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峰,庄丽娥,陈巧梅
1.泉州市中医院妇产科,福建泉州 362000;2.泉州市中医院手术室,福建泉州 362000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均有较大的危害,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1]。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若血糖控制不佳,则羊水过多、手术产、生殖道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早产儿、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升高。 随着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管理的逐步完善,大约75%~80%的产妇无需应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仅需通过饮食、运动干预便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2]。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营养干预受到重视,相关研究报道增多。 中医营养干预可有效兼顾碳水化合物的“质”与“量”,取得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3]。 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可保障肠道功能,并促进营养素的吸收。 在此基础上,做好靶向干预治疗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以往的研究报道,主要是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营养素调控,未重视肠道微生物干预[4-5]。该次研究选取 2020 年 1 月—2021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10 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常规治疗上增加靶向肠道微生物干预、中医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10 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2010) 制定的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 妊娠24~28 周行 75 g OGTT,空腹<5.1 mmol/L,服糖后 1 h<10.0 mmol/L,服糖后2 h<8.5 mmo1/L,任何一点血糖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GDM;②接受饮食与运动指导后空腹血糖(FPG)>5.3 mmol/L,餐后2 h 血糖(2 hPG)>6.7 mmol/L;③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④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存在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如心脏病、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病毒性肝炎、血液病、甲状腺疾病等;②出现妊娠并发症的产妇,如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等;③孕前糖尿病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年龄(岁) 孕次(次) 产次(次) 体质指数(kg/m2)对照组(n=55)观察组(n=55)t 值P 值27.22±4.87 27.50±4.62 0.118 0.906 2.50±0.50 2.55±0.52 0.410 0.662 1.00±0.30 1.00±0.25 0.998 0.321 26.77±3.28 26.70±3.30 0.056 0.955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为患者应用长效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联合使用,即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至理想血糖标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①靶向肠道微生物干预:为患者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国药准字 H20153636;规格:0.5 g/片)治疗,2.0 g/次,2 次/d,口服用药。 ②中医营养治疗:指导孕妇合理饮食,根据身高,计算理想体质量,判断目前的体质量状况;根据孕妇的体型、运动强度、孕周等,对每日总热量与3 大营养素比例进行计算,并进行个体化食谱制定:根据妊娠糖尿病的要求热量供给标准,每日孕妇的热量摄入标准为30~35 kcal/kg,碳水化合物占比为50%~60%,脂肪占比为25%~30%,蛋白质占比为20%。 同时实施辨证饮食指导,阴虚热盛者,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为饮食原则,可食用兔肉、菠菜、苦瓜、海带为主,禁食辛辣、温燥之物,如姜、椒、羊肉;湿热困脾者,以健脾养胃、清热祛湿为饮食原则,可食用鲤鱼、竹笋、胡萝卜、茯苓为主,禁食辛辣、熏烤、油腻、冰凉的食物;气阴两虚者,以益气养阴为饮食原则,可食用牛肉、山药、莲子、沙参等,减少钠盐摄入;阴阳两虚者,以滋阴补阳为饮食原则,可食用甲鱼、羊肉、鹅肉、韭菜、海参等,禁食高脂、辛辣食物。
①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②两组孕期体质量总增加量、孕期每周体质量增加量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③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包括羊水过多、手术产、生殖道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产后出血率;④两组新生儿结局,包括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应用Apgar 评分评价,评分越高表示窒息程度越轻;0~3 分为重度窒息;4~7 分为轻度窒息;>7分为无窒息[6]。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观察组FPG、2 hPG 与HbAl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表2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组别对照组(n=55)观察组(n=55)t 值P 值FPG(mmol/L) 2 hPG(mmol/L) HbAlc(%)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7.88±1.13 7.92±1.15 0.184 0.854 6.05±0.97 5.35±0.72 4.297 0.001 13.99±2.48 14.10±2.56 0.229 0.819 11.20±1.30 8.22±0.95 13.726 0.001 7.44±1.20 7.48±1.25 0.171 0.864 6.68±0.95 5.63±0.72 6.532 0.001
观察组孕期体质量总增加量与孕期每周体质量增加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孕妇体质量变化及新生儿体质量变化比较[(),kg]
表3 两组孕妇体质量变化及新生儿体质量变化比较[(),kg]
组别 孕期体质量总增加量 每周体质量增加量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对照组(n=55)观察组(n=55)t 值P 值17.30±2.99 14.82±2.70 4.565 0.001 0.72±0.14 0.43±0.10 12.500 0.001 3.62±0.48 3.23±0.50 4.173 0.001
观察组产妇羊水过多、手术产、生殖道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n(%)]
观察组新生儿的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新生儿妊娠结局比较[n(%)]
妊娠期糖尿病是由于妊娠过程中孕妇机体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胰岛功能衰退与胰岛素抵抗,使产妇机体代谢发生紊乱[7]。 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明显增多;以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也出现明显变化,日常饮食中糖分、脂肪等摄入量明显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加[8]。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使孕妇糖代谢功能紊乱,对母儿危害大,引发多种并发症,使妊娠结局受到影响[9]。 从中医角度,妊娠期糖尿病属“消渴”范畴,致病病机为情志失调、脏腑虚弱、饮食不节等,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其饮食调护属基础要素,并与患者自身情况结合,为其实施饮食干预,以纠正气机失调、寒热失衡,并保护患者胃气,增强脏腑功能,改善妊娠预后[10]。
有研究报道称,益生菌可调节妊娠期妇女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控制体质量,从而减少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 并且益生菌会通过母婴通道,对胎儿微生物群落造成正向影响[11]。 妊娠期采用益生菌补充治疗,不但可以调节母体代谢,同时还可调节胎儿生理机能[12]。 通过上述报道内容可知,实施肠道菌群调节可调整母体与胎儿的代谢状态。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FPG、2 hPG 与HbAlc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靶向肠道微生物干预、中医营养治疗的实施,可使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效果提升。有学者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干预联合中医饮食干预后,研究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由(7.38±1.32)mmol/L 降低至(5.19±0.76)mmol/L,餐后 2 h 血糖由(14.60±2.33)mmol/L 降低至(7.60±0.8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该次研究与其报道基本相符[13]。 肠道菌群结构性失衡为引发糖尿病的机制之一,菌群平衡被打破后,导致患者机体肠道出现低度慢性炎症,增加细菌对内毒素的释放,引发胰岛素抵抗,不利于血糖的控制[14]。 靶向肠道微生物干预可改善肠道微生态,调节酶活性,使β 细胞功能改善,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与免疫力[15]。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孕期体质量总增加量与孕期每周体质量增加量低于对照组,中医营养治疗可协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在确定血糖负荷的前提下,对食物进行针对性选择,调整饮食,减少食物中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有利于血糖与体质量控制。同时根据辨证分型,予以食物搭配,发挥纠弊、补偏的作用[16]。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提示靶向肠道微生物干预、中医营养治疗可提升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水平,改善其妊娠结局,与相关报道结论相同。 母体糖代谢异常会加重相关血管病变,使血管管腔直径缩小,增加内皮细胞的厚度,对局部血运产生影响,从而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胎儿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环境下,刺激胎儿自身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抑制肺泡细胞成熟,容易出现新生儿窒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胰岛功能衰退与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机体脂质代谢功能紊乱,使机体血管受到损伤,加之抗血栓能力降低,内皮细胞层具备的通透性逐渐提高,血管舒缩因子平衡性被打破,容易出现早产[17];孕妇血糖水平过高,通过脐带将血糖转移至胎儿体内,使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促使胎儿机体脂肪与蛋白质合成增加,更容易出现巨大儿,然而巨大儿导致手术产的概率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也相应增加,肠道微生物干预、中医营养治疗实施可使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孕妇妊娠结局改善[18]。
综上所述,常规治疗上增加靶向肠道微生物干预、中医营养治疗可提升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控制水平,改善其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