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飞宇
[摘 要] 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职业人才提升我国的竞争力。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更多职业人才的任务,而工匠精神则是提升职业院校教学效果的核心。主要分析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学生教学管理渗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好的融合措施,以期为相关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参考,更好地提升我国职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职业院校;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9-0204-02
工匠精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核,是我国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工匠精神更多指的是一种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型制造业,无论是传统的工业还是现代化的数字经济,工匠精神都应始终贯穿始终。因此,我国需要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真正属于我国的大国工匠,不断弘扬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理念渗透在职业院校学生的教学管理中。
一、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存在偏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实体经济也正在向着虚拟的数字经济发展,但许多人的思想仍然停留在那个传统的时代,仍然用刻板的观念去解读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其实,工匠精神并不等于工匠,有些人终其一生只为打造一件流传的经典产品,这种严谨、踏实的态度正是许多企业所倡导的工匠精神,但是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似乎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存在偏差,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将工匠精神和工匠等同起来,认为工匠精神的渗透就是鼓励大家都去做工匠[1]。
(二)教学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
企业也需要各行业的高、精、尖人才,需要真正的“工匠”帮助企业提升业绩,但是在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对教学管理人员却缺乏系统的培训,使许多教学管理人员本身就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一方面近年来,教学管理人员进修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大多数人仍然故步自封,导致教学管理人员的自身水平一直停滞不前。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工匠精神渗透的疏忽,并没有定期邀请名家进行培训和指导,在没有学习和实践的背景下,教学管理人员就不可能有提高,对工匠精神的渗透仍存在刻板印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缺乏工匠精神培育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即要从系统、全局的角度出发,对职业人才的培养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育框架。但是,在目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渗透的过程中,严重缺乏工匠精神培育的顶层设计。一方面从整体来看,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并不完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少宏观计划的指导,就会使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无章可循。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在制定渗透工匠精神的教学计划中,仍然秉持传统的理念,“旧瓶装新酒”,没有优质的顶层设计,使得工匠精神渗透的效果不尽如人意[2]。
(四)缺乏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在工匠精神渗透在教学管理的背景之下,还要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就业问题。但许多职业院校目前都缺乏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一方面随着互联网进程的加快,企业也同样面临着抉择,在慢下来的领域内,如果急于求成,就很可能败在工业的流水线之下。目前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仍然需要秉持“慢工出细活”的理念。另一方面缺乏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还表现为职业院校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人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
二、工匠精神渗透在职业院校学生教学管理中的措施
(一)正视工匠精神的真正含义
要想切实提升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中渗透的有效程度,相关人员必须正视工匠精神的正确含义,走出理解误区。首先,在虚拟经济盛行、工业流水线快速生产的背景下,更要向专注的人们致敬,但在欣赏致敬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这是一个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时代,工匠精神的含义应该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做出一定的改变,避免出现教条主义。其次,要正视工匠精神的真正含义,还要进一步深化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深刻意识到职业院校人才的实践意义,重新调整教学思维,建设一支重知识,更重技能的学生队伍。最后,正视工匠精神还应该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保持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仍然能够大放异彩[3]。
(二)系统培训教学管理人员
教学管理人员是职业院校工匠精神渗透的主心骨,只有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养,才能为培养“大国工匠”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系统的培训教学管理人员应该从思想观念入手,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的方式,加深教学管理人员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国工匠》纪录片,讲述了24位大国工匠的动人故事,通过对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的叙述,弘扬工匠精神的内核,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其次,系统地培训相关管理人员还应该定期开办讲座,邀请各领域内的“名匠”进行宣讲,重点讲述工匠打磨的过程,使教学管理人员能够深切地认识到工匠精神。从根本上说,工匠精神更是一种创新精神,通过精益求精以及持之以恒的探索创新,培养真正有“德性”的人。最后,职业院校还要定期举办实践活动,让更多的教学管理人员能够实地探访工匠的工作地点,通过亲身感受加深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只有自身亲身经历之后,才能深刻地体会工匠精神的真谛,更好地将工匠精神渗透在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中。
(三)加强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强顶层设计,才能使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章可循。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就在于在保证其完整性,确保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每一阶段都能够有章可循,根据具体的框架和细则推进职业人才的教育,避免教学管理陷入混乱的状态,也有利于工匠精神的传承。其次,加强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顶层设计,关键还在于创新性和发展性,能够根据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在机械化、数字化的时代,传统的工匠精神也应该做出一些改变,在追求细致的前提下还要保證产品的实用性。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能力,可以使其在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最后,做好顶层设计还在于创新性,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中,并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教条、死板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在制定顶层设计的过程中,也应对其进行创新,使学生做一个品格高尚并追求卓越的人,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工匠精神更加强调契合当下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对照现实并且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推动我国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四)推进校企合作创立“工匠学院”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重点所在,也是保障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因此,相关职业院校应该推进校企的长期合作,创立独特的品牌,打造“工匠学院”。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也在不断精细化,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大不相同,因此就需要学校培养与企业就业协同发力。首先,打造校企合作的“工匠学院”就要从培养新时代工匠人的角度出发,培养出真正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新时代工匠人才的培育机制。其次,企业应该不断发挥主体作用,在人才培养上提出自己的意见,拿出更多实践和培育的耐心,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了解前沿技术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最后,校企合作的重点在于能够使学生在企业的氛围中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和作用,不断弥补自身在专业素养上的不足,在实践中不断传承工匠精神,推动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学生教学管理中的渗透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尤其在新时代数字经济、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更要为工匠精神注入新的活力,使职业院校的人才更好地符合市场和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段向云.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的调查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1,20(4):68-73.
[2]卢红华,杨国强,陈李惠.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与路径研究[J].职业,2021(12):32-35.
[3]陈亮.新时代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弘扬和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5):124-126.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