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12-20 03:10李月张广迎蒋引娣刘接班焦雯静
癌症进展 2021年20期

李月,张广迎,蒋引娣,刘接班,焦雯静

咸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陕西 咸阳 712000

血液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血液和骨髓的恶性 克隆性疾病,主要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程度高、进展快、易复发等特点,临床上主要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发病例数越来越多,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加重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目前,临床医师对于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多选择化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治疗周期较长,往往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免疫力降低、脏器损害等,其中免疫力下降是化疗过程中对患者影响最大的不良反应,随着免疫力下降,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真菌病毒等病原体对机体侵袭的概率也会增加。而静脉输入是化疗药物摄取的主要途径,这不仅增加了病原体进入血液的机会,而且极大增加了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血流感染是一种血液感染性疾病,一旦发生,病原体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进而引起全身性感染,若治疗不及时,便会显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关于血液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均接受化疗;年龄18岁及以上;能正常沟通交流。排除标准:化疗前已发生感染;入组前预防或治疗性抗菌药物应用史;化疗期间失访或死亡。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6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0~70岁,平均(58.58±17.73)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中≥2分42例,<2分18例;白血病25例,淋巴瘤21例,多发性骨髓瘤14例。所有患者均完成化疗,且血流感染均发生于化疗开始后。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在患者发热寒战时,于抗生素使用前抽取患者静脉血,抽取过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成年患者抽取10 ml,儿童5 ml,24 h内在不同位置抽取静脉血3次,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注入专用血培养瓶中。

1.2.2 细菌的培养与分离 将血培养瓶编号,振摇80次后取瓶中的样本适量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并放入Versa trek96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中进行培养,培养箱为5% CO的培养箱,温度37℃,培养24~48 h仪器报告阳性后取出培养瓶,分离菌株。

1.2.3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使用VITEK2 compact 3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采用纸片法(温州市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判定参照2019年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

1.2.4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阴沟肠杆菌ATCC700323、粪肠球菌ATCC29212、肺炎链球菌ATCC49619、头状地霉ATCC28576均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3 血流感染诊断标准

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感染的诊断标准:①菌血症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以上,伴有畏寒、寒战、体温>38℃或<36℃,且伴有以下情况之一:a.有入侵门户或迁徙病灶;b.伴全身中毒症状,但无明显感染灶;c.有皮疹或出血点、肝脾肿大、血液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且无原因可解释;d.收缩压低于 90 mmHg(1 mmHg=0.133 kPa)或下降超过40 mmHg。②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血液中检测出病原微生物或抗原物质。在条件①的诊断基础上符合条件②即可确诊。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6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血流感染22例,占36.67%。

2.2 病原菌分布

22例血液恶性肿瘤血流感染患者中,革兰阳性菌感染7例,占31.82%;革兰阴性菌感染14例,占63.64%;真菌感染1例,占4.55%。(表1)

表1 6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

2.3 常见病原菌耐药性情况

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表2)

表2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耐药性情况

2.4 6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年龄≥60岁、化疗周期>5个、中心静脉置管时间>20天、有基础疾病、脏器功能衰竭数目≥2个、住院时间≥20天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年龄<60岁、化疗周期≤5个、中心静脉置管时间≤20天、无基础疾病、脏器功能衰竭数目<2个、住院时间<20天的患者(

P

<0.05);不同性别、凝血功能障碍情况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表3)

表3 6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2.5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血流感染为因变量(未发生=0,发生=1),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60岁=0,≥60岁=1)、化疗周期(≤5个=0,>5个=1)、置管时间(≤20天=0,>20天=1)、基础疾病(无=0,有=1)、脏器功能衰竭数目(<2个=0,≥2个=1)及住院天数(<20天=0,≥20天=1)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化疗周期>5个、中心静脉置管时间>20天、有基础疾病、脏器功能衰竭数目≥2个、住院时间≥20天均是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表4)

表4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身体素质的下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化疗导致粒细胞减少等,是导致血流感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血流感染属于一种全身性疾病,不仅会导致脓毒血症,更有甚者还会出现弥漫性血管凝血,导致患者休克,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有研究显示,血液科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病死率高于其他科室。因此,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流感染进行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血培养是血流感染的重要诊断方式,并且正规的培养方法可有效降低标本的污染率。有研究报道显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流感染病原菌阳性率高达20%~40%,主要为细菌感染;在中国,血流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西方国家则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率为36.67%,稍高于陈少桢与朱齐兵等研究结果,分析原因,一方面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常会出现黏膜屏障损坏、骨髓抑制和免疫力下降,这增加了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化疗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深静脉置管,为病原菌侵入患者血液循环提供了可能性,进而增加血流感染率;另外,当前临床医师高度重视血流感染的诊治工作,对疑似血流感染的患者常采取多次送检血培养,提高了血培养阳性率,从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血流感染的诊断率。因此,采取有效的临床预防措施是降低血流感染的重点工作,例如对于静脉置管化疗患者,医院要做好临床看护,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患者对置管的相关知识了解、置管日常管理、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等,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保持置管侧皮肤清洁,尽量减少或避免导管重置或病原菌感染;另外,对于疑似血流感染者要考虑拔除导管,并对导管进行尖端培养,常用的诊断方法为Maki半定量培养,留取导管尖端5 cm,若细菌生长>15 cfu或导管肉汤定量培养细菌生长>102 cfu应考虑导管病原体定植,至少1次经皮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出相同病原体便可确诊。在等待培养结果的同时,应进行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需覆盖葡萄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此外,有股静脉置管的危重患者,当怀疑血流感染时,经验性治疗还应覆盖念珠菌。一旦明确病原体,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静脉置管保留与否、抗菌药物类型、抗菌药物封管及疗程均取决于病原体的种类。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极少,这与王丽萍等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大肠埃希菌(27.27%)、肺炎克雷伯菌(18.18%)最为常见,表明血液恶性肿瘤在化疗时容易受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的感染。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更新换代使得大量细菌产生变异,导致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且从低耐药发展至高耐药,单一耐药发展至多重耐药。本研究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原因可能归咎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生大量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故革兰阴性菌感染应首选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革兰阳性菌感染优先选择万古霉素。

结合单因素与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化疗周期>5个、中心静脉置管时间>20天、有基础疾病、脏器功能衰竭数目≥2个、住院时间≥20天均是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及基础疾病发生,其身体素质下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会降低,机体抵御病原菌侵袭的能力下降,因此更容易感染病原菌而发生血流感染;且随着化疗周期的延长,患者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加之静脉注射次数增多,增加了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容易发生血流感染,且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临床用药首选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对于革兰阳性菌的感染临床用药首选万古霉素。其中血流感染发生与年龄、化疗周期、置管时间、基础疾病、脏器衰竭个数、住院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应积极预防,早期干预,控制血流感染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