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模具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21-12-22 08:18张翔袁泉张兆东游文明
模具制造 2021年11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产教模具

张翔,袁泉,张兆东,游文明

(扬州市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1 引言

模具是“工业之母”,是制造业各领域的成形装备重要支撑[1]。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中国模具行业销售收入3,416.14亿元,带动下游零部件成形产业约30万亿元,中国模具出口总额62.46亿美元,中国模具出口达213个国家和地区,约占世界模具出口量的25%,已成为世界模具产业的重要基地[2]。目前,国内约有模具生产厂商3万余家,从业人员有100多万人,随着制造业提质降本增效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消费产业提升扩容的需求,中国模具产业不断稳健发展,对模具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存在着企业招聘难、产教融合难、学生就业难等现象。

2 成果简介

针对企业招聘难、产教融合难、学生就业难等“三难”现象,该校机械学院紧扣“培养高素质模具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旨归,历时10年,创新并实践了以“四方协同育人、三链深度融合、三能递进提升”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该成果通过深入开展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协同育人,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四方协同“石榴花”精神铸魂育人,将职业素养全程嵌入工学结合课程体系;通过打造互联网+模具企业级教学资源库平台、基于模具真实工作流程的实验实训平台、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发展平台3个平台,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以基于模具全工作过程的3个产教融合平台为链条抓手,通过大学生创新创效竞赛工程、“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对口就业”三位一体质量工程和“工士”荣誉工程的评价检验,改革人才评价和考核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效能力、高质量就业能力、职业资格国际接轨能力。

通过上述模式的培养,立德树人成才,培育出一大批“精设计、能制造、会装调、懂管理、可发展”的高素质模具人才,如图1所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路。

图1 “四方协同、三链融合、三能提升”高素质模具人才培养模式

3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方法

(1)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对接职业素养教育不系统,实施政行企校四方协同“石榴花”精神铸魂育人。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政行企校四方协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创新并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有效路径,以扬州籍革命烈士、长篇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许晓轩为对象,探索契合理工科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教育方式,凝练出以“忠诚、奋斗、担当、奉献”为内涵的“石榴花”精神[3]。全面实施“三全育人”工程,在各任课教师的通力协作下,通过课堂学习、企业实习、环境熏陶3个主要途径,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工匠精神”等教育元素,自然融入学生的职业素养,逐步了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石榴花”精神红色育人模式

学院将该“石榴花”精神红色文化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同步提升,就业率、对口率、起薪率、留扬率大幅提升,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江苏省三好学生、校文明班级等荣誉,先后取得中国模协、全国机械行指委和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模具技能竞赛多项奖项。

(2)针对教学要素资源与产业要素资源融合不紧密,打造产教合作3个平台探索深度融合新路径。

通过调研,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和支撑作用,依照模具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进行教育教学,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育、教学和教改。引入企业模具生产真实案例,以典型模具产品的生产作为教学载体,将完整的工作岗位过程转化为相对应的教学过程,通过3个平台互相链接,如图3所示,即建设互联网+模具企业级教学资源库平台、打造基于模具真实工作流程的实验实训平台、共建产教合作协同创新发展平台,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图3 校企合作共建产教深度融合平台

建设互联网+模具企业级教学资源库平台。教材、教案和在线教学课程有机组成的“三教合一”是实施该平台的基础。打造基于模具真实工作流程的实验实训平台。真设计、真制造和真装调高度融合的“三真实做”是打造该平台的抓手。共建多个产教合作模具协同创新发展平台。第一层合作(政府)、第二层合作(行业)、第三层合作(企业)分层构建的“三合共赢”是运行该平台的关键,如图4所示。

图4 打造产教合作三平台探索深度融合新路径

(3)针对学生职业能力与产业需求不匹配,创新人才考核评价方式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创新人才考核和评价方式,通过大学生创新创效竞赛工程、“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对口就业”三位一体质量工程和“工士”荣誉工程的评价检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培养“精设计、能制造、会装调、懂管理、可发展”的高素质模具人才。

夯实职业基础能力。在大一、大二阶段开展机械基础竞赛和各级双创活动,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夯实职业技术基础。强化职业岗位能力。在大二、大三阶段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岗位匹配度,培养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培育职业拓展能力。在大三、独立本科阶段拓展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效能力、生产管理能力、职业资格(国际)接轨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图5所示。

图5 模具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案例

学院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对口就业有效地组织、衔接和融合,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就业。严把毕业出口关,要求毕业设计真题实做,实施“毕业答辩+现场实操”双考核,两个考核环节均及格才能获取学分,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学以致用。邀请模具企业,召开毕业设计作品暨顶岗实习(就业)双选会。将当年毕业设计汇编成册,并且遴选部分优秀作品加工制造成模具实物公开展示,学生凭自己的作品与用人单位交流,现场推介自己。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促进顶岗实习转化为高质量的对口就业。与知名企业长期共建模具专业,共同申报科技项目,合作开发课程教材,共建实验实训室和顶岗实习(就业)基地,企业通过提供寒暑假实习,捐赠模具设备,冠名支持模具专业竞赛,担任学生的企业导师,开设创新创业就业讲座。

为了弘扬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凡是满足学校毕业资格并取得下列8项条件之一者,均可授予“工士”荣誉称号:①取得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颁发的助理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②获得模具行业公认的省级技能竞赛三等奖及以上证书;③获得1项发明专利或2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④发表1篇中文核心期刊专业论文或2篇省级刊物专业论文;⑤主持并结项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⑥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校级提名;⑦在顶岗实习阶段开发1项模具新产品并达产;⑧通过悉尼协议的专业课程或技能认证。

4 成果的创新点

(1)理念创新。形成了政行企校四方协同,“石榴花”精神铸魂育人模式,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对接职业素养教育不系统的问题。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政行企校四方协同,凝练出以“忠诚、奋斗、担当、奉献”为内涵的“石榴花”精神,全面实施“三全育人”工程,通过课堂学习、企业实习、环境熏陶3个主要途径,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工匠精神”等教育元素,自然融入职业素养,逐步了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育人模式。

学工党支部紧紧围绕当代中国“铸什么魂”“育什么人”“如何铸魂育人”的时代命题,充分发挥了红色基因的价值引领作用和精神激励功能,2019年12月成功入选为第二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4]。

(2)机制创新。打造产教合作三平台,探索深度融合新路径,解决教学要素资源与产业要素资源融合不紧密的问题。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引入企业模具生产真实案例,以典型模具产品的生产作为教学载体,将完整的工作岗位过程转化为相对应的教学过程,通过3个平台互相链接,即互联网+模具企业级教学资源库平台、基于模具真实工作流程的实验实训平台、产教合作协同创新发展平台,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鲜明的特色、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得《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在线课程的受众面突破校园和国界,课程的内涵和价值得到不断拓展和延伸。2019年1月,该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

(3)方法创新。创新人才考核评价方式,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解决学生职业能力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创新人才考核和评价方式,通过大学生创新创效竞赛工程、“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对口就业”三位一体质量工程和“工士”荣誉工程的评价检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培养“精设计、能制造、会装调、懂管理、可发展”的高素质模具人才。

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同步提升,人人出彩,学生和班级先后获江苏省三好学生、校文明班级等奖项;教师团队德艺双馨,行业企业高度认可,获中国模协“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模协“卓越模具工匠”、江苏省“333”人才、校教学名师等荣誉。

5 成果的推广应用

该成果得到了各级媒体和省内外高职院校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光明网、新华网、中国江苏网、高校信息网、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扬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进行持续关注报道。兄弟院校多次前来学习交流,行业企业、学生及家长高度认可人才培养质量,并给学校发来感谢信,对模具专业毕业生给予高度评价。

该学院积极挖掘扬州地方红色教育资源,将红色基因的价值引领作用和精神激励功能自然融入学生的职业素养,紧密结合扬州模具产业发展脉动,主动对接和服务装备制造产业,丰富和拓展了产教深度合作路径,实现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链与地方核心优势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对地方高职院校装备制造大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成果可应用、可推广、可复制。

该人才培养模式能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和产教融合,促进教育人才链与产业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进人力资源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增强区域协同育人和创新能力,支持扬州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向高端转型升级,培育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产教模具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鑫建宝精密模具配件有限公司
欢迎订购2020年《模具制造》合订本
东莞市铭上模具配件有限公司
基于产教融合的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设计探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设计改革的思考
——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为例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熔断型端子压接模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