典小说的文学传统,表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较高的文学性。下面主要从叙事、人物、语言三方面阐述阿菩小说的文学性。

从叙事来说,阿菩小说虽然篇幅不短,但结构完整,情节连贯曲折,在谋篇布局上笔力深厚,继承了古典章回小说讲究“句有句法,章有章法,字有字法”、注重结构形式的叙事传统。《大清首富》的结构规整,情节上“三起三落”,由多个小高潮构成大高潮,可谓“峰峦叠起,曲折连绵”。小说分为三卷,每一卷讲述主人公吴承鉴遇到的一个难关,难度逐次递增,难关之间互相关联,环环相扣。吴承鉴三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每次他都设巧计加以化解。每个难关到来之前的铺垫很长,阿菩将“草蛇灰线”“藏闪之法”等古典小说常用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他穿针引线地在铺垫之中埋下伏笔,多条线索并行,最后汇聚到吴承鉴化解困局、反转局势的故事高潮。事件结果往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一口气读下来令人酣畅淋漓。阿菩从传统章回小说中汲取叙事资源,不仅不影响“爽感”,而且一改有些网络小说因篇幅过长和作家笔力不够而导致的结构散乱、前后缺乏有机联系的弊病,提高了小说的可读性和艺术性。

网络小说继承并强化了古典小说以“情节”为中心的叙事结构,注重情节,忽视人物的刻画,因此很多网络小说里的人物极其单一、扁平,既为故事情节服务,又为叙事目的服务,功能属性大于艺术价值属性。阿菩小说的人物塑造平衡了这两种属性,一方面体现在其于“情节”第一性的基础上,赋予人物鲜明多面的性格,每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机智聪明,重情重义,但又有各自不同的性格侧面,不会雷同。有莘不破暴戾侠义,讲究的是快意恩仇;李彦直正直仁义,对百姓怀有仁德之心;东门庆和吴承鉴原本都是纨绔子弟,但东门庆出海之后显示出其隐忍和果敢的性格特点,吴承鉴在纨绔的表面下其实是一个孝顺、有担当、有远见的人。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女性的塑造上,网络历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往往是作为男性审美与欲望对象而出现的,她们大都是依附型人格。但阿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极具个性,独立又自主。《大清首富》中的叶有鱼,为了改变母亲和自己饱受欺辱的命运,设下计谋嫁给吴承鉴。她有智慧,能隐忍,有主见,坚强勇敢,临危不乱。吴承鉴第二次劫难之时,叶有鱼看出了他的休书是为了保护自己,但她毅然决然地选择毁掉休书,与吴承鉴共渡难关,重情而又刚强。可见,阿菩刻画人物形象时对审美性是有追求的,突破了网络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局限。阿菩的小说还继承了古典小说对类型化人物的塑造方式,在状写人物时,喜欢以“白描”手法直接勾勒,并且讲究从细节处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吴承鉴抓起兄长的手,呵了一口暖气,这才放进被窝里”,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见吴承鉴纨绔外表下的细心与温柔。对于群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也是如此,精致细腻,生动真实。总的来说,阿菩小说的人物不仅立得住,还不会给以人千篇一律、似曾相识之感。

从语言来说,网络小说的语言一般以简洁清晰、流畅易懂为主要风格,其读者数量最多的“小白文”基本上不使用大段落和复杂长句,而是接近日常语言。阿菩小说的语言风格呈现出古典性的特征,《山海经密码》讲述的是神话故事,《山海经》中的奇花异草、各种神兽是小说的重要元素;屈原的《离骚》被借来构筑世界、塑造人物,所以其语言继承了诗骚传统,清丽隽美,富有一种浪漫神秘的诗意。阿菩的其它历史小说语言和传统历史演义小说语言相近,文白相间,朴素典雅,古韵十足。叙述也常见“容貌甚伟”“李彦直道:‘善’”这种文言句式,使得阿菩的小说与其它浅白的网络历史小说相比更有历史感。

阿菩小说从古典小说传统中汲取叙事资源,自觉雕琢文本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和语言风格,使得小说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在审美层面上超越一般网络小说,朝着精品化的方向前进。

三、文化传承:儒家正统价值理念的传承

当今时代,市场化的消费观念在文学中凸显出来。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当代文学力图重新确立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想要通过对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守护、传承和创造性转化,来应对社会价值体系的缺失。这个问题在根植于粉丝经济、以消费性和娱乐性为主的网络文学中尤其如此,呼吁通过传承传统文化,提升网络作家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主体担当。阿菩的小说正是在对儒家正统价值理念的创造性传承中,守护了作家应有的价值立场和文化良知,使得作品具有文化道义与社会责任,并且承载了较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阿菩对儒家正统价值理念的创造性传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儒家理想人格的重塑;二是对儒家社会理想的传承。

阿菩的架空历史小说,在主人公穿越到历史现场、依靠历史优势“改变历史进程”的同时,也同样追求个人的成功。但与很多架空历史小说不同的是,阿菩小说中个人的成功往往不是指金钱、权力和爱情的获得,而是指通过为国家作贡献而实现自我价值,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同质同构,体现为儒家传统文化中一种可贵的家国情怀。《陆海巨宦》里李彦直为官不为己利,只为报效祖国;《大清首富》中的吴承鉴追求为商则成为商人中的国士,处处以国家利益为中心,愿意散尽家财来抵御外敌。阿菩在小说中还实现了儒家以“仁、义、理、智、信”为主的理想人格的重塑。《大清首富》塑造了以义取利、以人为本、仁而爱人、有道德文化、有国家社稷理想、以创造社会财富和服务天下为己任的儒商吴承鉴。《东海屠》里东门庆直言:“岳元帅的忠,关王爷的义,都是我们男儿家该有的本分!咱们虽然在海外干这没本钱营生,但大节上也不能忘记!”阿菩小说中张扬着这种忠义观,但“忠”不是传统儒家所谓的忠于君王、忠于皇帝,而是忠于民族、忠于社稷、忠于人民;“义”不是为成全一家,而是为天下万民而舍生取义。这种忠义观将“忠义”这一人类至高美德从君臣等级制度中解放出来,以现代价值观对儒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君观念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使其在现代社会的文化土地上也能生根发芽,并为消费社会普遍存在的世俗精神注入一股自传统而来的理想之源。

阿菩小说对于儒家文化的传承,还体现在对理想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想象上。“穿越小说虽然数量众多,但对民族国家的想象却大同小异,其主要表现就是全面贬斥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天下国家的设计,而以西方资本主义理念为治国大纲。”[6]阿菩小说的主人公回到古代,渴望的是改变历史现状,建立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和经济实力,对外处于不败之地位,对内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国家。

阿菩的《陆海巨宦》讲的是一个现代青年想要回到过去通过科举走上权力巅峰、改革图治的故事。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让他穿越回到明朝嘉靖年间,成为乡村一小儿,名为李彦直。为了实现宏愿,建立“天下大同”的伟业,他一方面准备科举,另一方面行墨家之法——发展工商业,大办学堂,培养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人才,锻炼兵器,提升武士装备,打造武装力量,自成组织,而他也被学生们称为“钜子”。为了实现“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李彦直推行“陆海策”,并为实现这一理想创造条件。他要天下为公,为国争利,不为一家争利。他带领众将士发出的宣言是:“国家之俸禄,出自万民百姓,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万民之天下!我等之保天下,非保一家一姓之天下,乃保天下人之天下!”小说最后他不做皇帝,不争皇权,不享专制之待遇,而要“与朝中良臣一起,共导国家以向大同,拥护良政,除残去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保华夏国祚,开万世太平”。这充分彰显了李彦直的国士之风,可以说是阿菩在小说中对于儒家政治理想的一次实践,是对儒家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在孔子乃至后世儒者看来始终是通过圣君贤相之治而实现的。“虽然儒家有‘从道不从君’的观念,但儒家政治哲学的最高理想,归根究柢仍是一元论的、政教合一的‘圣王’观念。”[7]322《陆海巨宦》最后虽然保留了“双圣”,但真正治理国家的权力在内阁,内阁不再服务于皇权,而是服务于百姓万民。科举制度的改革能让更多真正有才能的人进入内阁,因此这种“大同”理想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现代民主色彩。

不管是对儒家理想人格的重塑,还是对儒家大同理想的传承,都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儒家思想所追求的以仁为本的自我完善以及所体现的家国情怀,是现代人亟需的精神养料,而当今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内核的中国梦正与儒家“大同”社会的构想相承接。这种传承既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又可以通过比照反思当今社会与文化的不足之处。

四、结语

阿菩创作的网络历史小说和大部分同类型小说一样,具有以穿越、架空元素为主的故事模式,呈现出类型化、模式化的特点。但阿菩小说的突出之处在于他小说独特的传统性,对于文学传统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让他的小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审美价值。

网络文学如何去除“粗制滥造”“千篇一律”的标签,良好品质的作品如何能越来越多?能否有经典作品进入文学史?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阿菩选择重新面向传统,在传统中汲取资源,或许能够在寻找网络小说精品化的出路上给予一些启示。

猜你喜欢
网络小说小说历史
大学生网络小说成瘾的干预策略浅析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当网络小说逆袭之后……
新历史
50 SHADES OF ONLINE LIT
网络小说变身影视剧身价猛涨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