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国
摘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形式,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也越来越得到教师和教学机构的重视,教学比重逐渐加大,教学设备日趋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也日益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足,本文通过提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4-403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逐渐意识到科学实验教学在小学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验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它关系着小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在当下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利用科学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备不完善,难以唤起学生兴趣
当下,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线城市的学校能够很快配齐科学实验设备,而对于二三线城市以及一般县城的小学,很难拥有足够的教学设备,实验所需的工具急缺,为顾及到所有学生,必须分时间段使用设备,这就直接导致学校对于科学实验课的排课减少,学生对于一节课的内容难以完全吸收,也难以做到及时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这就使得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形同虚设,无法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在课堂上,通常是三五个学生一组进行试验,有的同学没有机会真正接触实验器材,导致兴趣缺缺,实验课效果不强。
2.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业知识作为支撑
在很多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意识到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因此也就没有配备专业的实验课老师,而是由语文、数学、思政等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职教学,这就导致教学效果大幅下降。师资力量尚且不足,何以教育学生?教师自身缺乏专业性,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规范行为,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也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这对于学生的科学实验教学是非常大的打击,无法将科学实验这门课程真正落到实处。
二、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
1. 提升科学实验教学老师的职业素养,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
术业有专攻,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了,才能够教育好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实验过程足够熟悉,才能够指导学生正确完成实验。
例如在设计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本中《水沸腾了》这一内容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指导学生接触并正确使用酒精灯,以免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要再三提醒學生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外的酒精灯,在熄灭酒精灯时,应当注意不能用嘴直接吹灭,而应该用灯帽盖灭。这时不应当直接向学生生硬地灌输操作注意事项,而应该向学生讲授其中的原理:是由于用嘴吹灭酒精邓,等同于往灯壶内注入空气,使其中的酒精蒸汽与空气迅速燃烧,从而形成强大的气流冲出来,造成危险。这里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用嘴吹酒精灯的后果视频,来进一步警醒学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安全完成实验,也能够教学学生应当遵守实验操作规则,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2. 善用小组合作,妥善分工达到最优效果
有些实验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够完成,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习惯,妥善进行分组,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习、性格特点来合理分组,使各个小组的实验进行和实验效果保持在相对持平的状态,这样才不会导致课堂差距过大。
例如在设计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的《用气球驱动小车》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分成不同的小组来进行比赛,由于男生普遍比较喜欢小车,而女生普遍较为细心,因此在分组是尽量保证小组中又有男生又有女生,每个小组按照课本中的要求组装一辆属于自己的“气球车”,通过分析气球驱动车辆的特点来保证自己小组的车辆行驶距离最远。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够通过竞赛的形式来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3.规范实验操作流程,指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最为旺盛,往往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因此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抓住学生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同时也应当注重对学生实验行为的指导,不能只注重一时的热闹,而没有真正学到知识。
科学实验是一件非常严谨的工作,实验数据失之毫厘,最终会导致谬以千里,学生应该从小就明白这一道理,才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不马虎、不粗心,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物。例如在设计四年级科学下册《岩石、沙和黏土》这一教学内容时,学生需要仔细观察三种实验对象的细节,并做好记录,这就要求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足够仔细,能够明确分辨出三种之间的不同,而不能泛泛而谈,因为每一次记录都会影响到后续的实验,这就要求同学们对自己写下的内容要绝对认真。这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由于记录不严谨导致实验出现重大失误的视频,让同学们了解实验记录的重要性。同时在实验结束后,应当提醒学生,触摸过土壤之后一定要将手洗干净,这是最基本的操作规范。这样能够使同学们获取知识的同时,对科学实验产生敬畏之心,而不是将科学实验学习流于表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作为基础学科,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都处于重要的位置,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校都应当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只做表面功夫,而没有发挥其真正的效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应的知识,还要教育学生科学实验的相关规范,不能只图课堂上的热闹,而没有真正学到知识。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在实验中获取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龚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思考初探[J].学周刊,2019(01):25-26.
[2]卿毅.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8):37.
[3]马瑛,马国平.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思考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20(34):44-45.