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宇 闫玉婷
【摘要】在新的文化语境和传播生态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聚焦文化之维,同时也要把握传播之道。本文从民族、文化、传播的视角,从建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三个方面,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层面及文化与传播的关系,倡导“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民族共建。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认同 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始终没有中断而持续发展至今的文明。一部卷轶浩繁、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不仅是一部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体多元、融合并存的形成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价值观持久传承、广泛播撒的传播史。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现实的概念,它既是栖息在神州大地上的56个民族在生生不息的历史传承中自然凝聚的,也是扎根在中华文化土壤中的各族人民在伟大实践中主动建构的。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已多次發表重要讲话,从“牢固树立”“积极培育”到“大力培育”,再到十九大报告强调的“铸牢”,递进释放着明确的意涵指向。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到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高度,将其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要求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形成与传承,在本质上又是一种传播的实践。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是根和本,传播是术与道。我们要如何构建最为根本的文化之维?又要如何选择至为关键的传播之道?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认同的逻辑路径。
一、各美其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自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凝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力量的伟大工程。在种种力量之中,文化的力量又是最为基本、最为深沉、最为持久的力量。可以说,文化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发挥着凝聚性的作用。
当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冯骥才先生认为,人类的文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自发的文化,第二是自觉的文化,第三是文化的自觉。①所谓文化自觉,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和文明对于人类的意义不可或缺,也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自己所属文化的一种自我察觉、自我觉醒、自我认知的能力,实际上,这体现了一种“各美其美”的文化态度。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意义确定的概念,最早由梁启超先生于1902年提出,并于1905年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成为我国现代56个民族的共同体称谓。1988年,费孝通先生结合长期对中国民族问题的思考与观察,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两者辩证统一。”③这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对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刻表述和阐释。
实际上,多元一体的关键,就是文化多样化和精神凝聚力的问题。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曾说:“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价值、我们的行动,甚至我们的情感,像我们的神经系统自身一样,都是文化的产物。”④一个民族的存在,无疑也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民族的凝聚力正是来自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⑤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就是指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按照斯大林对于民族的经典定义,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⑥在这个定义中,斯大林把共同语言作为认定民族的首要标志,而语言也在事实上构成了民族最重要的特征。这不仅在于语言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民族的诸多特征中表现最为稳定的一种,同时也在于关于民族的其他几项特征往往也离不开语言的支撑——比如共同心理素质需要通过语言来体现,共同经济生活也需要借助语言的传播功能来实现。
可以说,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符号。语言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人生观念、生活和思维方式。在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语言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语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作为一个共同体,其文化自觉首先就应该是语言的自觉。语言,不仅是文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传播的符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其文化维度的底层逻辑就是共同语的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来说,不仅是信息交际的基础,同时还承担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的重要作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就是在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也是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效传播机制。
各美其美,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也是实现文化自觉的重要部分。语言反映了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特殊文化,语言也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濒危语言保护是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国家层面以立法的形式推广国家通用语言,从民族的角度以保护的方式抢救濒危语言,正是“多元一体”的具体体现。
二、美人之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自信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指这个民族的成员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只有在这样的文化心态中,才能保持对其他文化的开放包容态度。5000多年文明发展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和建设中又催生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标识。不难看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本质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对红色革命文化的自信,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各族群众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积淀而共同形成、传承的。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是由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各族群众共同斗争、凝聚、建构的。对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确认与肯定,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美人之美”,其内涵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美人之美”大量体现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具体实践中。我国华中武陵山区是一个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历史上的人口迁徙,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沉积地带,同样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近些年,广播电视节目和电影艺术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视听合一的文化推介,进一步推动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发展与演化,成为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濒危民俗文化的途径。
聚居于武陵山区的土家族有着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古代的许多文化事象在其他地方已经绝迹或濒临绝迹了,但在这个地方却尚有遗踪可寻。”⑦土家族的民俗事象如何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实现有效的传承?影像媒介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2015年,以鄂西土家族地区为文化场景的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做出了很好的探索。作为植根于土家族文化语境的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在叙事过程中有机融入了众多土家族民俗事象,这其中既呈现了吊脚楼、背篓等物质形态,也表现了“哭嫁”“跳丧”等精神形态。
三、美美与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
认同,离不开交流与分享,这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传播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巨著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⑧可见,人的认同行为与社会群体各种复杂因素密切相关。
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夠被传承和传播的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以文化人”其实就是充分强调了文化在社会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根本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传播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传播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⑨增强文化认同,首先就要明确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各民族以文化的差异性造就了多元的格局,又因文化的相通性结成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⑩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文化是魂魄,传播是渠道,文化认同是精神根脉。古代社会,由于媒介技术的局限,文化传播主要是通过人的迁徙即人群的流动来实现。由于农耕文明的特点,中国古代人口的迁徙主要体现为移民、战争等形态,文化传播也伴随着这些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过程而自发完成。由于农业社会的人口迁徙与流动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国古代的文化传播也往往非常缓慢,加之少数民族人口位于边疆或地处偏远,文化传播面临着更多的地理阻碍和人文屏障。所以,古代社会各民族之间要形成广泛和普遍的文化认同实为不易。进入工业社会后,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其中媒介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极为深刻。从工业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再到互联网时代,人类的传播实践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文化传播的范式也不断转型、迭代、升级。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影响的对象越来越多,文化传播有了更为便捷的媒介技术生态条件。上个世纪以来,大众媒介在全社会的广泛覆盖已经打破了各民族之间文化传播的技术鸿沟,信息时代的技术演进更使得文化认同拥有了成熟的共享机制,“美美与共”的美好愿景也因此拥有了基于现代媒介技术的更广泛基础。
要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必须做到纲举目张,既要形成科学的顶层设计,也必须遵循严密的底层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应构成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此培植民族团结之本,铸造精神力量之魂,构建国家统一之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仅要确立文化之维,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凝聚力,而且要把握传播之道,不断建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共享机制,实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认同的逻辑递进,从而推进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工程和伟大实践。
注释
①冯骥才:《避免文化自觉变成空洞口号》,《团结报》,2011年10月25日。
②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页。
③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第15页。
④﹝美﹞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62页。
⑤《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页。
⑥《斯大林全集第二卷》,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4页。
⑦《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8期。
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
⑩《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
(作者罗翔宇系湖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闫玉婷系湖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
(本文编辑:林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