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策略的实例研究

2021-12-20 00:14李海燕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起承转合德育渗透小学英语

李海燕

摘要:语言的发展与德育的进阶是同步的。针对目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教学情况,笔者提出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从“借势而起”“就序顺承”“依度拓转”“以效为合”四个方面落实课堂实践,促使德育内容匹配化、体系脉络化、实践整体化、成果效应化,从而推进学生乐学善学的新课堂,实现学科素养交融的新理念。

关键词:小学英语、德育渗透、起承转合

一、现状审视: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之问题

许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视对语言知识的突破,而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渗透德育,引发我们对英语教师课堂上是否开展德育渗透进行调查,结果反映出很多德育渗透问题:

1.忽如一夜东风来:德育融合牵强附会

现行很多公开课追求精妙的导入、自然的推进。却采用“标签式”的情感升华,或用与主题相关的图片視频直接作为“德育渗透”。

2.山重水复疑无路:德育呈现另起炉灶

很多老师会走入“为德育而德育”的误区,每次在备课的时候拼命寻找可以挖掘的德育点,而缺乏一个系统的德育体系,缺乏信手拈来的素材。

3.也无风雨也无晴:德育推进波澜不惊

有些老师在课堂中注重让学生去进行德育活动的真实体验,但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相对比较平淡,也不能激起学生情感变化的“涟漪”。

4.年年岁岁花相似:德育提炼千篇一律

纵观诸多英语课堂,“Very good.” “Great!” 是令人耳熟能详的。如果老师开展了多维的评价,学生的德育教学产出定能在无形中收获“硕果累累”。

二、实践探索:“起·承·转·合”课堂之策略

1.借势而“起”:素材多元,德育内容匹配化

如何充分利用好我们身边的教学素材,使得语言的发展与德育内容无缝衔接,促进德育的内容自然渗透相当重要,如何在繁杂的资源中挖掘符合我们的素材更需要我们特别精心梳理。

(1)“微表情”+“微动作”,插图和语言匹配

插图1中人物“皱眉”的微表情配合“耸肩”的微动作生动表达 “No, I don’t.”,插图2中人物“露齿笑”的微表情及“不断拿梨”的微动作也是回应了 “Yes, I do.”

(2)“抒情意”+“拓思想”,情境和语言匹配

在核心语言的扎实学习基础上,适当的留白处激发了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补足了语言内容背后所传达的情感,这个过程不仅能提升学生想象的能力,同时也是激活学生语言的储备。

(3)“涨知识”+ “适迁移”,现实与语言匹配

本课例中教师进行四季的教学后,更注重结合杭州本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展示几个地标季节差异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思考自己平时体验的杭州四季,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让其走出课本。

2.就序顺“承”:借力多途,德育体系脉络化

(1)“横升级”+“纵进阶”,语言系统推进

在单元话题设置上,每本教材的编排上会遵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更利于互相渗透。同一个话题下辐射在不同教材中的进阶变化更是让我们关注情感发展的渐进性和系统性。

(2)“共建知”+“善乐学”,课程综合规划

课例中影子的变化与longer, shorter, lower这些词的关系,通过科学的示意图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而继续追问早上和傍晚太阳的影子变化,很好地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其对科学的喜爱。

(3)“正能量”+“软实力”,知行同步运用

3.依度拓“转”:形式多样,德育实践整体化

有些老师重视课堂设计中英语情境的创设、德育渗透的形式和内容,然而学生的德育生成却“收效甚微”,这主要需要我们在课堂实践过程中,丰富课堂的情感渗透,促进德育渗透深入。

(1)“借题发挥”+“就地取材”,情感转虚为实

六上第四单元围绕笔友而讨论朋友的爱好。在拓展练习中让学生给笔友回邮件,然而这有悖于大多数孩子的生活实际,对他们而言,更真实亲切的经验是有微信、QQ好友。再者,教材中默认学生都是对澳大利亚十分感兴趣,这样也更片面,如果将命题改成自己喜欢的国家更真实。

(2)“多元导入”+“多维体验”,形式从一而诸

在课堂教学的热身阶段,我们可以借用不同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如简笔画、歌曲导入、魔术导入、视频导入等,激发学生情感驱动。小学生的好动特性更加说明让其体验的重要性。

(3)“迁移内化”+“举一反三”,渗透由浅入深

在英语教学中,情境的迁移正是一种学习迁移,也是思维的迁移,更是教师智慧的迁移。更重要的是同类话题进行情境的变化,能够大大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引导不同维度的情感发展。

4.以效为“合”:评价多维,德育成果效应化

英语课堂的德育成效离不开绿色评价机制,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决定多维评价的重要性。丰富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激发学生的语言生成,更能促进学生的德育成效。

(1)共情:潜移默化的“鲶鱼效应”

优秀的学生代表如“鲶鱼”般可以激励大家前进,在他们的引领下创建合作组,让大家有英语共学和研讨的“组织”,大家是彼此协作的关系,可以进行学科问题、学习方法的交流共享。

(2)内化:激励驱动的“投射效应”

我校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优秀作业提供了不同展示平台。除了班级中甄选出优秀作业,在班级群表扬、公式班级公告栏外,还有机会张贴到年级的“优秀榜”或者是“校公众号”中!

(3)践行:价值激发的“期望效应”

学生有了学习自我激励的期望目标后,其学习动力则不言而喻。我们主张个性作业,如趣味表演、故事改编、书法创意、新创对话......发挥每位同学的特长之处!

三、后续思考:“起·承·转·合”运用之思考

笔者在英语课堂中运用“起·承·转·合”策略旨在把“真实”的英语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语言的熏陶者和情感的叙述者。在研究中依托教材开展德育内容的研究,但不脱离语用,适当拓展到实际生活,把教材的使用更加生活化、灵活化、人性化,让师生在语言文字中找回了德育灵魂。

猜你喜欢
起承转合德育渗透小学英语
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政治课堂注重情境串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