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内一科,山东菏泽 274000
糖尿病患者相对而言罹患肺结核的风险性更大,当二者合并存在,会增加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导致治疗困难,患者往往难以获取预期预后质量[1]。 当前针对肺结核患者临床多给予抗结核药物纠正病症,而糖尿病则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接受药物治疗、饮食管控等。 为减少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以及长期治疗的依从性,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是其预后质量的关键[2-3]。 由于既往所开展的护理方案内容较为基础,所取得的疗效局限性较大,该次为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全面护理对策,并以该院2019 年 12 月—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44 例老年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同期接受基础护理的患者,取得了较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88 例老年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肺结核及糖尿病者;②患者与家属对该研究知情且授权。 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者;②合并存在器质性疾病者;③沟通障碍、精神疾病者。 该研究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依据随机双盲法以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分组,各为4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 26 例,女 18 例;年龄 45~80 岁,平均(62.36±4.28)岁。 观察组男 25 例,女 19 例;年龄 43~81 岁,平均(62.87±4.36)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汇总,包括年龄、性别、家庭关系以及疾病史等,明确其感染肺结核的具体原因,并以此为依据为患者提供对症护理,同时向患者发放肺结核、糖尿病健康宣教手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在日常中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等。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接受全面护理:①健康宣教。 护士需以患者可以了解的词汇告知肺结核、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的正确性、全面性,同时讲解治疗方案与可取得的效益,有利于培养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4]。②饮食护理。针对糖尿病,科学合理地管控饮食是关键,而肺结核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且老年人躯体功能普遍较差,极易出现供养不足的情况,所以护士需要为患者制订健康饮食方案,增加维生素、蛋白质与热量的摄入[5]。 ③心理护理。基于疾病的影响,患者不可避免会在生理负担上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护士需结合患者具体心理问题、状态以及性格、认知水平等,为其提供针对性心理疏导,并叮嘱亲属给予患者足够的陪伴与情感支持,日常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用药后需及时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情况以及对症处理方案,叮嘱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以及既往治疗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6-7]。④不良反应护理。由于老年人普遍血浆白蛋白较少,给予抗结核药、降糖药,会产生较高的游离药物浓度,受内环境改变、药物吸收、分布代谢等因素的影响,患者耐受性较差,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性较高,日常管理期间护士在监督患者遵医嘱用药后,需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恶心呕吐、视听障碍、眩晕、关节疼痛以及低血糖等情况,若有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对症处理;如患者有胃肠道反应,则保证饮食清淡易消化[8];此外,因老年患者存在生理老化的特性,会导致用药后体内药物长时间停滞,存在血药浓度过高的问题,患者出现肝不良反应风险较大,所以护士需在患者治疗前对其进行肝功能检查,若无异常可正常用药,并在治疗期间每15天检查一次患者的肝功能,如有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采取保肝疗法,并密切观察是否有黄疸、消化道症状等,确保可及时停药[9-10];此外,给予患者胰岛素治疗,也能降低肝损害。值得注意的是,抗结核药物会影响糖尿病,所以用药期间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改变情况,在对患者行胰岛素治疗时,需做到“三查八对”,准确计量,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11]。⑤延续护理。患者出院前护士需统计有效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微信号等,可不定期通过微信向患者传递自我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告知患者健康生活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意义等;此外,还需要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室内通风消毒工作,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定期监测血糖等,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其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12]。
①肺结核治疗有效率: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影像学检查不存在病灶,痰涂片3 d 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表示治疗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影像学检查可见病灶缩小为有效; 若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无效。 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13]。
②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于患者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于餐后2 h 采集静脉血检测餐后2 h 血糖。
③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为参考,对患者的身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进行评估,单项百分制,所得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14-15]。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肺结核治疗有效率为86.36%,与对照组的54.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肺结核治疗有效率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mmol/L]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mmol/L]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 值P 值空腹血糖9.35±2.97 9.31±2.80 0.065>0.05 6.27±1.02 8.13±1.93 5.652<0.05护理前14.39±4.36 14.43±4.51 0.042>0.05餐后2 h 血糖护理后10.86±1.33 13.21±2.38 5.717<0.05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方面的各项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方面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表 4。
表3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 值P 值身体功能65.53±3.20 65.70±3.32 0.245>0.05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62.15±3.71 62.27±3.59 0.154>0.05 62.57±3.48 62.87±3.19 0.422>0.05角色功能 社会功能61.47±2.75 61.25±2.29 0.408>0.05 61.37±3.47 61.83±4.03 0.574>0.05
表4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 值P 值身体功能82.54±2.46 71.26±2.65 29.095<0.001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83.16±3.18 70.14±3.21 19.113<0.001 83.79±3.28 75.21±3.11 12.591<0.001角色功能 社会功能83.42±2.87 75.20±2.99 19.149<0.001 81.51±3.75 73.13±2.94 11.665<0.001
肺结核属于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一般以老年人为好发群体,若患者存在长期吸烟史,住院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风险性非常高,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败血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预埋较大的风险隐患[16-17]。 若该阶段患者合并糖尿病,会进一步增加临床治疗难度;而且老年患者本身便存在生理退化的特性,肺结核与糖尿病合并也会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大幅度增加生理机能的消耗量,加之长期处于糖代谢紊乱环境中,心肝肾等器官极易受到损伤,在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机体无法正常吸收药物,导致临床效益难以达到预期标准,最终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不利于患者预后[18]。 所以针对此阶段的患者,在常规给予抗结核药物、降糖药治疗的同时,还需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以优化治疗效果,同时预防患者对长期治疗产生抵触心理等问题,为患者的预后质量提供保障。
基于此,该研究选择该院收治的88 例老年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并以基础护理、全面护理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的肺观察组的肺结核治疗有效率为86.36%高于对照组的54.55%(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6.27±1.02)mmol/L、餐后 2 h 血糖(10.86±1.33)m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13±1.93)、(13.21±2.38)mmol/L(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方面的身体功能评分(82.54±2.46)分、情绪功能评分(83.16±3.18)分、认知功能评分(83.79±3.28)分、角色功能评分(83.42±2.87)分、社会功能评分(81.51±3.7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基础护理作为临床普遍采取的一种护理方案,具有一定的护理效果,但因很多护理方案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导致最终成效与预期存在偏差。 而该研究开展的全面护理是结合既往临床经验与前人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一种护理模式, 要求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阶段,不仅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为其提供健康宣教,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此基础上,分析抗结核药物对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影响,并提供预防措施,因老年人普遍有较少的血浆白蛋白,给予抗结核药、降糖药,会产生较高的游离药物浓度,受内环境改变、药物吸收、分布代谢等因素的影响,患者耐受性较差,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性较高,日常管理期间护士在监督患者遵医嘱用药后,需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恶心呕吐、视听障碍、眩晕、关节疼痛以及低血糖等情况,若有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对症处理;如患者有胃肠道反应,可给予潘妥洛克治疗,同时在患者餐后给予抗结核药物,保证饮食清淡易消化;此外,因老年患者存在生理老化的特性,用药后体内会长时间停滞药物,存在血药浓度过高的问题,患者出现肝不良反应风险较大,所以护士需在患者治疗前对其进行肝功能检查,若无异常可正常用药,并在治疗期间每15 天检查1次患者的肝功能,如有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采取保肝疗法,并密切观察是否有黄疸、消化道症状等,确保可及时停药。 所以最终相对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肺结核治疗效果更为可靠。
此外,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还注重对患者饮食的护理,由于患者本身存在供养不足的问题,在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为保证机体营养需求,需要适当放宽饮食限制,而饮食管控也是糖尿病干预的重点内容,若一味地追求符合糖尿病干预需求的饮食方案,必将弱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观察组患者要增加维生素、蛋白质与热量的摄入。 不仅如此,该研究所开展的全面护理还覆盖了患者的院外护理,要求患者出院前护士需统计其有效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微信号等,可不定期通过微信号向患者传递自我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告知患者健康生活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意义等;此外,还需要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室内通风消毒工作, 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定期监测血糖等,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其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 所以最终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相对比对照组均得到了较为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老年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可接受全面护理,不仅可以提高肺结核治疗效果,还能有效调节血糖水平,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