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对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评价

2021-12-20 03:32:30李桂婷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20期
关键词:血糖糖尿病水平

李桂婷

泉州市第一医院产科,福建泉州 36200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发生率较高的慢性疾病,而妊娠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类型中的一种,大部分患者孕期存在糖代谢紊乱的情况,产后糖代谢水平能够恢复正常,但是孕期血糖控制不佳不仅会影响到母婴生命健康以及妊娠结局,还会使产后2 型糖尿病患病概率提高,因此加强孕期血糖控制十分重要[1-2]。 另外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不高,对疾病存在过度担心情况,容易出现妊娠压力,影响遵医行为,不利于控制血糖水平,且长期处于压力应激状态会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母婴免疫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进而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故需要改善患者的妊娠压力及调节情绪[3-4]。 跨理论模型(TTM)是一种行为改变理论模型,在健康教育、遵医行为等方面应用广泛,该文进一步以2019年4 月—2020 年4 月所择取的该院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4 例进行分组研究,进一步阐述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所起到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所择取的研究对象为该院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4 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纳入标准:①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中关于妊娠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的单胎妊娠患者; ②孕前糖耐量正常且无糖尿病史者;③孕期未应用过阴道冲洗、阴道用制剂、免疫抑制剂的患者;④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妇科疾病、恶性肿瘤者;②存在感染性疾病、处于急性发病期的患者;③存在生殖系统疾病的患者;④存在意识障碍、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的患者;⑤存在吸烟史、酗酒史的患者。

对照组共有患者35 例,年龄21~41 岁,平均(30.10±1.94)岁;孕周 24~34 周,平均孕周(29.62±2.14)周;初产妇22 例,经产妇13 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 例,高中及中专14 例,大专及以上18 例;体质指数为20.1~25.6 kg/m2,平均(22.68±0.74)kg/m2。

观察组共有患者39 例,年龄22~42 岁,平均(30.14±1.97)岁;孕周 25~35 周,平均孕周(29.70±2.20)周;初产妇24 例,经产妇15 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 例,高中及中专17 例,大专及以上20 例;体质指数为20.2~25.8 kg/m2,平均(22.72±0.79)kg/m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过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在患者定期产检时通过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 口头讲解方式普及妊娠糖尿病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指导患者掌握血糖自我监测的方法,定期观察和记录自身体质量变化。 同时予以相应的心理干预。

观察组行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在孕妇学校中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群体干预,根据患者的行为阶段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期3 个月。具体内容:①前意向阶段:将宣教手册发放到患者手中供其阅读,在门诊宣教室定期播放与妊娠糖尿病相关的宣教片;组织患者参与专题讲座,鼓励患者提问并现场答疑释惑,引导患者进行自行思考,明确问题症结,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改变决策。②意向阶段:将获取血糖控制、压力管理等知识的信息渠道告知患者,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寻找出血糖控制、压力管理中较难改变的生活习惯,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促使家属多关心、支持以及监督患者;与患者及其家属一同讨论解决方法,鼓励患者制订阶段性的血糖控制及压力管理目标,坚定患者行为改变的信念,让其充分认识到血糖控制及压力管理对改善妊娠结局的重要性。 ③准备阶段:将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告知患者, 鼓励家属多支持、鼓励患者并监督其遵医行为;定期组织病友交流会,分享成功经验和体会,了解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减轻妊娠压力及焦虑情绪。 ④行动阶段:通过微信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随访,了解患者在孕期血糖控制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处理,表扬遵医行为好的患者,针对遵医行为较差者多予以鼓励,并指导家属对患者加强监督,在显眼的位置粘贴宣传图片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⑤维持阶段:肯定患者努力后取得的效果,并通过监测血糖、量表评估的方式让患者了解干预前后血糖、妊娠压力的变化,从而增加患者坚持健康行为的自信心;借助电话、微信的方式加强监督,以促进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健康的行为习惯。

1.3 观察指标

①在干预前、干预后应用妊娠压力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妊娠压力,该量表中共有3 个维度30 个项目,采用0~3 分的4 级评分法,总分值为90 分,分值越低,提示妊娠压力水平越轻。 同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价,其中50 分为临界值,分值低于临界值提示未处于焦虑状态,分值大于等于临界值说明存在焦虑情绪,且分值与焦虑程度呈正比[5]。

②由专门的护理人员从饮食、用药、运动、自我血糖监测、定期复查等方面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遵医行为进行评价,其中遵医行为基本能够自觉完成为优良,不能自觉完成则为差。

③抽取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静脉血3 mL,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 血糖(2 hPG)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用高压液相法进行测定。

④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妊娠压力评分和SAS 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的妊娠压力评分和SA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两项评分的分值均比对照组低,且两组的各项分值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妊娠压力评分和 S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妊娠压力评分和 SAS 评分比较[(),分]

注:同组内干预前进行比较,*P<0.05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35)观察组(n=39)t 值P 值妊娠压力评分 SAS 评分45.52±5.18 45.57±5.23 0.041 0.967(40.12±2.75)*(34.20±1.41)*11.829 0.001干预前54.52±5.74 54.57±5.80 0.037 0.970干预后(47.35±3.10)*(39.09±2.14)*13.452 0.001

2.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各种遵医行为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间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干预前、干预后的血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注:同组内干预前进行比较,*P<0.05

组别FPG(mmol/L) 2 hPG(mmol/L) HbA1c(%)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35)观察组(n=39)t 值P 值8.24±1.06 8.30±1.12 0.236 0.814(6.50±0.42)*(5.21±0.30)*15.319 0.001 11.71±1.13 11.74±1.16 0.112 0.911(8.45±0.67)*(6.28±0.43)*16.751 0.001 8.27±0.78 8.32±0.82 0.268 0.790(7.15±0.50)*(6.01±0.24)*12.707 0.001

2.4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患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道裂伤、早产、剖宫产、胎儿窘迫、巨大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在妊娠期间,孕妇机体激素分泌量的增加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会逐渐升高血糖水平,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妊娠期间孕妇营养过剩、活动量减少也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6-9]。 妊娠糖尿病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患者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较高,因此患者容易出现妊娠压力,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担心、恐惧情绪,会导致遵医行为下降、血糖控制效果欠佳,进而对妊娠结局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对此类患者进行干预,以对妊娠结局进行改善[10-13]。

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是影响母婴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病情越严重或血糖控制不佳,出现母婴并发症的风险则更高。 以往临床中的常规护理干预通常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产检时实施简单的健康宣教,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浅薄,未充分认识到情绪管理、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因此会出现遵医行为差的情况,影响血糖控制效果以及妊娠结局[14-17]。

跨理论模型是心理学中一种综合性行为干预方法,其认为人们在进行真正的行为改变前处于不同的变换循环阶段,通过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的行为改变策略,能够使患者从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逐渐过渡到准备、行动阶段,从而实现真正的行为改变[18-20],且其具有灵活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应用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能够根据患者自理能力、孕期需要及血糖水平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并制定阶段性目标,从而能够逐渐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有效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因此能够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该研究中,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妊娠压力评分、SAS 评分明显下降,且遵医行为更高,说明了此护理干预模式能较好地缓解患者的妊娠压力及焦虑程度,改善遵医行为。 分析原因在于,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通过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播放宣教片、专题讲座、病友交流会等形式能够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从多种途径获取到相关信息,能够科学、全面地看待疾病,正确认识到压力和情绪管理、血糖控制对改善妊娠结局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采取有益于母婴健康、妊娠结局的行为习惯,促使患者主动改变行为的动机增强,且通过微信随访可促进其遵医行为提高,因此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性护理。 同时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FPG、2 hPG、HbA1c 水平显著改善,而妊娠结局明显更优,表明了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可更好地改善妊娠结局。 这是因为,该护理模式通过制定阶段性的降糖目标一方面能够增强患者对控制血糖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有利于患者思考发生行为改变时的利弊关系,通过一系列以缓解压力、减轻焦虑情绪、提高遵医行为目的对干预措施来使血糖水平降至正常范围内,故可减少血糖水平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21-22]。 国内相关学者在其研究中写道,基于跨理论模型实施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胎膜早破、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证明了基于跨理论模型实施干预的有效性,而该文所得结论与该文章相似,佐证了该次研究结果真实可靠[23]。

综上所述,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压力、焦虑情绪以及遵医行为的改善,能够取得较高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猜你喜欢
血糖糖尿病水平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42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56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6:34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张水平作品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20
糖尿病知识问答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人大建设(2019年12期)2019-05-21 02:55:32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0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