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红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急诊科,山东菏泽 274000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加重,增加了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病人数,这一病症在当前临床心血管疾病中相对常见,主要致病因素在于机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人体血管中堆积了大量的脂肪组织,生成斑块而诱发血管狭窄, 使机体心脏负荷日益加重,冠状动脉供血呈现不足现象,诱发心肌急剧且暂时性出现缺血或者缺氧症状, 此时患者会出现诸多不良症状,例如胸骨后部呈阵法性或压榨性疼痛,一旦这种疾病未能及时给予有效救治,病情会在短时间内恶化,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1-2]。随着临床的深入研究, 已然推出标准化治疗模式,最为重要的当属抗血小板治疗[3]。 依诺肝素钠是一种抗血栓作用强的低分子肝素药物,而硫酸氢氯吡格雷是抗血小板作用极强的一种新型噻吩吡啶类药物,这两类药物都深受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4]。 故而该文尝试对该院2019年1—12月收集的62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依诺肝素钠+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取得明显效果。 现报道如下。
研究相关资料提交至医学伦理委员会,获得认可后开展该项研究,且全部治疗对象(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都来自该院,共计病例数62 例。 在每位患者入院时进行编码,奇数号码患者统一纳入对照组,共31例, 其中男16 例, 女15 例;年龄50~79 岁, 平均(61.21±5.64)岁;患病1~9年,平均(5.42±2.34)年。 偶数号码患者统一纳入观察组,同样31 例,包括男18例,女13 例;年龄52~80 岁,平均(61.25±5.61)岁;患病2~10年,平均(5.40±2.31)年。 经数据整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①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疾病相关诊断标准[5];②患者知晓研究,家属在同意书签名。
排除标准:①血小板计数不足100×109/L;②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疾病者;③凝血功能异常者;④近1 个月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或既往出血疾病者。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法,即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国药准字H19990137)40 mg,1 次/d;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片(国药准字J20150044) 47.5 mg,1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国药准字H20051984),剂量10 mg/次,1 次/d。 维持治疗7 d。
除常规治疗外,观察组患者亦需加入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6849)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H20056410) 治疗, 其中依诺肝素钠剂量0.4 mL/次,每12 小时皮下注射一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用药量75 mg/次,1 次/d,连续治疗7 d。
观察并记录好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与每次发作持续时间, 以此判定临床治疗有效性,具体的疗效判定级别有显效、 有效与无效3 种, ①1周治疗后发现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或者基本消失不见,记入显效级别;②1 周治疗后发现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至少改善1/2, 或者心绞痛每次的发作时间显著有所减短,记入有效级别;③经过1 周的临床治疗, 发现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并未见减少,或者临床症状变得严重,记入无效级别。 临床有效例数是显效与有效的总和。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 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每次发作持续时间(2.45±0.43)次/周、(1.82±0.41)min/次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每次持续发作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每次持续发作时间比较(±s)
组别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周)每次发作持续时间(min/次)对照组(n=31)观察组(n=31)t 值P 值5.60±0.51 2.45±0.43 26.291<0.001 4.68±0.52 1.82±0.41 24.047<0.001
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4.19%(23/31), 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3.55%(29/31)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临床发病率高的一种复杂性临床综合征,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性心绞痛之间,是机体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粥样斑块呈不稳定状态,形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出现严重的器质性狭窄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肌耗氧,使机体组织呈现缺血或者缺氧状态,诱发内皮损伤。通常情况下,不稳定型心绞痛很容易诱发患者心肌梗死,且猝死风险高,病情控制相对困难[6]。在整个冠状动脉斑块破裂且形成血栓的过程中,血小板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来讲, 机体血小板参与整个发病过程, 亦被临床定为不完全血栓形成的主要发病机制。相比于富含红细胞或者纤维蛋白的血栓,富含血小板的血栓溶解难度更大,据此,临床往往主张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7]。
硫酸氢氯吡格雷是近些年临床合成的新型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凝聚药物, 也属于不可逆的ADP 受体拮抗剂的一种,可快速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代谢物质,特异性较高,从而可对血小板的聚集起到良好的抑制性作用,且抗栓作用明显,不良反应少,深受当前临床医护人员的认可[8]。经动物实验证实:氯吡格雷能够抑制动脉内膜损伤后的增殖反应,避免冠张动脉再狭窄[9]。另外,硫酸氢氯吡格雷具有较高的代谢活性与选择性,可尽快结合至血小板膜表面的二磷酸腺苷受体中, 且有助于活化ADP 介导的糖蛋白复合物质,具备不可逆性,从而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理想。 依诺肝素钠是低分子肝素药物的一种,常常被临床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相较普通肝素药物,这一药物的抗凝作用偏低,但是抗血栓作用极强,有助于加快机体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纤溶酶原激活剂, 促使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远期预后改善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10]。 除此之外,依诺肝素钠用药过程中, 可减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并且不需要实时监测,与此同时,因皮下注射用药,依诺肝素钠的抗Xa 活性清除半衰期较普通肝素药物更高,一般单次皮下注射的半衰期长约4 h,重复用药后药物的半衰期可达7 h 左右[11]。 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2.45±0.43)次/周、持续时间(1.82±0.41)min/次低于对照 组(5.60±0.51)次/周、(4.68±0.52)min/次(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55%(29/31),较对照组数据74.19%(23/31)更高(P<0.05)。 充分说明,针对血栓形成发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临床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硫酸氢氯吡格雷与依诺肝素钠治疗,可大大改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 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在游伊娜等[12]的文献中,研究组总有效率95.31%较对照组85.94%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发作次数(2.5±0.4)次/周、平均持续时间(1.8±0.4)min/次,而对照组发作次数是(5.5±0.5)次/周、平均持续时间(4.7±0.5)min/次,观察组更优(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该文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依诺肝素钠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是非常确切的,在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减短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方面,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可作为临床理想的治疗手段,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