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桥 黄浩 高敏 刘佳微 张蒙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近年来,突发事件不断发生,尤其是重大传染病疫情,如非典型肺炎(2003年)、甲型H1N1流感(2009年)、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年)、埃博拉疫情(2014年,2018年)、寨卡疫情(2015年)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疫情(2019年)[2-3],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4],同时也暴露出应急医疗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不足[5-9]。医院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主要医疗机构,提高应急医疗物资保障水平,构建有一定规模的医疗应急物资储备库,是应急救援和处置的重要支撑[10-11]。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作为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12], 在医院应急医疗物资统筹管理的前提下根据临床科室需求和自身优势储备应急医疗物资[13]能优化医院库存设计,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医疗成本,保证质量安全和及时供给,同时方便物资盘点,提升管理精度与效率[14-16],在突发事件应对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7]。本研究旨在了解四川省三级医院CSSD应急医疗物资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完善CSSD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与管理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1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2020年8月选取四川省143家三级医院CSSD护士长或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调查表: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编制,包括医院等级、床位数、加床数、医院员工数量、月门诊量、月手术量、CSSD员工数量及CSSD的业务范围等。(2)应急医疗物资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常规储备管理应急医疗物资、是否有二级库房、是否有应急医疗物资储备间、应急医疗物资储存环境及是否有应急救援队成员等20个条目。
1.2.2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星(https://www.wjx.cn/)制作调查问卷,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研究者首先与被调查医院的护理部取得联系,详细说明问卷填写方法,并在护理部协助下发放问卷。研究对象通过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完成问卷填写。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43份, 回收问卷143份, 有效问卷14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描述性及统计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n=143)
2.2CSSD应急医疗物资管理现况 在医院统筹管理应急医疗物资的前提下,143家医院中有68家医院同时在CSSD储备应急医疗物资,主要储备于设备科(29家,38.7%)、医院库房(6家,8%)、后勤保障科(6家,8%)、医学装备部(5家,6.7%)、药剂/械科(4家,5.3%)、应急办(3家,4%)、总务科(3家,4%)、物资管理部(3家,4%)、耗材科(3家,4%)及医务科(2家,2.7%),储存在急救部、门诊部、医院办公室及护理部的医院各1家(1,3%),7家(9.4%)医院应急医疗物资由多部门共同储备。不同医院储备的应急医疗物资在数量和种类上存在较大差异,尚无统一标准;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相对湿度均<70%,符合要求。68家CSSD应急医疗物资管理情况,见表2。
表2 CSSD应急医疗物资管理情况(n=68)
续表2 CSSD应急医疗物资管理情况(n=68)
2.3不同类别医院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情况的差异性比较 通过χ2检验将不同类别医院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医院床位数、月手术量、业务范围不同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等级、加床数、月门诊量不同应急医疗物资常规储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类别医院CSSD常规储备应急医疗物资差异性比较(n=143)
3.1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是决定突发事件处置成败的关键因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均明确要求保障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以应对潜在突发事件[18]。我国建立了三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19],同时实行中央与地方两级医药储备模式以保障重大灾情、疫情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应急需要[20]。然而,作为卫生应急与防疫物资的主要储备机构[21],一项针对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22]发现,我国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明显不足。此次突发事件,应急医疗物资短缺对医疗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暴露出我国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明显不足[23],这可能与近年来常态下突发事件应对准备不足,未实行应急医疗物资配备有关[24]。在此之前,《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25]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以下简称“实施细则”)[26]将医院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管理、维护及使用登记等作为医院的评审标准。鉴此,医院在任何时候都需加强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管理,以应对不时之需。CSSD作为复用物品处理和无菌物品以及部分一次性物品供给的部门,应结合自身规模,在医院统一安排下或主动接入医院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与管理体系,在医院应急医疗物资保障中发挥积极作用。
3.2CSSD在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与管理中的重要性 应急医疗物资的储备与管理为医院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可靠的物资保障[6,27-28],CSSD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优化工作流程,持续提供有灭菌保障的复用医疗器械、器具、物品和一次性医疗用品[8,17,29-30];利用专业优势,对紧急调配未包装、灭菌的医疗物资进行包装灭菌,保障物资供应[31];发挥自身特长,自制防护用品,有效应对防控初期物资紧张造成的恐慌状态[32-33];面对突发事件,CSSD常规储备的应急医疗物资发挥了积极作用[34];应急救援方面,解放军整建制接管武汉泰康同济医院,CSSD工作人员保障诊疗所需器械、器具、物品的处理与供给,为诊疗活动与职业防护提供物资保障[35]。在本调查中,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的种类与数量因医院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常态下维持医院运转时间也有较大不同。实施细则[25-26]规定,医院应合理进行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计划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必备物资储备目录并确保储备物资与目录相符,但对储备物资的种类与数量并无明确要求。为明确应急物资分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6]《应急保障重点物资分类目录(2015年)》将应急保障重点物资分为3个大类、16个中类和65个小类,并针对每个小类提出了重点应急物资名称。CSSD可在医院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根据自身特点及医院实际需求制定应急医疗物资目录,明确储备种类及数量,建立并完善CSSD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体系。
3.3CSSD应急医疗物资储备要求 应急医疗物资储备质量与储备效期取决于储备环境,如温度、湿度、换气频率和消毒次数等。根据CSSD行业标准对无菌物品存放区的基本要求,温度应<24 °C,相对湿度<70%,换气次数4~10次/h[12]。本次调查发现:应急医疗物资储备除相对湿度<70%均符合要求外,储备温度>24 °C的有6家(8.8%);没有设置空气换气的有10家(14.7%),换气次数1~4次/h有7家(10.3%),>10次/h有9家(13.2%)。不合规范的储备环境缩短了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效期,降低了储备质量,增加了储备成本。本次调查还发现:不同医院间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管理,如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质量检查、人员培训、收发记录与发放流程等也有较大不同,合格率最高的条目达88.2%,最低的条目仅为52.9%。CSSD应急医疗物资应储备于符合要求的环境下,同时建立标准化的管理规范并由专人管理、维护和登记,确保储备物资的数量与质量,发生突发事件时能随时调配与使用,充分发挥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的作用。
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与管理是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重要举措。虽然我国较早开始建立应急储备并不断完善储备政策,但受限于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和公共卫生财政支出水平,面对大型突发事件,应急资料物资储备、管理和调拨等仍存在诸多不足。医院作为突发事件应对与人员救治的主体部门之一,应特别加强应急医疗物资的储备,如实物储备、资金储备以及与供应商之间应急医疗物资紧急供应协议。CSSD特别是配备二级库房或储备间的CSSD应在统一部署下接入医院应急医疗物资管理体系,明确应急医疗物资储备范围、种类和数量,建立并完善科学、系统且规范的应急医疗物资管理体系,降低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不足所导致的各种风险,切实增强应急医疗物资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