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塑造

2021-12-20 07:06陈思奇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价值意义青年干部

陈思奇

摘   要: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对中青年干部的寄语阐明了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丰富内涵,并指明了塑造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重大意义。从群体的维度出发剖析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丰富内涵,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塑造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意义所在并为实践操作提供价值遵循。

关键词:青年干部;担当精神;价值意义;进路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1.06.006

文章编号:1009-6922(2021)06-38-07

2021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青年干部生逢伟大时代,必须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1]。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年干部具有担当精神意义重大,是接续百年奋斗历程、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源泉。

一、担当精神的内涵

《现代汉语同义词典》对“担当”的释义为“接受并承担责任多而困难大的事情”[2],并突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担当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担当与责任密切联系;二是担当体现为主体的积极应对而非对于事件结果的消极承受。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精神是作为意识而出现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论述到,“因此,不仅有了可能来说明有机自然产物中的现存着,而且也提供了基础,来追溯人类精神从简单的、无构造的、但又刺激感应的最低级有机体的原生质起到能够思维的人脑为止的各个发展阶段。如果没有这个史前时代,那末能够思维的人脑的存在就仍然是一个奇迹。”[3]恩格斯的论述鲜明地指出了人类精神的本质就是意识,意识是有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既然精神就是意识,那么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呢?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精神、意识无论看起来是多么的神秘以及超感觉,最终是人脑的产物,而人类又是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以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归根到底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4]因此可以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人脑的机能,是社会的产物。

因而,担当精神究其本质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包括人的意识以及潜意识及其活动与能力,并呈现出稳定的状态,从而体现为一种价值体系以及精神信仰;二是这种稳定的价值观念及信仰与担当相伴而成不可分割,贯穿其中的是以责任意识、使命观念、奉献品格为核心和精髓的担当。同时,“担当精神”作为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词汇,一经提出便蕴含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理想气概,体现出一种民族理念与文化气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这种内含于民族品格本身的理念已经成为我们日用而不觉的行为习惯以及精神品质。因此,担当精神是一种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奉献感为核心的主体所具有的稳定的意识和价值观念,它包含主体敢于负责、勇于负责、善于负责的心理状态、思维活动及能力,是一種知行合一的价值体系。

二、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内涵

青年干部担当精神作为担当精神的具体化,彰显了党政干部的精神特色。从中央党校2019年春季学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五次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对青年干部提出要求、作出指示。回顾总书记对青年干部的寄语,能够发现总书记对青年干部提出的“树立担当精神、担负时代责任”的要求。作为党政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年干部担当精神具有群体特点,主要体现在:政治品质、服务意识、工作能力三方面。

(一)政治品质: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本质特征

政治品质是青年干部最为根本的精神品质,而“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5],青年干部必须做到对党忠诚。对党忠诚,一是要对党组织忠诚,具体来说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要对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保持忠诚。党从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纲领,在新时代的具体要求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青年干部必须“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5]。青年干部要做到对党忠诚、锤炼政治品格就需要从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5]。

政治判断力是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基础要素。政治判断力就是能够在深入分析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的能力。在新时代的条件下体现为在坚持全局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分析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能力。政治判断力背后所蕴含的是对党忠诚、为民奉献的政治立场,即站在时代的具体情况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地分析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从而推进伟大事业。政治判断力是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基础要素,青年干部要想树立担当精神,要想勇于践行担当行为,首先必须提高政治判断力,才能对形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领悟力是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重要要素。政治领悟力就是准确完整全面地理解党中央精神,主动以党中央的理论指导工作,自觉站在政治大局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新时代条件下,就是能够准确全面完整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能力。政治领悟力是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重要要素,青年干部身上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必须准确完整地理解党中央精神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政治素养,从而增强政治能力。

政治执行力是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外在显现。政治执行力就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能力。政治执行力强调的是青年干部“怎么干”的问题,是政治能力建设的归宿。在新时代条件下,面临各种风险挑战,政治执行力的提高反映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青年干部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执行力,才能在各种风险挑战中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二)服务意识: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基本要求

青年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1]所谓服务意识就是指青年干部在工作岗位上积极主动,以自我奉献、自我牺牲的态度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服务的主体意识,它所反映的本质是对党的初心的践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在新时代条件下青年干部要树立服务意识就是要筑牢为民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1.为民族服务的意识。一方面,党作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力量领导全体人民推进伟大事业,肩负着领导核心的重要职责。从青年干部自身定位角度审视,必须站在黨的立场上,必须站在党性的立场上,必须站在党的政策的立场上,筑牢推进伟大事业的信念与意识。另一方面,新时代条件下民族复兴的风险挑战增多,非传统领域的国家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更需要青年干部把控风险,筑牢服务意识。

2.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价值主体,各个时代的物质精神财富无不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只有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得到了保障,历史和社会才能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站在人民的立场是党的鲜明特征,“以工农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我党阶级基础和力量源泉,任何时候都要站在工农大众立场想问题、做决策、谋发展,千万不能脱离工农大众,不能忘本”[6]。青年干部作为党的生力军,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的结构和层次不断地完善。人民不仅在物质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精神方面的需要也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生态环境、安全、教育乃至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青年干部要树立的服务意识不是单一的基础的服务意识,而是多层次、多方面、立体化的服务意识,要服务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工作能力: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外在显现

担当精神作为统一的体系,是精神状态、思维活动和能力的体现。青年干部锻造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发挥显现担当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担当能力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7]这对青年干部工作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青年干部工作能力的提升指明了方向。

调查研究能力就是青年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分析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调查的能力。青年干部要勇于善于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不深入基层调研也就缺乏对相关问题的了解,自然就缺乏对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青年干部要不断学习调查的方式方法,提高调查的水平和能力以确保通过事情展现的表面情况掌握其发生的逻辑以及实质。二是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研究本身不是目的,解决调查发现的问题才是目的。青年干部要以全局思维、系统思维看待调查结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分析调查数据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科学决策能力是青年干部以科学的决策思维、具体的决策环境、正确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手段作出判断决策的能力。一是依法决策的能力,青年干部要依照体现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的法律作出决策,就需要熟悉法律法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二是坚持发挥党内民主,坚持在民主集中制下作出决策。青年干部作为党政机构中的生力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意义重大。

改革攻坚能力是确保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能力,体现了青年干部的担当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利益固化的藩篱越来越多,青年干部必须提高改革攻坚能力才能不断推进伟大事业。一是要提高开拓创新意识。创新包含着对旧事物的否定以及对新事物的肯定,当旧事物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时候其并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因而需要对旧事物进行大胆的否定。青年干部在改革中要遵循改革的客观规律,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进行创新,从而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二是要提高改革的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变动,是对既得利益的否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有勇气和决心,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7]三是要准确领悟党中央精神。改革需要正确的方向、立场和原则,只有在准确领悟党中央精神的基础上才能作出科学的改革判断,提高改革攻坚的能力。

应急处突能力体现了青年干部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青年干部提高应急处突能力。一是要具备防范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要掌握事物发展的阶段和状态,提前布置和响应可以将突发事件扼制在发生之前;二是要具备化解突发事件的能力,即要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从全局系统的角度审视问题的能力,为此平时需要多部门联动进行演练以提高化解风险能力。

群众工作能力体现了青年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能力。“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8]青年干部要真正地为民所想,将群众最关心的实事置于首位,真正做到服务群众而不是管理群众。

三、塑造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价值

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塑造具有显著的历史和现实价值。从历史维度来说,担当精神内蕴于党的精神谱系之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伟大建党精神时明确将“担当使命”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源泉,伟大建党精神揭示了党一以贯之的担当精神。从现实维度来说,新时代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伟大斗争的推进需要青年干部具备担当精神。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青年干部处在历史和现实的连接处,历史赋予的使命、现实给予的挑战对青年干部提出了要求。

(一)历史价值

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塑造既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履行青年干部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塑造是对党一以贯之的担当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担当作为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革命时期,党顺应历史和人民的期望,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开启了民族复兴的第一篇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国内“只能造桌子椅子”的困境,完成了中华民族史上最为深刻的历史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新时代,民族复兴需要青年干部,对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塑造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另一方面,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塑造是实现其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历史使命的完成终究是靠作为现实的个体的人来实现的,而“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具体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物质条件和精神條件”[9],同时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不仅受客观规律的决定,也受自身主观精神状态的影响。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中,青年干部牢固塑造担当精神,锤炼自己的精神品质,对完成其肩负的历史使命意义重大。

(二)现实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体的人包含自然、社会以及精神三个方面,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了现实的个体。青年干部作为特殊的群体,其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使得塑造其担当精神尤为重要。同时,塑造青年干部担当精神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升青年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精神状态和工作能力,使青年干部能够把握住、把握好“新机”“变局”。

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在于青年。青年干部作为青年的一份子,担负着民族复兴的希望。首先,这是由青年干部自身的特质所决定的。青年干部具有干事业、担使命的激情和活力,他们总是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相信现代的命运不取决于畏惧斗争的瞻前顾后,不取决于老年人习以为常的平庸迟钝,而是取决于年轻人崇高奔放的激情”[10]305。其次,时代的发展要求青年干部具备担当精神。历史的前进、时代的发展都是由现实的个体创造的,每一代人都在前一代所积累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上继续推动历史的前进,因而青年的存在让历史不会断节。“我们的未来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取决于正在成长的一代”[10]304,他们代表了希望和未来,因而更需要培养其担当精神。

青年干部作为党政机构中的生力军,其工作经验相对不足,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其担当精神。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生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和标准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实践活动。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塑造就是在教育者与青年干部的相互配合中,使青年干部通过教育实现担当精神的内化并体现到实际工作之中。通过对青年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补足其存在的思想缺陷,从而有效地帮助其融入工作之中。

塑造青年干部担当精神对改革发展稳定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担当作为”[1]。从而指明了塑造青年干部担当精神对改革发展稳定的意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根本举措,稳定是改革能够推动和发展能够实现的前提。一是,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时代的发展历程之中,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状态已经改变,但是生产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依旧存在,在相当长的时期都需要不断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来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要素,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彰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青年干部要做好发展生产力的工作,必须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二是,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期和攻坚期,改革的难度加大。当前,增量改革面临困境而存量改革涉及到对旧体制的实质性改革面临较大阻力,因此原本的改革方式失去活力与新的改革方式阻力较大的矛盾比较突出,改革难度也就较大。要想破解改革难题,瓦解利益固化藩篱,从而推动改革深入、社会发展,就必须面临各现存体制形式的阻力,因而塑造青年干部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三是,社会发展不确定风险增多。国际上,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各经济体采取贸易保护、逆全球化政策,鼓励号召本国制造业从我国撤回,对国际生产要素的交流产生阻碍,从而使得尚处在向高质量经济转型期间的我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国内,我国历来都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调研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严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11]自然灾害是影响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青年干部要做好工作必须对不确定的风险增加认识,勇于担当。

四、塑造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进路

(一)理论学习:塑造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先导

理论学习是塑造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重要方法,“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必须高度重视理论学习”[12]。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形成必须依靠理论学习,青年干部只有通过理论学习才能够明白担当精神所蕴含的政治品质、服务意识以及工作能力,从而增强对担当精神的认同感并自觉内外及外化。

1.学习马克思主义,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检视自身担当精神水平。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担当精神是其显著的理论品质。关于担当和使命,马克思这样说到:“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3]。青年干部的角色定位,青年干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与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决定了青年干部必须通过对理论的学习树立起担当精神,这是由青年干部的现实关系所决定的。

2.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扎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的过程就是理论学习内化的过程,青年干部所处的岗位决定了特有的研究优势,要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加强研究学习。其次,研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整体全面的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总任务进行了系统的阐发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学习过程中要全面动态地进行把握。

3.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品质。

(二)实践塑造:青年干部担当精神塑造的源泉

担当精神的塑造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理论学习进一步加深的逻辑就在于和实践相结合。“衡量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好坏,以至于党组织成熟的程度,都要以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统一的程度而定”[14]。青年干部担当精神塑造的程度,也应该由实践即具体的工作来检验、来强化,为此青年干部必须在工作实践中锻造自己的担当精神。

首先,青年干部要结合好自己工作岗位塑造担当精神。一是在实际工作中敢于作为,不怕担事情,只要对党和人民有益的事就要做。二是要主动到改革发展的主阵地、群众关心的最前沿。三是要利用调研学习活动丰富塑造担当精神的形式。调研学习是塑造担当精神的重要形式,青年干部应积极地利用调研活动,入脑入心入行地学习调研,塑造担当精神。实践既是进一步强化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方式,也是检验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唯一标准。青年干部是否具有担当精神不是靠言语来体现的,而是体现在政治品质的不断提升,服务意识、服务行为的不断优化,工作能力、工作行为的不断完善。

(三)机制优化:塑造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保障

机制的不断优化是塑造青年干部擔当精神的重要保障,要使青年干部担当精神学得牢、内化得深、外化得好,就必须以完善的体制来保障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持续性和坚定性。

1.充分发挥各干部培训机构特别是党校的教育功能。发挥党校的教育功能最首要的一关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党校教师的选拔、选用机制。要严格按照选人用人标准选拔教师,即按照党性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原则选拔教师,既要确保教师的专业技能过硬,更要重视教师的党性修养。只有教师信仰坚定、担当精神稳固才能对青年干部担当精神的塑造起到作用。加强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合作,利用普通高等院校理论研究水平较高的优势,与他们形成稳固的合作形态、合作模式,加强沟通交流。

2.完善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青年干部干事的热情、激情较高,但犯错后会使得随后的工作畏手畏脚不敢担当,因而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不涉及原则问题的工作性错误要进行恰当的教育。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将干部的担当作为重要的考核评价标准,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应坚决给予调整。塑造干部的担当精神不是单一个体或者集体的工作,各部门、各单位都应该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形成严密系统的担当精神塑造网。

参考文献:

[1]林晖,孙少龙.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学员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N].学习时报,2021-09-03(09).

[2]现代汉语同义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8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

[5]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03-01)[2021-09-02].http://www.gov.cn/xinwen/2021-03/01/content_5589536.htm.

[6]郭祎.共产党宣言:经验与启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34.

[7]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学习时报,2020-10-12(01).

[8]王学俭.十八大以来党的治国理政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2.

[9]叶扬.科学社会主义简明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05.

[11]习近平在河北唐山市考察[EB/OL].(2016-07-28)[2021-09-0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28/c_1119299678.htm.

[12]刘玉瑛.提高七种能力解决实际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1.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14]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3.

猜你喜欢
价值意义青年干部
企业青年干部的培养路径
廉洁种子在“世界咖啡屋”中播下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
浅谈我国高校青年干部学习型团队的构建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论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浅析苏州园林的造景美学
让青年干部成为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
翻转课堂在远程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分析
青年干部成长,哪些要素和规律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