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强化血糖控制对食道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

2021-12-20 03:32:22郑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20期
关键词:食道癌围术胰岛素

郑娟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福州 350001

食道癌是消化系统中的常见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患者发病后,通常会伴随多种并发症,其中以食道癌合并糖尿病较为常见。 就此患者来说,其对应的手术风险比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风险更高,导致此问题发生的主要因素为:在糖尿病的影响下,患者的机体器官和组织功能受到损伤,在血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便会导致患者的手术耐受性降低,患者容易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和恢复速度较慢等情况,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 因此,还需要临床加强对老年食道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恢复[1-5]。 该研究选取该院2019 年1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100 例食道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围术期强化血糖控制,探究其对患者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100 例食道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 研究组中男 26 例,女 24 例;年龄 53~87岁,平均(68.96±5.43)岁;病程 1~12 年,平均(4.34±2.33)年。对照组男 25例,女 25 例;年龄 55~86 岁,平均(68.91±5.41)岁;病程 1~12 年,平均(4.31±2.3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WHO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食道癌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指征;年龄在50 岁以上;患者对该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相关研究;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情况;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存在精神病史;依从性较差。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控制治疗干预,术前给予患者常规血糖监测与生命体征监测,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调整其饮食方式,如血糖控制不佳需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国药准字 H20080279;规格:0.5 g×10 片)治疗,每日晚餐进餐时口服 1~2 片(0.5~1 g),1 次/d,根据血糖调整用量,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4 片(2 g)。手术前1 d 对患者各项手术指征进行明确,随后展开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2)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强化围术期血糖控制,具体实施如下。

①术前胰岛素治疗。 给予患者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电解质、血常规等检查,对患者的各项指征进行确定,并给予患者低盐低脂饮食,以半流质为主,并从患者的体质量和卧床状态入手, 对其总热卡进行计算,对患者的总食量进行换算,在患者术前应用胰岛素泵给予中效胰岛素加三餐前短效胰岛素治疗,分别为餐前0.5 h 给予其甘舒霖R(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 S20020092;规格:3 mL:300 IU)和甘舒霖 N(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S20020091;规格:3 mL:300 IU),剂量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胰岛素剂量进行有效调整,给予指尖血糖监测,7次/d,将其控制在空腹血糖6~7 mmol/L,餐后2 h 血糖为7~9 mmol/L。

②在将患者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后,给予患者手术治疗。 采用左胸和上腹两切口术,帮助患者选取平卧位,给予上腹正中切口,进腹部,促进胃周韧带游离,将胃右、胃网膜右血管和胃网膜右血管弓进行保留,并切断结扎胃部和其他血管,在常规处理下,将胃贲门旁和胃部左血管旁、胃大小弯网膜淋巴结进行清扫,促进肌食管裂孔的扩大,保证其能够通过三指,随后关腹,并将患者的体位进行改善,换为左侧卧位,给予常规消毒铺巾,在右胸第五肋间后外切口处进行,常规切断结扎脐静脉弓, 促进全胸段食管的游离, 并将肿瘤进行切除,将纵膈淋巴结进行清扫。 并将胃经过食管裂孔,将其提到胸内部,保证其与食管近切端于胸顶部吻合,在胸胃处安装固定支架,使其固定在食管床中。并进行结扎胸导管的预防,在其中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关胸,结束手术。

③围术期血糖控制注意事项:在患者入院后,不仅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加强日常血糖监测水平,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尽量将患者的血糖维持在稳定范围内。术前准备,需要给予患者禁食禁水处理,准备相关器材,并查看患者的血糖情况,给予患者血糖控制,注射适当胰岛素。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严格监控,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控制。 手术完成后,需要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对患者饮食进行控制,适量注射胰岛素,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加强患者的各项管理,促进患者恢复。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水平进行比较,主要对比患者术前血糖、术中和术后血糖。 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包括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③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主要包括切口感染、低血糖、泌尿系统感染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术后各项血糖水平比较,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情况对比[(),mmol/L]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情况对比[(),mmol/L]

组别 术前 术中 术后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7.42±1.10 7.98±1.32 2.305 0.023 7.34±0.91 8.76±1.20 6.667<0.001 6.98±1.53 8.65±1.10 6.267<0.001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情况对比[(),d]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情况对比[(),d]

组别 切口愈合时间 下床时间 住院时间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7.51±1.43 9.89±2.21 6.393<0.001 3.42±0.84 4.79±1.32 6.192<0.001 10.65±2.34 15.45±3.54 7.998<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比[n(%)]

3 讨论

从我国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糖尿病患者合并食管癌的发病率较高,属于疾病高发区,此疾病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占较大比例,仅次于胃癌,位于第2 位。 在近些年发展中,我国医疗技术不断改进,得到创新发展,放化疗技术得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食道癌患者的生存率。 但是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手术治疗切除依然是局部食管癌患者接受治疗的首要方法。 肿瘤的侵犯范围是对手术切除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其需要将患者的大部分食道进行切除,并将其切除范围进行扩大,以肿瘤边界距离5 cm 以上为主,从而保证肿瘤切除彻底。 在一般情况下,临床认为食道癌长度上段3 cm 以内、中段5 cm 以内、下段7 cm 以内的患者对应的手术切除效果较好,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如果肿瘤长度较长,则还需要配合其他治疗。 在食道癌确诊后,需要给予患者及时治疗,传统治疗方法为左胸一切口术,但是这种方法显露性较差,难以将暴露的病变部分彻底清除,导致病变切除较为困难,难以满足将淋巴结进行全部清扫的目的,尤其就上纵膈淋巴结和隆突下淋巴结来说,其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治疗时间较长。 在近些年发展中,治疗技术不断完善,促进了多种手术方法的出现。 该研究主要将经右胸胸腹两切口方法进行应用,其可促进食道病变的显露和切除,将淋巴结进行有效清扫,可实现对肿瘤的全部清除,因此,手术效果更好[6-15]。

在实际发展中,食道癌患者很容易并发各种疾病,其中以合并糖尿病较为常见,其对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容易增加患者的手术难度,导致此问题发生的主要因素为在糖尿病的影响下,患者的机体器官和组织功能受到损伤,在血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便会导致患者的手术耐受性降低,患者容易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和恢复速度较慢等情况,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容易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血糖毒性,对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因此,在给予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患者血糖的控制,加强对患者的围术期血糖管理,保证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手术效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16-20]。

食道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处理是临床手术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维持患者的机体状况,将其维持在稳定范围内,从而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 该研究中,对研究组食道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进行干预,对患者进行术前血糖控制,提高患者认识,改善其不良情绪,保证患者积极配合各项干预;术前将胰岛素进行应用,通过持续泵入胰岛素,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患者的血糖被维持在稳定状态内,促进患者对机体异常代谢状况的有效调整,将患者脏器功能进行有效改善,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基础,以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认为将血糖含量控制在6.1~9.8 mmol/L 可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效果。国内也有相关研究显示,在食道癌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中,加强对患者的围术期血糖控制,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点所在。

该次研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血糖控制水平更好,术后的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而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表明加强围术期血糖控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理论结果相一致,均表明了加强围术期血糖控制的有效性。

就食道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其术后恢复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临床认为,在患者机体免疫出现下降情况时,对患者的机体代谢功能影响较大,容易增加患者身体负担。 而血糖水平过高,容易导致患者体内平衡失调,降低患者免疫力,增加患者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不利于患者恢复。因此,在整个围术期给予患者血糖监测,可保证将患者的血糖水平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因此,在食道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促进围术期血糖控制干预的实施,其效果显著,更有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21-24]。

综上所述,在食道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促进围术期强化对患者血糖的控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应用意义显著,可提高重视程度。

猜你喜欢
食道癌围术胰岛素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8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PAK1和LEF1对食道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食道癌、贲门癌术后腹泻的中药治疗现状
西南军医(2014年2期)2014-01-30 07: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