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实现路径

2021-12-22 22:09郭林凯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精神生活文化

彭 陈,郭林凯

(1.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117;2.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习近平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出场是与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历程相承接的,表明了人们生活样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高层次的发展阶段[2]。美好生活是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政治话语,精神生活作为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层面,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和目标不再满足于虚幻的精神满足,而是注重真实的精神享受与精神创造。可以说,精神素质的切实提高、精神生活的有效满足、精神境界的充分提升,不仅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表征和重要标志,更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及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关键标尺。因此,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规定出发,通过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核心价值、构筑中国精神、注重文化建设等,合理构建美好精神生活的实现路径,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时,关照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构建成为重要现实课题,具有深刻的理论意向和实践指向。

一、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构建撑持精神脊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理想信念彰显着党和人民的精神面貌,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力量,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精神构建的重要依托。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构建,有赖于以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为精神滋养,为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构建撑持精神脊梁。

(一)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架构人民的精神支柱

共产主义信仰具有的科学性,决定了其与宗教信仰存在着本质区别。具体而言,共产主义信仰起源于马克思主义对各类空想社会主义理念的否定与超越,成熟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合理归纳。这也就决定了共产主义信仰是人类对社会发展光明前景的坚定信仰,也是每个人实现全面而又自由发展的思想根基。因此,共产主义信仰说到底是对人自身生存的坚定信念,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信念。在共产主义信仰的撑持下,党和人民确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二者和谐融汇于发展的各个阶段,涌现出无数的伟大精神。回顾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人民群众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征程,这一征程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形成了吃苦耐劳、敢打敢拼、自立自强等奋斗精神,形成了改革创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时代精神。这一系列彰显党和人民先进品格的精神特质,都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不懈努力的奋斗实践之中凝结形成、传承升华[3]。因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维护人民精神世界的核心支撑以及提升人民精神境界的必然举措。

(二)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捍卫人民的精神信仰

回顾百年奋斗征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全体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取得一系列突破与成就,坚定不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其中的“闯关攻略”和“成功密码”。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之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确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清晰认识和合理把握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新时代党和人民守护理想、坚持理想和实现理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遵循。回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图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民族建构精神家园和精神信仰。在这一过程中,党和人民从被动的精神灌注转向主动的精神追求,实现从自发到自觉的根本转变。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始终是党和人民赖以依靠的坚实精神信仰。因而,当前亟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充分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以新思想涵养新精神,以新精神指引伟大实践,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创新发展以及守护好人民的精神家园。

(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承载人民的精神寄托

“要把我国发展得更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4]4要想将党和人民的理想信念贯穿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实践全过程,不仅需要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参与,还需要为人们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神铸魂、汇聚合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然凝结为党和人民心往一处想的思想共识与劲往一处使的实践目标。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现实挑战。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动荡复杂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绽放风采,如何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时刻破冰前行、抵达伟岸,如何在新形势下平稳有序如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征途中亟待解决也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一背景下,不仅需要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前行发展,也需要致力于构建人民的美好精神生活,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强大的理想信念作为自身的精神支柱,汇聚起十四亿多人民的精神力量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之中。

二、弘扬核心价值,为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构建提供精神指引

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5]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各类思想文化交流碰撞,各种社会思潮暗流涌动,人们迫切呼唤主流价值观的精神引领,期待新局面、新风气、新精神。这也就决定了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精神生活构建的良好转向,为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构建提供精神指引。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的精神追求

一个社会有机体的良性发展,必须要诉诸维系其生存发展的价值根基。价值观作为文化的内核,充分彰显着文化对人的濡化和浸染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追求,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还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不仅是中华儿女在长期历史实践过程中所积淀锻造而成的精神信仰和道德追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观念表达和精神凝结。当今世界,各类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日益频繁密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本质上就是各自核心价值观的针锋较量。为此,必须深刻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指向标”和“营养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人民对于国家、民族的情感认同和心理认同,进一步稳固人民拥护党的领导并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信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烙印在人民的精神世界之中,使之成为人民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和实践指引。

(二)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铸就人民的精神品格

人类在创造历史的具体实践之中,不仅高度变革了物质生活,更丰富发展了精神生活。可以说,着眼人类精神生活的历史脉络便可透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以具备科学性、先进性、人民性和发展性的思想观念体系为内在规范,指引人民精神生活的正确方向,是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关键依托。新时代背景下,需依托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破除一系列错误思潮和歪曲价值观的不良影响,为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构建提供一个风清气正、清朗健康的精神环境。而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拥护,更是为运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铸魂育人、锤炼品格提供了科学指导和价值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深刻把握和科学认识,也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产物。这也意味着人们精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都需要进一步扩展和提高,这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根本要求。因而,这决定着需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涵养人民精神品格、提升人民精神境界,以引导人民群众凝结共识,秉持共通的理想理念和奉行一致的道德规范。

(三)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成人民的精神话语

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构建不仅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铸就本质内核,还需要运用乐观向上、通俗易懂的话语体系进行引领和弘扬,将严肃的政治话题转化为人民高度认可的精神话语。当前,由于成长环境、生活条件、存在状况等方面的具体性以及主体精神生活的层次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丰富且具有差异性。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应当在实践过程中全面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追求和实际生活条件,善于运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活动,挖掘人们身边的生动案例和榜样示范,借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使人民群众在思想认识层面有所提高。同时,还应当在日常行动和实践活动中进行巩固和强化,不断创作使群众喜欢、受群众欢迎、让群众满意的文化产品、文化作品和文化精品,实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和以文化人的预期效果。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现实依托,探析构建能够反映人民精神向往和价值追求的话语体系,并引导人民在实践活动中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话语的认同者、信服者和传播者。

三、构筑中国精神,为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构建增强精神力量

精神是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智力支持和力量源泉。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是人民在社会发展中推陈出新、砥砺奋进的有效举措。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构建,要以伟大民族精神、伟大国家精神、伟大时代精神为精神指引,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一)以伟大民族精神增强人民的精神底色

民族精神能够真切反映民族成员的普遍个性和内在心理。民族精神不仅是维系一个民族全体成员的精神纽带和实践规范,更是昭示一个民族存在迹象和发展态势的重要依据。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列强强而有力、蛮而无理的武力叩击下,被迫打开国门。在中华民族苦寻救亡图存的光明坦途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顺势而生,应运而强,凝心聚力筑牢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最终带领着中华民族走上一条满载希望的中国道路。回顾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探索过程中,推动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从被动转向主动,并逐步形成了党和人民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家园,在中国发展的各个阶段全面增强了党和人民的精神向心力[6]。在奋斗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以主心骨的地位和作用,协调着国家关系和民族关系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个体发展的内在规定,反映着每个中华儿女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

(二)以伟大国家精神引领人民的精神追求

国家精神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紧密联系。国家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也就是说,国家精神最为凸显的是政治属性,体现着执政党及其民众的政治诉求;民族精神则注重文化要素,呈现的是民族发展进程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回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余年来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血性方刚地“站起来”、脚踏实地地“富起来”和意气风发地“强起来”。在这段艰苦奋斗的岁月中,面对着外部势力蓄意打压和内部环境错综复杂的棘手发展局势,一方面党和国家始终实事求是谋发展,不断壮大国家实力、站稳国际舞台;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等涵养中国人民的政治价值观,推动全体人民的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这才有了全球疫情之下,中国土壤是最为安全的保护区;他国战乱之中,中国国籍是免受波及的护身符。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有能力也有必要向人民、向世界系统展示百年党史的光辉灿烂,在世界舞台上取得对自身故事的解释权,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7]。因此,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等方式,加强人民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凝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共识,汇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三)以伟大时代精神提升人民的精神活力

时代精神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凝聚共识所形成的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时代精神体现着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方向,彰显着社会成员独特的精神品质和实践风格。在党和人民艰苦探索、接续奋斗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赋予中国精神鲜明的民族底色和时代气息。具体而言,伴随着改革开放四十余载的伟大征程,围绕改革创新这一核心精神相继形成的求真务实、勇于变革、与时俱进等优秀精神品质,不断丰富着伟大时代精神的内涵意蕴。当前,立足于全新的历史方位、发展契机和国际局势,面向全体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更加迫切需要推动人民自觉传承和弘扬时代精神。也就是说,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各类棘手难题敢于自我开刀,需要引领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以丰富和发展改革精神;在国力比拼的弱势领域紧追看齐、均势领域跨越领先、新兴领域敢于突破,以丰富和发展创新精神。自此,全面提升党和人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汇聚党和人民的精神创造力,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追求提供精神活力。

四、注重文化建设,为人民美好精神生活构建提供精神滋养

“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4]46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8]。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构建,要注重文化事业的建设,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人民的精神底气,以生产文化精品丰富人民的精神食粮,以发展网络文化完善人民的精神需求,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和精神滋养。

(一)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人民的精神底气

文化往往蕴涵着一个民族的思想集合和精神核心,具有传递文明、教化个体、凝聚社会的功能效用。中华文明作为文明史上唯一延续发展的文明形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必有伟大的潜在力量酝酿其中,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它所滋养的民族精神。这种历史基因和文化血脉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根基。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精神实质,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守住中华文化本根,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有机融合,依据实践活动的发展不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开拓新视野,这是激发文化活力、提升文化力量、增强文化自信、推进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必由之路和题中之义。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努力从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养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面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使得人们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为美好精神生活构建提供历史积淀和现实支撑。

(二)以生产文化精品丰富人民的精神食粮

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构建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和利益关切,找准与提升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的交汇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平稳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艺精品,以精粹华美的文艺作品为人民精神生活需要提供丰富资源,提振人民的精神状态和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激发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内生动力。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应当在实践过程中全面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追求和实际生活条件,不断创作使群众喜欢、受群众欢迎、让群众满意的文化产品、文化作品和文化精品,实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和以文化人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构建应当结合精神生活的内在逻辑和层次结构,以及人民群众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对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给予不同的实施方案和涵养路径,推动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构建朝着良好的方向不断前进和发展。同时,立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精神需要和文化需求,积极培养和努力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工作者,主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应时而需、应势而为,反映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文艺作品和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只有深深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创作生产出集观赏性和优美性为一体的文化精品,对人们的感情、思想和意志产生陶冶和塑造作用。

(三)以发展网络文化完善人民的精神需求

数字化和虚拟化为现代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附上了新的标签,互联网空间也为人民精神生活的构建提供了全新场所。网络作为文化生产和日常交流的重要空间和场域,生产丰富的网络文化精品,也逐渐成为网络文化生产的首要任务和着力点。首先,要构建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传播话语体系,不断创新网络管理方法,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让优质健康的网络文艺作品成为人们的精神补给品,使网络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在美好精神生活构建中的积极作用[9]275。其次,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为社会主流话语的议题设置和扩散传播创造渠道,提升具备积极作用的精神文化话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为人民精神生活形成主流化发展趋向提供有力保证。最后,要善于运用网络化技术、自媒体等手段传播社会正能量和弘扬社会正气,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最大限度唱响正气之声,充分提升审美情趣和精神世界,强化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价值引领功能。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整体变革内在地催生人们精神生活的提升完善。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多性质的集合体,人民精神生活需要亦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等特点。但囿于个体的生活环境、教育履历和兴趣喜好有所差异,这就决定了美好精神生活在不同个体的眼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样态和境界。此外,个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也会赋予美好精神生活新的时代内涵。因此,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构建不能千篇一律、万人一调,也决不能将期望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随着社会变革、文化演变和技术创新而发展变化、稳步推进。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提升人民的精神世界和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真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

猜你喜欢
精神生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