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坤 仲丹丹 海 路
(贵阳学院,贵州贵阳550005;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而学校教育正是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小学教育阶段恰恰承担着对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层面的启蒙、初步引导与塑造任务。因此,充分运用好小学学校教育这一特定的教育场域,从小学生这一特殊年龄段群体的认知规律入手,探寻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特征与实践路径,对于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理论和实践两个范畴。一是从理论层面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来源、概念、维度等。例如,闫丽娟、李智勇从天下观、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1]郑旺全、赵晓非以“五个认同”为核心,构建覆盖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体系框架。[2]二是从实践层面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政治整合、文化凝聚、经济共享和借鉴域外经验等实践路径。[3]在最初的研究中,学者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来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随着研究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学者认识到教育系统对于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于是,有部分学者尝试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视域下探索学校教育中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如王鉴、胡红杏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策略包括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等内容;[4]蒋文静、祖力亚提·司马义从认知、情感和意动的心理学角度出发,探寻不同学段的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5]胡平、徐莹等从心理空间生产的教育学角度出发,探索学校教育基于个体的主动建构性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6]
综上所述,学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不断扩展、成果丰硕,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尽管围绕学校教育培育和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成果数量众多,但是从研究对象来看,多数研究都侧重于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群体;从研究主题来看,多数研究集中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出现的问题、困境及对策、路径等方面。而从中小学生群体特别是从小学生认知的角度探索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并未检索到。因此,本研究拟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分析框架,探索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们从未停止对人类认知规律的探究。人们在传统观念中往往把人类的认知简单、片面地归结于大脑。相对于传统认知而言,具身认知着重于从全面、系统的视角来看待人类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二元论占据着人类认知的主导地位。在认知上,二元论把人的身体与大脑强行分开,忽视人的身体、经验以及身体所处的环境在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一味地突出和强调大脑在认知中独一无二的地位。进入现代社会后,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身体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的认知离不开人的身体,身体参与并决定人的认知,并将这一关乎身体的认知观点称之为“具身”。具身认知理论传播到我国后,心理学家叶浩生对具身认知理论中所倡导的身体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身体伴随着认知过程的始终,决定人类认知的开始以及整个过程,直至认知的结束。大脑是构成身体的一个部分,身体、大脑、环境是有机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7]具身认知理论凸显身体在人类认知中的重要性,认为身体是人类认知的物质基础(物理属性)。具身认知理论不仅开启了人类认知的新纪元,也为学校教育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
首先,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于认知的具身性。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认为具身性是“身体不再作为世界的物体、而是作为我们与世界联系的手段的身体”。[7]他反对把人的身体看成是一个个零散器官的组合,他认为人的身体虽然由器官组成,但是这些器官不可独立为个体,而是相互交织,统一成一个整体的。这个整体具有系统性,其功能是在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被链接和诠释。认知的具身性指向人类的身体与认知之间的相互交融的耦合关系,人类的认知不能脱离于身体而单独存在。其次,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理念之二在于认知的情境性。人类认知具有具身性,而身体又是通过嵌入一定的情境之中来完成认知的。“情境”不仅指自然情境和日常的生活情境,还包含着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历史等情境。叶浩生把认知的情境性理解为人认识世界的过程,[8]也就是人的身体与这个世界中的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完成了人对世界的认识。因此,认知的情境性指向认知过程在大脑、身体与情境之间的互动。最后,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理念之三在于认知的生成性。生成性不是静态、程序、固化的,而是动态、开放、涌现的。瓦雷拉(Varela.F)、汤普森等人指出,认知不是预先设定并独立于知觉者以外的,而是知觉者以具身的方式在情境中不断地生成的。认知的生成性是囿于情境之中,是大脑、身体、情境三者在动态的交流、碰撞中持续生发的。[9]
构成具身认知理论的三个核心理念并非各自独立、各为一体的,而是互为前提、有机融合的一个整体。具身认知理论肯定了身心统一在人类认知中的基础地位,而人的身心需要情境的安置和滋养。概言之,人类的认知是大脑、身体、情境三者构成的动态、生成的自组织系统。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应从娃娃抓起。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启蒙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应引导其初步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以及“五个认同”意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播撒在小学生的心田中,静待花开。然而,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须遵循小学生这一特定年龄群体的认知发展规律,认知维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具身认知理论核心理念的迁移提供了可能性。依据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7—12岁)处于认知的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10]其思维活动必须以具体性、形象性、互动性为支撑。简而言之,小学生的认知方式具有直观性、形象性、互动性的特点。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等宏观理念,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颇为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如何让小学生真正感知、认识和了解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并产生情感共鸣,而后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外显于行动,同时在内化与外显的循环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认同和共鸣,是教育研究者和教学实践工作者需要解决和应对的一大难题。本研究结合具身认知理论强调的认知三要素(具身性、情境性和生成性),围绕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直观性、形象性、互动性,探索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特征——学生身体的可感知性、学习情境的可体认性、教学组织主体间性的互动生成,从而构建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身认知特征分析框架(见图1)。
图1 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身认知特征分析框架
具身性是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理念。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之一就是认知的直观性。所谓认知的直观性,是指在认知的课程实施活动过程中,小学生的身体可以直接感知到认知内容。具身性的理念与直观性的特点相结合,形成了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身认知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实施的学生身体可感知性。过去,意识形态的课程实施往往陷入小学生身心分离的窠臼。教师只要求学生用大脑接收理论知识以及身体在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服从,并不关注学生身体是否直接参与和接受了知识的学习。传统的课程实施对小学生身体的贬抑束缚了学生的身体,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固化了学生的思维。在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实施中,如果脱离身体的感知和参与,仅仅注重大脑对符号和信息的记忆,那么,无论教师在理论层面解释得多么清楚、透彻,小学生仍然无法从感官和心理上真正接受、理解和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生身体的可感知性要求教师应以学生身体为主体,以学生的身体感知为重点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首先,各族小学生在自己所属民族的语言、文化氛围中成长,对于自己所属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具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经验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了解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现有的发展水平,在尊重小学生的个性、文化和认知差异的前提下,从小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引导学生身体的感官全程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活动中。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身体全方位的自由,避免对学生身体的约束和控制,引导学生用身体来感知、体验知识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系列实践活动中来,真正地做到让小学生全身心融入其中,切实感知何为中华民族、何为中华文化,从而有利于小学生将相关知识内化为其个体经验,促使其在此基础上思考、领悟“差异”与“共同”,“多元”与“一体”,“美美与共”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小学生的身体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感知机会,最终润物细无声地达到培育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效。
作为具身认知理论核心理念之一的情境性,符合小学生认知的形象性特点要求,认知的形象性离不开调动小学生对学习情境的体验。具身认知的情境性与小学生认知的形象性二者彼此呼应,构成了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身认知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情境创设的可体认性。当教师在教学中培育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应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设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然、历史、文化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使其在与情境互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验、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经验知识,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在知、情、意、行维度上培育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创设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然情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切实领略中华大地的山川河流,让学生通过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的分布,看到、听到、感受到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从分散到毗邻再到互嵌的社会结构,体会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二,创设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情境。由于众多史实距今年代久远,小学生无法体会当时的情境,所以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歌谣、书籍、影片、文物等让学生看到、听到、感受到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交往交流交融发展史——56个民族通过冲突、战争、抵御外侮、互市、通婚等,从磨合走向整合,最后形成不可分离的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经济共同体乃至命运共同体。第三,创设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情境。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各族人民宝贵的财富。各族青少年除了要熟稔本民族的文化外,还应该通晓他民族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体验各民族的音乐、舞蹈、美术、诗歌等文学艺术成就,使其体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小学生身体力行地投身与沉浸在中华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意境中。
小学生认知的互动性特点体现了作为具身认知理论核心理念的生成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身认知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组织主体间性的互动生成。教学组织主体间性,其意涵是教学组织中的各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主体,彼此之间是共生共在的关系。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强行说教、强制灌输,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以及给予小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小学生的身体、大脑在相关的情境中充分而持续地互动生成。小学生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一个开放、动态和主体化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不应是固化、静止和客体化的,否则就会使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组织主体间性的认知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互为主体、互动生成、相互交换信息从而生成和接收知识的过程,通过主体间性的互动生成,才能够有效培育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已有的经验水平,教师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较易理解的有关民族团结、民族统一的知识与活动,以此作为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切入点。当小学生感同身受地认识、体验和理解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之后,再逐渐地上升到如何认识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即“我民族”与“他民族”之间的区别与共同之处,以及各民族在保持其个性的基础上又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中华民族这一整体。其次,在小学生学习的空间上,学校教育不仅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处处能够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特征的物理空间,还要积极营造一个温暖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儿童交往交流交融的心理空间和实践空间,让小学生充分发挥身体与空间互动生成的自组织性和自我创造性,进而更好地培育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外,在小学生学习内容的安排上,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具体后抽象的原则,循序渐进地逐步完成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任务。
基于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身认知特征,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从以下三方面建构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身认知实践路径。
小学生处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初始阶段,学校教育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小学生思想发展的萌芽期,把握该阶段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课程与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而需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小学课程与教学之中。
首先,开发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小学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和教学的实施中要符合小学生具身认知的特征——学生身体的可感知性。例如,当校本课程内容中介绍到各民族的风俗和生活习惯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小学生充分调动自己身体的各种感官,诸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有选择地跳一跳民族舞蹈、听一听民族音乐、品一品民族美食、穿一穿民族服装,让小学生在身体的参与中陶冶情操,把民族情怀厚植于心。其次,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所有课程中。学校不能将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仅仅依托于一两门课程之上,还要将其融入小学生的所有课程之中,并利用一切课堂教学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如,教师充分且广泛地利用班会课、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体育课、艺术课、劳动课等载体,尽可能地调动小学生的身体、大脑与情境的互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小学生对于民族团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政治认同、情感相依、文化互鉴、经济互助等相关知识的积累,让小学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培育和提升,从而有效培育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身认知特征,要求小学生的认知过程应该是身体与学习情境的融入。即,如果没有适切的学习情境,就无法有效开展学生的认知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教学中的学习情境大致可分为课堂学习情境、校园学习情境和户外学习情境三类。
在课堂学习情境之中,鉴于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借助于各种教具或学习媒介,如视频、音响、实物、课件、网络等虚拟情境,并借助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来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乃至小学生个体身心之间的全方位融入。在校园学习情境之中,学校应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校园文化建设,除了要注重校园的显性文化建设外,更要注重校园的隐性文化建设。如,积极开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并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与校园里的雕塑、标语、校训、建筑物、广播、美化校园的装饰物等有机融合。这些显性和隐性的校园文化,无疑能对培育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春风化雨般的独特作用。在户外学习情境之中,教师可以采用主题活动的学习方式,带领小学生走进多民族地区的自然、人文、历史文化情境,甚至让小学生参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尽可能地使小学生的身体与户外学习情境有机融合与互动,让小学生切身体会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这个“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血脉相连,以及自己也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从而培育小学生自觉承担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稳定、和谐、繁荣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间性教学活动的具体做法是:在小学学校教育的教学场域中,教师通过设计符合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身认知特征的互动生成性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身心产生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培育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体间性教学活动的互动生成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鼓励和引导小学生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使其主动、积极地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进行互动,继而生成与内化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内容。
首先,教师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生成性教学设计上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要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并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已有的经验。其次,教师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生成性教学活动中应解放学生的身体,让小学生的身体全方位地参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活动过程中,即让眼、耳、口、鼻、手、大脑等组成身体的多种器官全面参与。最后,在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其身体参与应当是有效的。有效参与是指在参与教学活动之后,小学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能力、情感层面产生了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变化。与之相反的是无效参与,即,小学生虽然参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活动,但在相关知识、能力、情感方面几乎没有丝毫正面、积极、向上的变化。客观上说,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本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因而,教师的一切互动生成性教学活动设计都应以小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调动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师在设计互动性教学活动时,可以设计做游戏、讲故事、读绘本等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小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只有肢体和心灵都参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活动中,才会激发他们对相关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继而愿意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积极地去汲取、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